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十一國慶節(jié),事情卻要由八一建軍節(jié)那天說起。</p><p class="ql-block">凌晨,在美國的芳芳發(fā)了條微信。7點25,夫人見急忙喚住我。</p><p class="ql-block">我要去北海圖書館剛走到門口,急忙回身,撞了墻,又見要與我同行去練琴的夫人,跌坐在椅子上,電子琴從肩膀上滑落,愣在那了。</p><p class="ql-block">又怎能不讓人茫然失措?</p><p class="ql-block">一位老戰(zhàn)士、老軍醫(yī)、我們敬愛的老媽媽辭世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幫我買票,去北京!”我急了。</p><p class="ql-block">夫人如夢初醒,掏出ipad,調出“12306”……</p><p class="ql-block">“買……”</p><p class="ql-block">“今天的高鐵。”</p><p class="ql-block">“1號的……沒有。”</p><p class="ql-block">“2號呢?”</p><p class="ql-block">“也沒有。連3號的都沒了。”</p><p class="ql-block">“為什么為什么???……哦,暑運高峰。那,換特快?!?lt;/p><p class="ql-block">“還是先給二哥打個電話吧?!狈蛉送蝗惶崾镜?。</p><p class="ql-block">“對對對?!蔽一腥唬巴蝗欢?,不妥?!?lt;/p><p class="ql-block">電話立即打向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虧得,奔北京去就糟了,老媽媽辭于長沙。告別儀式在長沙。</p><p class="ql-block">此前只記著,二哥和二嫂(老媽媽二女兒)把老媽媽從美國的三女兒那兒接回來,一直住在北京的家里。</p><p class="ql-block">病重了,老媽媽一直念記著回國,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車上這一路啊,往事如云如煙在腦海里久久縈繞,纏綿不去……</p><p class="ql-block">1993年,為了給兒子的將來“打打經(jīng)濟基礎”,我從老國企一個挺高的位置上奮然一躍“下?!?,去了二哥介紹的掛靠中國人民警官大學的北京華世通實業(yè)有限公司。老媽媽在公司親任董事長。</p><p class="ql-block">當時,只覺那真是需仰視可見?。?lt;/p><p class="ql-block">老媽媽(董事長曹素榮)是宋慶齡宋美齡的親屬,她的丈夫李勁祥是原國家主席華國鋒的秘書(任公司總經(jīng)理),辦公室墻上,懸掛著蔣經(jīng)國胞弟蔣緯國先生親筆題寫贈與的用金帛裝幀的八個大字“和平統(tǒng)一,振興中華”,懸掛著前國家主席華國鋒與李勁祥合影的照片;張貼著著名社會活動家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親筆題贈的墨寶“真金不鍍”……窗外大操場上,停滿了公司進口的小橋車(公司租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8樓的一層),橫豎成行,整整齊齊,氣勢之恢弘有如二戰(zhàn)時的坦克軍團?!鞘歉母镩_放之初啊,那是民營經(jīng)濟的起步階段??!</p><p class="ql-block">真是敢為天下先!</p> <p class="ql-block">1993年6月,蔣經(jīng)國胞弟蔣緯國將軍有感于老媽媽曹素榮和李勁祥先生致信所言“……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欣然題寫了“和平統(tǒng)一,振興中華”八字回贈。