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 <h3>2016年穿越大峽谷后,我就把下一個目標(biāo)鎖定在惠特尼峰了?;萏啬岱?Mt. Whitney)位于加州,是美國本土48個州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14508英尺(4422米)。美國的高山遠(yuǎn)比不上中國的,美國的最高峰是阿拉斯加的丹納利峰,海拔才20310英尺(6190米)。<br>在網(wǎng)上搜了一下有關(guān)惠特尼峰的徒步旅行。訪問了發(fā)攀登許可證的官網(wǎng)。也找到幾篇網(wǎng)友們寫的游記,包括 Rita妹子的“一波三折之Mt. Whitney”, scottzy的“Mt. Whitney, 孤獨(dú)的攀登”和coach1960的“攀登惠特尼山峰(Mountain Whitney)追記”。讀了以后對爬惠特尼峰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br>為了保護(hù)生態(tài)環(huán)境,五月到九月期間,惠特尼峰當(dāng)天上下的徒步者,每天只放進(jìn)100個人。其它時間天氣惡劣去的人很少,不用抓鬮。 下面這個鏈接就是抓鬮的地方: <br>http://www.recreation.gov/permits/Mt_Whitney/r/wildernessAreaDetails.do?page=detail&contractCode=NRSO&parkId=72201<br>看了一下2015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成功率是43%。二月一日到三月十五在網(wǎng)上申請,三月二十四日搖獎。每個申請者有十五個不同日子的選擇。每個小組最多不超過十五人。當(dāng)然人越多抽中的可能性越小。這是一個比較復(fù)雜的概率問題。管不了那么多了,二月一日我就急急忙忙填申請表了。<br>去年本來應(yīng)該和我一起去穿越大峽谷的朋友H因?yàn)榕碌⒄`了參加兒子的畢業(yè)典禮,最后沒有去成。這次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和我一起去爬惠特尼峰(估計看了我的大峽谷歷險記受到了一點(diǎn)刺激,哈哈)。另外一位朋友L也表示有興趣,但是聽上去好像沒有H堅決。在網(wǎng)上申請許可證的時候,我猶豫了一下:是報兩人組呢,還是三人組? 兩人組的概率要稍大一些,三人組的概率要稍小一些。因?yàn)槲铱碙的興趣沒有我和H的興趣大,我最后決定十五個選擇中,十個選擇三人組,五個選了兩人組。搖號的時候,看哪個能中,也算是把命運(yùn)交在了神的手里。申請交上去以后,我給H發(fā)了個短信,他說那他也去申請一個,這樣概率成功的能大一些。如果一次成功率是43%,那么我們兩人分頭申請,成功率是1-(1-43%)*(1-43%)=67%。申請費(fèi)只要6塊錢,所以用6塊錢把概率增加了24%,應(yīng)該說也是值得的。我這一輩子好像抓鬮的時候總是沒有運(yùn)氣,記憶中,從來沒有中過什么獎。有一次我們系里的教職員工開節(jié)日派對,抽獎的時候居然抽到我!我跟旁邊的人說:這好像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中獎。抽獎抽到后來才發(fā)現(xiàn),那天去的人幾乎每個人都中獎了。這樣的抓鬮和運(yùn)氣無關(guān)。我知道我的運(yùn)氣總是很差,所以從來不去買彩票什么的。 一家人計劃想去The Wave, 抓鬮抓了兩年,都沒抓到。三月二十四日開獎那天早上,手機(jī)里看到一個電子郵件,一看是惠特尼峰抽獎結(jié)果通知,一下子心跳就加快了。打開郵件一看,第一句就是“很遺憾。。?!蓖炅?,沒中!我趕快給H發(fā)了個短信:我的申請沒有中,你的怎么樣?結(jié)果這位老兄一整天都沒搭理我。原來他忙著上班,沒有去查他的電子郵件。到了晚上,才給我發(fā)短信:中獎了!哇,從早上的壞消息到晚上的好消息,真好似地獄到天堂的轉(zhuǎn)換!后來據(jù)H說,他抓鬮的手氣總是不錯。跟這樣的朋友搭檔,我還真是沾光了。 那一天心情愉快。H抓到的是三人組。趕快把消息告訴L,他一聽也高興得不得了,說感覺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周五在教會里有一個查經(jīng)班,情不自禁地逢人就說:我中獎了,要去爬惠特尼峰了。在微信群里也告訴了一些朋友。有朋友開玩笑:看你高興得,范進(jìn)中舉的樣子也不過如此。我意識到喜形于色有點(diǎn)過頭了。<br>有三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可以慢慢準(zhǔn)備。我們?nèi)齻€人是原來在國內(nèi)讀博士的時候的同學(xué),跟的同一個導(dǎo)師。來美國30來年,有聯(lián)系但也好多年沒見面了。H是個瘋狂的跑者,跑馬拉松已經(jīng)有20多年的歷史了,還跑過波士頓馬拉松。我的跑齡只有十幾年,速度也比他慢,但是我的體重比他輕了將近30磅,爬山的時候應(yīng)該比較有利的。