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環(huán)大西北夏日之旅

萬東方

<h3> 七月,我不在青海,就在去往青海的路上。那里有最純粹的藍,最艷麗的黃,水天一色的天際線,白云正肆意翻滾……</h3> <h3>  我們一行10人從南京出發(fā),途徑西安—西寧—青海湖—黑馬河鄉(xiāng)—茶卡鹽湖—德令哈—穿越柴達木盆地無人區(qū)—當金山—阿克塞—敦煌—瓜洲—張掖—祁連山—延安—乾坤灣—壺口瀑布—回寧,行程7000公里左右。</h3><h3> 第一天一早5:30從南京出發(fā),行程1200公里至到旁晚6:00抵達古城西安。古城燈火璀璨,聞名遐邇的大鐘樓被燈火勾勒出一幅絕美的光影,更顯得古城一派熱鬧之景。西安最著名的小吃都集中在回民街,但令人失望的那里的小吃實在不敢恭維,羊肉膻味特濃(也許不合南方人的口味),好在面條還算不錯,匆匆吃完后返回旅館,好好睡一覺,明天還要趕早直奔西寧。</h3> <h3>  第二天又是一早出發(fā),行程860公里抵達西寧萬達廣場酒店。西寧的手撕羊肉味道非常正宗,烤羊肉串也很好吃。</h3><h3> 第三天7:00從酒店趕往著名的塔爾寺。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chuàng)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位于青海省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湟中縣城魯沙爾鎮(zhèn)。</h3> <h3>  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爾寺。塔爾寺是青海省和中國西北地區(qū)的佛教中心和黃教的圣地,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有大金瓦寺、大經堂、彌勒殿、九間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倉、丁科扎倉、曼巴扎倉、大拉浪、大廚房、如意寶塔等9300余間(座),組成一龐大的藏漢結合的建筑群,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這里游人和朝拜的香客太多,加上炙熱的陽光,我們只好走馬觀花的繞了一圈,匆匆趕往青海湖。</h3> <h3>  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中國最大的內陸湖、咸水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h3> <h3>  湛藍的天空倒映在湖中,雪白雪白的云朵悠然的飄過,海天一線的青海湖,一種難以形容的美。</h3> <h3>  青海湖一線都被當地的牧民圈了起來,無論人進,還是開車而進都要收不少錢。我看到離湖邊有一處農家樂住宿,隨即開車進去,抵達農家樂門口,只見二位女子攔住了去路,開口就要每人20元,我對她說:我們兩輛車的人都是一家子,而且還有3位小朋友。她聽我這么說,立刻改成每輛車20元,興許她們喜歡孩子的緣故吧。這里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湖水一望無際,清澈見底。</h3> <h3>  藍天白云下的青海湖</h3> <h3>  金燦燦的油菜花花海和一望無際的藍色湖水相互襯托可謂"碧水共長天一色、水鳥伴湖魚起舞、雪山同緋云相融、黃沙與綠草相應",構成了一副天然的美麗畫卷,絢爛的顏色是梵高的油畫也不能比擬的。此時的青海湖氣溫不過20℃左右,氣候涼爽宜人。</h3> <h3>  如果你想看到青海湖那震撼的日出,就要在黑馬河鄉(xiāng)住一晚。侄女聯系的是一家蒙古包,中午時分還是艷陽高照,當我們離黑馬河鄉(xiāng)越來越近的時候,突然狂風大作,烏云翻滾,瓢潑大雨瞬間傾瀉而下,溫度也陡然從20℃左右直線下降到7℃左右,真由了那句老話:青海湖的天就像孩子的臉。</h3> <h3>  當我們抵達黑馬河鄉(xiāng)蒙古包時,老天爺又突然換了笑臉,厚厚的烏云變得稀薄,陽光透過云彩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真是太美了,人品大爆發(fā)啊。