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期的美食作業(yè)一一餃子。餃子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一點也不夸張,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食物,餃子已經(jīng)超越了本身作為食物的內(nèi)涵,已成為了一種文化,在我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中,餃子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麗的奇葩,以餃子為載體,餃子被賦予了很多的文化內(nèi)涵,構(gòu)成了獨特的“餃子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美食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h3> <h3>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三國時期稱餃子為“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餃子為“餛飩”;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宋代稱餃子為“角子”;明朝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為東漢河南南陽人“醫(yī)圣”張仲景首創(chuàng)。</h3> <h3> 現(xiàn)在,北方和南方對餃子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北方人叫“餃子”,而南方不少地區(qū)稱之為“餛飩”,其餛飩和餃子稍有不同,餛飩的皮更薄,餡更少。餃子因其用餡不同,名稱也五花八門,有豬肉水餃、羊肉水餃、牛肉水餃、三鮮水餃、紅油水餃、高湯水餃、花素水餃、魚肉水餃、水晶水餃等等。</h3><h3> 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甚多,如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東北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鐘水餃、西安用數(shù)十種形狀和餡心各異創(chuàng)制出餃子宴等,都是受人歡迎的地方品種,此外,因成熟方法不同,還有煎餃、蒸餃等,因此,吃餃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種很好的享受。</h3> <h3> 餃子風味誘人,牽動了文人雅士的情愫,使之不惜筆墨吟詠贊嘆。清代何耳的《水餃》詩:“略同湯餅宴新年,薺菜中含著齒鮮,最是上春三五日,盤餐到處定居先”。詩中把當時水餃的制作、食用情況作了生動的描寫。有一位社會名流品嘗了餃子后,情不自禁地題詩贊道:“一餐餃子宴,嘗盡天下鮮,美味甲寰宇,疑是作神仙”這似乎有些夸張,但都寫出了餃子這一傳統(tǒng)佳肴之妙趣,惹人先嘗為快。</h3> <h3> 小小的餃子蘊含著雋永的飲食文化內(nèi)涵,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在民間便流傳著許多餃子俗語,如:“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賺(轉(zhuǎn))”、“坐轎不如躺著,好吃莫過餃子”、“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shù)餃子香”等等,這些俗語通俗易懂,郎郎上口,別有情趣。</h3><h3> 包餃子更是一項家庭相聚、交流和集體活動的項目:剁餡、和面、包餡子,大家一起動手,呈現(xiàn)出和睦、熱鬧的氣氛,齊手包餃子,享盡天倫之樂,情趣盎然。</h3> <h3> 在中國代代相傳的餃子,已構(gòu)成了一桌桌精致的宴席,也開辟了一個讓人們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窗口,俗話說:“迎客的餃子送客的面”,餃子,在古色古香的音韻之中,儼然成了中國文化與傳統(tǒng)的一個符號,更是迎接遠方客人的一種獨特的問候。</h3> <h3> 許多外國人與中國人一樣,每逢春節(jié)也吃餃子,但是,他們的做法與吃法都各具特色。我們再來盤點一下外國的餃子吧。</h3> <h3> 意大利餃子</h3><h3><br></h3><h3> 意大利餃子是一種傳統(tǒng)的意大利美食,主要原材料為雞蛋和面。它的做法一般以面皮做成袋狀,然后將肉類或蔬菜簡單的包起來,再放入熱水中煮熟。