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青海湖是我剛剛開始練習拍照去的地方,也是第二次自駕出行的目的地,這已經是三年前的故事了。這里是我們第一次到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今天把它搬到美篇,除了留作紀念,也是為了給眾多的美篇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你們可以在這里,看到青海最美的樣子。</h3> <h3>有人說,旅行的意義在于一個人對生活的尊重,</h3><h3>我想這樣的說法,是無懈可擊的。</h3><h3>只有尊重自己的生活,</h3><h3>才會不停的上路,</h3><h3>只有不停的上路,</h3><h3>我們才能遇到,</h3><h3>夢中的那個人。</h3><h3>她的藏語名字叫</h3><h3>措溫布</h3><h3>她的漢語名字叫做</h3><h3>青海湖</h3> <h3>這次的青海之行,依然是在彌補去年的缺失。還好,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同行隊友不停變換,但最終是可以順利成行,紅景天終究是沒有再一次被浪費。我?guī)е⌒“?,小小白的媽媽,還有我的媽媽一家四口;同事也帶著他一家四口,八人兩車,一起朝著心心念了一年的那抹碧藍,奔去。</h3><h3>這也是繼我們2012年東北自駕之后的第二次長途自駕,全程3950公里,從山西出發(fā)經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四省區(qū)。里程數比去東北少了幾百公里,但是由于大部分行程都是在高海拔地區(qū)行進,所以難度比第一次呈幾何倍數上升。</h3><h3>很多朋友問我,自己開車不累么?還比較危險,為什么不租車租司機?</h3><h3>我會回答,自己開車的確累,不是誰都愿意這么干的,但是那種絕對的自由度,是任何其他旅行方式都無法帶給我的。至于安全,當然是擺在第一位的問題,只要合理的規(guī)劃路線和時間,并且嚴格遵照交通規(guī)則,安全是完全可以保障的。 至于租車租司機,我想說的是,如果是好司機當然沒問題,但不是每個司機或者車都是比你自己更可靠的,所以自己做到比啥都管用。</h3><h3>這次行程是以蘭州為第一中轉,離開蘭州,北上青海門源。</h3> <h3>在蘭州做了短暫的修整,黃河鐵橋上烏云滾滾,但依然無法掩蓋我們對那碗正宗馬子祿牛肉面的留戀…</h3> <h3>一進青海境內隨著山勢越來越陡,海拔逐漸升高,天空越發(fā)的純凈,只是路旁的黑泉水庫,已經讓我們驚嘆不已了。</h3> <h3>七月的門源,可以算做中國最美麗的地方。</h3><h3>一翻過海拔3792多米的達坂山隧道,頭有些微微的發(fā)暈,還未來得及適應,遠遠的就會望見崗什卡雪峰率領著五十萬畝綿延幾百里的油菜花,瞬間擊中你的內心.....</h3><h3>來到高原你會突然感嘆,原來,云也是有影子的...</h3> <h3>崗什卡雪峰海拔5254.5米,是祁連山脈東段的最高峰,峰頂常年白雪皚皚,銀光熠熠,宛如一條玉龍 ,也是門源境內群山之首。</h3> <h3>濃艷的黃花,北依祁連山,南鄰大坂山,西起永安城,東到玉隆灘,綿延近百公里,繁花一片,無際無邊,宛如金黃的大海。這一望無際的金黃顯得異常斑斕,令人慨嘆,大色塊的簡單構圖給人豐富的遐想。喜歡油菜花的人都是喜歡那種強烈的色彩,喜歡那種撲面而來的恢宏氣勢。</h3><h3>順著山坡一路下來,我們置身到了這個金色的世界中。</h3> <h3>門源人用10000億朵油菜花編制了一個金色的夢境,所有看到他的人,都會瞬間失語在這鋪天蓋地的霸氣之中......