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明孝陵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寢。因皇后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p> <p class="ql-block">2003年7月3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第27屆會議將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正式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懷著對歷史的敬仰與探索的渴望,我們踏入了南京明孝陵,這座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明清皇家第一陵。踏入其間,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數(shù)百年前的大明王朝,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的神道,是我們游覽的第一站。漫步在蜿蜒曲折的神道上,兩側(cè)形態(tài)各異、雕刻精美的石獸與石人靜靜佇立。</p> <p class="ql-block">石獸種類豐富,有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它們或蹲或立,體型碩大,造型逼真,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每一尊石獸都有著獨特的神態(tài)和氣質(zhì),獅子的威嚴莊重、駱駝的溫順憨厚、麒麟的神秘祥瑞,無一不讓人感嘆古代工匠技藝的精湛絕倫。</p> <p class="ql-block">這些石獸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風雨的侵蝕,表面雖有斑駁的痕跡,但卻增添了幾分歲月的滄桑感,仿佛在默默訴說著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石人則有文臣和武將,他們身著朝服,頭戴官帽,表情肅穆,身姿挺拔,展現(xiàn)出古代皇家的禮儀和威嚴。</p> <p class="ql-block">神道的布局獨具匠心,它依山勢而建,曲折迂回,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形,將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神道上,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是歷史的低語。</p> <p class="ql-block">走過神道,便來到了欞星門。欞星門由六根石柱組成,石柱上雕刻著云紋等精美圖案,簡潔而不失莊重。它是進入明孝陵主體建筑的重要通道,象征著皇權(quán)的至高無上。</p> <p class="ql-block">穿過欞星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巍峨壯觀的碑亭,即四方城。四方城內(nèi)置“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身巨大,由碑座、碑身和碑額三部分組成。碑座為龜趺,碑身刻滿了朱棣為朱元璋歌功頌德的文字,雖歷經(jīng)歲月,部分字跡已有些模糊,但仍能從中感受到當年的恢宏氣勢。這座碑不僅是對朱元璋一生功績的總結(jié),更是明朝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生動寫照,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文武方門是明孝陵陵宮的第一道門。1998年,中山陵園管理局依據(jù)明代規(guī)制,恢復(fù)其原貌。墻下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撰寫的“特別告示”為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兩江洋務(wù)總局道臺和江寧府知府會銜豎立的保護明孝陵的告示。</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便是明孝陵的主體建筑-享殿(孝陵殿)。享殿是祭祀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場所,規(guī)模宏大,建筑風格莊重典雅。雖然如今的享殿僅存遺址,但通過遺址的布局和殘留的石柱礎(chǔ),仍能想象出當年的輝煌壯麗。</p> <p class="ql-block">享殿(明孝陵)旁巨大的石柱礎(chǔ)排列整齊,每一個都有一人多高,直徑數(shù)米,可想見當年享殿建筑的高大雄偉。</p> <p class="ql-block">碑殿建于清康熙年間,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謁陵,見墻垣多傾圮,下旨“交與江蘇巡撫宋犖、織造郎中曹寅會同修理”,并御書3“治隆唐宋”四字,交與曹寅(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勒石制碑,以垂永久。碑兩側(cè)是乾隆皇帝題書的御碑。</p> <p class="ql-block">在享殿遺址前,我駐足良久,腦海中浮現(xiàn)出當年皇家祭祀的盛大場景:香煙裊裊,鐘鼓齊鳴,身著華服的皇室成員和文武百官虔誠地行禮祭拜,場面莊嚴肅穆。如今,繁華已逝,只剩下這一片殘垣斷壁,但歷史的記憶卻永遠銘刻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神帛爐位于享殿之前,東西各一座,由黃、綠琉璃件組裝而成,小巧玲瓏。爐顧為單檐歇山式,正中辟券門,門內(nèi)為小室,用于焚燒祭祀所用的神帛和祝版。</p> <p class="ql-block">繞過享殿遺址,沿著神道拾級而上,便來到了寶頂。寶頂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墓,也是明孝陵的核心區(qū)域。寶頂周圍環(huán)繞著高大的城墻,城墻歷經(jīng)風雨,依舊堅固如初。</p> <p class="ql-block">登上寶頂,俯瞰整個明孝陵景區(qū),綠樹成蔭,郁郁蔥蔥,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與明孝陵的古建筑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在寶頂之上,我感受到了一種寧靜與祥和,仿佛歷史的喧囂在這里都已沉寂,只剩下歲月的沉淀和對生命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游覽完明孝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座明清皇家第一陵,不僅僅是一座陵墓,更是一部生動的歷史教科書,它見證了明朝的興衰榮辱,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從精美的建筑雕刻到獨特的布局設(shè)計,從宏大的祭祀儀式到深厚的文化傳承,每一處細節(jié)都彰顯著古代皇家的威嚴與風范,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告別明孝陵,我來到了明孝陵博物館。博物館外觀古樸典雅,與明孝陵的整體氛圍相得益彰。走進館內(nèi),豐富的文物和多樣的展示手段讓人目不暇接。通過大量的出土文物、歷史文獻、圖片以及多媒體展示,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明孝陵的建造過程、皇家陵寢制度以及明朝的社會風貌。</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館的展廳中,我看到了許多與明孝陵相關(guān)的珍貴文物,如精美的瓷器、華麗的金銀器、雕刻精美的玉器等。這些文物不僅工藝精湛,而且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明朝的經(jīng)濟、文化和藝術(shù)水平。其中,一組展示明朝服飾的展品格外引人注目,通過逼真的模特和詳細的文字介紹,讓我對明朝的服飾文化有了更直觀的認識。</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明孝陵博物館,我們對明孝陵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明孝陵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不僅是一座陵墓,更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瑰寶;而明孝陵博物館則是打開這座歷史寶庫的鑰匙,它以豐富的展品和多樣的展示手段,讓歷史變得觸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明孝陵的游覽,是一次與歷史的對話,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我們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熱愛和敬畏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