L是個資深的背包客(backpacker),有十幾年的背包徒步經(jīng)驗(yàn)了。當(dāng)然背包客和一日健行(day hiking)還是有點(diǎn)不一樣,一個比較慢,要負(fù)重,時間比較久。一個比較快,強(qiáng)度比較高。<br>我們?nèi)齻€人專門建立了一個微信群,以便聯(lián)系。很快,我就開始了我的訓(xùn)練計劃,也在群里分享。我把跑步停止了,專門進(jìn)行爬山機(jī)(stairmaster)的訓(xùn)練。在訓(xùn)練之余,每星期要參加兩次乒乓球比賽,這個不能耽誤,已經(jīng)打了好幾年了。<br>我繼續(xù)在網(wǎng)上搜有關(guān)惠特尼峰的信息,發(fā)現(xiàn)走的最多的一條是惠特尼峰徒步道(Mt. Whitney Trail),單程大約11英里,往返22英里(35公里)。海拔高差大約6150英尺(1870米)。網(wǎng)上專家估計,快速徒步者單程上山要五個多小時,中等速度是七、八個小時,慢的要十個小時。下山可能比上山快兩、三個小時。根據(jù)這種估計,我就把目標(biāo)定在了12-13個小時往返,也就是上山七個多小時,下山五個多小時。最后的結(jié)果令人大跌眼鏡??垂僬埬托穆犖衣纴怼?lt;br>這是7小時10分登頂計劃,我打印了一份準(zhǔn)備爬山時帶著。<br></h3> <h3>另外一條登山路線(Mountaineer’s Route)走的人比較少,最后400多米要攀巖上去,這個對我這樣曾經(jīng)有過攀巖訓(xùn)練的人非常有吸引力。所以我就問其他兩位朋友,要不要考慮走那條路。我知道很可能會遭到反對,因?yàn)長恐高。考慮到加州今年冬天下了很多雪,積雪會很多,所以還不光是一般的攀巖,可能還要穿上冰爪(crampons) ,帶上冰鎬(ice axe)。網(wǎng)上看到4月份的這條登山路線是這個樣子,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別試。</h3> <h3>看到這些,我直覺得熱血沸騰。但是最后感覺這個難度可能有點(diǎn)大了,所以我沒有堅持,同意走惠特尼峰徒步道。也許,以后還有機(jī)會再去,那時,我一定要走攀巖的那條路。我有一個死前必做之事的清單(bucket list),但是好像每次完成一個以后,總是會加上一個新的。有朋友跟我開玩笑說:你死前必做的事情這么多,忙得你都沒有時間去死了吧?哈哈,但愿如此吧。<br>很多人在準(zhǔn)備跑馬拉松的時候都知道要有一個訓(xùn)練計劃,一般16到19周。距離由短到長,強(qiáng)度由弱到強(qiáng),最后 兩個禮拜要逐漸減量(tapering)。大概不會有人從來不做準(zhǔn)備直接就去跑馬拉松,那是找死。但是有些人在準(zhǔn)備爬山的時候,沒有想到也要有系統(tǒng)地訓(xùn)練,直接就去爬,后果可想而知。爬山的訓(xùn)練不像馬拉松,在網(wǎng)上到處都有訓(xùn)練計劃。所以我基本上按照馬拉松的訓(xùn)練計劃,只是把跑步換成爬山機(jī)訓(xùn)練,按照同樣的思路,訓(xùn)練強(qiáng)度和長度每周都有變化,然后不斷地增加,有時候也要減少,以便身體恢復(fù)。最后一個多星期逐漸減量,基本上是運(yùn)動量比較小的恢復(fù)訓(xùn)練。<br>第一次開始爬山機(jī)訓(xùn)練,難度定在11級,練了30分鐘,最高心率到了160。強(qiáng)度最高時,難度18級,30分鐘,最高心率到了175。去爬山以前10天,我做了最后一次高強(qiáng)度訓(xùn)練,難度15級,90分鐘,最高心率160。每次都是大汗淋漓,整個爬山機(jī)都被汗滴得濕乎乎的。從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高強(qiáng)度訓(xùn)練的比較,很容易看出身體狀況的提高:同樣的心率,難度增加了四級,時間長了三倍。H是個跑者,所以他的訓(xùn)練是跑步加爬山機(jī)訓(xùn)練。L在則選擇每周在他家附近爬山。5月22日,網(wǎng)上看到27歲的中國學(xué)生Cindy Qiu攀登惠特尼峰失聯(lián)的消息,兩天后找到尸體。她是和另外兩個隊友分開后自己一個人下山,迷路,從一處冰雪覆蓋的斜坡上摔下去。 這個斜坡不是很高才20米,但是挺陡。我看了一下地圖,出事的地點(diǎn)(Outpost Camp)離徒步道起始點(diǎn)只有3.8英里,海拔高差只有兩千英尺(600米) 。真可惜,眼看就要到終點(diǎn)了。。。<br>這則消息我發(fā)給了我的隊友,也是提醒大家在爬山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要從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從戰(zhàn)術(shù)上重視敵人。而且一定要加強(qiáng)鍛煉。但是我沒有把這個消息發(fā)給我的家人看,怕他們擔(dān)心,甚至不讓我去。其實(shí)哪里都有出事的可能,惠特尼峰應(yīng)該說不是個很危險的地方。我們?nèi)齻€人一致同意,不管怎樣,三個人要一起走。這個決定后來在爬山時數(shù)次經(jīng)受考驗(yàn)。<br>6月份,我跟蹤惠特尼峰的積雪情況時,又看到一個消息:62歲的Marvin Cope失聯(lián)了。