</h3> <h3>當此時此刻又一次看自己拍下的這些照片時,我必須很小心,確認自己沒有陷入那片金色的回憶中而不能自拔。</h3> <h3>盼了整整兩年,只為了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會有這種情結,在這大片大片的花海之中,每一朵盛開的花朵都會讓人難舍、癡迷??v情在花海之中,聞著花的芳香,在藍天白云下追逐最明媚的陽光,這便是這個金色夢境的精髓所在吧。</h3> <h3>因為這片天空,讓我愛上了呼吸。每一次的心跳,都會銘記在我今后的人生之中...</h3><h3>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海,像望不到邊的地毯,一直延伸到天的盡頭。色彩如此明媚斑斕,像莫奈筆下的調色板一樣,描繪在山川大地之間。</h3><h3>我愛這種無邊的美,這種壯觀傾世之美,是一種視覺的沖擊和渲染。世間的給予,愛的祈求,統(tǒng)統(tǒng)都在這一刻釋放!</h3> <h3>高原上的夜,即使是盛夏,也是清冷的。不知是不是高原反應,我捂著厚厚的棉被也終究無法入睡,迷迷糊糊的淺睡了一夜。本想一大早去拍拍油菜花的晨曦,但是外面冰涼的溫度讓人實在無法相信現在是七月的盛夏。不過一旦太陽升起,藍天白云又把雪峰下的油菜花渲染成了絕美的油畫。</h3> <h3>穿梭在中國七月最美的國道上,我們沿著油菜花海一路前行,去崗什卡的腳下拜謁。</h3><h3>隨著那片金黃漸漸遠去,在這開闊的天地之間,自己的胸襟也變得無限寬廣。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情緒在翻滾。</h3><h3>只想唱歌,大聲的唱歌,</h3><h3>唱給這金色的花海,唱給留在這里的自己永生永世的回憶。</h3><h3>再見了,七月門源, 傾世之花。</h3> <h3>崗什卡雪山路途異常難走,由于路還沒有修好,漫天都是飛揚的塵土。</h3> <h3>來到我們所能到達的距離雪峰最近的地方,其實還是離著很遠很遠,可即便如此,因為昨晚的睡眠不足,引發(fā)了此行以來我最嚴重的一次高反,頭暈目眩,四肢無力。大家的狀態(tài)都還不錯,只有我坐在石頭上面無奈的喘著粗氣。</h3><h3>唯一和崗什卡最近距離的接觸,就是可以掬一捧雪山融水,幻想可以冰封自己高反的疲憊。</h3> <h3>從崗什卡到祁連的路上,經過了我們此行中第一個埡口景陽嶺,海拔3767米。這也是我們人生當中度過的第一個高原埡口。</h3><h3>印有經文的"風馬"經幡,據說最早出現于噶舉教派寺院的旗繩上。藏傳佛教主張信徒循環(huán)往復地誦念經文,特別是六字箴言(即觀音神咒"嗡、嘛、呢、叭、咪、哞"),因為這六個字被認為是一切經典的根源,只要反復誦念,便可以積累功德,功德圓滿時就能夠得到解脫。</h3><h3>當印有六字箴言的"風馬"經幡被風吹起時,發(fā)出"嘩啦嘩啦"的聲音,仿佛在誦念經文,所以無論寺廟還是村寨,都會在空地上插立高達數米的經幡柱,將"風馬"經幡高高懸掛于風口。我們經過的每一個埡口,更是掛滿了經幡,隨著風為每一個路過這里的人祈福。</h3> <h3>一個當地藏人教會媳婦撒風馬紙,路過的第一個埡口,是要求一下平安的。</h3><h3>嘴里要念叨著祈福的內容,微笑著曲下膝蓋,借助身體的力量,奮力將風馬紙撒向空中,眼睛,盯著風馬紙飄去的方向。</h3> <h3>佛說,不身在紅塵又如何看破。我們生來就帶著孽債,想不透的事情太多,才一次次迷失找不到方向,路雖在腳下,而我們已經麻木。想這此生一定要完成至少一次洗滌心靈的儀式,以為或許是去西藏,撲在皚皚雪山上大哭一場,又或許遠離塵囂,聽聽心里的聲音,但來到這里,我們已經感受到了,這里也許就是這個儀式開始的地方。</h3> <h3>生命是一場單程的旅行。轉過身去,是一片漆黑。