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16城游記之九) <p class="ql-block">昵稱:老秦東</p><p class="ql-block">美篇號:51968639</p><p class="ql-block">圖文:老秦東</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9號,早餐后,大巴車從肇慶出發(fā),行駛約30分鐘,就到了七星巖風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贊七星巖》</p><p class="ql-block">嶺南肇慶七星巖,</p><p class="ql-block">宛如北斗落人間。</p><p class="ql-block">峰影嵯峨聳碧空,</p><p class="ql-block">波光漣漪映青山。</p><p class="ql-block">摩崖篆刻千年緣,</p><p class="ql-block">石壁詩廊萬古傳。</p><p class="ql-block">勝景催得游客醉,</p><p class="ql-block">心曠神怡思流連。</p> <p class="ql-block">七星巖風景區(qū)位于中國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qū)文明北路,是以自然景觀為主的景區(qū),也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星湖風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qū)建成于1958年,總面積8.227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七星巖風景區(qū)屬南亞熱帶季候風區(qū)氣候,景區(qū)內(nèi)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丹頂鶴,還有國家三有保護鳥類蒼鷺、池鷺、夜鷺等23種,主要植物有鳳凰木、雞蛋花、白蘭花等,景區(qū)陸地綠化覆蓋率約為85%。</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有星湖、山崗、七星巖、巖洞等景點,共有80余處,還有廣東省第一個通過驗收的星湖國家濕地公園。其中,七星巖是七座由石灰?guī)r組成的山峰,自東向西依次為閬風巖、玉屏巖、石室?guī)r、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坡巖。</p><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8日,七星巖風景區(qū)所在的星湖風景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歷史悠久,早在晉代已有文字記載。唐朝書法家李邕(yōng)曾來此游覽并寫下了《端州石室記》,后被鐫刻于石室?guī)r洞口石壁上。2001年,七星巖摩崖石刻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龐麗生在景區(qū)門口留影。 <p class="ql-block">杜東順、劉生鳳在景區(qū)門口留影。</p> 劉生鳳在景區(qū)門口留影。 大家沿大道步入景區(qū) <p class="ql-block">大道上紅燈高掛椰子樹上歡迎游客。</p> 景色秀麗,湖光映影 <p class="ql-block">王秦生、王秀珍在景區(qū)留影。</p> 王秀珍在景區(qū)留影。 <p class="ql-block">杜東順、劉生鳳在景區(qū)留影。</p> 劉生鳳在景區(qū)留影。 杜東順在景區(qū)留影。 龐麗生在景區(qū)留影。 董連成在景區(qū)留影。 <p class="ql-block">七星巖,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嶺南大地之上,其山水相依,風光旖旎,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踏入肇慶七星巖,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水墨畫卷,峰林俊秀,湖水澄澈,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七星巖的美,是那七座如北斗七星般排列的山峰,是那波光粼粼的湖水,是那如夢如幻的云霧,是那讓人留戀忘返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走進七星巖,就走進了一個充滿詩意的世界,山的雄偉,水的靈動,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絕美的風景圖。</p> <p class="ql-block">七星巖的風光,每一處景致都讓人感嘆造物主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七星巖是一幅永不褪色的山水畫,無論春夏秋冬,它都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人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七星巖的美,如同一曲悠揚的樂章,讓人沉醉其中,無法自拔。</p> <p class="ql-block">唐發(fā)聚、孫愛玲、杜東順、劉生鳳、王秦生、王秀珍李慧芳在景區(qū)留影。</p> <p class="ql-block">寧鳳芝、陳佩榮、劉生鳳、陳曉翠、張鳳珍在景區(qū)留影。</p> <p class="ql-block">杜東順、劉生鳳在鐵索橋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杜東順、劉生鳳、王秀珍、王秦生在景區(q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李文成、李文剛兄弟在景區(qū)留影。</p> <p class="ql-block">杜東順、劉生鳳在景區(qū)留影。</p> <p class="ql-block">馮秀珍、龐麗生、寧鳳芝在景區(q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千年詩廊</p><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書法圖案,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石刻藝術(shù)。七星景區(qū)總共有摩崖石刻570多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唐代文學家、書法家李邕在石室洞口留下《端州石室記》后,從唐至今的一千多年來,唐代李紳、宋代包拯、元代文璧、明代俞大猷、清代黎簡、民國吳遠基等歷代文人墨客、官員名士,都在石室洞內(nèi)外賦詩題字,留下330題石刻。字體齊全,文體豐富,其中又以詩歌占多。陳毅元帥的《七星巖》詩中就有詩句"壁上題詞句,千年成詩廊",寫的就是這石室洞內(nèi)琳瑯滿目的摩崖石刻,因此,該洞也被稱為"千年詩廊"。被評為星湖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千年詩廊為星湖十景之一,因陳毅元帥題詩"壁上題詞句,千年成詩廊"而得名。它涵蓋了石室?guī)r洞內(nèi)外的摩崖石刻,有330多幅。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千年滄桑的歷史印記,是嶺南地區(qū)保存最完好的摩崖石刻群,200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朝李邕和李紳、宋朝包拯、明朝俞大猷、清朝馮敏昌和黎簡等都在洞內(nèi)外留下詩文或題字。</p> <p class="ql-block">七星巖巖洞,那是大自然用神奇的刻刀精心雕琢的地下藝術(shù)宮殿,洞內(nèi)景致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踏入七星巖洞,仿佛進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怪石嶙峋,鐘乳石千姿百態(tài),令人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七星巖洞猶如隱藏在地下的璀璨明珠,散發(fā)著神秘而迷人的光芒,吸引著無數(shù)人前往探尋。</p> <p class="ql-block">漫步七星巖洞,感受著那奇妙的地質(zhì)奇觀,不禁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拍案叫絕。</p> 七星巖巖洞入口。 <p class="ql-block">趙寶玲、王秀珍、李香琴、葉樹琴、李慧芳、馮秀珍在巖洞合影留念。</p> 杜東順、劉生鳳在巖洞留影 杜東順在巖洞留影。 <p class="ql-block">王秦生、王秀珍在巖洞留影。</p> <p class="ql-block">龐麗生、杜東順在巖洞留影。</p> 馮秀珍在巖洞留影。 李香琴在巖洞留影 <p class="ql-block">葉樹琴在巖洞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