這次有點(diǎn)搞笑了,失聯(lián)的這個人后來找到了,自己走迷路了。這個人還是個所謂的專家,寫過一本書,專門講怎樣一天之內(nèi)登頂惠特尼峰。<br></h3> <h3>除了爬高山時體力上的挑戰(zhàn),惠特尼峰的最大未知數(shù)是高原反應(yīng)。有個登山專家說兩萬英尺以下不會有高反,有人說六千英尺就可能有高反,說啥的都有,不知道信誰。WebMD上說,八千英尺以上就有可能有高反,高反和性別無關(guān),和體能無關(guān)。而且高反有時會有滯后,比如一天之后才有反應(yīng),這一點(diǎn)后來不幸在我身上應(yīng)驗(yàn)。關(guān)鍵是要有個適應(yīng)過程,最好每天上的高度不超過一千英尺。但這個對我們不太現(xiàn)實(shí),惠特尼峰徒步道海拔高差六千英尺,按這標(biāo)準(zhǔn)要六天時間適應(yīng),但我們必須一天之內(nèi)上去。所以高反的風(fēng)險不可避免,就看各人的運(yùn)氣如何了。長年住海拔高的地方的人高反可能性小。我住的城市海拔高度很低,所以有高反的可能性很大。<br>爬山前的住宿有兩個選擇:一是住到孤松鎮(zhèn)(Lone Pine),離徒步道13英里;另外就是自帶帳篷在徒步道起始點(diǎn)附近露營。H希望住在孤松鎮(zhèn),他想在爬山前睡個好覺。L希望露營。我看到網(wǎng)上驢友建議,為了減少高原反應(yīng),應(yīng)該到徒步道起始點(diǎn)附近露營,所以我堅決主張露營。兩票對一票,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倲?shù)是奇數(shù)就有這個好處。<br>到了六月底,查了一下惠特尼峰的積雪情況和天氣情況。露營的地方,最低氣溫50度(攝氏10度),最高87度(攝氏29度),還比較適宜。山頂上最低溫度32度(攝氏0度),最高溫度50度(攝氏10度),也還可以。我查了一下剛剛下山的一些人寫的報告,發(fā)現(xiàn)了兩個問題:一個是積雪問題,97彎(97 switchbacks)那個地方有很多積雪(有很多人稱這兒為99彎,這次去本想數(shù)一數(shù)到底幾個彎,結(jié)果很多彎被冰雪覆蓋,沒法數(shù)。)。很多人建議要穿上冰爪,但是也有人說不用穿。因?yàn)槿ツ昙又菹铝撕芏嘌?,所以往?月份的時候積雪基本上都已經(jīng)化掉了,但是今年積雪非常多。另外一個情況,由于天氣不斷變暖,積雪融化,水流到山下,多了很多條小溪流,需要趟水過去,鞋濕了,走起路來肯定很不舒服。所以很多人到了這些地方都把鞋脫下來,趟水過去,然后擦干腳再穿上鞋。雖然聽上去好像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據(jù)說冰水刺骨的寒冷,而且脫鞋擦腳穿鞋總是要耽誤一些時間。我們?nèi)齻€人商量了一下,要不要帶冰爪、水鞋。沒見過冰爪的,它長這個樣:<br></h3> <h3>我和H主張不要帶冰爪,最后決定到了山下再說,如果需要,那里有商店還可以買。三個人都準(zhǔn)備帶上涼鞋,怕涉水時扎腳。另外一個問題是會不會迷路。我在網(wǎng)上看到大家都說,惠特尼峰徒步道很容易辨認(rèn),不會迷路。結(jié)果沒帶GPS。后來還真迷路了。<br>7月8號,要出發(fā)了,雖然我覺得這次旅行不可能出問題,但想到Cindy Qiu,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又不想嚇著家人。我只是默默地把我的一些重要密碼寫在一張紙上,壓在我用的手提電腦下面,萬一出事了,家人早晚會看到這個條子。。。做這事時,真有一種生死離別的感覺,竟然鼻子有點(diǎn)發(fā)酸。我開車到休斯頓上了飛機(jī)。H幾乎同時從波士頓上飛機(jī)。到了洛杉磯,我和H順利會合。L到機(jī)場接我們。十幾年沒見,一陣稀噓。多了一些皺紋,少了一些頭發(fā),兒女們都要上大學(xué)了。。。 <br>吃完晚飯,因?yàn)槲液虷都有兩、三個小時的時差,很快就犯困了。第二天一覺醒來,吃完早餐,買了些吃的東西,就上路了。洛杉磯到孤松鎮(zhèn)二百多英里(三百多公里)。<br>我開車去休斯頓的時候,走了三十分鐘以后突然想起來:露營的墊子沒有帶。沒有時間再回去拿了。還好L有多余的墊子。真是老了,現(xiàn)在出門經(jīng)常忘東西。H也說他太太囑咐他出門以前一定要列一個清單,一項(xiàng)一項(xiàng)地勾掉,這樣才不容易忘記,所以他沒有拉下任何東西。也許是招待兩個客人忙得有點(diǎn)暈了頭,第二天出門的時候,L忘帶睡袋了。確實(shí)是歲月不饒人。<br>一出了洛杉磯很快就進(jìn)入了沙漠地帶。<br></h3> <h3>天氣很熱,100多度,好在車?yán)锏目照{(diào)很給力,一路順利到了孤松鎮(zhèn)(Lone Pine),先把登山許可證領(lǐng)了。上山時要系在背包上。 </h3> <h3>辦事員還把日子搞錯了,7月10日的戳蓋成7月9日。不愿再排長隊,問了一下客服,說是沒問題,把你們收到的電子郵件帶上,萬一被查,給他們看電子郵件,就沒問題了。<br>蓋了一個惠特尼峰的戳,到此一游的紀(jì)念。<br></h3> <h3>發(fā)了一個裝大便的袋子。為保護(hù)生態(tài)環(huán)境,不許把大便留在山里,必須自己背出來。