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母親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女人! </h3><h3> 母親這一生平凡而艱辛,從6歲就沒有了父母,一直跟隨她的奶奶長大成人。當時奶奶靠賣點雜貨維持娘倆的生活。</h3><h3> 母親從小就長的很漂亮,清秀的面容、端正的五官、標致的身材、美麗的如出水芙蓉,上學時同學們都喜歡和她在一起拍照,所以便留存下來很多的小時候的照片。</h3><h3> 1953年母親參加工作在站前區(qū),當時稱為“二區(qū)”,1985年調到市民委,任辦公室主任。如今退休20多年了,父親因病于2002年去世后,母親一個人孤單影只,兒女都不在母親的身邊。她常說你們都忙去吧,我一個人生活能行,其實我懂母親的心,她就怕我們?yōu)樗隣繏煊绊懝ぷ鳌? </h3><h3> 時光飛逝,似水流年。如今母親老了,臉上的皺紋刻上了歲月的滄桑。但母親美麗還在,優(yōu)雅的氣質依然散發(fā)著昔日的魅力……<br></h3><h3><br></h3> <p> 1945年母親在清真小學讀書時和同學在營口市美大照相館的合影。當年母親10歲。</p><p><br></p> <h3> 小時候母親家住在營口的老二本町,離當時的美大照相館很近,女孩子愛照相,母親時常約幾位好同學去美大照相館去照相。</h3> <h3> 1954年父母結婚。父親家的生活比較殷實,父親愛好攝影,自己拍片自己洗相。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進入父親洗相的暗室,用相紙泡在洗相藥水里,幾分鐘時間相紙上就出現(xiàn)人了,神秘又有趣。</h3><h3> 這張照片是父親的朋友在我家門前拍的,有我的太姥,奶奶和我的姐姐。這張照片是我父親自己沖洗的。</h3> <h3> 這是母親和父親結婚前拍的紀念照。</h3> <h3> 母親是在營口市地方干校讀書,1953年畢業(yè),當時組織上征求母親意見安排工作,母親想去離家近的地方,就被分配到二區(qū)(現(xiàn)為站前區(qū))工作。當年母親22歲。</h3> <h3> 小時候我家住的是營口市大資本家張松柏的大瓦房,是公私合營時分給我家的。這是母親和父親在我家門前的留影。</h3> <h3> 這是父親給我母親、姐姐與我拍照的合影。我們的身后是自家院子里用磚砌的爐子,青磚墻上是燒飯留下來煙痕,昔日的生活場景歷歷在目。每當想起當年的往事,仿佛依然近得可以觸摸。</h3> <h3> 小的時候母親穿的衣服都是我太姥一針一線縫制出來的。照片上的制服是母親第一次在商店買的,特別珍惜,特意拍照留念。</h3> <h3> 1968年母親在鞍山湯崗子療養(yǎng)院。</h3> <h3> 母親穿的這件紫紅色大絨的大襟衣服,是我太姥親手做的,至今還收藏在母親的皮箱里。母親特別喜歡,因為它曾是母親的最愛。</h3> <h3> 父親養(yǎng)的鴿子,母親也特別喜歡,記得小時候父親給我和大弟弟拍照時,還特意把她喜歡的鴿子趕到我們身邊與鴿子合影。</h3> <h3> 1962年我們全家人的合影。母親、父親、姐姐和我。那時還沒有我的2個弟弟。</h3> <h3> 這是母親在營口市民委工作時,到清真寺檢查工作時的合影。</h3> <h3> 全家人給母親過70大壽。</h3> <h3> 1982年我和母親的合影。</h3> <h3> 母親在我弟弟家和3個孫女在一起。</h3> <h3> 父親生病以后,全家人相聚沈陽海馨龍宮。當時母親68歲。</h3> <h3> 母親這輩子含辛茹苦生養(yǎng)我們4個孩子,姐姐、我還有2個弟弟。</h3><h3> 在我的記憶里,母親為我們4個孩子的婚姻(因為我們家是回族,老一輩要求都得和回族人通婚)和工作,付出了很多,到處托人給我們找門路。記得為我大弟弟的婚姻和工作我和母親一起就去過好多次沈陽。</h3> <h3> 母親喜歡清靜幽雅的生活環(huán)境和粗茶淡飯的平淡生活,晚年也習慣了寂寞與孤獨,一個人平靜而規(guī)律地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早餐后去公園散步、買菜做飯、看書看報、悠然自得。</h3> <h3> 我們都擔心母親一個人生活得孤單,讓她隨兒女一起過,但母親就是不同意。我懂母親的心,她是故土難離,這里有她深深的眷戀和精神寄托。</h3> <h3> 母親雖說身體硬朗,但難免也有不舒適的時候 ,母親很少向我們述說,每天電話聯(lián)系都是很開心的樣子。但我知道,很多時候她都是自己扛著!</h3> <h3> 莫等閑!我們都懂得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我們都懂得珍惜現(xiàn)在的所有;都懂得?;丶铱纯矗=o予母親更多的關懷、問候和疼愛……</h3> <h3> 2017年八月初五,是母親的生日。特將母親的一些照片整理為美篇,僅此留念。</h3><h3> 祝愿母親永遠開心漂亮,健康長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