</h3> <h3> 波蘭餃子</h3><h3><br></h3><h3> 波蘭餃子是波蘭的美食。波蘭餃子的名字怒“pierogi”,其中“pie”意為“歡宴”。做法是世代相傳。傳統(tǒng)上,這是在圣誕節(jié)時候吃,當然其他重大節(jié)日吃也可以。當餃子熟了以后,可以用洋蔥和黃油煎著吃,也可以蘸酸奶油吃。</h3> <h3> 墨西哥餃子</h3><h3><br></h3><h3> 墨西哥用洋蔥、牛肉、番茄、荷蘭芹萊做餡,餃子皮不是搟的,而是用手壓成長方形。包好的餃子不是用清水煮,而是放入用番茄、辣椒、洋蔥煮好的調(diào)味湯里煮,吃罷餃子再喝湯“原湯化原食”。</h3> <h3> 俄羅斯餃子</h3><h3><br></h3><h3> 包餃子的面里有時會加雞蛋,餡兒有肉(一種或多種混合)、蘑菇等等。餃子餡兒混合肉,其中有45%牛肉,35%羊肉,20%豬肉。配料里會加黑胡椒,煮餃子的水可用來做湯。</h3> <h3> 朝鮮餃子</h3><h3><br></h3><h3> 以牛肉為餡,并特別喜歡在牛肉餡里加上大量辣椒、泡菜,包的餃子是半月形站著。</h3> <h3> 越南餃子</h3><h3><br></h3><h3> 是由木薯粉制成的餃子,十分有嚼勁,里面的餡料一般為豬肉和蝦。</h3> <h3> 塞爾維亞餃子</h3><h3><br></h3><h3> 餃子是會塞入火雞肉、豬肉、蘑菇或奶酪。</h3> <h3> 美國餃子</h3><h3><br></h3><h3> 蘋果派是美國的一種甜品主食,這種蘋果餃子是由蘋果去皮切片,與肉桂和甜面團一起烘烤而成。經(jīng)典吃法就是在上面加上一些香草冰淇淋。</h3> <h3> 印度餃子</h3><h3><br></h3><h3> 香脆的外皮里包裹了香辣土豆、豌豆、扁豆、絞肉及洋蔥。</h3> <h3> 日本餃子</h3><h3><br></h3><h3> 內(nèi)陷通常為豬肉、白菜、洋蔥、胡蘿卜與中國的煎餃差不多。</h3> <h3> 西班牙餃子</h3><h3><br></h3><h3> 在西班牙語里有“面皮裹餡”的意思,不過卻是來自于阿根廷的炸餃子。咬開脆脆的外殼,你就會吃到里面填充了牛肉、雞蛋、橄欖、洋蔥、辣椒、孜然等各種食材組成的豐富美味餡料。</h3> <h3> 波蘭餃子</h3><h3><br></h3><h3> 餃子傳統(tǒng)的叫做pIerogjs,是一頓豐盛的波蘭晚餐必不可少的美食。餃子的餡料可以是土豆泥、各種奶酪、炒洋蔥、肉、酸菜或菠菜。</h3> <h3> 尼泊爾餃子</h3><h3><br></h3><h3> 這種蒸餃在尼泊爾被稱為momo,既可以塞肉餡,也可以包如甘藍、波菜或蔥一類的蔬菜。</h3> <h3> 土耳其餃子</h3><h3><br></h3><h3> Manti是一種土耳其風味小餃子,里面包著牛肉或羊肉,加入酸奶醬、油和紅辣椒粉烹飪之后食用。</h3> <h3> 韓國餃子</h3><h3><br></h3><h3> 泡菜是一種韓國傳統(tǒng)的發(fā)酵的白菜制成的風味小菜,也是韓國餃子mandu的餡料。這種餃子是亞洲唯一的圓形餃子。</h3> <h3> 德國餃子</h3><h3><br></h3><h3> Kndel是傳統(tǒng)的德國餃子,里面沒有任何餡料,而是搭配德國風味肉類如豬排、醋燜牛肉、或肉卷一起食用。</h3> <h3> 匈牙利餃子</h3><h3><br></h3><h3> 是由一道由面粉、果醬,連李子、杏、烏梅等做成的美食。</h3> <h3> 人生就像餃子,歲月是皮,經(jīng)歷是餡。人生就像餃子,無論是被拖下水,扔下水,還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漟一次渾水就不算成熟。歲月是皮,經(jīng)歷是餡,酸甜苦辣皆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餃子皮上的褶皺。人生中難免會……被狠狠捏一下,被開水燙一下,被開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沒有經(jīng)歷,硬裝成熟,總會有露餡的時候,經(jīng)歷都是財富。餃子里面詮釋著深刻的人生哲理。</h3> <h3> 餃子歷經(jīng)歲月長河,始終不改滿足人們口味需要的品性,一次次接受沸水滾煮獲得成熟的意志,頓悟餃子折射著人生,餃子的經(jīng)歷就是人生旅途。</h3> <h3> 千揉萬搟成面皮,雜陳五味容腹里,捏拘推扁全不怕,成熟自在滾煮時。包餃子,學(xué)餃子精神,吃餃子,品味人生,便是我們的期望。</h3> <h3>部分文字來自網(wǎng)絡(luò)</h3><h3>(感謝原作者)</h3><h3>圖片選自網(wǎng)絡(luò)</h3><div>(鳴謝原作者)</div><div>歡迎來訪交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