</h3> <h3>還有4個步驟,教你怎么用!</h3> <h3>門口照了幾張相。惠特尼峰在這張照片里很不起眼,在我的帽子正上方,看上去比別的山峰還矮似的。</h3> <h3>在店里買了幾件紀(jì)念品,然后在麥當(dāng)勞吃了一頓快餐,我們就開始從孤松鎮(zhèn)向惠特尼峰進(jìn)發(fā)。距離13英里,一路上坡。</h3> <h3>開著開著L發(fā)現(xiàn)車子有點(diǎn)異常,引擎溫度不斷上升,快到臨界點(diǎn)了。外面氣溫很高,又在爬坡,還開空調(diào),引擎的負(fù)載太大。趕緊把空調(diào)關(guān)掉,窗戶打開,但還是不太管用。我們在一小片可以停車的空地停了下來,讓引擎降降溫,同時也可以休息一下,照幾張相。</h3> <h3>檢查了一下車子的冷卻液,滿的。其他一切看上去都正常。過了十幾分鐘,又上路了。引擎溫度還是非常高。這時候我建議:把空調(diào)關(guān)掉,窗戶打開,再加上更狠毒的一招:把暖氣打開。這一招非常靈,引擎的溫度不但沒有上升,還開始慢慢地下降。開了一段以后,引擎溫度居然回到了正常范圍,這下大家心里一塊石頭落了地。不過一路之上,外面100來度(攝氏37度)的溫度,車?yán)镞€開著暖氣,感覺簡直就是蒸桑拿?。?lt;br>還好沒多久就到營地了。趕緊找搭帳篷的地方。這是一個先到先有,不用預(yù)定的營地。 我想是因?yàn)槊刻?00人的限制,露營的人不是很多。有些來爬山的人可能還住在孤松鎮(zhèn),然后早上開車過來,所以真正露營的人可能都不到100。露營的手續(xù)非常簡單:從下圖左上邊拿一個信封, 15塊錢放在信封里,信封上的一個收據(jù)撕下來,信封丟到左下的盒子里。</h3> <h3>找個帶號碼的空地,把收據(jù)貼到號碼邊上,這就算入住了,可以支帳篷了。這個地方只能住一個晚上,但是我們要在那里住兩個晚上,所以早上起來以后要把帳篷收起來,下午再重新交錢、支帳篷。這是營地:</h3> <h3>離停車場不遠(yuǎn),有一個小商店(照片中樹后面的小房子),里面還有不少東西,包括一些登山用品,如果忘帶什么東西,可以在這里買。居然還有吃的。</h3> <h3>馬路對面就是惠特尼峰徒步道起始點(diǎn)</h3> <h3>十幾分鐘,帳篷搭好了。因?yàn)長沒帶睡袋,我們決定一個人睡在車?yán)?。我自告奮勇。<br>山里有熊,所以食物都要放在這排鐵盒子里:</h3> <h3>行前我做了一些調(diào)查,得出的結(jié)論是:高原反應(yīng)是此行的最大不確定因素。為了減少高反,在登頂前應(yīng)該盡量多在高海拔的地方逗留。露營的地方是8360英尺,還不夠高。下面這個圖里,紅線內(nèi)的區(qū)域需要登山許可證。所以我們可以在前兩天走到孤松湖(Lone Pine Lake)或者下童子軍湖(Lower Boy Scout Lake),這兩處海拔都在10000英尺左右。我提議,我們第一天走到孤松湖,第二天走到下童子軍湖,在那里停留一段時間,以適應(yīng)海拔高度,這樣才能減少高反的可能性。</h3> <h3>但是L擔(dān)心,當(dāng)天就走到孤松湖,往返五英里多的山路,第二天再走,體力消耗太大,影響最后的登頂。最后我們決定:禮拜六我們只往上走0.5英里,走到那個小溪流,看看怎么趟水過去,要不要穿水鞋,然后第二天再慢慢走到孤松湖,在那里吃午飯,多呆幾個小時,在湖邊玩玩,以適應(yīng)海拔高度。 <br>到了徒步道,看到有人把一個許可證掛在道口。大概因故去不了,想捐給別人。不過我想這樣的人不多,所以很少有人來這里揀漏。<br>我們慢慢走了二十多分鐘,到了需要趟水的地方??戳艘幌?,不脫鞋是肯定不行的。派H去試了一下,說不扎腳,光腳就可以,不需要水鞋。這個地方人多的時候還真有問題,兩個方向都有人走的時候,就像在窄路上的汽車交匯一樣,一邊走一個,兩邊都排隊等,真的很費(fèi)時間。不過我們上山那天準(zhǔn)備早上三點(diǎn)出發(fā),那時人不會多,更不會在這里遇到下山的人。</h3> <h3>我們在那里趟了一下水以后,在那附近呆了半個多小時,就下山了。爬山的時候,注意到一路上蚊子非常多,尤其是有水的地方。太陽曬得也很厲害。下山以后我到商店里買了一瓶驅(qū)蚊劑,一盒防曬霜。我們和幾個登頂后下來的人聊了一會兒,決定不穿冰爪上山。<br>因?yàn)閹Я瞬簧俪缘臇|西,晚飯就在營地里野餐了。吃完飯過了不久,大家都說應(yīng)該早點(diǎn)睡,多休息。我進(jìn)了車子里以后,好長時間都睡不著。因?yàn)檐囎永锾珶帷S植桓议_窗戶,怕蚊子。所以我干脆出來走走,外面還涼快一點(diǎn) 。到營地邊上的小河里洗了洗腳,河水冰冷冰冷的,都是雪水啊。</h3> <h3>第二天H和L都抱怨小河流水聲太吵,還有旁邊的人半夜聊天,影響他們睡覺。在車子里睡倒是沒有噪音問題。后半夜氣溫降下去,才睡下。沒過多久又被凍醒,起來穿了好幾層衣服才又入睡。早上七點(diǎn)多起來,吃了飯,就向孤松湖進(jìn)發(fā)了。<br>為了保存體力,我們走得非常慢。在過溪的時候,我計了一下時,脫鞋,過河,擦腳,穿鞋,一共十分鐘左右。<br>還有一段獨(dú)木橋,看著挺寬大結(jié)實(shí)的,但是其中有兩三根是會搖動的。幸虧我們周日走了這一段,得出經(jīng)驗(yàn):兩個人不能同時走上一段木頭,要等前面一個人走到下一段木頭的時候,后面一個人才能上,否則真的有可能一搖晃就下水了。