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騎行穿越了越南和柬埔寨,今天過境至泰國,不騎車了,做個觀光客。</p><p class="ql-block">再見了柬埔寨...</p> 我們是這樣徒步進入泰國的 我們的行李是被這樣拖著進入泰國的 <p class="ql-block">說起國名, 這一百來年就沒消停過。 古稱暹羅(Siam), 1939年正式改名泰國(Thailand), 1945 年改回暹羅, 自1949年起,又改回叫泰國, 估計這回不能再變了。</p><p class="ql-block">這個泰國,近代史上還有一個污點。二次大戰(zhàn)期間, 在日本的軟硬兼施下,人家不玩什么寧為玉碎 不為瓦全的,打不過,就入伙,泰國成了日本的同盟國,更于1942年1月25日向美國及英國宣戰(zhàn)。二戰(zhàn)結(jié)束后,又和其靠山日本一起,變成了美國的同盟國。呵呵,誰厲害咱就跟誰一伙唄。其后的幾十年間,軍事政變不停;到1980年起, 才安定下來。 雖然這期間有過政治危機, 黃衫軍、紅衫軍的,但還是 逐漸地形成了一個穩(wěn)定的民主政權(quán)。 </p> <p class="ql-block">幾千年來, 這塊土地上走馬燈似的,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幾十個王朝。 從近代史的角度來講, 泰國是這一地區(qū)唯一沒被殖民過的國度。這要歸功于泰王室的外交技巧,巧妙地斡旋于英,法之間,利用他們的權(quán)力爭斗, 保持著平衡與中立。</p><p class="ql-block">20世紀末期,泰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快步進入工業(yè)化國家行列。</p><p class="ql-block">首都曼谷,感覺就像紐約</p> <p class="ql-block">1932 年, 一場不流血的革命結(jié)束了皇家的實權(quán)統(tǒng)治, 泰國的第一部憲法誕生了。從此, 皇室變成了一個象征。</p><p class="ql-block">象征歸象征,民眾對皇室的愛戴卻是實實在在的。這不,今天有皇室成員歸來,一群粉衫軍一大早就聚集在皇宮對面,等著向車隊行禮</p> <p class="ql-block">開路的警車,戒嚴的路段,行禮的軍官...為的是在外國留學的皇孫女回來了。</p><p class="ql-block">給足皇家面子</p> <p class="ql-block">皇宮的氣勢,使人聯(lián)想到白金漢宮。</p><p class="ql-block">但是白金漢宮,游人可以進去參觀...</p> <p class="ql-block">泰皇宮,游人可以把自己擺在守門的御林軍旁,擺個酷姿勢合影。</p><p class="ql-block">房子里面是不讓進去的</p> <p class="ql-block">這個宮,在大皇宮邊上,專事皇家喪葬儀式。</p><p class="ql-block">可以進去看看,但不可以拍照</p> <p class="ql-block">34C的驕陽下,穿著這身行頭,在宮里踢正步。</p><p class="ql-block">御林軍給游人添加娛樂價值</p> <p class="ql-block">和此地區(qū)的大多數(shù)國家一樣,泰國自古以來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 或者干脆說,印度文明塑造了泰國文明。</p> <p class="ql-block">來自印度的佛教,在這兒得到了發(fā)揚光大。泰國是個地地道道的佛教大國,95%的泰國人是佛教徒,小乘佛教(Theravada Buddhism) 是泰國的國教。</p> 太廟,和皇宮圍在一個大院里。既然皇宮不讓進,就看看皇家寺院吧 這個門神,好像有點營養(yǎng)過剩,或者美國快餐吃得太多了 <p class="ql-block">這個形象,好像跟中國儒家有關(guān)</p> <p class="ql-block">太廟里好多這樣的真人大小的金人,或翹個公雞尾巴,或拖個老鼠尾巴,不知什么典故</p> <p class="ql-block">太廟1.9公里的墻上,全是精美的壁畫,講述的是泰國的歷史、民間故事。