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洱海,我為你哭泣</b></h1><div>來大理,洱海是必去之地,心底早就籌劃好了那個泛舟洱海的歌與夢境。這里作為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藍天綠水,云淡風輕,是個適合發(fā)呆的愜意之地。它外形如同耳朵,空中俯瞰,洱海宛如一輪新月,靜靜地依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之間。</div> <h3>但洱海其實是一個湖泊,因為白族人民沒有見過海,為表示對海的向往,所以稱之為洱海。湖畔環(huán)湖有喜洲、雙廊、挖色等名村古鎮(zhèn),各具風情。想象中,這兒是蒼山環(huán)繞、藍天擁抱下的一片凈土,但走近了,才知道想象與現(xiàn)實很多時候是大相徑庭的。</h3> <h3>出大理城疾馳了十幾公里,上了環(huán)洱海公路,破破爛爛的公路,似乎是人為的,斑駁陸離的湖面,似乎也是人為的,我夢中鷗鳥翔集,漁舟唱晚的洱海呢?</h3> <h3>近些年,云南幾乎成了國人必去朝拜的旅游勝地,沒有淡季旺季之說,一年四季都是人潮涌動,“蒼山洱海”第一鎮(zhèn)的雙廊古鎮(zhèn),旅游資源過度開發(fā),海景房在海濱沿線呈野蠻速度增長,水位線下降,大量的污水排入洱海,湖面藍藻泛濫成災,曾經豐盛獨特的魚類資源幾近枯竭。后來在酒店里翻看本《大理圖志》才知道,洱海魚在唐朝時已作為貢品名揚中原。清晨,在去喜州古鎮(zhèn)的路上遇到一家名為“巴蜀人家”的川菜館,其主打菜即是洱海特產淡水白硅魚,坐下品嘗。老板手藝不錯,一盆水煮魚片咸辣香醇,風味雋永,為人也很直爽,交流中他告訴我們,這盆魚也不是洱海里出產的,而是附近漁民在池塘人工養(yǎng)殖的,因為洱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已快長不出任何魚類了。好在政府已開始亡羊補牢,重拳出手嚴治洱海,今年春天開始挖斷道路,關閉沿湖酒店客棧,封閉雙廊古鎮(zhèn),于是,我們今天只是沿洱海繞行一周,沒有停留,沒有進任何景點,只遠遠回望了一眼楊麗萍的月亮宮就匆匆離去。</h3> <h3>洱海不僅屬于大理,屬于云南,也屬于你我他,保護洱海,刻不容緩!親們,近幾年請不要來洱海了,讓她好好休養(yǎng)生息一番吧,唯有如此才能守住那份傳說中的仙風道骨的美麗,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h3> <h1><b><font color="#010101">風情麗江</font></b></h1><div>我不知道,千百次在夢里遇見的麗江,在眼前清晰的展現(xiàn)著它的容顏時,算是一種初來還是一種重逢。但親眼所見的麗江似乎又和意念中的截然不同,站在人潮涌動的四方街口,我茫然了,或許對麗江的念想過于理想化,虛擬著那份說不清道不白的美好。聽說麗江的山水可以療傷,聽說麗江可以讓平淡的生活過得明媚鮮妍,聽說麗江的塵埃都是風情的,聽說,麗江是一座艷遇之城??墒?,當懷揣所有的想象和聽說擠擠挨挨靠近麗江時,卻那么讓人悵然所失。比起大理街區(qū)的寬闊嚴整,麗江市區(qū)顯得那么擁堵陳舊,比起大理的的散淡幽靜,麗江顯得那么喧囂世俗,比起大理古城的方正有序,被納西先民造成八卦圖樣的古城簡直就是一座大迷宮,很快,我就迷失了,找不到回客棧的路了,可是,那些所謂的艷遇或偶遇呢?也有吧,當茫然焦慮中,終于被從另一個方向游蕩了兩個鐘頭的迪迪和飛飛偶遇了!</div> <h3>或許,是我錯了,不該先遇見大理吧!麗江,每一方寸空氣都充斥著濃濃的商業(yè)氣息,那些時尚無比,華麗麗的又物廉價美的商品沖擊著所有感官,由不得你必須停下來玩賞,問價,消費,于是,被充斥于耳的敲擊非洲鼓的《小寶貝》所誘惑,不貴,買一只吧;被每一處空氣分子都充盈著的鮮花餅的玫瑰濃香所誘惑,還挺便宜,買幾盒吧;被各種各種零零總總琳瑯滿目的精美飾物所誘惑,買一些吧,不覺中,掏空了口袋,沒關系,哈哈,所有的店鋪都歡迎手機支付,當你終于覺得不能再買買買時,你也該滾出麗江古城了。</h3> <h3>摩梭人的手織彩條大披肩,很美麗也很原始的手工制作。</h3> <h3>給糖糖和自己都買了羊皮手鼓,可惜到現(xiàn)在連快遞箱還沒打開過????