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術(shù)觀察·第717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95歲的李夜冰和88歲的妻子張秀珍</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工作三十余年來學習、交流、提高的幾點感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夜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個人簡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夜冰,1931年出生于河北省井陘縣石門村(石門村原屬山西省平定縣管轄,1956年1月劃歸河北省井陘縣),是享受副?。ú浚╅L級醫(yī)療待遇的抗日戰(zhàn)爭離休干部。曾擔任原太原市工藝美術(shù)研究所所長,現(xiàn)任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員、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李可染畫院終身研究員、山西大學客座教授,并入選2018年度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高端領(lǐng)軍人才,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fā)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世紀40年代,李夜冰參加抗日戰(zhàn)爭時期解放區(qū)的美術(shù)工作。1947年,他加入正太戰(zhàn)役隨軍宣傳隊,投身戰(zhàn)地美術(shù)宣傳;1948年參加解放太原戰(zhàn)役,擔任《支前民工》畫報主編。他曾擔任民教館員、政府干部、教師、戰(zhàn)地宣傳隊隊員等職,從事美術(shù)創(chuàng)作長達70余年。青年時期,李夜冰調(diào)入中國革命博物館工作,有幸在羅工柳、董希文、石魯、程十發(fā)、關(guān)山月等大師的指導下學習與創(chuàng)作。他深入研究并實踐油畫、版畫、年畫、工藝美術(shù)、舞臺美術(shù)等多個藝術(shù)領(lǐng)域。幾十年來,他走遍祖國各地,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創(chuàng)作了數(shù)以萬計的作品。隨后,他有計劃地出訪世界五大洲40多個國家的120多座重點城市進行藝術(shù)考察,創(chuàng)作了200多幅異國風光作品。他的作品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吸收外來藝術(shù)之長,不斷豐富自身的繪畫語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86年,李夜冰出訪英國舉辦展覽;1989年,率領(lǐng)太原市藝術(shù)家代表團訪問日本并舉辦展覽;自1992年起,先后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并開展藝術(shù)交流及講學活動;2009年,首次在國內(nèi)太原舉辦“李夜冰從藝60年畫展”;2010年,在山西大學美術(shù)館舉辦“李夜冰寫生畫展”;2013年,在中國美術(shù)館舉辦“彩墨情韻——李夜冰畫展”;2015年11月,在安徽博物館舉辦“彩墨情韻——李夜冰畫展(安徽展)”;2016年9月,參加第七屆中國高密紅高粱文化節(jié)“彩墨情韻——李夜冰荷花系列展”;2018年9月,在太原美術(shù)館舉辦“情與覺——李夜冰·關(guān)玉良美術(shù)作品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李夜冰出版了《李夜冰素描集》《李夜冰國畫集》《彩墨五洲——李夜冰世界五大洲中國畫作品集》《李夜冰畫集》《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畫集——李夜冰》《李夜冰文集》《童年的朦朧記憶》散文集等。中央數(shù)字書畫頻道曾五集連播專題片“李夜冰和他的中國畫新六法”,十五集連播教學專題片“一日一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經(jīng)過多年創(chuàng)作實踐,李夜冰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并在繪畫理論方面進行深入探討、研究與升華,發(fā)表多篇理論文章,總結(jié)出中國畫新六法:以色代墨見其筆;色墨混用求其韻;線面結(jié)合含其骨;疏密得當觀其勢;有法無法取其度;有筆無筆重其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在省文史館工作三十余年來學習、交流、提高的幾點感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原任太原市工藝美術(shù)研究所所長,1992年離休后到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工作,至今已有30余年。如今我已九十一歲,在這30余年里,承蒙中央文史研究館、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等各級領(lǐng)導的關(guān)懷與重視,參與了多種活動,在藝術(shù)、交流等方面的學習研究均取得顯著進步,受益匪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中央文史研究館的組織下,我前往中央機關(guān)、四川重慶、東北黑龍江、廣西、天津等地,開展參觀交流學習、深入生活、寫生創(chuàng)作、探討研究藝術(shù)理論、舉辦展覽等活動,收獲頗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98年,中央文史研究館在重慶等地組織展覽、交流及書畫活動。我參展的作品是以荷花為題材的中國畫《荷塘清夏》,因采用中西結(jié)合的彩墨畫法,受到廣泛關(guān)注,展覽期間重慶四家報刊于同日發(fā)表該作品。后來,我還與黃苗子先生等藝術(shù)大家共同創(chuàng)作大幅國畫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08年,參加在北京西山由中央文史研究館組織的“杏林雅集”筆會活動后,我為國務院創(chuàng)作了大型中國畫作品《美在和諧》,該作品被國務院長期保存,并收入《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九十周年》大型畫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5年,中央文史研究館組織京津晉三地在天津舉辦畫展,我創(chuàng)作的中國畫《荷國夢境》受到觀眾及領(lǐng)導的一致好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這三十余年間,通過參與中央文史研究館組織的大量展覽、考察、深入生活、藝術(shù)研究探討等活動,我收獲巨大,自身得到極大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除積極配合中央文史研究館的多次活動外,為展現(xiàn)改革開放以來新時代、新征程中人民生活的變化,幾十年來組織館員多次深入山西各地乃至外地,進行生活體驗與創(chuàng)作。