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br></div><div>濯堂</div><div><br></div><div> 有人說,人生要懂得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又有人說,人生要懂得拐彎,拐彎便有不一樣的風景。人生究竟需要堅持什么,又怎么拐彎??</div><div><br></div><div> 大約在二0一0年,全國圖書交易會在成都召開,在去成都的列車上與兩位老人攀談起來,老人都已七十多歲,高工退休,家住綿陽。兩位老人退休后的愿望就是要游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山山水水。我問他們,已經(jīng)游玩了多少地方?老人回道,這次是從長沙回綿陽,是第二遍游走全國了。老人告訴我,他們旅游不跟旅游團,是自由行走,走到哪兒就在那兒停留下來生活幾天,想停就停想走就走,輕松自在,想家了就回家看看。老人的目標是游遍全國,他們做到了,老人于每一處的游覽方式卻是因時因地因個人喜好而有所變化,只要開心,不拘形式想怎么玩都行。?</div><div><br></div><div>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西水東歸,必歷經(jīng)千山萬阻,或逢山開山,或逢路開路。時而分奔離析化整為零,如嘁嘁私語般婉轉(zhuǎn)流淌輕輕向前;時而聚流合勢化散成整,如萬馬齊鳴間奔騰激起勢不可擋。東歸有志,萬山雖重卻不可阻止。?</div><div><br></div><div> 俗話說,藝多不壓身;俗話又說,藝多不養(yǎng)身。藝多不壓身,說的是一個人的本領(lǐng)強,本領(lǐng)多是好事,不會壓壞自己的身子。藝多不養(yǎng)身,說的是一個人本領(lǐng)多了往往容易見異思遷,對從事的某一事業(yè)若遇到一點難處就容易改弦易轍,不能堅持到底,最后什么事也干不好。?</div><div><br></div><div> 說起能干,我遇見過這樣兩個人。一個是我在中山工作時的老板,姓張,原上海人,移民澳門,五十年代初的高材生,工程師和成功商人——儒商。當時上上下下有什么不懂的都問他,似乎他也什么都知道,是一個問不倒且能解決問題的人。張老板是五十年代末去的香港,干過建筑工程的施工員,有一段時間給香港的畫廊畫過油畫賺錢來補貼家用,后來被一大老板看中轉(zhuǎn)型做了手工藝品設(shè)計,之后一直從事這個行業(yè),他的能干在這個行業(y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確實有才能同時去做一下其它的事情,但他一心一意樂在其中,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以手工藝品為中心,從不偏離這一主題。他的事業(yè)有成,一生亨運主要得益于做事意在主題。?</div><div><br></div><div> 而另一個呢?在珠海認識的,姓王,湖北人,華中科技大學的一名退休教師,喜歡搞發(fā)明,經(jīng)常打電話找我說是要合作干這,合作干那的,但每一次說的項目不同要求我所要作的事情也不一樣,幾年下來手上要搞的事情一大堆卻沒有一件事上了手。后來我對他說,您反正也退休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我有我的事情要忙就不陪你玩了。王老師是退休了沒事干無聊而已,什么事都想做,但只要有困難又想去作另外的事情,專挑有前景的大項目,又想作起來輕松順利??墒鞘郎夏挠姓嬲p松順利的事業(yè)??</div><div><br></div><div> 人的一生不短也不長。不長,沒有太多的精力做更多的事情;不短,集中精力還是有可能干好一二件事情的。所以做人要有志向,有理想,不能做無頭的蒼蠅到處亂飛四處碰壁。做事要有主題,有目標,不能做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混水摸魚。不管你有多么能干,理想信念不能說變就變,原則問題不能說改就改,而在具體的行進過程中,因為具體的環(huán)境不同,時間不同,處理具體的問題則無須教條操守,只要不違背原則,拋棄主題,堅持志向和理想,該拐彎時就拐彎,拐彎不是改變目標,而是為了更好的堅持。理想和目標從來都是直的,可是通往理想和目標的路總是崎嶇曲折的。???</div><div><br></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