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在威尼斯只有十幾萬人口時,竟登記了一萬多名風(fēng)塵女子……</b></h3><div><b>這里曾是交易行云集、異國客商蜂擁,集市、廣場上布滿了銀莊……</b></div><div><b>十六世紀(jì)的一場大火,幾乎燒光幾百年造下來的瓊臺樓閣。但威尼斯不在乎,很快又造起了更加奢侈的綿延宮殿。</b></div><div><b>威尼斯人跟水,一半是緣分、另一半?yún)s是不共戴天</b></div><div><b>雖然對水很緊張,卻偏偏喜歡把房子造在河邊上……</b></div><div><b>這就是威尼斯,它像一匹華麗的彩緞,被歲月磨礪得失去了光澤和艷麗的色彩,已經(jīng)舊了、破了,但豐韻依存……</b></div> <h3><b>威尼斯人是大膽生意人+老練水手,憑著這種本領(lǐng)他們過了差不多一個世紀(jì)。</b></h3><div><b>一七八九年,拿破侖兵不血刃打開了威尼斯的大門</b></div><div><b>于是乎這運河邊上所有宮殿的主人都似乎脫下了帽子,鞠躬退場。威尼斯謝幕了。</b></div><div><b>還有貴族,連夜離開此城,永遠(yuǎn)都不回來了。</b></div><div><b>從此,palazzo里面的人都不再是威尼斯人,而是拜倫、瓦格納、是美國富翁,或其他講意大利語的商人、企業(yè)主、官僚、再或是小店員、小職員、門房、招待和船夫。他們是威尼斯博物館的收票人,可能已經(jīng)在這兒住了幾輩子了。</b></div><div><b>但他們都不是威尼斯人</b></div><div><br></div> <h3><b>這座一半在陸地、一半在水里的古色古香的城市,比起羅馬、佛羅倫薩更有它獨特的浪漫氣息。</b></h3> <h3><b>已經(jīng)是第三次來威尼斯了,說不清,道不明的。今年夏天,鬼使神差又把我?guī)У竭@里</b></h3> <h3><b>把鏡頭拉近,細(xì)看那傍著大運河的杜卡萊宮這座曾是威尼斯的政府所在地。代表著威尼斯特有的建筑風(fēng)格的“焰式”立柱,靜靜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大小船只和穿梭的人們。</b></h3> <h3><b>我們乘坐的小汽艇從“嘆息橋”下穿過,橋上的人們在看我們,而我們卻在船上看風(fēng)景。</b></h3> <h3><b>威尼斯是由一百八十個環(huán)礁湖島組成的,連接這些大小島嶼的水網(wǎng)則是由四百多座橋梁和一百七十多條河道、兩千三百多道細(xì)窄的水巷構(gòu)成。</b></h3><h3><b>開門即是水,出門就乘船,這是威尼斯獨特的風(fēng)景和他們的生活方式。</b></h3> <h3><b>通體黑色、兩頭尖翹的“貢多拉”是威尼斯的一張名片。船夫們統(tǒng)一服飾、統(tǒng)一戴有飄帶的平頂草帽。他們會一邊搖船、一邊唱著世界人民熟悉的意大利名歌“我的太陽”、“桑塔露琪亞”等。他們會把自己的小船打扮的富麗堂皇,就像十四世紀(jì)貴族太太、小姐們乘坐時那樣來取悅于各地觀光客。</b></h3> <h3><b>駛?cè)胄∠?,幾艘“貢多拉”竟然轉(zhuǎn)不過身來。但水手們長年累月地在這里駕船穿行,行家里手,不一會兒就把“結(jié)”給解開了。</b></h3> <h3><b>船工們有些還是好“攝手”,在僻靜彎道里,可以停下小船,上岸給你拍個照、留個影。</b></h3> <h3><b>轉(zhuǎn)彎抹角地,來到我們即將下榻的酒店,一棟立在水上的銹紅色四層高樓。</b></h3> <h3><b>早一船到達(dá)的團(tuán)友和還在艇上的我們</b></h3> <h3><b>酒店雖不豪華,但透著有點衰落的貴族氣,我們住207號房,房門鑰匙是個吊著大穗子的一片紐扣狀的東西,研究了好一會兒才把門打開。??</b></h3> <h3><b>一扇大玻璃門擋住了室外水巷里濕漉漉的熱氣。</b></h3> <h3><b>酒店大門口只有這么小的一個碼頭</b></h3> <h3><b>威尼斯是一個傳奇,意大利人稱其為“Unico”,意思是獨一無二!