我們前往太行、晉中、晉南、晉西北以及白洋淀、寧夏等地,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并多次舉辦展覽,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既宣傳了時代風貌,也鍛煉了畫家隊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99年,我為新建的山西省政府常務會議廳創(chuàng)作了一幅七米長的中國畫《太行雄姿》。在省文史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我沿著太行山主峰,前往左權(quán)、黎城、平順、壺關(guān)、陵川、陽城等地寫生,為創(chuàng)作搜集素材。此次經(jīng)歷不僅讓我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更讓我深刻感受到太行人民戰(zhàn)勝困難的奮斗精神,這種精神融入到我的繪畫創(chuàng)作中。省文史館多次組織館員深入太行地區(qū)體驗生活,我也因此創(chuàng)作了《岳飛后人岳家寨》《太行天路》等一大批反映太行人民在改革開放后改天換地精神風貌的中國畫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00年,我多次深入晉中地區(qū),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以《晉中民居》為主題的中國畫作品。這些作品在全國多地展出并出版,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通過這些繪畫作品,人們不僅領(lǐng)略到晉中建筑風格的藝術(shù)特色,更感受到晉商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主辦“人說山西好風光”展覽,我創(chuàng)作了一套《汾河新十二景》中國畫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現(xiàn)了太原的城市建設景觀,更反映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精神面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文史館系統(tǒng)工作的幾十年里,我不斷學習、實踐與思考,尤其是與著名畫家、美術(shù)理論家的交流活動,使我的美術(shù)理論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我認為,藝術(shù)是時代的語言,反映著人民的精神、思想與情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藝術(shù)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和變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diào),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指出“我們社會主義文藝要繁榮發(fā)展起來,必須認真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藝,只有堅持洋為中用、開拓創(chuàng)新,做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我國文藝才能更好發(fā)展繁榮起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我也發(fā)表了多篇文章。2009年,我的藝術(shù)格言發(fā)表于文史出版社的《中外哲理名言》一書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 要當好傳統(tǒng)的學生,決不當傳統(tǒng)的奴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 繪畫是時代的語言,絕不僅是博物館的“藏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3. 包容,才能學取他人之長,為我所用,否定別人的一切,等于否定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4. 藝術(shù)的門類沒有高低之分,只有藝術(shù)作品的優(yōu)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的理論文章《繼承與借鑒》入選中華書局出版發(fā)行的《談藝集》全國文史研究館館員書畫藝術(shù)文選;《對當前中國畫發(fā)展的點滴思考》等文章發(fā)表于全國多種刊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特別是2013年,由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文化廳、山西省文學藝術(shù)聯(lián)合會、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藝委會聯(lián)合主辦,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山西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承辦的“彩墨情韻——李夜冰畫展”,在北京中國美術(shù)館二、三展廳展出。此次展覽共展出一百余幅作品,引起全國著名學者、美術(shù)評論家和美術(shù)界的廣泛關(guān)注。展覽開幕式當天舉辦了學術(shù)研討會,邵大箴、薛永年、尚輝、馬振聲、王宏建、王鏞、鄧平祥等美術(shù)評論家、學者出席。大家圍繞“李夜冰中國畫新六法”——以色代墨見其筆;色墨混用求其韻;線面結(jié)合含其骨;疏密得當觀其勢;有法無法取其度;有筆無筆重其神,以及我的《中國畫新六法形成的實踐與思考》一文,結(jié)合現(xiàn)場展出的一百余幅作品展開廣泛討論,并給予充分肯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央文史館主辦的國家藝術(shù)類大型專業(yè)刊物《中華書畫家》在“特別推薦”專題中,用10個頁碼發(fā)表了《奪目而有韻味 充實而有光輝——李夜冰的彩墨中國畫藝術(shù)(品評摘要)》,并在推薦語中指出“李夜冰中國畫新六法”引發(fā)思考,在當今中國畫壇具有獨特價值。同時,該刊還發(fā)表了我的《我的“中國畫新六法”》一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總之,在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工作的這30余年,是我不斷交流、學習、探討藝術(shù)并取得顯著進步的30年。作為一名畫家,我將更進一步深入生活,向人民學習,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為人民奉獻更多反映當今時代,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輝煌成就的藝術(shù)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是我在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館領(lǐng)導下,在文史館系統(tǒng)工作學習的幾點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1年3月寫于濱西華園</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