</p> <h3>李老總與華國鋒同志、劉虎生同志合影(劉虎生是寫有著名詩篇《帶鐐行》的革命先烈劉伯堅之子、國家經(jīng)委科技局局長)。</h3> <h3>李老總任華國鋒同志秘書時留影。</h3> <h3>趙樸初先生的題字,耐人尋味。</h3> <h3>我先是被派往青島,為公司拓展新業(yè)務,后又調回北京參入公司與中華民族團結友好協(xié)會聯(lián)合組建的影視部。與公司同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8樓辦公。老媽媽董事長的辦公室在801,我的辦公室在803,斜對面817做會議室的大房間是總經(jīng)理李勁祥的辦公室。</h3><h3><br></h3><h3>老媽媽董事長從不干預我們的業(yè)務,卻總是見面了就囑咐愛熬夜寫材料的我“要注意休息噢!”那時,8樓南側的房間是辦公室,北側的多數(shù)房間做寢室。時不時,還會聽到老媽媽用很是悅耳的湘音喊我:“恰飯嘍,恰飯嘍。”我們習慣稱老媽媽董事長的愛人李勁祥為李老總,而不稱他李老、李會長、李秘書長啊,等等。李老總很喜歡我們這樣稱呼他,看他的樣子就覺得他心里有著一絲得意,“年輕人,老革命同樣有新作為的嘞!”是啊,辦公司、搞實業(yè),有幾位老革命能做得來啊?</h3><h3>有趣,李老總倒是很樂于對我們的工作直接提出意見和建議。呵呵!要知道,他老人家是我們影視部上屬的中華民族友好協(xié)會的副秘書長嘞!因此,當影視部第一部片子《蔣經(jīng)國與章亞若》于95年7月在釣魚臺國賓館首映時,他直接發(fā)聲:“由孫軍主持?!?quot;公司人員全力配合,聽孫軍安排?!迤湫湃瘟钗腋朽?。</h3> <h3>1995年7月,影視部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辦了電視劇《蔣經(jīng)國與章亞若》首映式。</h3><h3>圖為首映式上的合影。前排右一為作者,二排左九起為李老總、劉虎生、黎原(將軍)。</h3> <h3>我在首映式上。</h3> <h3>李老總學識淵博,極為勤奮,筆耕不輟,當時只覺得他不愧給高層領導做過秘書。他的工作特別講程序。雖然跟我的辦公室斜對門,但他若有什么想法、意見、不是走過來說一說,而經(jīng)常的是寫在公司公函專用紙上要秘書(辦事員)送給我們……</h3> <h3>這張要我轉交的字條可以看出,李老總一是辦事認真,二是文筆卓越,三是真生氣了,四是通宵達旦工作(落款處寫有"凌晨″)。</h3> <h3>為什么叫我"總助″呢?因為我剛從青島回京,那是我在青島的職務……</h3><h3><br></h3><h3>那時候,整個中央社院大樓,后半夜只有李老總和董事長的辦公室的燈還亮著。在下面望著,不知怎么,會想起“中南海的燈光”,內心熱流涌動……</h3><h3>用日理萬機來形容李老總的工作一點不為過。</h3><h3>李老總先后擔任了“歐洲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名譽會長,“日本東京和統(tǒng)大會”、“澳大利亞悉尼和統(tǒng)大會”、“中南美洲巴西“圣保羅和統(tǒng)大會”、“美國和統(tǒng)會聯(lián)合總會”等大會的主席團成員、副秘書長,美國洛杉磯“第七屆中華民族之騰飛學術討論會”分組執(zhí)行主席等職務,2000年底,被聘任為“全球華人反獨促統(tǒng)聯(lián)盟”常務副會長。</h3><h3>一個人得有多大精力去做這樣多的工作??!</h3><h3>然而,李老總就是在夜以繼日地做。