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夕霞小筑<div>微單攝影/天津動物園</div><div>美篇號/37441361</div> 四月的天津倒春寒忽冷忽熱,今日春風和煦,草木新綠。春悄無聲息的步伐,穿過了冬日的尾聲,輕輕地,為大地披上了一襲翠綠的新裝。柳絲輕擺,仿佛是春姑娘的秀發(fā),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訴說著關(guān)于新生的故事。 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水上公園南端的天津動物園,北望“天塔旋云”,南臨奧體中心,園內(nèi)樹木蔥郁,碧草連茵,天水一色,風光旖旎。 花兒笑春風,粉嫩的花瓣羞答答地展開,與蜂蝶共舞,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芬芳,那是春天獨有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沉醉不已。小草也悄悄探出了頭,一片片,一叢叢,匯聚成綠色的海洋,宣告著冬天的結(jié)束,春天的到來。 湖水悠悠,春光瀲滟,波光粼粼中映照著藍天白云,好似一幅動人的畫卷,緩緩展開。春天,是詩人的靈感,畫家的調(diào)色板,也是每一個心靈渴望溫暖與重生的季節(jié)。 春以無限的溫柔和力量,喚醒沉睡的一切,告訴我們:無論冬天多么漫長,春天總會如約而至,帶來生機,帶來希望,帶來生命中最美的風景。 今天氣溫高達28度,踏入天津動物園,園內(nèi)游人如織,孩童的歡笑聲與鳥雀的啼鳴交織,而最令我期待的,莫過于那些或威猛、或憨態(tài)、或優(yōu)雅的動物們。 首先來到獅虎山,隔著厚厚的玻璃,一只毛色金黃的東北虎正慵懶地臥在地上曬太陽。它的皮毛在陽光下泛著油亮的光澤,黑黃相間的條紋宛如流動的火焰。 東北虎是動物園現(xiàn)存最大的貓科動物,獨居生活,領地意識極強,每天需要十幾公斤的肉食。 忽然,它站起身,伸了個懶腰,肌肉線條在皮毛下起伏,步伐沉穩(wěn)而有力。它踱步在院子里走來走去,琥珀色的眸子與我對視了一瞬,那眼神冷峻而威嚴,仿佛仍帶著雪原之王的孤傲。 天津動物園的孟加拉虎區(qū)已傳來低沉的虎嘯。這聲音不似獅吼般震耳,卻像一把鈍刀刮過耳膜,讓圍觀的人群不自覺地屏住了呼吸。 起初孟加拉虎在草地上踱步。它的步伐帶著貓科動物特有的優(yōu)雅,掌墊落地時幾乎沒有聲響。每走二十步,它就會停下,用臉頰在突出的石塊上反復磨蹭——這是它在用下頜腺分泌的信息素標記領地。孟加拉虎作為典型的獨居動物,每天要睡16-18小時以保存體力。。 不遠處,獅園里傳來低沉的吼聲。一頭雄獅正趴在地上,鬃毛蓬松如火焰般張揚。 有趣的是,它們一天中有近20個小時在睡覺或休息,只有在清晨或黃昏才活躍起來。 離開獅虎山,我直奔熊貓館。 天津動物園的大熊貓正悠閑地坐在地上,慢條斯理地啃著鮮嫩的竹子。大熊貓是典型的“懶漢”,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它們99%的食物是竹子,但由于竹子營養(yǎng)低,它們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進食。<br><br> 另外一只熊貓似乎察覺到圍觀的人群,歪著頭看了看,隨后又若無其事地溜來溜去,那副憨態(tài)可掬的模樣引得游客紛紛拍照。據(jù)說熊貓的消化系統(tǒng)仍保留著肉食動物的特征,但它們早已適應了素食生活,這種奇特的演化讓人驚嘆大自然的奇妙。 <p class="ql-block"> 來到黑熊區(qū),俯瞰大黑熊,一頭體長近兩米的成年黑熊正用前掌翻動石塊。它的毛發(fā)在逆光中泛著青銅鎧甲般的光澤,厚實的皮下脂肪隨著動作微微顫動。</p> 忽然,它抬起沾滿泥土的鼻尖,精準扒開石塊下的蟻穴,粉紅的舌頭閃電般卷走驚慌的蟻群。棕熊嗅覺比人類靈敏百倍,春天蘇醒后急需補充蛋白質(zhì),這些不起眼的小蟲正是它們的高能零食。 兩頭熊正專注地玩耍。冬季增生的厚毛,露出底下油亮的新生毛發(fā)。春日的黑熊會通過各種方式去除寄生蟲,樹脂混合泥漿形成的天然"鎧甲",還能有效防御蚊蟲叮咬 春日的陽光像融化的蜂蜜,懶洋洋地淌在動物園的池塘里。黑天鵝夫婦正優(yōu)雅地劃開水面,修長的脖頸彎成問號的形狀。它們的羽毛并非純黑,而是泛著墨綠色的金屬光澤,每當轉(zhuǎn)動身體時,就會泛起綢緞般的光暈。 "快看!天鵝游過來啦!"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興奮地跳起來,手里的面包屑像雪花般撒落。 幾個小朋友立刻圍攏到欄桿邊,爭先恐后地伸出小手。黑天鵝不慌不忙地靠近,紅寶石般的喙輕輕開合,精準地接住每一塊食物。 水面突然沸騰起來。幾十尾錦鯉從四面八方涌來,金紅的、雪白的、墨黑的,像打翻了的調(diào)色盤在水里翻滾。它們張著圓圓的嘴,你爭我奪地搶奪沉入水中的面包屑。一只膽大的鯉魚甚至躍出水面,"啪"地濺了小男孩一臉水花,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 黑天鵝顯得格外從容。它們時而低頭啄食,時而昂首挺胸,對那些爭搶的魚兒投以近乎傲慢的一瞥。偶爾,雄天鵝會用寬大的蹼足輕輕撥開魚群,為伴侶開辟一條用餐通道。陽光穿透清澈的池水,將天鵝優(yōu)雅的倒影、魚群歡快的游動和孩子們晃動的影子,都糅合成一幅流動的畫卷。 喂食的歡鬧持續(xù)了約莫半小時。當最后一個面包屑消失后,黑天鵝緩緩游向池心的小島。它們交頸纏綿,黑色的剪影映在粼粼波光中,宛如一幅水墨畫。小朋友們依依不舍地揮手告別,而水下的魚群也漸漸散去,只留下幾串細小的氣泡,記錄著這個溫暖的午后。 野鴨劃開鏡面般的水面,修長的脖頸勾勒出優(yōu)美的弧線。這些看似閑適的水禽,正以人類難以察覺的方式演繹著精密的生存法則。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下,潛藏著一部自然進化打造的生存法典。 每天晨光初現(xiàn)時,成年野鴨會帶領幼雛進行"晨課":用帶鋸齒的喙部梳理羽毛,將尾脂腺分泌的油脂均勻涂抹全身,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關(guān)乎生死——完美的防水層能確保它們在零度以下的冰水中保持體溫。 驅(qū)動著鴨群不斷調(diào)整覓食區(qū)域,在淺水區(qū)用扁平喙部濾食浮游生物,在深水區(qū)改用"倒栽蔥"式潛水捕食。 目前天津動物園有各類動物200余種、3000余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東北虎、金絲猴、扭角羚、丹頂鶴等均為稀世之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熊貓、大天鵝、猞猁等亦為世所罕見 ,更有來自異域的珍稀動物美洲虎、非洲獅、亞洲象、犀牛和金剛鸚鵡等 。 天津動物園是國內(nèi)大型動物園之一,是國家建設部命名的全國“十佳”動物園,也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