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京都的秋,不在尋常市井人家,大都被關(guān)在寺廟禪院。即便是深秋“見頃”的紅葉季,市區(qū)小巷里,往往也是精細(xì)、寧靜,幾無路人,也不見秋。</h3> <h3>微小而精致的門戶居家,猶如小人國。日本人追求精致不求宏大的文化展露無疑。</h3> 京都的秋,在哪里呢?<br>——禪院。 <h3><br></h3> 京都的禪院,個個都是精致的園林,這里種滿這個國度最美的櫻與楓。 <h3>秋季一到,禪院的秋色,恣意綻放著,縱情張揚(yáng)著生命。不管禪院的藩籬與院墻多高多厚,都關(guān)也關(guān)不住那伸展的紅與黃。</h3> 也許在定勢思維里,禪院應(yīng)是歸隱于深山老林之中,人跡罕至之處。其實(shí)不然,京都的禪院都在市區(qū)或者近郊。所以京都的名剎大院在深秋時節(jié)總是人頭攢動,那追逐秋色的蕓蕓眾生無不被這里濃烈的色彩所吸引。 <h3>只有躲開名剎大院那潮水般的人流,尋得清凈的無名禪房。安然坐定,從禪房內(nèi)往外望,那園林,猶如墻上的畫。人們多是靜坐觀望著那秋楓、那石燈籠、那枯山水、那滴答的洗手缽。大家輕聲細(xì)語,生怕打攪了這寧靜得不像塵世的幻境。</h3> <h3>《六祖壇經(jīng)·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nèi)不亂即定。”“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nèi),心里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br></h3> 而京都的秋,實(shí)在和佛家的禪不一致。寧靜存在于市井人家,禪房寺廟卻都是追逐色相的人們。<br>這秋,沒有禪。 及至片片紅黃飄落,留下無人問津、掛在枯枝頭上的肅殺的深秋,禪,才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