</h3><h3>李老總的《生平》中還有這樣的文字:</h3><h3>“李勁祥同志擔任的主要社會職務有:中國鹿邑老子哲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鹿邑老子學會副會長、海南省文昌市人民政府顧問、河北省遷安市人民政府顧問、文昌宋慶齡基金會名譽會長、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華民族團結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史記》研究會副會長、歐洲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高級顧問、美國華盛頓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名譽會長、民革中央機關報《團結報》顧問、世界華商維權聯(lián)合總會會長、中國社會名人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全球‘反獨促統(tǒng)’聯(lián)盟常務副會長。”</h3> <h3>由于李老總積極的對臺工作,受到過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胡錦濤等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h3><h3>三排右數(shù)第四人為李老總。</h3> <h3>李老總在美國參加"反獨促統(tǒng)"活動。</h3><h3>2002年8月18日,"在美國洛杉磯第七屆中華民族之騰飛學術研討會上,第一次提出《懲處分裂國家法》的立法建議,建議全國人大通過立法狷序,制定法彿,遏制`臺獨′。2003年,冒著被日本右翼分子襲擊風險在美國首都華盛和日本東京參加海內外華人華僑保衛(wèi)釣魚島示威游行……″(自《李勁祥同志生平》)</h3> <h3>你看,李老總那么忙,那么累,還會時不時在工作間隙來到我們的辦公室給我們講孔孟,講老莊,講他去各國、各地為海峽兩岸和平統(tǒng)一去演講、去送書,等等?!牵先思覅s從不講自己當年一個13歲少年怎樣參加革命作為最年輕南下干部怎樣經(jīng)受殘酷斗爭洗禮后來怎樣備受折磨被錯誤關押的那些事跡。讓人只覺得他居功不傲,忍辱負重,愛國報國之心依舊,勤勉奮斗如初。夠我們學的啊。——他講得生動詼諧:“孔子是不收禮,可那一次楊霍不在家他去給人家送還豬腿……”聽者興高采烈,可再看表,都23點30了,明早8點還要打卡上班呢!可老人家還得繼續(xù)講啊,這一講就到后半夜去了。一講二講連三講,嚇得我等聽眾再遇此類“講座“、“報告”就趕緊找個比“講座”“報告”還要緊的事做由頭溜之乎也……如今,多么想再聽聽他老人家風趣幽默的“講座”“報告”??!——長知識,提精神,讓你的內心擁滿了愛國情懷。</h3> <h3>“1995年江澤民主席發(fā)表推動中國和平統(tǒng)一‘八項主張’之后,李老總遵照這一方針,以各種形式在海內外開展宣傳活動,并多次與汪道涵、李銳、胡立教等共商推動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事?!毕旅鎯蓤D為正在商討議事的畫面。</h3> <h3>李老總參加革命早期留影。</h3> <h3>老媽媽董事長則每天要給李老總準備好夜宵,李老總則常要我們與他一塊分享,可他老人家艱苦斗爭過來的什么厚味油膩不懼我等哪敢夜半三更再與之品嘗那顫顫微微兒之大塊紅燒肉的美味??!李老總還會拿出“存窯”好酒(那一次是大肚瓷瓶的“中華大團圓”)要我們陪著喝一杯?!@個倒很樂享,都讓您老人家鬧失眠了,再不饒上點兒“催眠劑”哪行???</h3><h3><br></h3><h3>老媽媽董事長平常并不抽煙,但為了接待海內外友人不能不備些好煙,且要陪著做比成樣,她的辦公室里,“中華”“熊貓”“紅塔山”……好像什么好煙都有,去看望她,自然就會受到各樣的款待。我這個被人戲稱“凈抽民工煙(都寶)”的人,嗲起了“紅塔山”,心里真是美美噠,有如過年了一樣!老媽媽董事長這可不僅僅是對我,對公司的所有員工她都一視同仁,她的二女兒全面接管和主持公司的業(yè)務以后,她依然對每一位員工關愛有加,誰多咳嗽兩聲,她都要關切地詢問;誰感冒發(fā)燒了,她都會親自找藥送藥,甚至還要親自動手做“病號飯”送到床前……南來北往的員工啊,都覺得她就是一位慈愛的老媽媽??