<h3>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30多萬同胞在侵華日軍的屠殺中遇難,時至今日,已整整80年!見證者正在逝去,下面這些照片、數(shù)字和背后的故事,是我們不能忘的歷史。</h3> <h3>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陷落。松井石根在勸降書中曾保證,日本軍隊“對于非武裝的平民與不懷敵意的中國軍隊,則采取寬宏和善的態(tài)度”。然而,等待著南京人民的卻是一場慘絕人寰、震驚世界的大屠殺。千年文明、六代豪華的古都,一時鮮血成河,變成了人間地獄。</h3> <h3>南京三歲兒童被日軍槍殺(選自1938年7月版《日寇暴行實錄》)</h3> <h3>南京市民被日軍捆綁用刺刀刺殺,血流滿面(選自傅潤華:《抗戰(zhàn)建國大畫史》,中國文化信托服務(wù)社)</h3> <h3>日軍在南京以中國青年作活靶練習(xí)刺殺(選自傅潤華:《抗戰(zhàn)建國大畫史》,中國文化信托服務(wù)社)</h3> <h3>南京青年被日軍砍殺的慘景(選自江蘇古籍出版社:《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圖集》)</h3> <h3>日軍集體屠殺的已解除武裝的中國軍人和南京市民的尸體(選自江蘇古籍出版社:《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圖集》)</h3> <h3>日軍將失去戰(zhàn)斗力的中國軍人反綁雙臂、集體殺戮后擲入一水池中。這是被殺后的血池,此池中尸體達(dá)300余具(選自1938年7月版《日寇暴行實錄》)</h3> <h3>日軍將被俘的已解除武裝的中國軍人,用繩捆綁后,押赴郊外集體槍殺(選自1938年2月26日上?!睹芾帐显u論報》)</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見證者正在凋零,但歷史不會逝去</div><div><br></div><div>從1937年到2017年,整整80年過去了。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還好嗎?有這樣一組數(shù)字:</div><div><br></div><div>1987年幸存者1756人</div><div><br></div><div>1997年幸存者1200人</div><div><br></div><div>2006年幸存者400多人</div><div><br></div><div>2017年重陽節(jié)幸存者100人</div><div><br></div><div>上個月,2017年11月15日,83歲佘子清和86歲楊明貞同日離世。</div><div><br></div><div><br></div><div>2</div> <h3>2017年11月17日,在江蘇南京,佘子清的家人親友為他送葬。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h3><h3><br></h3><h3><br></h3><div> </div><div>佘子清老人再也等不到他在第4個國家公祭日的講解了。</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2014年,佘子清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內(nèi)向記者講述當(dāng)年侵華日軍屠城史。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h3><h3><br></h3><h3><br></h3><div><br></div><div>就在幾天前,12月10日凌晨,最年長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管光鏡老人與世長辭</div><div>。享年100歲。</div> <h3>目前,登記在冊幸存者已不足百人。每一位老人的逝去,都是歷史記憶的損失,意味著最寶貴的活證人正越來越少。</h3><div><br></div><div>見證者正在凋零,但歷史不會逝去。</div><div><br></div><div>有人忘記了,但有人在行動銘記這段歷史</div><div><br></div><div>網(wǎng)上曾有人問: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div><div><br></div><div>有知乎網(wǎng)友給出了這樣的一個答案:</div><div><br></div><div>客觀上,沒關(guān)系。</div><div><br></div><div>你是一個獨立的人,獨立的個體。沒有任何人有權(quán)力可以把你與這類歷史事件綁架在一起,你完全可以選擇不關(guān)注,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是你的自由。</div><div><br></div><div>但是,南京大屠殺和他們又有什么關(guān)系?</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張</div> <h3>張純?nèi)缡浅錾诿绹牡诙A裔。</h3><div><br></div><div>1997年,她出版了《南京大屠殺》一書。這本書被哈佛大學(xué)歷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認(rèn)為是,人類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div><div><br></div><div>在這本書出版之前,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浩劫知之甚少。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波蘭人、蘇聯(lián)人、吉普賽人、德國人,但是他們并不知道,二戰(zhàn)期間,日軍在金陵這座古都犯下怎樣的暴行。