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昵稱:小橋流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號:10029037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早晨,是我的語文早讀,走進班級,我問同學們:“今天是什么日子?”其中一個班學生沒有回答出來,另一班級有個別學生回答出來了,“老師,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蔽艺f:“同學們回答的對,今天是第30個世界讀書日。設(shè)立讀書日的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由世界讀書日想到我大半生的讀書經(jīng)歷,我不敢說讀書取得了什么成就,但我敢說,讀書豐盈了我的精神生活。</b></p> 一、小人書伴我度過童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的農(nóng)村,父母都是地道的農(nóng)民。我自幼就喜歡看書,但在那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雖然父母很支持我的讀書,但是一年到頭微薄的收入,維持家里日常支出已是捉襟見肘,根本沒有多余的錢給我購買書籍。平時,我手里的幾分幾毛錢,我從舍不得買吃的,哪怕一二分錢一根的冰棍兒,即使大夏天熱得汗流滿面,我也把這一點點錢攢著,每到供銷社有新的小人書出售,我會毫不吝嗇地去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時,我的姥姥和我小姨在一起過(我姥一輩子沒有兒子)。因小姨和小姨父都是職工,姥姥家的條件比我們家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小姨知道我愛看書,有時就給我個塊八角的,當然,姥姥有時也會給我一些,這些錢立馬就變成了精神食糧——小人書。在那個貧瘠的年代,書伴隨著一點點長大,當然我也從小人書當中獲得無窮樂趣,像《一塊銀元》《奪印》《閃閃的紅星》《奪印》……到現(xiàn)在還記憶猶新。</b></p> 二、文學名著伴我走過青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 ,小人書已滿足不了我的需求,而大部頭作品,仍是無力購買。幸虧小姨是老師,家里也有一些藏書,像《京華煙云》《家》《春》《秋》《苦菜花》《烈火金剛》《平原槍聲》《青春之歌》等……我得以涉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讀書,讓我不斷成長,也讓我如愿以償考入了凌源師范,讀師范后,想讀書的愿望就夢想成真了。師范的最好去處就是圖書館、閱覽室,那時我單純得很,根本沒有談朋友的念想,一門心思用在讀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到周末 ,別人在睡懶覺、玩耍、逛街、閑聊,我則沉浸在讀書之中。在學校,我接觸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書籍的閱讀,打開了我面前的一扇扇知識之窗,見到了一個個更加廣闊的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除此之外,我同樣節(jié)衣縮食訂了我喜歡的三種文學刊物《散文》、《小說選刊》、《名作欣賞》等,徜徉沉浸在讀書之中,讓我知識儲備更加豐盈。</b></p> 三、讀書伴我走過中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師范畢業(yè)工作后的我,深感知識的淺薄,學歷的低下,工作之余復習知識,準備參加成人高招,并我如愿以償考入朝陽教育學院中文系函授班,和后來的華中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正常的大學文學文科專業(yè)必學的教材之外,上課學習之余,我最熱衷的就是穿梭于街頭小巷,尋找那種可以租書的書店。六年下來,城里幾個書店的位置我都爛熟于胸,書店的老板,無論男女老少,都和我成了好朋友。在書籍的海洋中,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在萬丈紅塵中,在迷茫困惑時,因為書籍的指引,我始終能堅持自我、找到自我,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當然,知識的積淀也使得我的教學工作游刃有余,特別是學生寫作輔導這一塊,得心應(yīng)手。</b></p> 四、讀書會豐盈我的退休生活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了許昌市春秋讀書會,兩周一期的好書分享,讓我對讀書更是樂此不疲,它極大的豐富了我的退休生活,別的退休老人打麻將、打牌、閑噴嗑、遛彎,而我卻沉浸在書海之中,每一次的新書推薦,我都會如饑似渴去讀。同時,我也參與讀書會舉辦的講書大賽,并且通過分別講述《平凡的世界》《額爾古納河右岸》《悠悠歲月》這三部書,一路過關(guān)斬將,最終晉級決賽,并獲得優(yōu)秀選手的光榮稱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今,年逾花甲的我,讀書早已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伴著鳥啼蟲鳴,在晨光漸露中,在暮色四合時,無論多么忙碌,我總要抽出時間,選一本書對某個章節(jié)輕聲吟詠。生命如同逆水行舟,在從此岸到彼岸追尋的旅途中,無論是“向來枉費推移力”,還是“此日中流自在行”,哪怕我只是天地間一粒小小的塵埃,依然自得其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這是我在許昌春秋讀書會決賽現(xiàn)場講述《悠悠歲月》留影)</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開卷見青山,字中有星河。蘇軾說“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备郀柣f:“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最不可戰(zhàn)勝的?!泵磕甑?月23日,被定為世界讀書日,其目的是號召更多的人,拿起書本去讀書,但我認為,讀書就像我們每天一日三餐一樣,應(yīng)該落實在每日的行動中,融化在血液中,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就像我每天堅持跑步一樣,而不僅僅在讀書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感恩,在這喧囂浮躁的社會,在這手機泛濫隨處都是“低頭族”的信息時代,我還能靜下心來,沏一杯茗茶,在燈光下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實乃人生幸事。腳步到達不了的地方,讀書可以,最美不過讀書,有書陪伴、與書結(jié)緣,真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小橋流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圖片:網(wǎng)絡(luò)+自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配曲:《世界讀書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