僧敃r大家都不知道,老媽媽董事長,那可是抗美援朝的功臣??!</h3> <h3>籃球中鋒,志愿軍戰(zhàn)士,軍醫(yī),革命青年……</h3><h3>一一記載著老媽媽革命生涯的組照。</h3> <h3>當年,老媽媽就是唱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向保家衛(wèi)國戰(zhàn)場的??! </h3> <h3>誰又能忘記新中國成立之初的那一場艱苦卓絕又揚眉吐氣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呢?</h3> <h3>老媽媽在戰(zhàn)場上,就是這樣搶救受傷戰(zhàn)士的啊……</h3> <h3>敬愛的毛主席和抗美援朝女戰(zhàn)士在一起。</h3><h3>感覺毛主席就是在給她簽名呢!</h3> <h3>1995年秋天,我的兒子得了血癌。</h3><h3>可當時,影視部第一部電視劇遲遲不能發(fā)行第二部尚未開拍因而入不敷出導致我已半年沒開工資,可血癌是個燒錢的病啊,一時,感覺陷入了滅頂之災。</h3><h3>老媽媽董事長和李老總立即予以現(xiàn)金(美元)支持,二女兒更是令我“瞠目結舌”:5萬元,一摞磚似的推到我的面前,就說了一句話“拿去給你兒子治病?!比欢?,事情并沒完結,他們更想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決意將我由影視部調任北京華世通公司辦公室主任,讓原主任轉崗,由此使我有了較高的穩(wěn)定收入得以支持為兒子治病。陷入絕境的人啊,內心涌動著滾滾熱浪難以靜息!</h3><h3>這以后,我親身之于老媽媽董事長和李老總的麾下,有了直接的工作接觸,跟他們一起參加各類活動,可以向他們學習的就更多了,學他們的文筆,作風,為人,尤其是學習他們不辭勞苦,不計名利,為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奔走呼吁,殫精竭慮,矢志不渝的信念與堅守。</h3> <h3>隨李老總去北京華僑飯店參加一次重要會議之后合影。</h3><h3>從左至右依次為我、李老總、劉虎生(革命烈士劉伯堅長子,畢業(yè)于莫斯科機械學院,后任國家經(jīng)委科技局局長)、李子明(原中國人民警官大學校長)、趙寶中(北京軍區(qū)某部大校)。</h3> <h3>1996年春天,我的二哥成了老媽媽和李老總的二女婿。</h3><h3>婚禮頭晚,電影明星朱時茂來商議儀式事宜告知駕機起義的英雄李大維因故不能來為二哥二嫂主持婚禮了,李老總得知熱烈地提議,“此事,非軍莫屬!”(軍,指孫軍,即本人)?;槎Y過后,李老總更是不吝夸獎:“那整個就是一個宋世雄!”好嘛,宋世雄是央視鼎鼎大名的體育賽事主持,伴著中國女排的一個個勝利走進了億萬觀眾心中的?。∪绱?,真是讓人受寵若驚!但是,從心里說,李老總的總是不吝夸獎,使我總是能得到鼓舞與做好一切事情、努力前行的動力。</h3> <h3>二哥與二嫂喜結伉儷。</h3> <h3>我在主持婚禮。</h3> <h3>老媽媽董事長和李老總生有四個仔女,人稱四朵金花。都是各自工作領域的佼佼者。</h3><h3>從左至右依次為二女兒、三女兒、老媽媽、大女兒、四女兒。</h3> <h3>1996年秋天,我?guī)е鹤踊氐搅死蠂?,“下海”?lt;/h3><h3>涯在3年停薪留職期滿時結束。又3年,兒子于1999年病愈考入大學。</h3><h3>兒子感念老媽媽救助之恩借來京做最后復查與我專程去看望,留下了一張珍貴照片——</h3> <h3>2000年兒子在校園里病情復燃不幸病逝。我(和夫人)把兒子安葬在北京西山他爺爺奶奶的墓畔遂回去辦了預退把家也搬到了北京開始寫兒子要寫而沒能寫成的書。由此,逢年過節(jié)依然可以從京東到京北去看望老媽媽和李老總。兩位年事漸高,身體漸弱卻依然在為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事業(yè)盡心盡力,接待,走訪,出國,利用一切機會做溝通交流,宣傳呼吁。