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h1><b> 父</b>親生病從老家來省城住院,我退休了有時間,所以在醫(yī)院跟父親近距離地生活了一周。</h1> <h3></h3> <h1><b> 我</b>們訂了一份醫(yī)院的病號飯,一天三頓15元。父親飯量不大,我也正在節(jié)食減重,所以一份飯我們倆人吃就夠了。每次開飯時,有師傅推著餐車到病區(qū)走廊,大聲吆喝著“開飯了,開飯了”,我們便拿著洗燙好的餐具,去餐車前排隊,然后把飯菜端到父親病床前的床頭柜上。通常都是先把父親需要的飯的份量分到他的碗里,我吃另外的部分,菜就共同從一個盤子里搛。一般我都有意吃得慢一些,好讓父親先吃完,以保證他飯菜都能吃得足夠。雖然食堂是按醫(yī)生要求給配制的低鹽低脂飯菜,但父親每每都吃得香甜可口,心滿意足。</h1> <h3></h3> <h1><b> 搲</b>到父親碗里的飯也有幾次他吃不完,尤其是因為米飯涼得快而把熱湯泡進(jìn)去以后。這時候父親就會把他剩下的湯泡飯遞給我,說讓我吃了別浪費。我都是嘴里說著好好好,手上接過來就放在一邊,繼續(xù)吃著自己碗里的食物。過一會,乘父親不注意的時候,將剩飯與其他碗筷餐具一起收拾,迅速去往盥洗間,將剩飯倒入垃圾桶,然后洗好餐具,若無其事地回到病房。三兩次后,父親應(yīng)該有所察覺,但并沒有點破,而是在我給他搲飯時,及時止住我多搲的舉動,然后把碗里的飯菜吃得干干凈凈,后來幾天一次都沒有再剩過飯。</h1> <h3></h3> <h1><b> 父</b>親12歲就失去了父親,知道缺少父愛的滋味,所以對我們兄弟姐妹都很寵愛,我們也對父母非常孝順??伤麄儾涣?xí)慣也不愿意在省城跟子女一起生活,一直住在巢湖岸邊的老家。雖然他們身體還好,生活也能自理,但我們還是找了個保姆照應(yīng)他們的日常起居,雙休日我和弟弟也輪流回去看望,定期陪老爺子進(jìn)澡堂泡澡,給他搓背、擦洗身子。街坊鄰居都羨慕我父母好福氣,也稱贊我們兄弟姐妹是孝順的兒女。</h1> <h3></h3> <h1><b> 記</b>得小時候,家里生活困難,母親每天早上只給父親一人下一碗面條,青青的青菜,白白的雞蛋,飄香的蔥花和油花,而我們就只能吃烀山芋或者山芋干子粥??粗叶⒅悦娴难凵?,父親有時候會故意剩下點面條和湯,我總是迫不及待和狼吞虎咽,把父親留下的面條和湯倒進(jìn)肚里,然后快活地咂吧著嘴巴,望著高大的父親傻笑。兒時的記憶,深深地印在腦海里,甚至深刻地影響了我的生活,一直把青菜雞蛋面條作為最營養(yǎng)的早餐,沿用了一輩子。</h1> <h3></h3> <h1><b> 還</b>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聽父親講的一個真實的孝子的故事。他的一個同事叫許桂林,對老母親非常孝順,一直把老母親侍奉到終老。老母親臨咽氣的時候,許桂林淚流滿面,硬是用嘴將老母親卡在喉嚨里的一塊濃痰吸了出來,并且要咽下去。由于生理自然反應(yīng)強(qiáng)烈,濃痰從許桂林的嘴里嘔出來掉到地上,他又伏到地下把沾了許多灰塵的濃痰再吸到嘴里。往返幾次后,終于被旁邊的家人強(qiáng)行拉開而未成。父親在講故事的時候,眼里充滿了敬佩之神,一再地感嘆“真是個大孝子”!</h1> <h3></h3> <h1><b> 可</b>當(dāng)我在盥洗間倒剩飯的時候,對從內(nèi)心抵觸而不吃父親的剩飯感到不安,開始懷疑自己的孝順不那么純粹,甚至有些鄙視自己。我知道,沒有經(jīng)過檢驗和考驗的人品,不一定就是好人品或者壞人品?,F(xiàn)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自以為是而其實不是,或者其實就是而自以為不是的例子。雖然我16歲就獨自在打工的工廠里吃食堂,19歲就離開父母到外地工作,直到退休前也沒有多少機(jī)會跟父母盡孝,但是我對父母雙親的親和愛是真心實意的,除了血緣關(guān)系,還有我?guī)资耆松?jīng)歷積淀的素質(zhì)與修養(yǎng)。</h1> <h3></h3> <h1><b> 難</b>道,父親的剩飯,真的是我孝與不孝的考驗嗎?</h1> <h3></h3> <h3>(丁酉秋分前八月初一,2017年9月20日,星期三,合肥)</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