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白百何,張愛朋,陳羽凡,這三個刷爆神州大地的名字,經(jīng)由他們引發(fā)的劇情,終于,走到了最后反轉的這一步。在大家行將看膩的時間點上,當事人先后回應已離婚。雖然不算塵埃落定,也算是初步告一段落。<br /></h3><h3><br /></h3><h3>可能是打小兒,咱們就被家長和老師聯(lián)手,培訓出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學術精神。凡事不問個為什么,不問個明明白白,這事兒就不算完。這是一代人的一個通病。為什么白陳離了不公開?為什么離了還扮夫妻檔上真人秀?為什么陳羽凡明明離了還放維護家庭嚴懲造謠者的狠話?化身十萬個為什么,其實是情商欠費的表現(xiàn)。就象歌兒里唱的"有些話你永遠不必問,有些人你永遠不必等"。</h3><h3> </h3><h3>熱鬧看到這兒,熱度漸褪,也沒什么看頭兒了。姑且不論這里邊兒還有什么貓膩曲直,至少當事雙方都出來正面回應給説法兒了。那么問題來了,看熱鬧也講究個歸納總結,我們從這場狗糧狗血兼而有之的出軌變離婚的熱鬧中,除了滿足了燃燒的八卦心,又得到了什么呢?</h3><h3> </h3><h3>我來總結一下我的,看看夜闌靜,有沒有共鳴的。</h3><h3>也許是太多人被太多賣慘的虐戀文洗腦了,也許僅僅是因為年輕,大家先赴后繼的成為合格的不虐不舒服斯基。總覺得愛情當中如果沒有轟轟烈烈的橋段,沒有拼盡氣力的奮不顧身的過程,沒有撕心裂肺淚如雨下的結尾,沒有低到塵埃放棄自尊的挽留,就不算真愛過。然后等到了最后的分手關頭,才發(fā)現(xiàn)童話里都是騙人的,哪兒有那么多花樣兒作死百般互虐后圓滿的結局,真到了分手地步,就算是眼睛哭成金桔,自已也淪為了那個出局的傻B。部份有自省能力的朋友經(jīng)過或長或短的痛苦反思過程,才發(fā)覺,有些話,永遠不要問出口。其實很多事,從你起心動念,就已是結局,只是,你愿不愿意看見和接受。</h3><h3>談戀愛不一定都能進入婚姻,而結婚證也不能保障白頭到老。一段感情,相遇已然不易,遇見后相愛不易,相處不易,相守更不容易。這么多的不容易,如果中途因為了解或者外力而分離,必然充滿了不舍,再不舍,不忍,不想放手,當分手的結局已無懸念,那么一定要控制住自已,以下幾點禁區(qū),不要碰,不要碰,不要碰!因為你找不到賣后悔藥的。</h3><h3><br /></h3><h3>1、"為什么?"</h3><h3>最常見的就是還想挽留的那一方,會連珠炮追魂一樣的追問為什么。為什么一定要分開?為什么你會變得這么狠心?為什么要這么對我?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h3><h3>其實你心里清楚的知道,不是什么問題都有一個標準答案。也許對方了你一個答案,是你根本就不愿不想不能相信和接受的?;蛘吒揪褪菬o解的。就像你為什么這么愛TA,你為什么不愿意放手,你自已也沒辦法有理有據(jù)的答上來。</h3><h3>沒有人不想快樂簡單愛,冰凍三尺,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反復的為什么,只會把彼此之間最后殘存的一點兒溫度和念想兒,逼得化為烏有。</h3><h3><br /></h3><h3>2、"掰吃誰對誰錯,錯在哪兒"</h3><h3>真的有意義嗎?列出個錯誤表來,就真得能照單全收的去改嗎?本性難移的那部份,真的能做到再世為人般的修正嗎?可以做到完全不翻舊帳嗎?如果你們都能,那真的是恭喜。如果不能,那你只需要知道,破鏡難圓。破了就是破了,拼盡全力勉強粘上,鏡面后面也滿是裂痕,鏡子中照出來的你和TA,也是滿臉的傷痕,再稍有個風吹草動,會碎得更徹底,也許還會更深更痛的扎傷彼此。</h3><h3><br /></h3><h3>3、"抱著好吧暫時分手,找一切機會復合的僥幸心理"</h3><h3>最要不得的就是這種僥幸心理。你獨自一個沉浸在籌謀復合大計里,再抬頭,人家已經(jīng)春風又度新的玉門關了。那時候的打擊,是更加致命的。當然也不是沒有成功復合,復合后更懂對方,過得比分手前還好的情況出現(xiàn)。這類情況,通常具備以下要素:真愛、非出軌等原則性問題分手、雙方具有高情商和成長能力。但通常大多數(shù)的人,并不符合以上三點。分手就是不想和你再繼續(xù)了,特別是男人,他們的分手不是嚇女人的手段,而是深思熟慮后的決定和通知。有句話叫郎心似鐵。一旦説出,絕難回頭。而那些分分合合的,其實在第一次説出分手二個字后,兩個人已經(jīng)在心里做好了最后和最壞的準備。直到感情的皮筋都疲了,再也沒彈性,再也繃不住也繃不疼對方了,迎來最后最真的分手。