</h3> <h3>  蒙古包就坐落于草原之上,這里沒有人煙,只有幾家被承包的牧民,他們在草原上搭建了一個個蒙古包,給拍攝青海湖日出的游客提供了簡易的住宿。由于草原晝夜氣溫相差太大,我們也沒有做好相應準備,夜里氣溫下降到3℃左右,由于供電能力有限,電熱毯還停電,大家凍的把能夠披上的衣服全部套在了身上,但依然還是抵御不住寒風的侵襲,建議去黑馬河住在蒙古包的朋友最好帶上睡袋。</h3> <h3>  夏日的黑馬河日出在早上6:10分左右,早上五點我就起床,簡單收拾一下,就出門了。(看日出一定要穿沖鋒衣,哪怕已是人間七月天,溫度確實過冬的節(jié)奏)。</h3> <h3>  日出前的青海湖一樣美麗,天邊的火燒云,半藍半紅的天空,不平靜的湖面,一切都渾然天成。</h3> <h3>  日出后的青海湖依舊那么柔和唯美,湖面上漂浮著一團團霧氣,似棉絮一樣輕柔,隨風飄散,仿佛仙境一般……</h3> <h3>  離開青海湖,我們一路前行,前往茶卡鹽湖—被譽為中國的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是國家旅游地理雜志評選的"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也是很多游客行程計劃中不可或缺的目的地,被人們描述得如詩如畫:天空很低,湖平若鏡,云朵觸手可及,湖面在白色鹽晶體之上,漫步其間,仿佛置身于天空之鏡,亦夢亦幻,如同童話世界 一般。然而由于太多的游人紛至沓里,整個景區(qū)不堪重負,幾乎沒有一處是平靜之地,個人覺得有點失望,最好在沒有人的時候去可能更好一些。</h3> <h3>  我們一直走到湖的最遠端,也還是游人如織,美女們都喜歡穿上鮮艷的服裝,站在湖中央,擺上各種POSE,希望留下最美的身影……</h3> <h3>  茶卡鹽湖——天空之鏡</h3> <h3>  茶卡鹽湖——天空之鏡</h3> <h3>  茶卡鹽湖——天空之鏡</h3> <h3>  茶卡鹽湖的陽光十分毒辣,我的臉被刺的一陣陣痛,帶著疲憊失望的心情憂郁的離開了這里,前往德令哈市。原本是到大柴旦居住,由于一路勞頓,臨時改在德令哈市住宿。德令哈市不大,但非常干凈,就位于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h3><h3> </h3> <h3>  在前往德令哈市的路上,我們又繞道去了托素湖和可魯克湖(一淡水湖和一鹽水湖),被稱為:姐妹湖。</h3> <h3> 大家一致商議,決定改道,前往水上雅丹和南八仙雅丹看看,然后直接到敦煌。由于我們準備不夠充足,沒有預料到這條線路就是被稱為:魔鬼般的柴達木盆地無人區(qū)。一路上沒有任何服務區(qū)、沒有人煙居住、沒有任何信號,只有一路望不到邊的雅丹地貌,雅丹"是維吾爾語,意為"具有陡壁的土堆丘",也叫"風蝕林"、"沙石林",是一種奇特的風蝕地貌。 "雅丹"地貌由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因褶皺而隆起和因斷裂破碎的裸露第三級地層在外因力的長期作用下,吹蝕一部分地表物質形成的多種殘丘和槽形低地。</h3> <h3>  小柴旦湖。說起青海的湖泊,大多數人只知道青海湖,小柴旦湖卻鮮有耳聞。其實,小柴旦湖的美麗一點也不比青海湖遜色,在小柴旦湖北岸60公里遠處柴旦雪峰的映襯下,更是顯得比青海湖壯美許多。</h3><h3> 小柴旦湖對岸遠處的柴旦雪峰群山高聳,深褐色山體在陽光的映射下顯得更加神秘而偉岸。一片片的云朵繚繞在赤銅色山巒的頭頂,在棱角分明的綿延群峰間投下柔美而多變的陰影。雪峰的偉岸、湖水的深邃、戈壁灘的蒼茫交織在一起,眼前分明是一幅秀麗壯美迷人的高原畫卷。 </h3> <h3>  離開小柴旦后出高速上315國道。由于我們出發(fā)前并沒有做足功課,只知道水上雅丹就在315國道邊上,很近。卻不知道還有200多公里,結果就感覺怎么走也走不到。公路兩旁都是雅丹地貌,在陽光的照耀下有一種神秘而又夢幻的美,315國道被媲美與美國的66號公路。</h3> <h3>  汽車行駛到東臺吉乃爾湖時,我們曾一度很高興,以為看到湖就離水上雅丹不遠了,結果又走了很久(也許是心里著急的一種錯覺吧)也沒有看到,我們徹底的失望了。但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只能繼續(xù)向前走,終于在公路的左手邊看到了水上雅丹,興奮的心情真是無法形容。 </h3> <h3>  水上雅丹好像是要建景區(qū)或搞建設的樣子,在圍堵中有一條推出來的土路,中間還有一條細繩攔著。這時我們什么也顧不上了,順著土路開下 去,七拐八拐地到了水邊。</h3><h3> 水上雅丹位于無人區(qū),國內的雅丹魔鬼城有六處,但水上雅丹魔鬼城僅此一處。因為有水的加入,這里的雅丹群更平添幾分靈動。 </h3> <h3>  水上雅丹魔鬼城是世界上唯一一處水上雅丹地貌,因為吉乃爾湖面抬升,逐步淹沒北緣的雅丹群,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水上雅丹,就像一望無際的荒漠中憑空而出了一片"汪洋"。雅丹魔鬼城立于這片汪洋之上,魔幻而神秘,景色迷人……</h3> <h3>  目前去過的人很少,有時候整個魔鬼城就只有你,可以盡情享受,沒有一絲的干擾,有車的朋友一定要去,沒車的朋友拼車也非常值得一去(前往水上雅丹一定要結對而去,做足功課,備好油,不可盲目前往)</h3> <h3>  行駛在無人區(qū)</h3> <h3>  繼續(xù)沿著315國道前行</h3> <h3>  雅丹地貌景觀處處可見</h3> <h3>  從東臺吉乃爾湖一直向前開,我們來到了西臺吉乃爾湖,G315從中間筆直穿過,很奇特的是,路的右邊(北面)的鹽湖是綠色的,面積很小,而左邊是藍色的,水面開闊一眼望不到邊。</h3> <h3> 還有不少斑頭雁一聽到我們的汽車聲,原本在湖水里游弋,一下子被驚飛起來,在藍色的湖面上飛翔。</h3> <h3>  萬丈鹽橋位于柴達木盆地南部察爾汗鹽湖之上,公路就像一座橋浮在鹵水上面,鹽橋全長為32公里,折合市制可達萬丈,橫跨整個察爾汗鹽湖,素稱"萬丈鹽橋"。它是舉世罕見的一種路橋,也是柴達木盆地的一大奇觀。"橋"上路面光滑平坦,山色湖光相映,景致很美,堪稱"舉世無雙"。玉帶似的鹽橋,旁無護欄,下無橋墩,更無流水。整個路面平滑光潔,坦蕩筆直,鹽橋(路)將鹽湖從中間劈成兩半,使人驚嘆不已,不得不臣服于人類的聰明和智慧。</h3> <h3>  南八仙雅丹——這是一個英雄的名字為后人所敬仰.1955年地質隊員的腳步聲震醒了這片亙古荒涼的土地,使它煥發(fā)了生機..有八位南方來的女地質隊員,為尋找石油資源進入這里,揮灑著青春的風采.一次她們在迷宮般的風蝕殘丘中跋涉測量,返回途中,鋪天蓋地的黃沙籠罩了荒漠.她們在這被稱作"魔鬼城"的地形中迷失了方向,僅有的標志也被掩埋.干渴饑餓向她們襲來,第三天,當尋找她們的隊員發(fā)現他們時,她們卻永遠長眠在這亙古的荒原.地以人名而生,為紀念八位光榮的女地質隊員,在她們犧牲的地方被稱作"南八仙"。</h3> <h3>  南八仙雅丹地貌</h3> <h3>  夕陽下的影子</h3> <h3>  站在雅丹地貌最高端——手可觸天</h3> <h3>  荒無人煙</h3> <h3>  溝壑交錯</h3> <h3>  荒涼之美</h3> <p>  在雅丹上做瑜伽</p> <h3>  與雅丹地貌比高低</h3> <h3>  站在雅丹地貌之中,何等的渺小</h3> <h3>  南八仙雅丹地貌</h3> <h3>  沙丘中的雅丹</h3> <h3>  幾百公里只有我們兩輛車</h3> <h3>  通天之路</h3> <h3>  廣袤無垠的沙丘</h3> <h3>  沙漠之中的高山</h3> <h3>  千萬年的皺褶,歷經了滄桑巨變</h3> <h3>  紅色夕陽下的沙丘</h3> <h3>  隨風而去的漫天沙層漸漸覆蓋著通天之路</h3> <h3>  南八仙雅丹地貌</h3> <h3>  一眼望不到邊的無人區(qū)</h3> <h3>  一座座渾圓的山巒——雅丹地貌</h3> <h3> 夕陽西下,我們將翻越當金山</h3><h3> 經過近16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于在凌晨1點鐘抵達阿克塞,這時油箱里顯示還能跑30公里(加滿油顯示可跑700公里),好驚險的一次無人區(qū)穿越,也讓我們真正體驗了一次人生難得的最具震撼的穿越。</h3><h3> 3個小朋友也餓極了,找了一家小賣部,里面只有方便面,十幾年沒有吃了,此時覺得香味撲鼻,特好吃。</h3> <h3>  當我們抵達敦煌酒店時,大家累的精疲力盡,我也是躺在床上就睡著了,這次睡的特別香甜。