</h3><h3>沒有回去的路途。</h3><h3>現在。此刻。是過去和未來的接縫。如自動扶梯的臺階,一級一級不停頓地升起。</h3><h3>每一個下一刻在不停地變成現在。每一個現在都在不停地變成過去。</h3><h3>時間在靜止與流動之中變成了歲月。</h3><h3>在歲月的河流中,我們無法停留。</h3><h3>所以,珍惜當下吧......</h3> <h3>路過埡口,在快到祁連的時候,遠遠望到一片金色的屋頂,那是一座寺廟</h3><h3>阿柔大寺。這個名字我做功課時只看了一遍就忘不掉了。 我喜歡這個名字。</h3> <h3>遠處兩個孩子走來,是小喇嘛嗎?紅色的身影在綠草鋪就的地毯上緩緩前行,他們看到我們,有點猶豫,放慢了腳步,但還是朝我們走來。我問他們是否可以一起合影,孩子單純得象一張白紙,雖然在藍天下看著我們有點手足無措,但還是微笑著點點頭同意了。</h3> <h3>離開了阿柔大寺,不遠就是祁連縣城。找到賓館后我直接躺下補昨天缺下的睡眠,睡起吃飯時已晚上九點半了,一份大盤雞下肚,我這才開始細細打量這個不大的藏區(qū)小城。很美,很干凈,即使已經這么晚了,天空依舊遲遲不肯黑去。高原的天空,永遠都充滿了可以讓我們這些所謂內地人大驚小怪的風景。</h3> <h3>"祁連山,在來自太平洋季風的吹拂下,是伸進西北干旱區(qū)的一座濕島。沒有祁連山,內蒙古的沙漠就會和柴達木盆地的荒漠連成一片,沙漠也許會大大向蘭州方向推進。正是有了祁連山,有了極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區(qū)降雨才發(fā)育了一條條河流,才養(yǎng)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然而祁連山的意義還不僅于此。"</h3><h3>"祁連山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不僅僅是河西走廊,不僅僅是絲綢之路,不僅僅是引來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重要的是祁連山通過它造就和養(yǎng)育了冰川、河流與綠洲做墊 腳石和橋梁,讓中國的政治和文化渡過了中國西北海潮的沙漠,與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中國人在祁連山的護衛(wèi)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爾高原。據說張掖之名是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河西走廊就是中國之臂,它為中國拽回了一個新疆。"——中國國家地理</h3> <h3>卓爾山屬于丹霞地貌,由紅色砂巖、礫巖組成。藏語稱為"宗穆瑪釉瑪",意為美麗的紅潤皇后。卓爾山與藏區(qū)神山阿咪東索(牛心山)隔河相望。</h3><h3>站在卓兒山頂視野極度開闊,四周沒有任何遮攔,山對面是一山盡覽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兩側分別是拉洞峽和白楊溝風景區(qū),背面是連綿起伏的祁連山,山腳下滔滔八寶河像一條白色的哈達環(huán)繞在縣城周邊處處美景,宛如仙境。</h3><h3>傳說中卓爾山與祁連的鎮(zhèn)山之山--阿咪東索(牛心山)是一對情深意重的情侶,默默守候在八寶河兩岸,共同護佑著祁連的山山水水。</h3><h3>因為這幾天沒有下雨,對面的牛心山頂的積雪也不是很多,但是還是能看出來神山與其他山峰的不同。</h3> <h3>卓爾山的油菜花比門源更有層次感,不過相對門源來說,因為這里比門源又高了些,門源如果是盛花期,那么這里的花還沒有開全,大概還要再過十天左右才能進入盛花期吧。