</div><div><br></div><div>多虧了她。</div> <h3>《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zhàn)浩劫》</h3><div><br></div><div>張純?nèi)缭趯憽赌暇┐笸罋ⅰ窌r,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jì)。</div><div><br></div><div>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里,她每天與那段殘忍血腥的歷史為伴。她面對的是盡顯人性惡劣、殘忍血腥的歷史,還要逐字逐句地敘述出來:砍頭、活焚、活埋、在糞池中溺淹、挖心、分尸……</div><div><br></div><div>成書后,她又得面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fù)和騷擾。她不斷接到威脅信件和電話,這使得她不斷變換電話號碼,不敢隨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她曾經(jīng)對朋友說,這些年來,她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div><div><br></div><div>后來,她患上憂郁癥。2004年,她在自己的車中開槍自殺,時年36歲。</div> <h3>南京人吳先斌,今年53歲,是南京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企業(yè)家。</h3><div><br></div><div>吳先斌的另一個身份是南京民間抗戰(zhàn)博物館的館長。從2006年開始,他陸續(xù)投入3000多萬元,建成了一座占地2000多平方米,現(xiàn)有5700余件藏品的民間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div> <h3>吳先斌出外搜尋抗戰(zhàn)資料和文物。來源:南方網(wǎng)</h3><div><br></div><div>他帶著館藏照片、史料和實物,先后遠(yuǎn)赴日本宮崎縣、廣島市參加展覽。他還曾以一位南京市民的身份,正式向?qū)m崎當(dāng)?shù)卣岢鲆螅懟貙儆谀暇┑镊梓胧?lt;/div><div><br></div><div>吳先斌的行為讓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日本右翼非常難堪。他受到日本當(dāng)?shù)氐挠乙砻襟w痛批,還接連收到日本右翼發(fā)來的恐嚇信。</div> <h3>吳先斌在日本拍攝的麒麟石。來源:南方網(wǎng)</h3><div><br></div><div>13年來,魯照寧陸續(xù)無償捐獻(xiàn)了各類與南京大屠殺相關(guān)的文物史料2000余件,其中164件被評為國家珍貴文物,60余件成為國家一級文物。</div><div><br></div><div>有人很關(guān)心,十幾年來究竟花了多少錢?魯照寧說自己“從來不算賬”。</div><div><br></div><div>“這是一筆他不愿意算的賬,怕一心疼就堅持不下去了?!濒斦諏幍母赣H魯振國說。</div> <h3>2016年5月12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jì)念館,魯照寧在整理捐贈的史料。新華社記者李響攝</h3><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10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經(jīng)過辯論和投票,通過了華裔省議員黃素梅提出的,將每年12月13日設(shè)立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動議。</div><div><br></div><div>這是西方國家中首個省議會通過有關(guān)設(shè)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動議的地區(qū)。</div> <h3>12月9日下午,加拿大多倫多地區(qū)上千名華僑華人在萬錦市會議中心舉行追思會,悼念80年前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30多萬同胞。</h3><div><br></div><div>他們,都在為歷史而奔走,為正義而奔走,為和平而奔走。</div><div><br></div><div>因為有些人忘記了,所以我們要記得</div><div><br></div><div>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決定:</div><div> </div><div>將12月13日設(shè)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div> <h3>此后每年的這一天的10:01,南京,機(jī)動車停駛鳴笛,市民們駐足默哀,自發(fā)悼念,有的流下淚水。當(dāng)警報響起,我們不在同一時空,卻同為曾經(jīng)的恥辱銘記。</h3><h3><br></h3><h3>1937-2017</h3><div>整整80年了</div><div>今天,我們以國之名,祭奠。</div><div><br></div><div>祭奠,是為了牢記。</div><div>牢記,是為了更好前行。</div><div><br></div><div>淚水紛飛,</div><div>不是軟弱,</div><div>而是告慰。</div><div><br></div><div>頭顱低下,</div><div>脊梁挺起,</div><div>國人當(dāng)自強!</div><div>為了,</div><div>噩夢永不再續(x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