</h3><h3> 第二天我們部分人員又前往敦煌魔鬼城,那里票價又貴又沒有什么實質內容,對于柴達木盆地雅丹來說,簡直是無法比擬,太小兒科了。</h3> <h3>  敦煌魔鬼城雅丹——這里必須乘坐景區(qū)大巴,只有四個景點,名義是保護雅丹地貌,實則是為了錢,里面有幾十輛悍馬車隊,需要再花幾百元可以往景區(qū)內繞一圈,我想這就是許多當地政府更多考慮自身集團利益,而不是所謂的保護。</h3> <h3>  敦煌魔鬼城雅丹</h3> <h3>  敦煌魔鬼城雅丹</h3> <h3>  敦煌最富盛名的就是莫高窟,這里也變成了圈錢的場所,離景區(qū)很遠就被隔離起來,而且需要提前網上購買(可看8個窟上下),或者在服務區(qū)購買所謂的應急票,只開4個窟參觀。如果想要多看,再加幾百元。由于參觀游客太多,壁畫的顏色已經看不出什么艷麗了。</h3> <h3>  離敦煌莫高窟160公里的瓜州縣,還有一處榆林窟,也被稱為敦煌莫高窟的姊妹窟,是我國著名的石窟之一。</h3> <h3>  從洞窟形式、表現內容和藝術風格看,與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藝術系統的一個分支,歷來被國內外學者所重視。創(chuàng)建年代雖無文字可考,但從洞窟形式和有關題記推斷,當開創(chuàng)于隋唐以前。從現存壁畫風格和游人題記結銜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開鑿和繪塑,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興建。榆林窟壁畫內容和風格與敦煌莫高窟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它是敦煌石窟藝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h3> <h3>  榆林窟真的是甘肅游覽中性價比最高的一個景點,門票只有40元。榆林窟雖然沒有莫高窟那么著名,但是這里的服務人員也都是莫高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因此,負責講解的人員對榆林窟的壁畫無論是建造歷史背景、壁畫的藝術風格以及各種佛教典故都有非常深的了解和研究,講解非常細致耐心,為游客講解很多壁畫的細節(jié),并且隨著游客的提問也愿意延伸講解很多相關的知識。從心底里來說我更喜歡榆林窟。</h3> <h3>  鳴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對孿生姐妹,"山以靈而故鳴,水以神而益秀"。</h3><h3> 西部日落很晚,當我們從榆林窟趕到鳴沙山月牙泉時不到下午五點半。為了拍攝到月牙泉全景,必須爬到對面的沙山上,山不高,可是在沙漠上爬山還真的非常不易,當爬到山頂時我已累的精疲力盡、汗流浹背,一屁股坐在熱乎乎的細軟沙上一點也不想站起來。</h3> <h3>  一對老外夫妻挺喜歡騎駱駝,他們悠閑悠哉的繞著沙漠,隨著沙丘的起伏,一起一落,夕陽寂靜落日,伴著余暉顯得鳴沙山格外寂靜……</h3> <h3>  這次侄女還安排了我們露營在沙丘里,還是第一次嘗試,全營區(qū)一百多號人,幾乎清一色年輕人,只有我一個老頭。睡在帳篷里,躺在細軟微暖的沙灘上,據說還起著理療作用呢,這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h3> <h3>  凌晨時分,沙漠里刮起了大風,原本被游客踩亂的沙丘,立刻變的有棱光滑。沙漠日出把每一座沙丘打扮的如此絕美。</h3> <h3> 隨后我們前往七彩丹霞之地——張掖。</h3><h3> 張掖丹霞地貌群,俗稱"張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如用文字來表達,僅有兩個字震撼。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她不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險,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圓10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隨處可見有紅、黃、橙、綠、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種鮮艷的色彩,把無數溝 、山丘裝點得絢麗多姿。