</h3> <h3>總有人把祁連成為"東方小瑞士",我不太喜歡,祁連就是祁連,是唯一的,干嗎非要去跟瑞士比呢?所以我更加喜歡祁連另外一個稱謂天境。對!</h3><h3>天境祁連!</h3> <h3>告別祁連,我們繼續(xù)向我們的夢中之湖行進。</h3><h3>從祁連到青海湖的路上,需要翻越我們此行最高的一個埡口海拔4120.6米的大冬樹山。</h3><h3>到達埡口的時候,我盡量平復自己的呼吸,告誡自己一切小心。在翻越高山的時候,車也感到了明顯的高反,油門踩到了底也是慢悠悠的往上牛爬,超車更是妄想。</h3> <h3>站在這里,向左看是藍天白云晴空萬里,向右看,漆黑的烏云已經布滿了整個天空。烏云籠罩的下面,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h3> <h3>翻下埡口不遠,我們已經看到遠處在下雨,云里還不時有閃電若隱若現。高原上的雨,都是這么有氣勢。</h3> <h3>天上的烏云一直朝著我們前進的方向彌漫,我們則奮力朝著盡頭的藍天飛奔,筆直筆直的公路一直伸向遠方,看不到盡頭。</h3><h3>之間我們曾下了一次車,外面的風力足有七八級,穿著夏裝的我們根本頂不住這寒冬才會出現的大風和溫度,一個個被吹的七葷八素,我的同伴上了廁所后光急著往車上跑了,忘記是剛剛從4000多的埡口才下來,華麗麗的高反了。</h3><h3>騎著三輪車的藏民從我眼前呼嘯而過,這樣的天氣坐在三輪車上想必也是凍壞了,但即使如此,當我拿起相機對準他們的時候,他們竟然還熱情的沖我揮手。如果是在內地,我想好些的人或許會不予理睬,但也會碰到人沖我罵街說我神經病的吧。</h3> <h3>沖過了這片烏云,天空一下亮了起來。我們順著地圖拐上了一條小路,大概比國道能近幾十公里吧,問了一下對面來的車,說前面路況還不錯,那就不用返回去走了,只是路稍稍窄些而已,僅能允許一輛車通過而已,只不過如果對面來車的話,估計錯車會是一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h3><h3>沒想到一次意外的誤走,卻邂逅了這次行程最大的驚喜。</h3><h3>一座不大的寺廟矗立在草原上,孤零零的,附近什么都沒有,是的,這么大的草原上,除了這座寺廟,什么都沒有。</h3> <h3>里面的喇嘛們都用很奇怪的眼光看著我們,對于他們而言,似乎很少有游客可以到這里來,這里甚至連內地的一個村落也算不上。狹窄的道路,空曠的草原,沒有人專門來這里看這座寺廟,即使是我做了整整兩年的功課,地圖上每一條路和地名基本都印在了腦中,但也從來不知道在這個地方竟然還存在著一座這樣的寺廟。</h3><h3>他們與世隔絕慣了,我們沒有打擾到他們吧?</h3><h3>不過對于我們而言,這種意料之外的邂逅,才是自駕最大的魅力所在吧。</h3> <h3>里面一個年紀稍長的喇嘛熱情指給了我們廁所的方向,還問我們從哪里來,當他聽到是山西的時候,他說,很少有你們那里的人到這里來的。</h3><h3>是啊,即使有很多從山西來自駕到青海湖的人,又有幾個人會來到這里呢?他們或許會去塔爾寺,會去拉卜楞,即使是昨天的阿柔大寺在前面的大寺廟前已經算是個灰姑娘了,這個小寺,論規(guī)模估計只算得上灰姑娘的一只鞋吧。</h3><h3>可他確實太美了,那種廣袤無垠的空曠感,是任何大寺都比不了的,那種寧靜、灑脫、超然的氣場,會拽住每一個路過那里的人。對,路過,我想所有看到這個寺廟的人,應該都是路過,路過而已。</h3><h3>但每一個路過的人,或許都會在記憶中留下這座寺廟的印記,很深很深的印記。</h3> <h3>媳婦發(fā)出了此行唯一的一次感慨,雖然不靠譜,但是卻真的發(fā)自心底。"好想好想留在這里。"</h3><h3>走了這么遠,我們是為了看什么?油菜花?青海湖?草原?河流?雪山?藍天?白云?