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春風伴我來黔北,辛苦勞累不后悔。紅色旅游到遵義,感恩知足心里美。繼4月17日上午我和老伴游覽赤水丹霞之后,一路前行,夜宿遵義,18日用過早餐后,我們跟隨參觀的人流,來到了遵義會議會址,參觀會址,參觀陳列館。了卻我和老伴的多年愿望,在這里感受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之地。我和老伴都退休多年,應該說在職工作時,學過黨史軍史,學過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對遵義會議這段歷史還是熟悉的,但就是缺乏親臨轉折地的直觀感覺。退休后的時間歸我們自己支配,于是就有了從東北到西南的貴州行,而貴州行中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遵義行。今天來到盼望已久的遵義會議會址。參觀學習,開闊眼界和思路,豐富退休的快樂生活,心里非常高興。</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補上會址這一課。</b><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年輕時從軍報國,當連隊指導員時,還利用學到課本上的知識,給戰(zhàn)士們講過"遵義會議“這段歷史,后來還在軍隊院校學過這段歷史。那時,我就有個愿望,要到這里來參觀學習。南昌、井岡山、延安、西柏坡,這些革命圣地,我都去參觀學習過。但沒來遵義,始終成了我的遺憾。退休后我和老伴今天來這里,正是補上了這一課。導游、講解員就是我們的老師,他們動情的講解,讓我得知:遵義會議會址,原是黔軍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那時,是30年代遵義最宏偉的建筑。紅軍攻克遵義城后,這里是中央紅軍縱隊的領導機關駐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講解員告訴我和老伴,遵義會議的會議室在樓上,原為房主的小客廳。屋子中央陳列著一張板栗色的長方桌,四周圍著一圈靠背椅,共有20張,為出席遵義會議的人員所坐。長方桌下有一只燒木炭取暖的火盆。此次會議的與會人員有: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陳云、秦邦憲、王稼祥、鄧發(fā)、劉少奇、何克全、劉伯承、李富春、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李卓然、鄧小平、李德、伍修權共20人。其中王稼祥傷口化膿,高燒未退,被擔架抬進會議室參會,并在關鍵時刻,投了毛澤東一票。會場雖然是復原后的場景,但我似乎看到了參會人員為中國革命而堅持真理,獨立自主,敢于斗爭,團結統(tǒng)一的場面。正確終于戰(zhàn)勝錯誤,敢于并能夠糾正最高領導層的錯誤,這是偉大的歷史轉折。也正是從此,改寫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苦難才與輝煌相伴。小樓旁的大槐樹,枝繁葉茂,槐花飄香。講解員告訴我,它有百年歷史了,當年召開會議時,它還是一棵小樹,如今它成為活的文物,成為當年會議的見證者。我和老伴高興的在樓前拍照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參觀展館有收獲。</b><span style="font-size:22px;">從會址參觀后出來,講解員帶我們參觀了遵義會議陳列館。一進大廳,革命領導人的銅像雕塑莊嚴而肅穆,仿佛在為我們今天參觀的人們講述著革命歷史。館內(nèi),講解員為我們詳細講解了展柜中展品背后的故事。紅軍在遵義會議前后的歷史片斷,在我們眼前更加清哳,血戰(zhàn)湘江,四渡赤水,紅軍用的槍炮手雷,當年的桌椅、粗布印花被子、草鞋、斗笠,這些實物,默然凝結著歲月的痕跡;看著翻開的會議記錄本,仿佛身臨其境,看到朱德如何批評博古、李德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支持毛澤東的主張,并堅定地說:"如果繼續(xù)這樣錯誤的`領導,我們就不能再跟著走下去。"感受著凝重而激烈的會議氛圍,當然,這事關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國之幸,民之幸,我們今天依然銘記遵義會議,因其生死攸關之際,糾正了當時具有決定作用的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在存亡危急之時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和中國革命,并且使黨的路線開始轉到了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正確軌道上來,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珍惜退休好生活。</b><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紀念館,我和老伴再看那閣樓,有了不一樣的感情,這場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是中國革命偉大的歷史性轉折,是黨的事業(yè)勝利的燈塔。遵義會議作為我們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極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和寶貴的歷史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仍然需要今天的人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習和發(fā)揚。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需要遵義會議精神。我和老伴雖然退休,但初心不改跟黨走,堅定信念不動搖。當年環(huán)境那么惡劣,革命如此艱辛,戰(zhàn)爭那么殘酷,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革命家,撥云見日,撥正中國革命的航船,從勝利走向勝利。沒有老一輩打下的江山,就沒有今日中國的輝煌發(fā)展。我們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應該珍惜今天擁有的一切。退休只是退崗,不是退出社會,要樂觀向上,做一個利國利民利社會,愛家愛國愛人生的快樂老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次旅游,就是一次學習,一次參觀,就是一次深化。任何時候學習都有用,我們退休的老年人,要活到老學到老,還要快樂到老。遵義之行,陽光燦爛。滿載收獲,加油充電。不虛此行的紅色之旅,激發(fā)了我和老伴的精氣神。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明天,從紅色遵義又向快樂出發(f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平平淡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圖片:平平淡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歌曲曲《十送紅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