文化的多元性,在圣馬可廣場,圣馬可大教堂都彰顯著東西方文化、伊斯蘭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等的交融。因此它更與意大利的其他地方有著顯著的區(qū)別,也更顯得在藝術(shù)上的燦爛。</b></h3> <h3><b>圣馬可大教堂里面是不能拍照的,進(jìn)大門前,我拍了它的門廊。</b></h3> <h3><b>杜卡萊宮(也叫道奇宮、總督府)里面游人寥寥。</b></h3> <h3><b>雖然參觀的游人不多,但并不妨礙它是一座精美的拜占庭風(fēng)格的建筑,一千多年來在大運河邊與之交相輝映。</b></h3> <h3><b>從運河上岸去圣馬可廣場需經(jīng)過這兩個大獅柱,它們就像廣場的大門</b></h3><div><br></div> <h3><b>流動的風(fēng)景</b></h3> <h3><b>和圣喬治島遙遙相望</b></h3> <h3><b>那天下午,廣場一角當(dāng)?shù)厝司蹠瑩?jù)說是他們的球隊在一場重大比賽中贏了。就這么簡單,但球迷們又唱又叫,擴(kuò)音器里傳出的都是興奮與激情。</b></h3> <h3><b>圣馬可廣場兩邊的眷廊里都是五光十色的商店,讓人目不暇接,看得眼花繚亂。</b></h3> <h3><b>穿過彎彎曲曲的陸地小巷,我們?nèi)ダ锇柾袠颉?lt;/b></h3> <h3><b>這座質(zhì)樸低調(diào)的廊橋,是大運河上最大的橋梁,與住島居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真的是實用就好。</b></h3> <h3><b>橋腳下、老樓前就是游人最好的賞景歇息地</b></h3> <h3><b>衰敗給了威尼斯一種惆悵的氣息,因此衰敗也是一種意境。</b></h3> <h3><b> 威尼斯的美正是這些僻靜水巷里的靜水和幾個世紀(jì)地守在水邊的一磚一石、一樁一橋上。</b></h3> <h3><b>小橋、老屋在水巷的倒影都被漣漪追漣漪的波浪搖碎,五彩繽紛地混在一起晃動,竟晃得我犯暈。</b></h3> <h3><b>掉了皮的粉墻和淹了久遠(yuǎn)的基石就這樣被完好的保留著,堅挺著自身無可復(fù)制的精神價值,這是威尼斯獨有的美。</b></h3> <h3><b>太陽西斜了,給圣母大教堂一個美麗的剪影</b></h3> <h3><b>圣馬可廣場映照著燦爛的晚霞</b></h3> <h3><b>運河邊的小廣場上游客人流還沒退去</b></h3> <h3><b>暮色籠罩下的運河船塢</b></h3> <h3><b>回到大廣場,華燈初上</b></h3> <h3><b>此時,藝人、模特紛紛登場,要利用這深藍(lán)色的天穹拍照了。</b></h3> <h3><b>到大廣場一看,地面有水跡,還傻傻地以為是來過灑水車了。??</b></h3> <h3><b>金碧輝煌的圣馬可廣場</b></h3> <h3><b>此時,廣場中間的水跡越來越大,地上的窨井還在突突地冒水。猛然覺醒:這是大運河的水倒灌進(jìn)廣場了。</b></h3> <h3><b>圣馬可大教堂在水中的倒影如夢如幻</b></h3> <h3><b>周邊的所有咖啡館也熱鬧非凡,人聲鼎沸,再加上樂隊的助興表演,令廣場上的所有人心旗蕩漾</b></h3> <h3><b>似在天庭宮闕,不知今夕是何年</b></h3> <h3><b>小巷里也燈火闌珊,許多商店還為游人開著。</b></h3><h3><b>威尼斯還有這種商業(yè)氣息濃厚的小弄堂,穿行其間,仿佛來到“威尼斯商人”的情景中。</b></h3> <h3><b>櫥窗里這些栩栩如生的面具在狂歡節(jié)時都會游蕩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b></h3> <h3><b>威尼斯人不光能做漂亮的面具,還會做能吃的面具。師傅在做好的面餅上用刀這么劃幾道口子,從油鍋出來就成了一張張笑臉。</b><b>??</b></h3> <h3><b>帶著“宮闕”,帶著“笑臉”,我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在夢里,我仍舊飄蕩在小橋小巷,蕩漾在水巷的飄搖里。