張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層理交錯的線條、色彩斑斕的色調、燦爛奪目的壯美畫圖,形成了一個彩色童話世界。</h3> <h3>  七彩丹霞</h3> <h3>  七彩丹霞</h3> <h3>  七彩丹霞</h3> <h3>  從張掖丹霞地貌出來,一路向祁連山駛去,一到扁都口,霧霾的天空瞬間變的碧藍,連天接地的草原鮮花盛開,祁連山到了。</h3> <h3>  祁連山的平均山脈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間,高山積雪形成的碩長而寬闊的冰川地貌奇麗壯觀。</h3> <h3>  祁連山脈位于中國甘肅省西部與青海省東北部的交界線上,"祁連"是匈奴語天的意思,所以祁連山在匈奴語中的意思是指天山。由于山頂積雪融化而來的流水,孕育了北側河西走廊上、戈壁上的綠洲,打通了內地與西域的聯系,絲綢之路應運而生,眾多輝煌燦爛的文化也由此而來。而山南側的青海一帶,由于祁連山對濕潤空氣和雨水的阻隔保留,產生了門源、祁連縣等水草豐茂的肥美地帶,絕美的景色也是因此而誕生。</h3> <h3>  拉洞峽谷位于祁連縣八寶鎮(zhèn)境內,"拉洞"是藏語,其地形酷似山羊的鼻梁骨,長約10公里,海拔在2750米以上,經八寶鎮(zhèn)兩村與八寶河交匯。</h3> <h3>  源源流淌的拉洞峽谷山泉水</h3> <h3>  谷內林區(qū)保護完好,且物種豐富,不但有青海云杉、祁連圓柏、金露梅、雪蓮、冬蟲夏草等,還棲息著一些珍惜瀕危的野生動物。</h3> <h3>  百年古樹</h3> <h3>  潺潺瀑布流水</h3> <h3>  拉洞峽谷入口,一派秀美風光</h3> <h3>  卓爾山屬于丹霞地貌,由紅色砂巖、礫巖組成。藏語稱為"宗穆瑪釉瑪",意為美麗的紅潤皇后。卓爾山景區(qū)項目建設地位于青海省祁連縣八寶鎮(zhèn),緊靠八寶河與藏區(qū)神山阿咪東索(牛心山)隔河相望。站在卓兒山頂視野極度開闊,四周沒有任何遮攔,山對面是一山盡覽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兩側分別是拉洞峽和白楊溝風景區(qū),背面是連綿起伏的祁連山,山腳下滔滔八寶河像一條白色的哈達環(huán)繞在縣城周邊。處處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曠神怡。</h3> <h3>  牛心山,藏語稱為"阿咪東索",意為"眾山之神","鎮(zhèn)山之山",位于縣東南2公里處,作為祁連的象征,巍峨高聳,一山盡攬四季之景。</h3><h3>海拔4667米,山頭底部麥浪翻滾,油菜花香,一派高原河谷農業(yè)的農家景象,向上綠草如茵是優(yōu)良的牧場,有"祁連山下好牧場"之美稱。</h3> <h3>  阿柔大寺顧名思義為阿柔部落的寺院。它是祁連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影響最大的黃教格魯派寺院,也是現存世界最大帳篷寺院,主要由護法神殿、八寶如意塔、大經堂、住寺活佛府邸、僧舍等組成。據史料記載,阿柔部落北遷祁連后,初無固定寺院,隨部落搬遷后在現址建成帳房寺院,有帳篷70余頂及少量蒙古包,僧侶200余人。20世紀40年代,在千戶南木卡才項和百戶阿多的支持下,寺院發(fā)展很快,成為縣境最大的格魯派寺院,后經多次修繕發(fā)展到現在。</h3> <h3>  阿柔大寺中有好幾處轉經輪,木制的轉經輪相對比較少見,一整排有幾十個經輪, 孩子們也開心地轉著經輪,他們當然不知道其中的意義所在,但至少能留下一點對藏傳佛教的基本認識吧。</h3> <h3>  阿柔大寺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八寶如意塔莫屬,我們看見的這八座金光閃閃的寶塔也叫作善逝如來八塔,從東到西依次是善逝塔、菩提塔、轉法輪塔、神變塔、天降塔、和平塔、尊勝塔、涅槃塔</h3> <h3>  阿柔大寺對面的祁連山脈與草原</h3> <h3> 離開祁連山,我們來到了青海門源油菜花景區(qū)</h3><h3> 門源油菜花是門源縣一種美麗而蔚為壯觀的人造景觀。