</h3> <h3>多想去品一品東巴文化的韻味,聽一聽納西古老風情的情調,摸一摸麗江美麗的臉龐,嘗一嘗江南水鄉(xiāng)的古典情韻之味,走一走,那茶馬古道的風吟,漸隱漸現(xiàn)的想象里,會是怎樣的一種溫婉和柔軟?</h3> <h3>想象終于被現(xiàn)實打敗了,麗江,再也不見!</h3> <h1><b>瀘沽湖畔</b></h1><h3>走進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的瀘沽湖畔,就如同進入了一個神秘多姿的奇異世界,它以秀麗的自然風景及迷人的母系社會文化聞名于世,湛藍的湖水被群山圍繞,美妙絕倫的湖光山色間居住著多情浪漫又勤勞善良的摩梭人。</h3> <h3>當你眼煩了都市的喧囂疲憊,就到這里來吧,你可以漫步或騎單車環(huán)湖,而或,你只需坐在湖畔的長條木椅上發(fā)會呆,讓時間靜止,在入詩如畫的瀘沽湖畔,體會一種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時差錯位感。</h3> <h3>這里還沒有被完全商業(yè)化,落水碼頭大片的彩色木船適合各種擺拍,并且不收任何費用,沿湖設置了各類古樸文藝的木幾草亭藤椅,都是免費的,在洱海邊可是連發(fā)個呆都要收費????</h3> <h3>清晨在蒙蒙煙霧中乘豬槽船看瀘沽湖日出(湖中沒有任何機動船只行駛),一切讓你置身于仙境之中,夢幻般的粉色天空,在湖中撒網的的摩梭人剪影,這一切都足以慰藉起早跋涉守候的疲憊。</h3> <h3>走在沿湖的自然村莊,遇到兩位可愛的普米族小姐妹,應該是一對雙胞胎吧。</h3> <h3>傍晚時分,可以感受什么叫“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似乎一切美好的詞匯都不足以形容這種美,這似天堂一般的地方!早早來吧,趁這里的淳厚遺風還沒有被商業(yè)化氣息淹沒,趁湖中浮動的水性楊花還沒有被漫漫綠藻吞噬,趁湖水碧藍,趁星河燦爛,坐在落水碼頭看水光瀲滟,云卷云舒。</h3> <h3>這所“東方女兒國”一直都流行著走婚制。走婚橋是瀘沽湖東南面穿過草海,聯(lián)結著兩岸的村莊的一座蜿蜒曲折的木質長橋,摩梭族的男女們在這里見面約會。在草海邊享受完風味別致的摩梭族大燒烤,昏黑中踏上長龍游動的走婚長橋,想象著來往赴約的”阿夏”“阿注”唱歌跳舞相互表達著愛意的濃情浪漫。(摩梭人男性稱女情人為“阿夏”,女性稱男情人為“阿注”)</h3><h3>初次認知摩梭族這個古老的名字,還得益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名噪一時的摩梭族時尚達人——楊二車娜姆,這個會寫書,唱歌,走秀的美麗女子,風情萬種,才情滿腹,把摩梭人的走婚遺風走到了極致,走出了國門,走向了世界,今天,來到這所女兒國,突然就很想讀讀這位摩梭女子的《天使最美麗》。</h3> <h3>夜晚,躺在瀘沽湖畔帶天窗的雕花閣樓上,望頭即可望見夜空密集的星河,側身傾聽夜潮拍岸的細語,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遲遲不忍睡去……</h3> <h3>這個雨后的清晨,在瀘沽湖畔再次遇見了另一處最美的風景——花湖。一種細碎的小白花在湖面盛開滿滿,叫水性楊花,名字真不怎么好聽,但花開的很淡雅,一大早一個人沿湖岸走了幾里地,沿湖水面上到處是成片的的小花,浮在水面隨水波閃動,像落了滿湖的星星。這種水生藤蔓學名叫菠葉?;ú耍梢允秤?,前兩天在大理的街頭已經品嘗過,很是鮮美。細長的藤在水中能蔓延幾十米,并且隨水潮游動,據說這種水中花在有陽光的時候將花露出水面,沒有陽光的時候將花潛在水里,因故得名。水性楊花是一種嬌貴的植物,對水質要求很高,喜歡溫暖干凈的水體,假如水質稍有污染,它們就會成片死亡,直至絕跡。看著這些像眼睛,像星星閃動在蔚藍湖面的可愛小花,很是欣慰,瀘沽湖,是還沒有被人類文明浸染破壞的最后一片圣湖。</h3> <h3>云南,鮮花盛開的天堂,云南,舌尖上的盛宴,匆匆走過,細細靜賞,香格里拉的354座石木橋,元陽梯田的水墨丹青,茶馬古道悠遠的馬蹄回聲,依然在遙遠處輕喚,期待下一次上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