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10月20日,在參觀完斯坦福大學之后,開始了這次自駕的最后一程,也是最有名的一段路--美國1號公路的駕駛。<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美國1號公路是沿太平洋海濱修建的一條公路,1號公路從墨西哥往北一直延伸到加州北部,是一條風光如畫的海濱公路。不過,通常在自駕者眼中,1號公路是特指北起舊金山金門橋南接洛杉磯的這一段約460英里(740公里)的公路。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她的一邊是碧波萬頃的太平洋,一邊則是陡峭高聳的懸崖山脈,或者偶爾映入眼簾的一望無邊的大片草地,風景美不勝收,被稱為美國最美麗的一條公路。在舊金山和洛杉磯兩大城市之間,美國1號公路連接了數個明珠一般的小鎮(zhèn),它們散落在太平洋沿岸,以幽靜和殊美的環(huán)境著稱。這些小鎮(zhèn)大多有著名的海景公路和無敵沙灘,小鎮(zhèn)各有特色,比如月亮灣的秀美、蒙特雷的老加州風情、大蘇爾的懾人氣魄、圣巴巴拉的西班牙情調、卡梅爾的藝術品味以及17英里景觀大道的美輪美奐……在美國1號公路開車,就猶如走在天堂的路上。<br>[摘自網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離舊金山不遠的鴿點燈塔(Pigeon Point Light House),她已經有130多年的歷史, 第一次點燈是時間是1872年11月15日。<br>該燈塔建于50英尺的峭壁上,高度為115英尺(約29米)。一共用了50萬塊本地制做的磚塊。內部有136級鑄鐵樓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里也是個小型博物館,介紹著燈塔的歷史與建造過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這個燈塔的燈一共共用了1008塊鏡片(包括24塊牛眼鏡片)總重約4噸。鏡片都是在法國巴黎制造。工作時,每十秒閃一次白光,20英里外都可見到。燈塔建成后一段時間使動物油點燈,1880年后使用煤油,1920年以后用電。<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燈塔附近的海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季節(jié)合適時,這片海域可看到在水面上游弋的鯨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著名的十七英里海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十七英里海岸是一段沿海的私人公路,在公路傍邊建造了許多高檔的私人別墅。這里有許多觀海的景點,每個景點都建有停車場與觀景設施。<br>進入十七英里海岸要買票,每車十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清晨有一大隊自行車沿海岸騎行。公路后面是一個頂級的高爾夫球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往南行結束十七英里海岸后就是有名蒙特雷小鎮(zhèn)。</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國際學校的老師帶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在參觀。</font></h3> <h3>小鎮(zhèn)商舖。</h3> <h3><font color="#010101">小鎮(zhèn)邊的海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蘇爾(Big Sur)地帶。這里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列為人生必去的五十個地方之一。<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紫色沙灘,因沙子呈紫色而聞名,是個州立公園。它離1號主公路有幾公里陡峭而狹窄的山路,另收每車十刀的門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以下四張為紫色沙灘景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回到主公路。1號公路是條貨真價實的沿海公路,700多公里長的公路絕大多數都臨海邊,有數不清的觀景點及停車點,可以說處處都是美景,處處可停車觀景。<br>我曾受海南環(huán)海高速公路名字的誘惑,沿島開了一整圈,結果一眼海都未看到。也受重慶沿江高速名字的吸引開完全程,與前面一樣,一眼長江都未能目睹。<br>這里基本上是一直沿著太平洋海岸開,而且路在海邊山腰,有極好的視野,難怪網上許多人稱其為世界第一的海景公路。<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隨便找個吃飯的地方也景色迷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海象灘,有數有成百上千的海象,多遠就聞到氣味。<br>在美自駕,遭遇野生動物是一大樂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些觀景點都是不收費的,還設有寬敞的免費停車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海象灘不遠就是著名的赫斯特古堡景點。我與家人在2005年自駕經過這里時曾拐進去參觀,無奈要預先定票而未成。這次有了經驗,由北京的小劉在出發(fā)前就在網上預定了參觀票。預定票規(guī)定了參觀時間,我們也是按參觀時間調整前面的游程而準時到達的。<br>古堡在遠處的山頂上,參觀者的車停在山下的游客中心,坐中心的大巴上去參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赫斯特古堡是20世紀美國報業(yè)大亨威廉·藍道夫·赫斯特在加利福尼亞州圣西蒙附近濱海的一座小山上建造的。這座私人莊園1919年開始規(guī)劃建設,直到1947年才基本建成。