門源縣是北方小油菜發(fā)源地,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種植區(qū),種植面積達50萬畝。</h3><h3>這里油菜花的種植范圍是,它西起浩門河畔的青石嘴,東到大通河畔的玉隆灘,北到與甘肅省交界的冷龍嶺,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綿延數十公里。</h3> <h3>  門源油菜花</h3> <h3>  雪山腳下的萬畝油菜花</h3> <h3>  綿延起伏的山丘,金燦燦的油菜花似金色的絨毯一望無際。</h3> <h3>  延安寶塔山不僅是革命圣地,也是共產黨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的起點,她是中國革命的重要標志和象征,這次西部大環(huán)線之行,我們特意安排了入住延安,實現了兒時的夢想。</h3> <h3>  離開延安我們驅車前往中國第二大瀑布—壺口瀑布,一路風景旖旎,山路崎嶇蜿蜒,許多轉彎處都是360度急轉彎,甚為刺激,幾乎沒有車輛,山坡上,山頂面種植了滿滿的蘋果樹,陜西蘋果數量占據國內65%以上。原本以為黃土高原到處是黃土粉塵,然而映入眼簾的是滿眼青翠,一片綠色茵茵。</h3> <h3>  沿黃觀賞路</h3> <h3>  盤山公路</h3> <h3>  盤山公路</h3> <h3>  我們在一處窯洞民居邊停留下來,一位陜北大姐熱情的邀請我們進院子歇歇,這個窯洞雖然不起眼,但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家里的孩子都到外地生活工作了,只留下老夫妻兩人留守著幾百顆蘋果樹。孩子們第一次看到用木柴燒大鍋特別開心。大姐特別熱情,一會給我們小米粥喝,一會遞給我們大花卷,陜北的老鄉(xiāng)淳樸善良深深打動著我們的心。我們隨后也回贈了從城里帶來的食品。當我離開大姐一家時候,心里久久難以平靜……</h3> <h3>  熱情好客的陜北大姐</h3> <h3>  在去往壺口瀑布之際,我們先繞到乾坤灣。黃河這條流淌了160萬年的母親河,在流經山西省永和縣河會里村、后山里村和陜西延川縣土崗鄉(xiāng)大程、小程村和伏義河村一帶時,形成了一個"S"型大轉彎,形成了一個神秘的造型——這就是中華黃河第一灣"乾坤灣"。</h3><h3> 透過乾坤亭,極目遠望,眼前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黃河猶如一條巨龍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間奔騰不息。乾坤灣令人遐想,發(fā)人深思。她如同神話傳說中玉皇大帝在天廷丟落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的"河圖"和"洛書",酷似天地造化的天然太極圖。</h3> <h3>  當我們抵達壺口瀑布時,正好下午7:00,此時太陽的余暉灑滿了整個景區(qū),絲絲云彩懸掛在純凈的天空,奔騰呼嘯的瀑布猶如雷霆之聲,振聾發(fā)聵,勢如破竹。我站在瀑布之下,隨風飄散的水霧打濕了我的全身,此時的我已經全然不顧,依然用相機"咔嚓""咔嚓"定格了瞬間巨大的瀑布流水,太震撼了……</h3> <h3>  壺口瀑布</h3> <h3>  壺口瀑布,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zhèn),西臨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xiāng),為兩省共有旅游景區(qū)。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宏;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h3><h3> 13天難以忘懷的環(huán)大西北之旅,又一次讓我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更讓我嘗試了幾段一生永不忘的歷程……</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