散落在草原上的牛羊?放牧的藏民高亢而蒼涼的歌聲?</h3><h3>其實我們尋找的一切,全在自己的心里。我們每個人眼眶里都有溫潤的淚光。在我們的世界上,還有著如此的人間凈土。只是,對于我們的雙眼,對于我們的內心,抵達那樣的純凈,所需要時間和空間都太長太長了。</h3> <h3>這里只能是我們匆匆而過的一個地方,我們要離開了。再來到這里不知是否還有機會,也許等我們老去的時候也說不定呢?</h3><h3>等到了那一天,我要以今生的虔誠還前世罪惡,修再世從容。我會認真的來這里系上經幡,虔誠的轉動經筒,而現在,我只能舉起相機,記錄眼前的這一切。</h3><h3>直到離開的時候,我才在那條窄窄的道路旁看到了這座寺廟的名字。</h3><h3><br /></h3><h3>環(huán)倉休麻寺。</h3> <h3>百度上的資料少到可憐,地圖上更是直接忽略。但這個名字,今后再不會忘記了。</h3><h3>當夕陽暖暖的照射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來到了距離青海湖最近的城</h3><h3>剛察</h3><h3>按照當地的標語,這里叫做海濱藏城,是的,海濱。青海湖在他們眼里除了是圣湖之外,與大海其實沒什么分別。</h3> <h3>當那抹蔚藍在我們的眼前把天地連成一片時,我知道,我們來了。</h3> <h3>青海湖又名"措溫布",即藏語"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咸水湖。</h3><h3><br /></h3><h3>跋涉一千多公里,翻越了好幾個埡口,就為了這一眼的碧波蕩漾。</h3> <h3>青海湖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湖泊的第一名。</h3><h3>人們又把他稱作 陸心之海。</h3><h3>站在湖邊,經幡、瑪尼堆,還有零星的小花會漸漸將你的心情逐漸沉淀下來,為那片湖水的出現預先洗凈你的眼,澄清你的心。</h3><h3>一顆跳動的心是不適合這里的。</h3><h3>你要做好準備。</h3><h3>這片湖闖進你的心只需要一瞬間,而它也許會占據你的心一輩子。</h3> <h3>從青海湖的黑馬河往西八十公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國天空之鏡</h3><h3>茶卡鹽湖</h3><h3>來到天空之鏡要想拍出好的照片,需要沒有風,需要云彩多,還需要剛剛下完雨,還需要此時此刻不能下雨,條件,很苛刻。</h3> <h3>會有那么一瞬間,我會突然覺得眼前的不真實。仿佛這里就好像是天的盡頭一樣,放空的一地,那樣的安寧純凈。</h3> <h3>長的似乎沒有盡頭的鐵路,還有被風吹的歪歪斜斜的電線桿,讓我想起了千與千尋。這條鐵軌是否也糾葛著愛情與親情?是否也可以帶著我們像帶著千尋那樣從膽小到成長,從脆弱到堅強?</h3> <h3>離開茶卡,我們回到青海湖的住所。就在湖邊。</h3><h3>趁著天色還未黑,大家在努力堆著一個瑪尼堆,在圣湖旁留下我們來過的痕跡。</h3> <h3>晚上九點,大家都已經到了該安睡的時間。對面的經幡已經沉寂在深深暮色之下,但反光鏡的里面,還是可以看到執(zhí)著的久久不肯離去的光亮,在為我們點亮回去的路。</h3> <h3>客棧為天南地北聚在圣湖邊的游客們安排了篝火晚會,大家都在起勁的唱歌跳舞,我繞到客棧后面,避開了篝火和客棧的燈光,抬起了頭,</h3><h3>我想起了瀘沽湖那晚的星星,但是在這里,因為高海拔的關系,星空離我又近了許多。我又一次如此清晰的看到銀河,盡管拍攝的時候有些失焦,但終歸還是留下了這個美麗的星空。</h3><h3>深邃的星空,無法企及邊界,也正是這種無法望到最遠的目標,讓遙望它的眼睛也永遠不至呆滯,而是自始至終的尋找屬于自己的終點,向前移動,帶來新的奇跡。