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left;">你在躲避什么<br></h1><h1>你在挽留什么<br>你想取悅誰呢<br>你曾經(jīng)下跪<br>這冷漠的世界<br>何曾將你善待<br>所以你厭惡危險<br>墜入厄運深淵<br>輸?shù)粢磺?lt;br>你兩手緊緊抓著<br>如同身處懸崖<br>你小心翼翼地<br>以為你擁有著<br>貌似人生圓滿<br>能不能 徹底地放開你的手<br>敢不敢 這么義無反顧墜落<br>墜入黑暗中<br>墜入泥土中<br>的海闊天空<br>就讓我 來次透徹心扉的痛<br>都拿走 讓我再次兩手空空<br> 看了樸樹的這首《No Fear In My Heart》的MV,懷著樸樹和西藏情懷,輾轉(zhuǎn)我看到了這部國產(chǎn)電影《岡仁波齊》。看完沒有想象中的眼淚,只是,我被電影畫面震撼得無法言語了。<br> <br> <b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h1> <h3> 普拉村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后決定完成父親的遺愿,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圣。時正馬年,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瑪扎堆的朝圣隊伍。這支隊伍里有即將臨盆的孕婦、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殘疾的少年,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為了去岡仁波齊,這支十一人的隊伍踏上了歷時一年,長達2000多里的朝圣之路。</h3> <h3> </h3> <h3> 他們無論是在狂風大雪、爛漫的油菜花田、山體滑坡滾石路上、車子被撞無法行走、有人受傷生病、肚子里的孩子突然出生都沒有停止朝拜磕頭。電影最打動人的,是他們的“平靜”。好像生活里發(fā)生什么,都是正常的。孕婦想跟著一起去朝圣,好啊好啊。殘疾的少年想去,好啊好啊。醉醺醺的屠夫想去,好啊好啊。讀書的小孩想去,好啊好啊。半夜孩子要突然出生,每個人平靜看處,沒有慌張沒有尖叫。車子被撞得稀巴爛,所有的家當被迫用人手推,沒有關系,不打司機,不要求賠償。老人倒在離神山很近的朝拜途中,沒有害怕,沒有大哭,安然天葬,繼續(xù)上路。他們的生活是吃飯、睡覺、磕頭、念經(jīng),不卑不亢,不喜不悲。 </h3> <h3> </h3><h3></h3> <h3> </h3> <h3> </h3> <h3> 男人們拉車,女人們繼續(xù)磕長頭。走一段路,男人們放下繩索,走回剛才撞車的地方,重新把這一段的長頭磕完。 我心里很不解,為什么要補這一段路,反正不都是在走?如果每次都要這樣補,那離拉薩還有一百多公里的路要走到何時。</h3><h3> </h3><h3> 其實他們心里明白,朝拜磕頭是自己要做的事,是為了超度自己的累世罪孽,是為眾生祈禱幸福平安,不是做給誰看的,所以,該按佛祖的要求,誦啥經(jīng)走啥步子,不多,也不少。既然決定上路,路上遇到什么,都是正常。既然是為自己走的朝圣之路,就要一個頭一個頭地磕完。</h3> <h3><br></h3> <h3> 他們不抗拒“麻煩”,不拒絕“波折”,不害怕“無?!?。他們走過了風霜雨雪,他們穿破了一雙雙鞋襪;他們接受過陌生人的救助,用勞作來報答接濟的人;他們齊心協(xié)力拉著行李爬上一個個山口,一路哼著動聽的天籟;他們迎接了新生命,他們走過了200多個風餐露宿。一天又一天,在這幽靜的山谷中,啪啪的木板撞擊聲,構成了一曲朝圣之歌。 </h3> <h3> </h3><h3></h3> <h1> </h1><h1> 這讓我想起去年在大昭寺時,見到那些虔誠的信眾,一步一叩首,那忘我的神情,那堅定的目光,那不修邊福,衣衫襤褸的外表,都令我震憾。我無法理解他們的信仰,但是,在那一刻我感到了內(nèi)心的寧靜,眼里有無法涌出的情緒。我靜靜地坐著,看著一個個朝拜者舉手,合十,下跪、匍地。</h1><h1><br></h1><h1> 夜幕降臨,朝拜的人并沒有離去,我隨著轉(zhuǎn)經(jīng)的人群走了一圈又一圈,我看到了更多虔誠的信徒,有坐著輪椅的老人,有需要牽著的孩子,有四肢健全的人,也有少了一條腿的行者。他們繼續(xù)在忘我地磕長頭,轉(zhuǎn)經(jīng),匍地下跪,木板敲打地板,啪啪地聲音在夜幕下格外清澈,橘黃的路燈,映著被朝拜木板磨得發(fā)亮的地面,顯得更加寧靜。雖然場面很震撼,但是那時我甚至沒有從他們衣衫襤褸的,風塵仆仆的面容想到,他們其中的人,就是象電影一樣,從幾千公里外,歷經(jīng)風雪落石,風餐夜宿,歷時多少個日夜才能見到心中的佛。</h1><h3><br></h3> <h3> 而紅塵中的人們,包括自己,為冷漠的人情,為爾虞我詐的社會,為婚姻、為愛情、為孩子、為健康而感到失望和難過;為得不到的欲望絞盡腦汁,感嘆命運不公。相對比有信仰的他們,對生老病死泰然處之,對生離死別泰然自若,我感到深深的慚愧??赐觌娪埃业膬?nèi)心得到了久違的平和,如果我們都能學會對任何事情理解、接受、面對、放下,那紅塵中還有什么過不去的事呢。</h3> <h3> 夜幕降臨,朝拜的人并沒有離去,我隨著轉(zhuǎn)經(jīng)的人群走了一圈又一圈,我看到了更多虔誠的信徒,有坐著輪椅的老人,有需要牽著的孩子,有四肢健全的人,也有少了一條腿的行者。他們繼續(xù)在忘我地磕長頭,轉(zhuǎn)經(jīng),匍地下跪,木板敲打地板,啪啪地聲音在夜幕下格外清澈,橘黃的路燈,映著被朝拜木板磨得發(fā)亮的地面,顯得更加寧靜。雖然場面很震撼,但是那時我甚至沒有從他們衣衫襤褸的,風塵仆仆的面容想到,他們其中的人,就是象電影一樣,從幾千公里外,歷經(jīng)風雪落石,風餐夜宿,歷時多少個日夜才能見到心中的佛。</h3><h3><br></h3> <h3> 每個到西藏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為信仰、為風景、為逃避。在大昭寺朝拜的人群中,我看到非藏民的身影,還有年輕的面孔。他們很多人都期望朝拜、轉(zhuǎn)山能洗滌心靈、凈化曾經(jīng)的罪孽。逃跑有用嗎?其實每一次逃跑都是粉飾,只給你自由的假象。事實是,如此艱難的朝圣,并沒有改變生活,最后,我們還是會回到自己的生活,繼續(xù)過那白開水、或者苦逼的生活。 </h3> <h3> 可是又有什么關系呢?不經(jīng)歷缺氧、高反,沒看過朝拜,不獨自面對真實的自己,又能如何體驗人生的無常呢。</h3><h3> </h3><h3> 你是多久沒見過繁星點點的星空,你看過高原雪山湖泊嗎?你看到滿山跑的野驢野馬嗎?你看過黑頂鶴藏羚羊嗎?你看過高原中的彩虹嗎?</h3> <h3><br></h3> <h3></h3><h3> </h3> <h3> 這些場面是否在你腦海里出現(xiàn)過無數(shù)次,想去就去吧,勇敢、干脆得像電影里的他們一樣,別讓人生留遺憾。</h3><h3> </h3><h3></h3><h3> 哪怕你容易高反,你只需要在拉薩(那里海拔較低)呆著,曬曬太陽,看看格?;?,去大昭寺看看朝拜轉(zhuǎn)經(jīng),去甜茶館和藏民一起喝一壺甜茶,你也有的不同感覺。</h3><h3><br></h3> <h3> 逃跑吧,即使最終靈魂是留在紅塵,我也要身體在朝拜的路上。來,我在西藏等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