</p><p class="ql-block">皇上在宮里做樂...</p> 出征... 與敵方交手... 敵方是猴子軍? 與猴廝殺 殺!殺!殺! 猴子也有得手的時候 <p class="ql-block">基本上就是一部血腥史,勝者為王。呵呵,原來王室是這么誕生的。</p><p class="ql-block">巧遇學校外遊,小學老師用麥克風講課。講故事呢吧?真心希望我能聽懂,做一回泰國小學生。</p> <p class="ql-block">烈日炎炎下,遊覽人山人海的皇宮太廟,實在是件辛苦的事兒;匆匆看一圈,感緊開溜。</p><p class="ql-block">大墻外面,感覺能喘口氣了</p> <p class="ql-block">泰國是全世界佛教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95%的民眾,不只是信教,而是篤信。在這個國家,一個男人一生中起碼出家一次。</p><p class="ql-block">我們的騎行領(lǐng)隊Lop曾出家六個月,男人的成人禮吧。</p> <p class="ql-block">長期也好,短期也好,一旦出家,僧侶就恪守出家人的規(guī)矩。</p><p class="ql-block">一大早,天還未亮,和尚們赤著腳,抱著鉢,已經(jīng)在大街小巷化緣了。施主給將食物放入鉢中后,都會雙手合十,微微鞠躬;這是對僧侶的尊重,更是對他們所信仰的宗教的敬畏。</p><p class="ql-block">而這一切,都是默默無語中進行的,籠罩在平祥寧靜的氣氛中。</p> 到處可見僧人,寺院附近更是聚集地 正午的烈日下,赤腳走在烤得滾燙的地面;忍耐,是修行的一部分 <p class="ql-block">太廟玉皇殿里,一撥又一撥的游客對著高高在上的小得看都看不清的佛拜了又拜。</p><p class="ql-block">這樽小佛,這可是泰國的鎮(zhèn)國之寶。1434年,小佛首次被發(fā)現(xiàn)時,是裹在石膏里的,被認為也就是個一般的佛像;偶然的機會,佛鼻子上的石膏脫落,露出一個綠鼻子,一點點剝開,顯露出來一樽綠佛。最初以為是綠寶石雕的,后來鑒定,這是一樽翡翠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數(shù)度被不同王朝擁有,甚至被帶到老撾,供在老撾的太廟;1778年,一場戰(zhàn)爭結(jié)束了玉佛長達226年的老撾流浪生涯,在泰國定居下來。</p> <p class="ql-block">泰國人把它高高供起來,還給它定制了三件行頭,夏季、冬、雨季,各一件。每件都綴滿各色寶石、黃金、白金、鉆石, 價值連城。每年三次給佛換衣裳,那可是舉國盛事,必得國王親自動手,還有高僧做法事。</p><p class="ql-block">哎,當年佛祖,一個生活優(yōu)渥的王子,看不慣世人的不平等,才出家的。俗世的人這么興師動眾的,花納稅人的錢,不知佛祖做何感想!</p> <p class="ql-block">這個金廟里的大金佛,重達5.5噸,據(jù)說是純金。</p><p class="ql-block">這個,拜一拜,還說得過去,畢竟這么大個,好大一推金子呢</p> <p class="ql-block">出租車司機載佛四走四方,他說是和尚開過光的</p> <p class="ql-block">在曼谷做個流浪漢,不會凍著,常年氣溫在30C以上;不會餓著,寺院里發(fā)免費的飯,這才是化緣得到的食物的真正去向</p> 當?shù)靥厣鲂泄ぞ?,一定不可錯過哦 <p class="ql-block">密密麻麻的路邊攤好誘人,看了一個又一個,幾次鼓起勇氣...</p> 最后還是青芒果讓人安心 <p class="ql-block">走在曼谷的大街上,中國的影像力不可忽視,從政府行為…</p> 到鋪天蓋地的旅游團… 到名聲遠播的學堂… 到人家貼心的提醒… 到暖心的標示 <p class="ql-block">強大的購買力,大軍壓陣的人口,說不定啥時天朝的版圖再次向南推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