</b></h3> <h3><b>早上五點就醒了,第一件事就是出門看風(fēng)景。我們住的酒店離圣馬可大教堂也就一箭的距離,三步兩步就到了廣場。抬頭看天,太陽雖還沒出來,但已經(jīng)從大教堂背后露出了霞光。</b></h3> <h3><b>廣場上空無一人,只有早起的灰鴿跳來蹦去地覓食。</b></h3> <h3><b>清晨的寧靜,和白天的喧鬧形成了天釀之別的情景,也只有此時才能獨享片刻屬于的自己時光。</b></h3> <h3><b>廣場的眷廊也還無人走動,朝霞穿過根根廊柱,投下了條條金光。</b></h3> <h3><b>靜謐的小巷也剛從夢中醒來,又要準(zhǔn)備迎接一撥又一撥的觀光客。</b></h3> <h3><b>情侶們也爭取在這難得的時光盡享他們獨自的浪漫的一刻。</b></h3> <h3><b>在大運河邊看日出</b></h3> <h3><b>橋上橋下都是靜謐的時光</b></h3> <h3><b>安靜的水巷還波瀾不起</b></h3> <h3><b>濕漉漉的水巷、濕漉漉的城</b></h3> <h3><b>油畫般的清晨</b></h3> <h3><b>船兒也安靜地休息了一夜</b></h3> <h3><b>船夫們一天的工作是從清早的清理、擦拭“貢多拉”開始的。</b></h3> <h3><b>大碼頭上成排的貢多拉靜候著即將紛至沓來的游客。</b></h3> <h3><b>望得見圣母大教堂的碼頭</b></h3> <h3><b>雖然哀愁的曲子給威尼斯平添了一份惆悵,但給游人帶來的卻是夢幻的感覺,似乎這一切都不是真的,我還在夢里?</b></h3> <h3><b>水城醒來了,新的一天又復(fù)來臨</b></h3> <h3><b>我們乘船去“玻璃島”,顧名思義,這座島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玻璃制品加工廠。一塊原料玻璃,片刻就在工人手中變成了一匹“駿馬”。</b></h3> <h3><b>玻璃制品是威尼斯的又一張名片</b></h3> <h3><b>布拉諾(Burano)是意大利威尼斯所轄下的一個小島,島上居民都是漁民的后代,當(dāng)?shù)氐氖止だ俳z和抽紗制品與穆拉諾島(Murano)的彩繪玻璃一樣,都是威尼斯的特色手工藝品。</b></h3> <h3><b>相傳小島的地方政府規(guī)定當(dāng)?shù)鼐用衩磕甓家⒁淮畏孔拥耐鈮?,并且,相鄰的房子不能刷同樣的顏色。于是居民們發(fā)揮想象力,把他們小巧玲瓏的房子刷得五顏六色,色彩斑斕。從此,這里就以彩色島而聞名,吸引著無數(shù)外來者來此游玩。</b></h3> <h3><b>威尼斯的離島有許多,還有非常美的度假小島,比如麗島等,都是需要乘船過去。在各小島之間除了航道外,還有深淺不一的海灘,度假的一家人可以這樣度過休閑時光。</b></h3> <h3><b>濕地被保護(hù)得很好,白鷺安詳?shù)厣钤谶@里</b></h3> <h3><b>小島的細(xì)節(jié)</b></h3> <h3><b>一晝夜的時光轉(zhuǎn)瞬即逝,到了要離去的時間了,我們又乘快艇穿越彎曲的水巷,再從大運河西去。</b></h3><h3><b>從水上看威尼斯是行家的舉止,船移景遷,兩岸的宮殿樓宇令人眼花繚亂</b></h3> <h3><b>兩岸景色飛駛而來,又瞬間遠(yuǎn)去。心中仍是十分的不舍。</b></h3> <h3><b>運河水已經(jīng)漫入門口,房子里的地毯也是浸濕了又晾干。</b></h3><div><b>威尼斯是一種沒落的極致,一種把握不定、隨時消失、毀滅的末日美感。</b></div> <h3><b>水城太老了,千年的水中浸泡,就是鋼鐵也會銹斷多次。聽說威尼斯以每年一公分的速度下沉著,也就是說,一百年后就會下沉一米。到那時,水城還會在嗎?這雙正奮力托住老房子的大手,到那時還能托得住這座水城嗎?</b></h3><h3><b>為這座夢幻的水城祈禱??</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