2005年,李老總以全球華人反獨促統(tǒng)聯(lián)名的名義積極策劃把《中華博愛金石圖》搭乘“神六”遨游太空獲得圓滿成功。金石圖上有胡錦濤主席余先后來訪的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zhàn)、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握手照片、由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二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整的行政版圖,圖的背面印有《促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宣言》……令全球華人華僑歡欣鼓舞,在海內外產(chǎn)生了極強的影響力、凝聚力和號召力。2007年,李老總和老媽媽更是歷數(shù)年心力促成了一個大事件……</h3> <h3>生活在美國的宋慶齡侄媳宋曹俐璇,代表宋氏家族回到夢寐以求的海南文昌祖居尋根。</h3><h3>從左至右依次為李老總、二嫂、曹俐璇、二哥(他英語說得好,與曹女士經(jīng)常直接英語交流,所以合影也挨在一起)。</h3> <h3>關于宋曹俐璇歸國尋根問祖的報道之一。</h3> <h3>關于宋曹俐璇歸國尋根問祖的報道之二。</h3> <h3>關于宋曹俐璇歸國尋根問祖的報道之三。</h3> <h3>見了這幅"美麗的宋曹俐璇″揪著左腮的照片令人份外感動一一</h3><h3>患病不改初衷……</h3><h3>她自己說:</h3><h3>"你們感受過拔牙時注射麻醉藥的感覺嗎?我現(xiàn)在就是這感覺,半邊臉整個是麻的,我今天回家鄉(xiāng)看到親人,感到無比開心,可是,很抱歉,我沒辦法把我的笑容帶給大家?!?lt;/h3><h3>網(wǎng)上有文字:“宋氏家族后人,宋慶齡侄媳宋曹俐璇患病不改行程,今日如期還鄉(xiāng)……”</h3> <h3>二嫂承接了李老總的顯著大量的公司業(yè)務,使得他老人家得以抽暇與員工一道游一游,樂一樂。</h3><h3>女兒心疼爸爸呀!</h3> <h3>1996年春天,李老總興致勃勃地和公司員工一起去京東春游。圖為與部分員工的合影。</h3><h3>左二為李老總、右二為我。</h3> <h3>李老總向海外華人贈送"促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宣傳資料。</h3> <h3>可是,常年地通宵達旦工作,筆耕不輟,抽煙不停; 常年地四處奔走呼吁,饑飽勞碌,身體透支,使李老總積勞成疾不幸罹患肺癌,在那一個大事件之后一年多即與世長辭。</h3><h3>宋曹俐璇妹妹成為他生前接見的最后一位宋氏家族海外親屬。</h3> <h3>李老總致喪委員會訃告。</h3> <h3>懷著無限惋惜與無限景仰,我連夜為李老總題寫了長長的挽幛(聯(lián))一一</h3><h3>上聯(lián):</h3><h3>瀝膽披肝少年戎馬于生死不顧為革命忍辱負重計利總計天下利無愧祖國人民銜安萬眾</h3><h3>下聯(lián):</h3><h3>嘔心泣血老驥伏櫪置健康罔聞促統(tǒng)一竭慮殫精求名是求萬世名有功海峽兩岸含笑九泉</h3><h3><br></h3><h3>那一天,寒風瑟瑟,草木婆娑,八寶山梅花廳里,哀泣聲聲不絕……</h3><h3>李老總的老朋友中組部原副部長、中共黨史專家、毛澤東研究專家、政治家、作家李銳等老革命、老同志出席了追悼儀式……</h3> <h3>93歲李銳來送別73歲的老朋友、小老弟,內心該是怎樣的痛楚??!</h3><h3>他老人家也許在感嘆:</h3><h3>“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我們也要保重自己才是??!”</h3> <h3>老媽媽見了老領導、老朋友、老鄉(xiāng)親,百感交集,千言萬語涌心頭,卻作老淚橫流。