所以分了就認了,如果有緣再愛的話,也別存任何僥幸心理,把自已照顧好,心存陽光,剩下的就交由時間和命運。</h3><h3><br /></h3><h3>④"強迫對方回憶快樂時光"</h3><h3>分開前,最后的面對時,企圖用那些曾經(jīng)美好的過往和時光,喚起對方的溫情和溫存,激發(fā)對方的不舍和留戀,甚至把對方拉進與你同樣的痛苦中。人心都是肉長的,這么做,在那一剎那是起作用的。但是在那短暫的追憶之后,這些也許對方也覺得寶貴的回憶會馬上貶值,同樣暴跌分值的還有曾經(jīng)美好的你。越是不斷提起那些曾經(jīng)共同的美好的往昔,越是形成對今日不堪的鮮明對比與刺激。越會讓TA覺得分手的決定是英明神武必須的。</h3><h3>與其憶往昔崢嶸歲月,而今只剩下愁,不如灑脫的離去。哪怕是故作灑脫,相信我,只要對方不失憶,你和你們曾發(fā)生過的的共同的回憶,對方一生都不會忘記。人生天地間 忽如遠行客 忘記那些反轉 留下只屬于彼此的經(jīng)過</h3><h3><br /></h3><h3>5、"分手后做不成情人做朋友,關注前任生活為已任"</h3><h3>這是比前四個禁區(qū)都蠢都掉價的。你盡可以拿最佳前任徐靜蕾和離婚不離家的白陳CP當標榜。前提是你也能坦然面對,TA的朋友圈PO出TA的新戀情,秀著TA的新恩愛,寵溺著TA的新情人,而心中平靜的不起一絲波浪。你可以毫不介意當初你滿懷愛意一手一腳布置的家居入住新的主人,TA用著你最愛的杯子,在你精心挑選的床單上和TA滾床單,扔掉TA不喜歡的留有你這個前任痕跡的一切東西而TA沒有任何的意見甚至支持或主動這么做。如果這些你都可以做到,還能云淡風輕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點個贊,并不會心碎成餃子餡,并不會氣得原地爆炸,并不會委屈的要死要活,那么你為什么不去過好你的生活,去發(fā)展你新的戀情,去增值自已?世界這么大,你真的就缺這么一個添堵的朋友嗎?</h3><h3><br /></h3><h3>6、"你愛過我嗎?你心里還有我嗎?"</h3><h3>如果你還沒問完,對方就脫口而出愛過。這是你想面對的嗎?這個截住你話頭的愛過,又帶著多少真意和情意?你心里其實都明白,如果不曾愛過,怎么會到分手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此時對方心里還有你,又怎么會分手?這么沒有營養(yǎng)的質疑,問出口,首先是刷不出你的存在感,其次是你親自全盤否定了你自已,否定了兩人間曾產(chǎn)生過的真情實意,對方如果還有情意,會報以沉默,反之,只會招至爆發(fā)的不耐煩與看輕你。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的是對方不想再給的合好。</h3><h3>人的永恒本性,是對于得不到和已失去,懷有強烈的征服欲望和無盡的悔恨。所以,克制住自已,唱一首分手快樂送對方,大方的放手,讓TA也飽嘗這種難以描述的失落反差滋味。</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7、哪果不爆發(fā)釋放出我真實的情緒,就再也沒機會讓TA知道了</h3><h3>你還想讓TA知道什么?知道你此時的心如刀絞,知道你的不甘與不舍?知道TA在你心里是個多么無比重要的存在。。。。。你想説的話想表達的情感,TA都無動于衷毫不在意,是你自找的又一次傷害。TA若報你以眼淚和情緒波動后還是堅持分手離去,你又能奈TA何?此時的TA,很遺憾也很殘忍,和你沒關系了。不管之前是夫妻,還是情侶。TA或許還是孩子的父/母,還是共同朋友的朋友,但是從分手這一刻起,就和你,沒關系了。</h3><h3>要么狠,要么滾。你總得,也總會,占一頭。你不需要再讓TA知道什么。需要從中知道什么的那個人是你:知道自已的痛,知道自已怎么緩解扛過創(chuàng)傷期,知道接下來的方向在哪里,知道自已要活成什么模樣。。。。。。然后去做。</h3><h3><br /></h3><h3>這世界説小就小,小到十幾億人,偏偏就讓兩個人遇到了;這世界説大也大,大到曾經(jīng)同一屋檐下,散了以后想遇也很難遇到了。而每一個故事的背后,無非都是離別??傆幸粋€人會先走,幸運的話,TA會陪你很久直到生命的盡頭,不夠幸運的是,他只是你生命中行色匆匆的一個過客。</h3><h3><br /></h3><h3>在情感的困局中,牢籠里,你會做多久的困獸斗,完全取決于你是否能夠親手殺死自已的不甘心,勝負心和玻璃心。由此也可以發(fā)現(xiàn),不問也不等,放過對方更放過自已的白百何和陳羽凡才是一對妙人兒。</h3><h3> </h3><h3>借鑒他們的前車之轍,希望我們的生活,都不跑偏。</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