<br></h3> <h3>一路上走走停停,一來要保存體力,二來第二天走這段路天還沒亮,所以今天多照幾張相。</h3> <h3>走了兩個多小時,到了孤松湖。幽靜的冰水湖,景色美輪美奐,美到讓人心醉。</h3> <h3>有三個美國小伙子在湖里游泳、跳水。我們?nèi)齻€人雖然都是年過半百的中老年人了,但是看到這幾個年輕人玩得這么嗨,禁不住老夫聊發(fā)少年狂。我們走過一片雪地,找了一個大巖石旁,把衣服脫了。雖然沒有帶游泳褲,大家都準(zhǔn)備穿著內(nèi)褲下水。</h3> <h3>湖里的冰水刺骨的寒冷。 北方很多地方時興的冬泳,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三個人都下水游了幾圈,還跳水,凍得直哆嗦。這時候那三個小伙子走到雪地里,然后再跳進(jìn)冰湖里??粗^癮的。我和H也開始學(xué)他們的樣,哆哆嗦嗦光著腳在冰雪里走了幾分鐘,腳都凍得完全麻木了,終於跳到了冰湖里。<br>https://youtu.be/eoFMFn7M_eY<br>跳完水以后,L突發(fā)奇想,在湖邊練起了瑜伽。 <br></h3> <h3>引得我也不甘落后,露了幾手。這個需要一點(diǎn)柔韌性。<br></h3> <h3>這個需要一點(diǎn)平衡感。</h3> <h3>這個需要平衡感和力量。仔細(xì)看噢,腳是懸空的。</h3> <h3><br></h3> <h3>我們說:這是和熱瑜伽相對的冰瑜伽。<br>這兩天雖然沒有走很多路,但是營地附近白天溫度還是比較高的。走走山路出點(diǎn)汗,沒有洗澡,身上總覺得粘呼呼的,不太舒服。在冰湖里游了幾圈,再上來曬曬太陽,非常舒服的感覺。H大聲說:“在這湖里游一圈,就算沒有白來,即使明天沒有爬到頂也值了。”住在加州的人,離惠特尼峰也就幾個小時的路,即使你沒有爬惠特尼峰的許可證,找個周末走到孤松湖玩一玩,也是個不錯的主意。<br>游完泳,只能直接穿長褲了。內(nèi)褲都濕了,不能穿。L和H在一塊大石頭上躺著曬太陽,我自己繞湖走了一圈,還看到有人在湖里垂釣。<br></h3> <h3>走了一會兒,我也找了一塊大石頭,躺在上面曬起了太陽,感覺非常的放松。我真覺得我們第一天就應(yīng)該上來的,因?yàn)樽叩寐?,玩得開心,一點(diǎn)也不覺得累。<br>在孤松湖大概呆了三個多小時,我們就開始慢慢地下山了?;氐綘I地,搭好帳篷,在商店里吃了漢堡包。一邊吃我們一邊聊以前在國內(nèi)上研究生的事情,也是十幾年沒有見面了,聊不完的話題。<br></h3> <h3>徒步道起始點(diǎn)那里有個秤,我們把各自的背包稱了一下,我的只有十磅多點(diǎn)。</h3> <h3>看看天色不早了,明天還要起早,我們就決定早點(diǎn)睡覺。今天我睡到帳篷里了,也體會了一下河邊的水聲問題,一開始還真不容易入睡。但是睡在睡袋里溫度沒有問題。<br>7月10日一早兩點(diǎn)多鐘就起來了。把帳篷收好放到車?yán)铮粤嗽绮?,每個人都到廁所里蹲了一會兒。雖然每個人包里都有一個裝大便的袋子,但是希望不要用到。背著大便爬山,聽著都覺得挺惡心的。<br>三點(diǎn)鐘,我們開始上山。雖然只有我一個人是基督徒,開始之前,我們還是停下來做了一個禱告,感謝神給我們的機(jī)會,愿神祝福我們的登山行動,保守我們一路平安。我按下秒表開始計時。天還沒亮,三個人都戴著頭燈。因?yàn)橐婚_始到孤松湖那一段,我們前一天走過了,所以輕車熟路。涉水處,只覺得水刺骨寒冷。這一段路況不錯,即使在天黑的時候也不容易迷路。到孤松湖的時候,我看了一下表,我們基本上是按照 7小時10分鐘上山的速度在走。再往前走,又遇到幾個需要脫鞋的地方,每次都要耽誤十幾分鐘時間。而且越往高處走,越覺得水冷。有一段趟水的距離比較長,腳都凍得麻木了。還真有人不脫鞋直接趟水就過去的。鞋要是全濕了的話,下面幾個小時走路肯定很不舒服的。我們還是決定每到一個小溪就脫鞋。到最后,感覺每個人都成熟練工人了。到了鏡湖(Mirror Lake),我看了一下時間,我們已經(jīng)落后于7個小時10分鐘的速度了,慢了半個多小時了。我想這也正常,一個是因?yàn)樘旌?,走得稍微慢一點(diǎn)。另外,趟了三次水,每次至少要耽誤十幾分鐘。<br>五點(diǎn)鐘左右,天已經(jīng)很亮了,不需要頭燈了。血紅的太陽從山頂上噴薄而出,厚厚的云層也擋不住它的光芒。<br></h3> <h3>又遇到幾條小溪,但是都不用脫鞋了。不過還是有一個地方水有點(diǎn)深,我的鞋進(jìn)了一點(diǎn)水,還好不是很多。開始的時候,H帶路。走了一段時間,L說走得有點(diǎn)太快了,於是讓L走在最前面控制速度。L雖然有很多的徒步背包的經(jīng)驗(yàn),但是象這樣一天之內(nèi)來回的高強(qiáng)度爬山,他還是沒有經(jīng)常爬。跑馬拉松的人都知道,控制速度是關(guān)鍵。一開始跑太快,最后只能走。我個人的爬山經(jīng)驗(yàn)是,盡量以勻速前進(jìn),可以有短時間的休息,比如停下來照相、喝水,但是不能有五、六分鐘甚至十幾分鐘這樣長時間的休息。如果需要這樣長時間的休息的話,表示你走得太快了。走著走著,我就覺得L的速度控制有點(diǎn)問題。因?yàn)樗?jīng)常停下來,休息好幾分鐘。我那時候還沒有想到,應(yīng)該幫他分擔(dān)一下背的東西。我只是利用多余的時間,照相、錄像。