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 2月27日上午,陰,初春的福州,乍暖還寒,但福州銀河花園三樓會議廳卻是暖融融的。福建省閩浙贛邊區(qū)革命史研究會第三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這里召開。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彥,省政協(xié)副主席劉獻祥,省級老同志陳增光、陳營官、陳樺、陳義興等出席了會議。</p> <p class="ql-block">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彥在會議開場講話中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區(qū),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研究會要發(fā)揮優(yōu)勢,持之以恒推進閩浙贛邊區(qū)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堅持保護第一,積極推動有關部門開展紅色文化遺存認定、修繕和日常管理等行動,加強對紅色文化遺存的系統(tǒng)性保護。深化研究闡釋,積極開展閩浙贛邊區(qū)革命史料的搶救、征集和研究工作,彰顯紅色文化遺存的豐厚內涵和時代價值。強化宣傳教育,著眼培育時代新人,結合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構建“行見八閩”研學圈,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紅色理想,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抓好研究會自身建設,加強聯(lián)系協(xié)作,在存史、資政、育人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展現(xiàn)更大作為。</p> <p class="ql-block"> 會議回憶總結了近年來的工作。福建省閩浙贛邊區(qū)革命歷史研究會成立于2013年。多年來,研究會積極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大力開展閩浙贛邊區(qū)革命史的研究與傳承工作,不斷厚植文化新亮點。研究會聚焦主責主業(yè),開展革命史料的搶救、征集和研究工作,組織離退休老同志、研究會成員和黨史專家學者,收集撰寫回憶資料,先后出版了《南平市閩浙贛邊區(qū)革命史概覽》《烽火刺桐紅.中共泉州城區(qū)工委革命史文集》《龍山紅旗飄》《半山堡壘》等一批反映閩浙贛革命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書籍。去年,研究會以“中共閩東北特委、軍分區(qū)駐地》仙山牧場的故事為線索,完成了反映紅軍時期閩東北游擊戰(zhàn)爭題材的課題《篳路藍縷——打開紅色閩東北的記憶之門》,填補了我省黨史研究的空白,該書出版當月就被推薦為“閩版好書”。研究會加強對紅色遺存的開發(fā)與保護,利用閩浙贛邊區(qū)長期革命留下的豐富遺存,組織分會,積極配合當?shù)赜嘘P部門,建設了龍山會議紀念館、閩江地下航線陳列館、許集美革命事跡陳列館、前洋革命歷史展陳館等一批文化場館,成為在當?shù)赜杏绊懥Φ慕逃龍鏊?、旅游資源。省會也在福州北江濱公園望龍園建立了中共閩浙贛邊區(qū)革命紀念碑,在紀念碑旁修建了方志敏塑像和“思源亭”,成為閩浙贛邊區(qū)革命全省性的一處紀念園。研究會還用講好紅色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方志敏率紅十軍入閩90周年紀念日、全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烈士紀念日、福州解放等重要時間節(jié)點為契機,先后開展了方志敏《可愛的中國》《清貧》論壇交流、“小主人報”紅色小記者采訪閩浙贛革命老人、“慶建黨百年,憶紅色初心”文藝演出、“喜迎黨的二十大,追尋紅色足跡,走進屏南采風活動”等活動。組織作者、藝術家深入創(chuàng)作,推出了紅色小說《寒梅傲雪》、電視連續(xù)劇《長夜星火》、紅色歷史高甲戲《許書記借金記》等優(yōu)秀文藝作品,生動地講好紅色閩浙贛的故事,從而彰顯出閩浙贛紅色文化的豐厚價值與時代內涵。</p> <p class="ql-block"> 會議審議通過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并選舉產(chǎn)生新一屆理事會理事、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和負責人。福建第三屆閩浙贛邊區(qū)革命史研究會:</p><p class="ql-block"> 會 長 凌 冰(女)</p><p class="ql-block"> 副會長 黃蘇福 林家堅 張惠評</p><p class="ql-block"> 楊光偉 馬 騰 陳美好</p><p class="ql-block"> 王 巖</p><p class="ql-block"> 秘書長 黃曉兵(女)</p> <p class="ql-block"> 新會長凌冰發(fā)表講話,部署新一屆工作與任務。</p> <p class="ql-block"> 參加這次會議的有近200人。除了省和部門有關領導和會議代表外,部分研究會會員,閩浙贛人民游擊隊后人列席了會議。本人以閩浙贛人民游擊隊子女身份參加了這次會議。</p> <p class="ql-block"> 會議在全場合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中落下帷幕。</p> <p class="ql-block"> ?。ū疚钠渲形淖炙夭挠扇~軍彪提供,在此深表謝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