</h3> <h3>人們從天南地北趕來為李老總送別。那挽幛中,“計利總計天下利”“求名是求萬世名”,是對他老人家光榮一生的最好寫照。</h3> <h3>老媽媽漸漸從李老總辭世的巨大悲痛中走了出來,一如既往地關注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也一如既往地關心她的仔女她的親友她的員工她的鄉(xiāng)親——每每有尚不富裕的老鄉(xiāng)來探望她都要捐款、贈物、端上好茶飯,就是對拾荒者,她都會以瓜果飯食相贈。人說,她老人家真真的是菩薩心腸。你看,老媽媽雖德高望重,功勞卓著,卻從不居功自傲,倒是與平常百姓、與我等后生最為親近……</h3> <h3>向年輕的海外華人贈送書刊。</h3> <h3>對員工是那么和藹可親。</h3> <h3>盡管年事已高,也要親手種瓜種菜、擔水鏟土……</h3> <h3>待保姆如親人。</h3> <h3><br></h3><h3>……</h3><h3>終于抵達了長沙,終于來到了老媽媽靈前,淚水說什么也止不住了……</h3> <h3>難以置信啊……</h3> <h3>感謝二哥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得以將無限的敬仰與深深的懷念之情熔鑄筆端、揮灑出來……</h3><h3>然而,我一次次寫不下去,痛哭失聲……</h3> <h3>在二哥與侄兒的注視下,寫下最后幾個字。</h3> <h3>二哥開著他的車專程從北京趕到長沙,最后的日子,拉著老媽媽去這去那兒,這讓他心里多了些安慰。</h3> <h3>一位女子,靜靜地守在爐前……</h3><h3>想得出她的內心該是怎樣的酸楚,怎樣的難過,怎樣的懷戀,她在靜靜地追思、回想老媽媽與她在一起的那一幕又一幕……</h3> <h3>一位女子泣不成聲……</h3> <h3>老媽媽的外孫,一個幼小的孩子,獨自在這里,一張一張地抽出紙錢擲到爐中……</h3><h3>他也許并不知道這代表什么,這說明什么,他也許連紙都沒有燃著,然而,他知道他這樣就能回想起外婆慈愛的面龐,就能回想起外婆為他掩被子、為他剝雞蛋、為他裝書包……的那些個情境……</h3><h3><br></h3> <h3>我也在回想。</h3><h3>此時,腦海里正有一部老式幻燈機,在一張一張、極慢極慢地放映著流逝的歲月……</h3> <h3>老媽媽熱情地與我的朋友合影。</h3> <h3>老媽媽多么帶勁兒,依然能看出當年美少女的風彩!</h3> <h3>與大外孫兒合影。</h3> <h3>與遠道而來的親友在一起。</h3> <h3>誰的事都是事。</h3><h3>與我的夫人找泳衣。</h3> <h3>聽我講著,老媽媽仰天大笑!</h3> <h3>老媽媽(曹素榮)給夫人講關于她的妹妹(宋)曹俐璇的那些事。</h3> <h3>為老媽媽在她和大女兒親手種植的杏樹下留個影。</h3> <h3>這棵樹結出的大杏啊,個個賽過雞卵,堪比鴨蛋!</h3> <h3>每一年,老媽媽都要送這個送那個品嘗。<br></h3><h3>甜蜜的記憶啊,誰都揮之不去……</h3> <h3>老媽媽和我們夫婦。</h3><h3>看,老媽媽還系著干活的圍裙呢!</h3><h3>片子雖有些模糊,記憶卻愈發(fā)清晰……</h3> <h3>"來,我給您老人家拍一張。″</h3><h3>"好啊。″</h3><h3>(那一年秋天)</h3> <h3>"我在這兒給您拍一張吧。″</h3><h3>"好,好,好!″</h3><h3>(又一年春天)</h3> <p class="ql-block">老媽媽專心致志聽我講(她的往事):</p><p class="ql-block">"……既要顧著四個尚未成年的仔女,又要顧著被關押生著病的丈夫,作為醫(yī)生還要無微不至地照顧病患,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空兒就帶著仔女挖野菜,好容易在醫(yī)院弄到一個胎盤,還要精心做好讓餓得肚子咕咕叫的大女兒帶著妹妹給最需要營養(yǎng)的丈夫送去……”</p> <h3>如今,老媽媽再也不能聽我講了……</h3> <h3>這一天,湘江兩岸,哀樂低迴。