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清明祭——懷念我的母親

乾州浪人 瑞軒 強哥——散記

<h1><b><i>懷念我的母親</i></b></h1> <h1><b>  梨花風起正清明......</b></h1><h1><br></h1><h1><b> 又是一年清明節(jié),我們一家驅車從洛陽趕回老家,和哥嫂侄女等一起為母親掃墓。</b></h1><h1><br></h1><h1><b> 二零一三年農歷十一月初七,母親突發(fā)腦溢血,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七十二歲。母親走的很突然,也很坦蕩,沒有留下一句話,留給我們無盡的悲痛。</b></h1><p><br></p> <h1><b>  記得母親去世前一天,是個周日,我和幾個朋友相約去爬山,中午休息時,我給母親打了個電話,平時我隔三岔五的就會給母親打電話,這也是我們母子日常溝通的方式,畢竟我常年離開家鄉(xiāng),不在母親身邊,而且每次我們母子都有說不完的話。</b></h1><p><br></p> <h1><b>  電話里和母親聊的很開心,母親給我講,她中午去了我們本家八媽家里嘮家常,剛回家,電話里能感受到母親心情很好,告訴我中午她和父親準備吃攪團,叮囑我注意身體等等,電話里聊了半個多小時,直到父親打的攪團做好了,母親父親該吃飯了。</b></h1><p><br></p> <h1><b>  夜里凌晨四點多,刺耳的手機鈴聲把我從夢中叫醒,等我拿起手機的時候電話已經掛了,我一看是父親打來的,這個點了,心里馬上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但我又不敢回過去,心想也許是父親不小心碰到了手機,我默默地祈福等待,但愿是父親不小心碰上手機了。</b></h1><h1><br></h1><h1><b> 但是,現實是殘忍的,不到十分鐘,電話又響了,還是父親打來的,肯定有大事了,果然是晴天霹靂,噩耗傳來,父親電話里告訴我,母親去世了……</b></h1><p><br></p> <h1><b>  &nbsp; 真沒想到,白天和母親通的一次電話,竟然是我們母子今生的訣別......</b></h1> <h1><b>  撕心裂肺的懂得了什么叫生離死別......</b></h1> <h1><b>  老天不遂人愿,知道母親一定會老去,這是自然規(guī)律,但是母親走的太突然,沒有一點征兆,無論從母親身體狀況還是年齡上看,我們都沒有思想準備,前幾天母親還正張羅著和我姨一起再做一床新厚被子,擔心我們春節(jié)回家挨凍受冷。</b></h1> <h1><b>  母親離開我們已經三年多了,去年冬天過的三周年。但是內心深處我總感覺母親一直都沒有離開我們。</b></h1> <h1><b>  或在老家老屋,或在云端天上,母親一直在默默的注視我,關注我,保佑我......</b></h1> <h1><b>  三年多了,這種感覺并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淡化,反而越來越濃。</b></h1> <h1><b>  母親是全天下最普通的女性之一,但卻是我唯一且偉大的母親,是我心靈的港灣。</b></h1> <h1><b>  母親年幼喪母,小時候外公常年在外謀生,委托姑婆等照看,沒娘的孩子小時候身心經歷的苦難可想而知,很多母親小時候的生活經歷都是后來,特別是母親去世后長輩們告訴我的,我有印象的是,小時候每年端午節(jié),別的小朋友都是外婆送端午一種食品,好像叫油屈蓮(記得讀音,名字不會寫了)什么的,記不清了.我們是母親的外婆,我們叫老姥婆給我們送,我沒有見過也不可能見過我的親外婆。</b></h1><p><br></p> <h1><b>  和父親成婚后,母親育有兩兒一女,我上面一個哥,一個姐,還有一個小弟弟,不幸的是弟弟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b></h1><h1><br></h1><h1><b> 我們幾個出生時,恰逢六十年代初中期,三年自然災害,還有全國大面積的興修水利工程,是那個時代的標簽,那時候太小,基本沒有什么記憶,印象很深的是母親敘說的那個年代關于我的一件事。</b></h1><h1><br></h1><h1><b> 當年我還不會走路,有一次母親下工,因惦記我太小,急急忙忙回家,卻發(fā)現我滿臉淚痕的在雞窩里睡著了,全身上下都是雞毛和雞屎……</b></h1> <h1><b>  母親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每次說起這事都會流淚,只是后來說的多了,便當成調侃幽默的笑話講給大家聽的,這件事也能反映出那個特殊的年代,一代中國農村婦女生活經歷的縮影吧。</b></h1> <h1><b>  記得上中學時,每次騎自行車外出,母親總是叮囑那幾句話,騎車靠邊,左右多看,騎慢等等……</b></h1><h1><br></h1><h1><b> 那時候年少無知,覺得母親啰嗦,后來上大學,為人夫,為人父,有了兒才知道父母恩,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理解母親,真是兒行千里母擔憂!</b></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 現在想聽卻再也聽不見母親的啰嗦聲了!</b></p><h1><br></h1><p><br></p> <h1><b>  親情,特別是母子感情,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淳樸、最神圣,最偉大的情感,沒有之一。</b></h1><h1><br></h1><h1><b> 遺憾的是我們做兒女的很多時候意識不夠,珍惜不夠。從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結婚生子、國企下崗、重新開始,我和很多年齡經歷相仿的人一樣,為生計,為孩子,為房子,為票子一直在外打拼。</b></h1><p><br></p> <h1><b>  我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愿望,那就是等我有錢了,有閑了,給操勞一生的母親過一次壽,回家陪母親好好住一段時間,因為我基本上都是春節(jié)假期或者出差路過回家?guī)滋欤匾泊掖?,走也匆匆?lt;/b></h1><h1><br></h1><h1><b> 但錢總是賺不夠,時間總也不夠用,直到母親去世也未能了卻心愿,留下終生遺憾。</b></h1><h1><b> </b></h1><h1><b> 除了自責外,我也只能深深體味"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b></h1><p><br></p> <h1><b>  母親命苦,從童年到老年,一生基本上都與苦累結緣,好不容易熬到苦日子走了,好日子來了,她老人家自己卻悄無聲息地走了……</b></h1><h1><br></h1><h1><b> 為兒女一生操勞,臨老不給兒女增加一丁點負擔。輕輕地、輕輕地就走了......</b></h1><p><br></p> <h1><b>  這就是我平凡而偉大的母親!</b></h1> <h1><b>  清明時節(jié),春暖花開,踏青,掃墓,除草,添土......</b></h1><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但是陰陽不能逢,真是人間多悲情。</b></p><p><br></p><h1><b>滿眼梨花多少意,誰能幫我解思愁?</b></h1><p><br></p> <h1><b>  有生之年,只要條件允許,我每年清明都會回來給母親掃墓。</b></h1> <h1><b>  距家千里外,清明是歸程。</b></h1><h1><b> 年年清明節(jié),年年游子歸。</b></h1><p><br></p> <h1><b>  愿我遠在天國的母親一切安好!</b></h1>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備注:部分圖片來自網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