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往事悠悠 青春無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是我,坐在階梯教室,同學(xué)為我拍照。</p><p class="ql-block">知青身份轉(zhuǎn)變?yōu)榇髮W(xué)生是1977年恢復(fù)高考,機會被我抓住了。</p><p class="ql-block">我們有一門“電化教學(xué)”課,每個小組一部照相機,一卷膠卷,同學(xué)之間互相拍照。我在擺拍,因為這是課間休息時間,而喜悅卻是由心的。</p><p class="ql-block">實驗樓,老師指導(dǎo)我們在暗室沖洗照片,我學(xué)得洗相技術(shù),別提多快樂啦!這個過程如今仍然記憶猶新。</p><p class="ql-block">自拍自洗照片,那可是時髦得很nei。</p> <p class="ql-block">這些黑白照片有意義:每個小組一臺照相機,大家輪流拍照,然后全組一起完成沖、洗、擴、曬、裁,直至成片。我保存了有我的這么幾張照片。那時候?qū)W院景色也挺美,竟然不知道拍景物。</p> <p class="ql-block">照片是大學(xué)圖書館借閱證使用過的照片,借書證早已經(jīng)灰飛煙滅了,照片保存了下來。</p><p class="ql-block">我們經(jīng)歷過文革的老三屆們,大部分都成為上山下鄉(xiāng)知識青年。家庭出身好的個別人得到保送讀大學(xué)或中專的機會。 而大部分知識青年都在“扎根農(nóng)村”</p><p class="ql-block">我渴望上大學(xué),只是渴望而已。但是我一直努力堅持自學(xué),恢復(fù)高考以后能夠重新步入校門讀書。學(xué)校圖書館我頻繁出入,人際關(guān)系我咸少走動。因此,讀了一些文史哲作品,為我從事教學(xué)工作打下良好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在農(nóng)場做知青時候,大概年齡20歲左右。照片的我(右)背著綠色、繡著為人民服務(wù)字樣的帆布書包。</p><p class="ql-block">我們站在稻田地的田埂上,背后是一大片茁壯成長的秧苗。只可惜那時候沒有彩色照相機。</p><p class="ql-block">我的褲子膝蓋有補丁,那時候以艱苦樸素為榮,即便是新衣服,也愿意做舊。我們的生活觀與如今年輕姑娘們不同。當(dāng)然,那時候的經(jīng)濟基礎(chǔ)也不好,人口多物資限制供應(yīng)。吃飯用糧票,穿衣用布票。為此,干凈整潔的穿著,不加修飾的外貌,概莫能外。</p> <p class="ql-block">隨手摘取幾張黑白老照片,流淌著往事悠悠。</p><p class="ql-block">文字僅僅記述一下照片背景,其實,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有著無盡的悠悠我心。</p><p class="ql-block">寫在74歲的我的2025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自擬</p><p class="ql-block">照片:自選于“老相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