位于長沙市雨花區(qū)揚子路的告別大廳格外莊嚴,肅穆。來自國內外的數(shù)百位親朋故友齊聚這里,送別這位一生光榮、可親可敬的老媽媽。</h3> <h3>二哥為我們五位兄弟姐妹及家人準備好贈送的花圈</h3><h3>靜靜佇立在老媽媽的遺像下方。</h3> <h3>告別大廳里的頻幕上反復放映著四女兒徹夜不眠制作的幻燈片,展現(xiàn)著老媽媽光榮而美麗的一生……</h3><h3>一幅幅親切的面孔伴隨著《燭光里的媽媽》那無限深情的歌聲,令多少人熱淚盈眶啊一一</h3><h3><br></h3><h3>媽媽我想對您說,</h3><h3>話到嘴邊又咽下,</h3><h3>媽媽我想對您笑,</h3><h3>眼里卻點點淚花。</h3><h3>噢,媽媽,燭光里的媽媽,</h3><h3>……</h3><h3><br></h3> <h3>我為老媽媽題寫的挽幛(聯(lián)),將老媽媽曹素榮的"素″與"榮″二字分別放在了上下聯(lián)的聯(lián)首一一</h3> <h3>上聯(lián)。</h3> <h3>下聯(lián)。</h3> <h3>送別的隊伍望不到頭。</h3> <h3>送別的隊伍望不到頭。</h3> <h3>樂隊仿佛知道送別的是一位老戰(zhàn)士,演奏的樂曲讓人聽著無比親切,我不由得在心中唱道:</h3><h3><br></h3><h3>雄偉的井崗山,八一軍旗紅,<br></h3><h3>開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h3><h3>……</h3><h3>偉大的共產(chǎn)黨,偉大的毛澤東,</h3><h3>偉大的毛澤東。</h3><h3>……</h3> <h3>在這里遇見了李老總的老戰(zhàn)友、老大哥陳先生和他的夫人。陳先生講,"當年在`四野',李勁祥就是跟著我的,我們一路南下……我大他7歲……″</h3><h3>又是感慨萬千啊,李老總都走了8年啦!</h3><h3>圖為我和二哥與兩位老革命、老前輩。</h3> <h3>告別儀式的情景。</h3> <h3>告別儀式的情景。</h3> <h3>老媽媽的親屬在告別儀式上。</h3><h3>前排從右至左依次為大女兒、二女兒、三女兒、四女兒……</h3> <h3>告別儀式上,老媽媽曾工作過的醫(yī)院代表、北京華世通公司的兄弟單位代表、老媽媽的親屬代表分別致辭,對老媽媽的離去表示沉痛地悼念和深切地緬懷,其中尤以三女兒講的最是感人:</h3><h3>"媽媽一生樂善好施,我5歲那年春節(jié)前,媽媽給我做了一件新衣裳,可是來了一位討飯的小姑娘,媽媽哄我,好仔女,把這件衣服送給她吧……″</h3><h3>"媽媽一生無私,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溫曖著我的整個世界……″</h3> <h3>人們無比沉痛,向老媽媽作最后的告別。</h3> <h3>人們無比沉痛,向老媽媽作最后的告別。</h3> <h3>年近9旬的老大哥同他的小老弟和弟媳的后輩親屬一一握手致哀。</h3> <h3>再這樣跟老媽媽合個影吧!</h3> <h3>在告別儀式之后老媽媽女兒女婿舉辦的答謝午宴上,我代表我的未能到場的親屬并以我個人的名義,再次表達深深的緬懷之情:</h3><h3>老媽媽一生光榮: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時就是籃球中鋒,賽場馳騁,颯爽英姿;而后學醫(yī)、從軍、扛槍、渡江、去抗美援朝,白衣軍旅生涯令人敬仰之至;改革開放之初,老媽媽高瞻遠矚,率先招商引資,參與創(chuàng)建北京華世通實業(yè)有限公司,并親任董事長,成為民營經(jīng)濟的開先河者,試水人,領頭羊;國母宋慶齡辭世之后,老媽媽作為宋氏家族在大陸的惟一親屬,與她的先生、原南下干部、華國鋒主席的秘書后中國反獨促統(tǒng)協(xié)會秘書長李勁祥一道,毅然擔起溝通海峽兩岸、促進祖國統(tǒng)一之大任,廣泛聯(lián)絡,多方呼吁,可謂殫精竭慮。