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魯西南金鄉(xiāng)的深秋最是迷人,遼闊的四野,一洼金黃,金黃色的大豆,焦黃色的玉米展示著它們汪洋恣肆的成熟,鄉(xiāng)鄰們的笑臉映了夕陽,也有幾分黃紅。這黃色褪去,便是難得的秋閑了。這是一種帶著富足的閑暇時光,糧囤里滿滿當(dāng)當(dāng),牛羊圈里肥得流油,人們更多的時間聚集在村子的十字路口空地上,拉呱撩閑,說說過不盡的好日子,道道那些古今中外的家長里短。 街巷里,游商多了起來,鋦缸鋦盆的、崩暴米花的、呵啷嘭嘭,當(dāng)然,也離不了那些賣針人。他們推著小車,或是挑著擔(dān)子,敲著鑼、搖著鼓、吆喝著號子,在曲曲折折的巷子里傳得極為幽遠。秋日的陽光里,我想,這應(yīng)該是最難得的魯西南鄉(xiāng)村景象:空曠的田野、庸懶的陽光、散漫的農(nóng)人、商販的吆喝、三兩聲牛哞狗吠。如今,生活在鋼鐵水泥的森林里,再也不見那般景象。 魯西南的秋天極短,因為被夏和冬擠占了太多的空間。冬天,是嬸子大娘嫂子姑娘們做針線活的黃金時間。這針線活,自然是離不開大大小小的鋼針。因此,秋天的鄉(xiāng)間,是賣針人頻繁出沒于鄉(xiāng)村的季節(jié)。太陽掠過東大溝最高的一棵白楊樹的時候,賣針人便推著獨輪車出現(xiàn)在村頭的石橋旁,站在石橋的北面,只能看到高高的橋拱,看不到對面的人或物。但賣針人有自己的獨特標(biāo)志,伴隨著吱吱呀呀的獨輪車車輪聲,他們哼唱著古老而歡快的賣針歌,告訴鄉(xiāng)鄰們,他們來了,帶著各色各樣的鋼針來了。<br><br> 吱吱呀呀的獨輪車一路推到村子十字路口的人場,賣針人先是與拉呱的鄉(xiāng)鄰們打上幾聲招呼,遞上幾根煙,便在空地上鋪上一床被單,又從獨輪車上解下裝有鋼針貨物的木箱,打開,做成格子形狀的木箱里面便是各種型號的鋼針了。村里的男人們是不屑圍過去的,這是女人們最為關(guān)心關(guān)注的事情。嬸子大娘嫂子姑娘們很快就將賣針人的小攤子圍得水泄不通了。 這時賣針人就要扎場子了,目的是吸引買針人。只見他左手拿著一塊軟木板,右手將一撮一撮鋼針?biāo)ι⒉逶谀景迳?,插滿了收起來再插,似乎在展示其嫻熟的“群針入木”的功夫,以引起人們對他的注意。這時賣針人面朝觀眾,嘴里唱道:“大洋針明晃晃,好似羅成的一桿槍!大半子針,二半子針,還有那插花描云的小繡針!穿拍子,納鞋邦——縫縫補補做衣裳——,大的小的多齊全,想用哪樣用哪樣?!边@段唱詞是介紹商品門類!<br><br> 有大嫂去選針的時候,賣針人便夸獎買針的婦女勤勞賢惠,心靈手巧,如此這般唱道:叫大嫂,你聽仔細,買賣東西含道理。好書賣給才子看,好馬賣給英雄騎。好鋤賣給勤勞人,好針賣給做活女。針線營生做得好,全家穿戴都整齊。誰家有個巧媳婦,算是誰家有福氣。今天把針買回去,回到家中添喜氣?;▊€三毛和兩毛,就當(dāng)看了一場戲。全家老少縫個遍,顯得家中蠻和氣。大嫂聽了我的話,一輩子過得都順氣。 偶爾有好熱鬧的男人在旁邊圍觀的時候,賣針人便張口來上一段:這位大哥你慢行,趕會別忘捎包針。