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幅上世紀(jì)三十年代的工筆畫</h3><h3><br /></h3><h3> 我最早見到這幅畫是在上世紀(jì)五十年代中期,上海老城廂的一石庫門內(nèi)右?guī)繕抢?,這是我外祖父母家,畫一直靜靜地掛在陽臺門右邊一口大櫥的側(cè)面,只有走向陽臺能看到,那時剛懂事并不在意,只是覺得這畫很好看,花很鮮艷,畫中的小貓很可愛。我在意的是外祖父閉著雙眼、搖頭晃腦地拉著二胡,聽他拉出悠揚的曲調(diào),我在意的是留聲機那彎彎長喇叭筒里發(fā)出的歌曲。</h3><h3> 等我稍大識字后,才知道這是我母親畫的。一次母親對我們兄妹說:這是她讀中學(xué)時畫的。我們都說畫得好看,那時根本不懂也沒問母親是怎么畫的(是原創(chuàng)還是臨摹)。母親說:她不僅喜歡畫畫,還喜歡唱歌、演劇,讀中學(xué)時與大舅舅一起參加學(xué)??谷瘴乃囆麄麝?,上街宣傳抗日呢。由于后來的戰(zhàn)亂,僅存這幅畫至今。 </h3><h3> 外祖父母 相繼過世后,這幅畫母親就帶回自己家中,一直掛在房間大墻的中間。我曾多次臨畫過,但總畫不好。</h3><h3> 母親、父親過世后,我們兄妹商量一致,要我將這幅畫保存好,保存下去。從此我就將它掛在我家小廳的墻上。</h3><h3> 母親沒有留給我們什么大的遺產(chǎn)財物,但我以為這幅畫就是母親留給我們最昂貴的財物。</h3><h3> 母親離開我們已經(jīng)整整二十年了, 這幅畫已經(jīng)歷了近八十個年頭了,但這幅畫的色彩依然那么鮮艷,線條依然那么清晰,小貓依然那么可愛。</h3><h3> 我要傳承母親這幅珍貴的工筆畫,傳承母親優(yōu)秀的精神、文化。生命雖有限,藝術(shù)雖高深,繪壇重學(xué)步,我於一年前重拾起荒廢了四十多年的畫筆。</h3><h3><br /></h3><h3> (文章寫于2014年)</h3><h3><br /></h3><h3> </h3><h3><br /></h3><h3><br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