后來才知道,H已經(jīng)從L那里把一瓶水放到自己的背包里了。 不久,又遇到一段臺階,融化的雪水把臺階變成了河流。大家都在慢慢走,每一步都要停下來,找下一個落腳點(diǎn)。我在最后給前面的人錄像。前面的一位獨(dú)行女士,一身短打,在露在水面的幾塊石頭上展輾騰挪。突然她腳下失去平衡,摔倒在亂石叢中。L和H上去幫她揀起被水沖走的爬山杖。問她是否需要幫助。等我走近了一看,這位女士大約三、四十歲的樣子,看上去很精干,據(jù)她說已經(jīng)爬過好多次惠特尼峰了。她身上幾處磕破了。我們身上都帶了急救包,H給這位女士抹上藥,貼上創(chuàng)可貼。我問她:除了這些外傷,還有沒有哪里感覺到痛?她說頭上有好像腫了一個包。我摸了摸她的腦袋,沒有感覺出很大的包,肯定沒有流血。我跟她說:你先坐在這里休息一下,如果感覺不好,頭暈什么的,那就不要勉強(qiáng)往上爬了。一切安頓好了以后,我們重新上路。我看了一下表:耽誤了25分鐘。<br>https://youtu.be/pw01LO9FvBo<br>但是這位女士顯然沒有聽我的勸告,因?yàn)檫^了不久以后,她又超過我們。后來還數(shù)次見到她出現(xiàn)險情。這樣的人不但自己有危險,某種意義上說,對別人也是個危險。我感覺她雖然體力不錯,但是首先她恐高,其次她的平衡有問題。 <br>很快山上的積雪越來越多了。徒步的速度受到嚴(yán)重影響。我看了一下表:完了,十二個小時連門兒都沒有了,估計得十五個小時了。<br></h3> <h3>Consultation湖一小半被冰雪覆蓋著,依然是美麗動人。</h3> <h3>更糟糕的是,L開始有高反,氣短,乏力。到了Trail Camp,L說不行了。他說:要不你們倆上,我在這里等你們。雖然沒有提起,但我想大家可能都想起了Cindy Qiu,想起了我們的諾言:一定要走在一起!我們在那里休息了一段時間,吃了一點(diǎn)東西喝了點(diǎn)水。L的體力和信心都有點(diǎn)恢復(fù),他決定繼續(xù)上山。我一方面為他的決定高興,這次行動我們準(zhǔn)備了這么長時間,如果兩個人上去了,一個人沒上去,肯定會非常的遺憾。另一方面我也有點(diǎn)擔(dān)心,因?yàn)槲覀儎傋吡艘话攵嘁稽c(diǎn),真正的困難還在后面,97彎就在眼前,然后還有最后的兩英里高海拔登山。 我想如果現(xiàn)在就感覺不行了,后面怎么堅持下去?我把L背包里的水放了一瓶在我的背包里。<br>我們繼續(xù)往上走,雪越來越多了。<br></h3> <h3>有下來的人跟我們說,上面雪很大,97彎的很多地方都被雪覆蓋了,看不見路。所以很多人不走97彎,直接就從冰雪覆蓋的斜坡上(Chute)上山。 但是有人說,那個斜坡很陡,很不好走,很多人滑倒,他們還是建議我們走97彎。我們上山前一天看到一個剛下山的人,也是說不要走斜坡。我本來想挑戰(zhàn)一下這個斜坡,但前面看到L在旱地里走得比雪地里快很多,我把這話咽回去了。<br>我們前后大概有十來個人一起找97彎。走著走著就到了索道(Switchback Cables)。 看到有七、八個人堵在一片很窄的雪地上,最前面的一位女士無論如何不敢往前邁步,說是很危險。<br></h3> <h3>我在后面也看不到,不知道危險到了什么樣的地步。每次遇到危險,我就感覺有點(diǎn)緊張,同時又有點(diǎn)興奮。 就聽他們前面的人七嘴八舌的給那位女士提建議,但是她就是不敢往前邁一步。這樣僵持了大概有二十分鐘,終于最前面的女士過去了。后面幾個人也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過去了。下面又輪到了那位前面摔倒的那位女士,她穿著冰爪,手里兩個爬山杖,不可能打滑的。但也跟第一位女士一樣,不敢往前邁一步,嘴里還大聲嚷嚷著。 站在那里,我都能看到她的腿在不停地哆嗦。前面的人要扶她,她不干。有人建議她把爬山杖深深地插到雪里,然后借爬山杖的力往前邁步,她也不干,說她信不過爬山杖,前面就因?yàn)榕郎秸人ち艘货印?H在她的后面,也給她提了很多建議,都不聽,大聲以各種理由反對。H終于忍不住了,從另外一個地方繞了過去,讓這位女士跟他走,她也不聽。這時候她又叫前面的一位男士來拉她一把。剛才人家說要拉她不要,現(xiàn)在又反悔了。人家剛過來要拉她,她看到H從她邊上繞過去,又后悔了,要跟H走。這樣來回折騰,又是二十幾分鐘。等輪到我上的時候,我一步一步往上走,走到前面兩位女士不敢邁步的“險處”,我大失所望,差點(diǎn)沒氣暈過去,這簡直就跟走平地一樣容易么。為這堵了好幾十分鐘??!我大踏步地走了過去,心里覺得不可思議:怎么會因?yàn)檫@樣的地方就不敢邁步?后來H說:你不明白,對恐高的人來說,雖然沒有危險,但是他們還是會害怕。那位摔跤的女士讓我想起了Into Thin Air里的桑迪。皮特曼(Sandy Pittman),書里提到桑迪。皮特曼一路上需要別人幫忙,結(jié)果導(dǎo)致大家的速度減慢,后來遭遇暴風(fēng)雪,死了好多人。從此我暗暗給她起了個外號:桑迪。這段插曲以后,我看了一下表,登山的時間這時已經(jīng)無關(guān)緊要了,只要三個人都能登頂,我們就勝利了。<br>說實(shí)話,只要不是在雪地里,或者有危險的地方,桑迪的爬山能力還是可以的。這是桑迪爬坡的英姿。<br></h3> <h3>走到一段冰雪覆蓋的地方,需要橫跨一個大斜坡。走在前面的人還在商量,要不要走,怎么走。