老媽媽雖德高望重,卻從不居功自傲,近耄耋之年仍熱心公益,關注時事,親自操持家務,擔水鏟土,伺弄菜園;老媽媽一生慈悲,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無數(shù),呵護有如親屬,無論來自湖南家鄉(xiāng)、還是身處首都北京、乃至全國各地——令人無限崇敬,感喟。</h3><h3>這正是——</h3><h3><br></h3><h3>籃壇英姿展,白衣濟世寧。</h3><h3>報國在軍旅,創(chuàng)業(yè)始帝京。</h3><h3>慈云罩桑梓,德輝耀都城。</h3><h3>統(tǒng)一竭心力,眾仰青青松。</h3><h3><br></h3><h3>老媽媽含辛茹苦,生養(yǎng)四個仔女,人稱四朵金花,我們有幸因她們而相識,相知,走到了一起。老人家對仔女噓寒問暖,對員工、對朋友同樣關愛有加,雖步履蹣跚,也要頂風冒雪親喚大家:“恰飯嘍!”也要親為病者送藥,端水,蓋被,每有親朋來,茶飯好招待,必是家釀美酒捧上來,那切切情,聲聲喚啊,令我等無法忘懷!</h3><h3>這正是一一</h3><h3><br></h3><h3>喚飯囑藥聲,倚門掩被疼,</h3><h3>老母高堂在,我等無寒生。</h3><h3>有幸聚麾下,同圓創(chuàng)業(yè)夢。</h3><h3>凄凄別今昔,久久春暉情。</h3><h3><br></h3><h3>思想會傳承,教誨當銘記,老媽媽去了天國依然慈云籠罩……</h3><h3> 祈愿老媽媽,天國幸福!</h3><h3><br></h3><h3><br></h3><h3><br></h3> <h3>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反復在唱著一首歌《教我如何不想她》,今晚如是一一</h3><h3><br></h3><h3>天上飄著些微云,</h3><h3>地上吹著些微風,</h3><h3>啊…啊…</h3><h3>微風吹動了我頭發(fā),</h3><h3>教我如何不想她。</h3><h3><br></h3><h3>月光戀愛著海洋,</h3><h3>海洋戀愛著月光,</h3><h3>啊…啊…</h3><h3>這般蜜也似的銀夜,</h3><h3>教我如何不想她。</h3><h3>……</h3><h3><br></h3> <h3>新朋友、老同志在北海的國慶午宴上,說起了兩位老人家,大家一致同意唱首歌,以紀念、以告慰為了我們的新中國、為了我們的好日子而奮斗、而故去的人們一一</h3><h3><br></h3><h3>五星紅旗迎風飄揚,</h3><h3>勝利的歌聲多么響亮,</h3><h3>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h3><h3>從今走向繁榮富強。</h3><h3>……</h3> <h3>國旗下,浮想聯(lián)翩……</h3><h3>今天的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而且,必將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完成祖國和平統(tǒng)一的千秋大業(yè)。也許,這應該是對兩位以至更多的共和國的功臣的最好告慰。</h3><h3>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h3><h3>自信,祝福一一</h3><h3>為他們曾無限熱愛的我們偉大的祖國!</h3> <h3>(由衷感謝尚泰丞、馬勇、李星翰幫助記錄下了那些個值得記憶的瞬間,一并衷心感謝編輯幻燈片的李琳和提供歷史照片的網(wǎng)友!)</h3> <h3>再見,美友!</h3><h3>歡迎于本文右下"評論欄″發(fā)表評論,給予批評指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