買給慈母慈母喜,買給媳婦媳婦親。給你縫身新衣裳,穿在身上更精神。給你做雙新布鞋,穿在腳上走路穩(wěn)。買針花了幾毛錢,換個渾身都穿新。渾身新了易動心,千萬別去混情人。野花雖艷采不得,還是家花香味濃。這賬你要算不清,后悔可別怨旁人。往往引得大家哈哈大笑。<br><br> 女人們猶豫不決的時候,賣針人便順口唱出一段張揚鋼針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唱詞:要穿衣裳先買針,穿針引線任你縫。縫件袍子送給爹,穿在身上爹暖和;縫件棉襖送給娘,娘說生你設(shè)白養(yǎng);縫衣縫衫送公婆,夸你媳婦真賢德;縫件新衣丈夫穿,體體面面走人前;縫件花裙小姑穿,小姑夸你女中賢;縫單縫棉兒女穿,一年四季笑開顏。針線縫個全家歡,你說合算不合算? 年輕漂亮的姑娘來選針,賣針人也會針對性地來上一曲:你來買針俺歡迎,一不騙來二不蒙。俺的鋼針圓又尖,也不折來也不彎。保你用了還想用,保你越用越放心。巧男鋤地用好鋤,巧女做衣用好針。我看姑娘心眼巧,鋼針也想跟你跑。跟你跑,跟你走,不吃你飯,不喝你酒。管你縫衣又縫被,勤拿針線落賢惠。今天你把鋼針買,這趟趕會沒白來。<br><br> 這買賣好了,貨賣得多了,賣針人便會發(fā)揮他們戲謔的本領(lǐng),把氣氛再次推向高潮,來上這么一段:滿會滿街人成群,大嫂想俺賣針人。不是賣針的長得巧,是俺的鋼針實在好。不折不彎不生銹,又明又亮又細溜。你把鋼針買回家,全家老少把你夸。一包鋼針花幾毛,幾毛買個家中寶。 愛賣弄的賣針人,往往唱上這么一段文縐縐的唱詞:賣針的就是一臺戲,包著鋼針表前朝。一包千里走單騎,二包銅雀鎖二喬。三包三請諸葛亮,四包四弟趙云豪。五包五女興唐傳,六包六郎抗北遼。七包下凡七仙女,八包八戒敢降妖。九包九江收英布,十包十面埋伏高。再包唐僧去取經(jīng),又包包公打龍袍。別看戲中男和女,哪個也離不了針線包。青衣藍衫相公巾,蟒袍玉帶烏紗帽,鳳冠霞帔繡花鞋,龍車鳳輦八抬轎,盔甲背旗打馬鞭,全憑針線縫得牢。穿著打扮像個樣,那是針線活兒巧。別看針小不起眼,帝王將相離不了。朝廷三宮和六院,全給針線打交道。天下三百六十行,賣針的不大也不小。住房圖個避風(fēng)雨,吃飯圖個肚子飽。要是沒有針縫衣,光著身子沒法瞧。細細想來細細品,小小鋼針忒重要。趕會的買東又買西,別忘了鋼針買幾包。<br><br> 幾段唱詞唱過后,賣針人便高舉著木板,大聲吆喝:“這么多!只要五分錢,連本都貼進去了!哪位要?給包上!”“我要!我要……”很多人舉著錢要買。這時賣針人瞬間把針拔下來,先用錫紙包好,再用粗紙包外邊,剛要遞給買針人,又彎下腰,捏起兩根,一邊攮在紙包上,一邊咬著牙說:“送你一根,再送你一根!”“給我!給我!”好多人爭著要。賣針人邊收錢邊彎腰拿攤上包好的,又邊遞邊唱:“買上一包帶回家,媳婦見了笑哈哈……”<br><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江夜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