我吸取了前面的教訓(xùn),不想讓膽子最小的嚇壞膽子較小的,然后把大家都堵住,我自告奮勇走到前面,說:讓我來探探路吧。我在雪地里,基本上就是正常的行走速度,走過了這一段斜坡。后面的人看到我走得這么輕松,也就不那么害怕了,陸續(xù)有幾個人跟著我走了過來。<br>如果你看看下面照片里的雪道,也許會覺得很安全的。<br></h3> <h3>但是恐高的人往下一看,腿就開始發(fā)抖。有好幾個人都害怕,不敢過去,其中包括L和桑蒂。</h3> <h3>他們試圖從另外的地方繞開這一片雪地。但是他們必須手腳并用,爬過很多亂石堆,多走很多的冤枉路。我和H在坡上看著他們艱難地前行。照片里的L小得看不太見了,看看你能不能找到他的身影。因?yàn)榕伦哐┑?,他比我多爬了好多山?lt;/h3> <h3>等了很久,他們終于爬上來了。L繼續(xù)感到高反,再次開始懷疑能不能登頂。又休息了一會,吃了點(diǎn)東西以后,他還是決定繼續(xù)上山。</h3> <h3>照片里看著好象惠特尼峰近在眼前,其實(shí)還有幾公里路。</h3> <h3>終于快走完97彎了,又到了一片雪地,我還是先走了過去。H帶著L繞道而行。我又走在了前面。在高山上,氣溫比較低,站著等他們感覺有點(diǎn)冷,我就自己一個人慢慢往前走。到了Trail Crest,因?yàn)樽叩寐稽c(diǎn)也沒覺得累。</h3> <h3>這是比較長的一段三個人沒有走在一起。但我能看到他們在后面不遠(yuǎn)處。我走一段就回頭看看他們,有時再放慢速度等他們,但是好象我一慢,他們也慢,總是追不上來。不過有H帶著L一起走,我想不用擔(dān)心。走著走著我遇到兩位公園警察(Park Ranger),她們提醒我,想要登頂?shù)脑捯叩每煲稽c(diǎn)了,因?yàn)橐呀?jīng)十二點(diǎn)多了,而且下午將有雷陣雨,在山頂上非常的危險。因?yàn)橛虚W電時在山頂容易被雷擊。這時已經(jīng)沒有路了,路已經(jīng)被雪埋了。只能在亂石中爬了。回頭看看H和L,視線被亂石擋住了,看不到他們了,我決定自己一個人往上爬,應(yīng)該很快就到頂了。</h3> <h3>既然決定一個人上,我就加快了步伐。十幾分鐘后,感覺心跳太快,眼望著并不遠(yuǎn)的頂峰,心有不甘地放慢了腳步。估計當(dāng)時心率達(dá)到180。一點(diǎn)鐘,我到了山頂。登頂用了十個小時,按專家的劃分,屬於最慢的。照了幾張相。往下看,令人窒息。</h3> <h3>山頂標(biāo)志性的建筑,一個小石頭屋,里面只有厚厚的積雪。</h3> <h3>按照這個牌子,惠特尼峰只有海拔14496.811英尺,而不是“到此一游”那個戳上寫的14508英尺。難道1930年到現(xiàn)在山峰長高了12英尺?</h3> <h3>大約十分鐘以后,H和L也上來了。大家都很高興。照相以后,我看在山頂上停留了二十多分鐘了,想起公園警察的提醒,就催促大家趕緊下山。正要往下走呢,桑迪也登頂了。一路上咋咋呼呼,見到我們一定要和我們合影。拉了旁邊一個人給我們照相,說:這幾位剛才救了我,一定要照個相留念。</h3> <h3>照完了,我們開始往下走。桑迪又轉(zhuǎn)過來,要獨(dú)自一個人照。找L給她照相,這時候我們都覺得桑迪有點(diǎn)煩人了,L那時候可能也有點(diǎn)累,沒好氣地對她說:我太累了不能給你照相。桑迪接著又問我,我不好意思拒絕,給她照了幾張相,然后我跟她說:我們要趕快下山了,等會要下雨,可能會有安全問題,你也不要在上面逗留太久。說完了我們就開始下山。</h3> <h3>下山畢竟比上山要容易得多。很快,我們從14000英尺下降到將近13000英尺的地方。這時候,我感覺到有點(diǎn)不太對頭,往下走的時候,不由自主地越走越快,停都停不下來的感覺。因?yàn)槁飞虾芏鄟y石,所以好幾次踉踉蹌蹌差點(diǎn)摔倒。我停下來,想搞清楚這是怎么回事。我發(fā)現(xiàn)我站都站不穩(wěn),人不由自主的往前撲,必須用爬山杖支撐住。很明顯,我的平衡感出了問題。腳下象踩著彈簧,或者說象喝醉了一樣。看過前面我做的瑜伽動作,應(yīng)該知道我的平衡感非常好。我估計這是高反的一種吧,而且象WebMD里說的,高反有時會有滯后。我在山頂一點(diǎn)感覺都沒有,下了1000英尺后反而出問題了。我當(dāng)時就想:也許Cindy Qiu就是這樣的高反,因?yàn)楦叻从袦?,所以到了很低的地方才出問題。高反的時候,有人腦子會糊涂。我的腦子沒有糊涂,感覺滴溜溜轉(zhuǎn)得飛快。 <br>我把這個情況告訴了我的兩位隊友。他們建議坐下來休息,適應(yīng)一段時間以后,高反癥狀慢慢會消失。但是因?yàn)轳R上要下雷陣雨,坐下來休息非常危險,一定要走到97彎以下才安全一點(diǎn),我也不愿意耽誤我的隊友,讓他們也陷入險境。我堅持讓他們倆人先走,我自己在后面慢慢走??熳哂形kU,慢走應(yīng)該沒問題。H主動要求幫我背東西。我背包里帶了一件外套,準(zhǔn)備在山頂上寒冷的時候穿的,結(jié)果根本沒有那么冷,沒用上,現(xiàn)在裝到了H的包里。我?guī)蚅背的水也還給了他,這時候我感覺有點(diǎn)自顧不暇了。H果然體力超強(qiáng),擔(dān)負(fù)起了照顧兩個隊友的責(zé)任。<br>漸漸地我落在后面了。但他們在我前面也沒有多遠(yuǎn),有事的話喊一聲都能聽見。