</h3> <h3>如此的深遠沉靜讓我們能夠平靜燥動疲憊的心情,將一切思想歸為起點,澄靜、毫無瑕疵、寬廣、無所羈絆,以一個歸零的狀態(tài)重新開始新的一天,不帶有雜亂的心情,皺緊的情緒,愉快而豁達地行走。</h3><h3>無限的星空,照耀著夜晚的黑暗,照耀著我們前進的道路。</h3> <h3>拍完銀河,已是深夜了。我準備帶著媳婦回去休息,看見一個女孩扛著三腳架站在客棧等待,這一定也是等著拍星星的吧,我過去問,她果然是在等客棧熄燈好開始拍。</h3><h3>我搖搖頭,你看月亮已經升起來了,再等的話,銀河就看不到了??粗H坏哪抗?,我把剛才我拍攝的位置指給了她。</h3><h3>閑聊中,得知她是一個人來青海湖的。在這哪都不靠的漆黑而又冰冷的夜里拍星星,旁邊還不時發(fā)出藏獒類似狼的吼叫聲,我真的很欽佩這小姑娘的勇氣,旅行,會把勇氣注入到每個熱愛它的人的骨子里吧。</h3><h3>一夜半睡半醒中,今晚是最近幾天睡覺時最高的海拔,倒不至于高反,睡不好一半是因為看到美麗星空的興奮,另一半,應該是對第二天看日出的期待。</h3><h3>這一晚,我和媳婦只睡了四個小時。</h3><h3>雖然離日出時間還早,但一道晨光早已劃破夜空,微微點亮了這圣潔的湖。凜凜的曉風掠過漆黑的湖面,夜幕悄悄地從東方被揭了開來。</h3> <h3>在我又開始因為沒睡好而開始高反的時候,太陽從東方地平線上冉冉地升起,半掩半露出紅潤的面孔,把一縷紅光撒向天際,映紅了世界,把萬物浸染成緋紅色。</h3> <h3>看過很多個日出了,青海湖的太陽完全與眾不同。其他的地方,太陽剛升起的時候一點也不刺眼,發(fā)出溫暖的橘紅色的光。</h3><h3>高原的太陽,一如這廣袤的天地般粗獷,剛一出來就讓人無法直視,不需片刻眼睛就會感到微微的刺痛。</h3><h3>在湖旁,我又坐了一會兒,直到感覺自己已經完全不存在,所有的思緒、所有的感覺都消失無蹤,任何的紛雜煩亂在這里都煙消云散,我將自己的靈魂溶化進湖里,將這片晶瑩剔透的純凈,這片寵辱不驚的寂靜,這片自然生長的完美置換在我的靈魂深處。</h3><h3>新的一天開始了。</h3><h3>我們,該離開了。</h3><h3>返程的時候,路過湖邊,我們又一次靠近,真的,有些舍不得。</h3> <h3>雖然只有幾天的行程,可我覺得時間和空間都無限延伸了,我們已經迷失在這斑斕卻又荒涼的色彩里,這綿延起伏的青山里,這鮮花盛開的草原里,還有那一地金黃的油菜花里,這成群的牛羊里,這一望無際的碧波里,天空之鏡的鹽湖里......</h3><h3>在最后能望到青海湖的地方,我們再一次拿起相機,留下了這次行程它最后的容顏。</h3> <h3>我們,要回家了。</h3><h3>再見了,大美青海,你真的配得起這樣的稱呼。</h3> <h3>其實,</h3><h3>改變,是為了更好的生活,</h3><h3>旅行,是為了更好的回家。</h3><h3>很多我們以為消磨了的溫情細節(jié),其實一直都在,只是久而久之的忽視了麻木了。</h3><h3>而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美好夢想,與其束之高閣,不如一點一點的慢慢去實現。</h3><h3>你會發(fā)現,你將離自己更近。</h3><h3>所以,出發(fā)吧。</h3><h3><br /></h3><h3><br /></h3><h3>日光傾城而下</h3><h3>時間慢慢流逝</h3><h3>青海</h3><h3>我不是一個好的記錄者<br /></h3><h3>請原諒我只能用照片定格你的每一個瞬間</h3><h3>定格多年后我們的回憶</h3><h3>回憶我們此生難忘的容顏...</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