<br>赫氏古堡占地超過8300平方米的莊園建筑混合著歐洲和地中海建筑風格,豐富的收藏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赫斯特死后,由于難以承受高額的遺產稅,其家族于1957年將城堡及附近莊園捐獻給加州。如今,城堡作為加州的州立歷史公園對游客開放。<br>赫氏古堡可以說是加州沿海公路上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讓你近距離接觸富豪的奢侈生活,絕對會令你大開眼見。<br>古堡有一百多間房,每間房的裝飾風格都不同。<br>赫斯特一生酷愛收藏藝術品,家具、掛毯、繪畫、雕塑、壁爐、天花板、樓梯,甚至整個房間都是他的收藏對象。他的收藏大多布置在城堡的房間內供人欣賞和使用,絲毫沒有將藏品作為投資以期升值等功利思想。因為有了這些藝術品,整個城堡平添了濃濃的藝術氣息和典雅的風韻。<br>[摘自網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花園中有許多潔白如玉的大理石塑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豪華的室外游泳池,可惜在維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參觀分四條線路(Tour),線路一為最高級,可以參觀主樓主客廳、主臥屋及眾多的藝術收藏品。線路四則為最低級,只能參觀花園及偏房。我們是買的線路三,比線路四多了主樓的頂層后面的一些房間。四條線路可以重疊購買,每條約需四十至五十分鐘。<br>不管購哪條線路,都可以參觀花園及室內、室外游泳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參觀所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頂樓的客房,有極好的視野,從窗口望去能看到無盡的群山及浩瀚的大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豪華的室內游泳池,有的地方鑲嵌的是純黃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主樓的正面。西班牙式的建筑風格,很難說是像宮殿還是像教堂。<br>赫氏古堡的歷史其實不到一百年,主人修建時盡量將其修得古香古色。這是因為這位傳媒大王兒時隨時為中學教師的母親到歐洲旅行兩個月,歐洲大量的古建筑,尤其是那些宮殿、教堂、城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對母親說,他今后也要在家鄉(xiāng)也建造這樣的建筑。<br>赫氏城堡被稱為傳媒大王的“建筑與夢想“(Building and Dream),他耗費后半生的大量心血,實現(xiàn)了兒時的夢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花園景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花園邊可以看到遠處浩瀚無邊的太平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給小劉照這張像時受到了遠處的工作人員大聲的訓斥:“不要摸,不要摸!” 。這里參觀只能沿指定的路線(用有區(qū)別的地毯鋪出)走,而且所有物品不可觸及。我們忽略了室外也有同樣的規(guī)定。看來有這樣經歷的中國人還不少,所以工作人員也會用中文喊話制止。<br>反過來說,既然使這么多中國人來參觀,為啥不搞點中文解說, 現(xiàn)代技術這么多,這么方便, 如用MP3、MP4等手段,我們的參觀效果將大不一樣。由于整個參觀都是工作人員領著觀看,聽她講解,她說的英文幾乎完全未能聽懂領會,加之又未能參加最有價值的線路一,感覺這次參觀的效果不夠理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當繞到主建筑物后面時,發(fā)現(xiàn)這里的建筑還有不少鋼筋暴露在外,顯然是后續(xù)的建筑半途停工所致,有點像爛尾樓。室內游泳池的外墻也有這種情況,看來主人是壯志未酬而留下無盡的遺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山的路邊還看到主人以前修的動物園的遺址,規(guī)模不小。這里曾經飼養(yǎng)過獅子、長頸鹿、北極熊等珍奇動物,可見主人當年的富有與奢侈。<br>赫氏城堡是美國最奢華的私人住宅,但并不是最大的私人住宅。最大的私人住宅是位于北卡州的Biltmore莊園,是美國原鐵路大王的財產,現(xiàn)在仍由其后人在經營管理。<br>Biltmore是一座完全用花崗巖石頭壘建起來的法國宮殿式建筑,建筑風格統(tǒng)一完美。我在二十年前參觀過那里,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尤其是站在其樓上后面的巨大陽臺上遙望遠處連綿無盡的群山與森林,那個畫面至今仍定格在大腦之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坐車下山后回到游客中心,在這里大家觀看了介紹赫氏城堡的建筑過程與主人經歷的故事片電影。電影及影院都是按iMAX的標準拍攝、建造的,效果很好。要去參觀赫氏城堡的朋友,不要錯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赫氏城堡出來趕上了海邊的夕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這次為期20天,行程6000公里的自駕游也快結束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當夜住離赫氏城堡不遠的圣西蒙小鎮(zhèn)。</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二天(10月22日)上午參觀了一號公路上有名的丹麥小鎮(zhèn)。</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午參觀圣坦巴巴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又到圣坦巴巴拉的奧特萊斯大肆采購,晚上到達洛杉磯附近的圣坦莫尼卡,在這里將住兩晚并最后參觀洛杉磯。</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