我站住休息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用爬山杖柱在前面,而且不面對懸崖一面。下山的時候,還真聽到了隆隆的雷聲。有一陣是一架飛機(jī)飛過去,還以為是雷聲,嚇了我一跳。也下了一點(diǎn)點(diǎn)小雨,還好沒有閃電。<br></h3> <h3>走了一會,到了97彎。我心里還在打鼓:這樣平衡感很差的情況下,是不是不應(yīng)該走冰雪覆蓋的大斜坡。心里默默地禱告:神啊,求你帶我安全下山。神奇的是,不久,那種平衡不正常的感覺慢慢消失了,我又可以基本正常地行走了。這恢復(fù)正常的時機(jī),還真是來得非常及時,因?yàn)楹芸斓搅诵枰獧M跨雪地的大斜坡了。H帶著L又要繞道而行,我本來落在他們后面不少,這一下就趕上他們了。<br>不遠(yuǎn)處我們聽到桑迪在大聲地招呼我們,讓我們往她那邊走。她那邊是一個冰雪覆蓋的大下坡,需要坐下來,滑雪下去(Glissading)。<br></h3> <h3>是這樣滑下去的,要有點(diǎn)膽子。</h3> <h3>其實(shí)對我來說很合適,少走很多路,我也不恐高。不過象桑迪這樣恐高的人根本就不適合從那里走。我們沒有往她那邊走。她在雪地里一邊大聲說話,一邊想往下走,結(jié)果爬山杖沒有握緊,掉下去了。隔著半個山谷,我們都能聽到她在大聲叫:“我的爬山杖掉下去了,誰幫我撿一下?”誰撿得了啊,大下坡的,下去就上不來了。過了一會看到她滑雪下去了。那個坡比較大,嚇得她吱哇亂叫。一路大喊救命!過了一會終于滑到坡底了。她又叫: “我的爬山杖在上面了,誰幫我撿一下?”<br>再往下走,又遇到幾處冰雪覆蓋的地方。后面兩位姑娘,大概20來歲的樣子,其中一位嚇得掩面而哭,不敢過去。后來她們看到我在雪地上如履平地,于是緊跟我們。其中有一段她們幾乎是踩著我的腳印走,說是這樣她們就不覺得害怕了。到了上山時卡住的那個索道,兩位姑娘也是花了好一陣,在H的指導(dǎo)下,才慢慢過了那個地方。就聽她們一直在道謝,還說要一直跟我們下山。快走完97彎時,感覺已經(jīng)出了危險地帶,加上我的平衡感基本恢復(fù)正常,所以心里放松了下來。在爬一處亂石堆的時候,突然失足摔倒,還好手里的一根爬山扙支撐了一下,所以摔得不是很重,只是肘部擦破了一點(diǎn)皮。但是爬山扙折斷了一根?;叵肫饋?,那時我雖然感覺平衡感已經(jīng)正常了,實(shí)際上可能并沒有完全正常。<br>再往下走,坡度比較小了。看到有不少人從斜坡上滑雪下去,比走路要省力多了。我們也坐著滑了下去,滑了一會速度越來越快,趕快用腳剎車,慢慢在坡底停了下來。<br></h3> <h3>之前一直跟著我們走的兩位女生在這里跟不上了。她們說穿著短褲,沒法滑雪,只好慢慢走下去。<br>再往下走,坡度越來越小,走起來越來越容易。還以為很快就會回到營地了。沒想到走著走著就迷路了,看不到徒步道了。這時我想起失聯(lián)的Cindy Qiu和Marvin Cope。其實(shí)下山時很容易迷路。因?yàn)楹芏喽瓮讲降辣槐└采w,很容易就往沒雪的地方走了,然后就找不到徒步道了。<br>正找路時,沒想到桑迪又鬼魅般地出現(xiàn)了。她又開始指揮我們往這邊走往那邊走,我們沒有聽她的。從那里和她分開以后再也沒有見過她。繞了半天,又滑了幾次雪,終于又回到正道上了。我們一邊走一邊數(shù)有幾個彎道。在一片草地里居然看到了一頭鹿,又是照相又是錄象,它好像也不害怕,悠然自得地在那里吃樹葉。<br></h3> <h3>再往下走,周圍都是綠樹和草地,也比較平坦。還是脫了三次鞋。</h3> <h3>再走一段,終于看到停車場了!我按下了秒表:共17小時15分。到徒步道起點(diǎn)我們再次停下來禱告,感謝神一路保佑!8點(diǎn)15,天還沒全黑,趕快上車。L開車,我真怕他太累了犯困,一直跟他說話。到孤松鎮(zhèn),往右手一拐,就是一家飯店。吃完飯已經(jīng)晚上9點(diǎn)多鐘了。因?yàn)槭堑诙斓娘w機(jī),所以我們準(zhǔn)備當(dāng)夜就趕回洛杉磯。我和L輪流開車,晚上一點(diǎn)多鐘到L家。洗了個澡睡下。<br>第二天,我和H分別飛回家,L還要去上班。爬山后連續(xù)兩天,早上起來小腿肌肉還酸。走十幾分鐘感覺才正常。第三天我還有重要的乒乓球聯(lián)賽,有幾場硬仗要打呢。打不好就要降到乙級聯(lián)賽去了。還好第二天下午小腿肌肉基本沒有酸痛的感覺了。<br>這次在冰雪中攀登惠特尼峰,真是一個終生難忘的經(jīng)歷。下一個目標(biāo)是John Muir Trail!希望抓鬮時還有好運(yùn)氣。<br>后記:那天乒乓球聯(lián)賽,結(jié)果六勝二負(fù),穩(wěn)進(jìn)甲級聯(lián)賽。打球我是這樣調(diào)整心態(tài)的:打不好至少有個借口,爬山太累還沒恢復(fù)。打好了,爬完山還能打敗你。在氣勢上壓倒對手很重要!<br>爬山以前想減體重5磅,結(jié)果出發(fā)前稱體重時發(fā)現(xiàn)長了半磅。爬完山回來再稱一下,心想體力消耗大,一定減體重了。結(jié)果長了半磅。可能是爬完后幾天吃得太多。四天以后,體重減了四磅!這幾天大吃大喝,除了打了一晚上乒乓球,其他一點(diǎn)活動都沒有。一個多月過去了,體重還是維持在比爬山前輕四磅。減體重也跟高反似的帶滯后的?搞不懂。L和H也各自減了四五磅體重。<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