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家鄉(xiāng)金鄉(xiāng)早些年間,活躍著眾多的手藝人,他們或推車騎車或挑擔,靠著精湛的技藝,為父老鄉(xiāng)親們提供生產(chǎn)生活所需。</b>他們周游四鄉(xiāng),走村串戶,以一聲聲或長或短的吆喝,或是獨具特色的梆子銅鑼鈴鐺來招徠主顧,掙取微薄的報酬,用以養(yǎng)家糊口。因了他們提供的各種方便,每到一個村莊,父老鄉(xiāng)親都為免費為他們提供茶水飲食,有時還會為他們提供住宿的地方,無一例外,都會尊稱其為“某師傅”或“某匠”。<br> 這些手藝人是農(nóng)耕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存在對于農(nóng)耕生產(chǎn)和生活持續(xù)發(fā)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如農(nóng)械的修理、修鞋補鍋、鋦缸鋦盆等等。而對于農(nóng)村散雜的畜牧業(yè)而言,劁匠的作用則舉足輕重,金鄉(xiāng)鄉(xiāng)村將“劁匠”稱為“擇(音zei陽平)豬匠”或是“騸豬匠”,就是專司騸割豬仔、雞仔生殖系統(tǒng),使其長肥增重的匠人。 <b>擇豬作為一門古老的手藝,追根溯源,認祖歸宗,也得追到東漢華佗那里去。</b>自古到今,匠人學藝,誰教自己手藝,必然要尊稱一聲師父,此乃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劁豬這個行業(yè)有點兒特殊,天下所有的擇豬匠只有一個師父——華佗仙師。據(jù)說當年平民皇帝朱元璋曾為擇豬匠們寫過一副楹聯(lián):“兩手劈開生死門,一刀斬斷是非根”。這兩句話形象生動,貼切精辟,既準確地說出了行業(yè)特點,更是從生死、是非的大命題出發(fā),贊揚這個職業(yè)的神圣和重要。曾經(jīng)的低賤行業(yè),讓朱元璋一副楹聯(lián)就描繪得高端大氣上檔次了。<div><br> <b> 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家口訣,擇豬匠學藝,也得從背口訣學起。</b>豬有公母,擇法兒自有不同,擇豬匠們要背的口訣也分兩種,“陰手進,陽手出,時時不離三叉骨;大腸冷,小腸熱,花腸鯁如蛇”,這是伺候母豬的口訣,謂之幫劁?!耙皇肿阶】瑁皇置洁?,刀兒劃,拇指掐,左右不離二嘛嘛。要問花腸(輸精管)在哪里,尿泡那底下”,這是伺候公豬的口訣,謂之小擇。幫擇小擇,大手術還是小創(chuàng)口,學藝肇始,擇豬匠們便分的很清!</div> <b>擇豬匠所用的工具,一般都很簡單,一把桃形刀或是柳葉刀、一根縫合針、一圈棉線、一瓶消毒藥。</b>因為擇豬匠設備簡單,沒有止血鉗、止血帶之類的止血,技術也有限,加上給牲口施術的部位特殊,不便于止血。而閹割又是一個出血量比較大的手術,經(jīng)常會有一些家畜由于手術過程大量流血或者術后感染而導致死亡。所以,擇豬匠們都必須會一個特殊功夫——“定法”。一刀割開,血流如注,擇豬匠先是念念有詞,然后對著傷口猛吹一口氣,奔涌的血流就立刻減慢,甚至止住流血。這項功夫深淺,是衡量一個擇豬匠技藝的重要標準。<br><br> <b>擇豬匠出門攬活也有所講究,蝗蟲不能吃過界。如果到別的地方擇豬,那地方的擇豬匠自然不會答應,通常要細細盤問一番:師父是誰?</b>初一還是十五出門?到這里來走的陰坡還是陽坡?若答非所問,那地方的擇豬匠會毫不客氣地收走外來者的工具錢糧。過去在鄉(xiāng)下,這樣的盤問曾發(fā)生數(shù)回。初一出門代表跟師父學的手藝,十五出門乃自學成才,陰坡陽坡乃是幫擇小擇之分,回答時需聲若洪鐘,盡得大師風范,萬萬不能在氣場上敗下陣來。 鄉(xiāng)下各行各業(yè)的匠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節(jié)令,就像麥子吐穗、霜落長河,他們往往只在固定的時節(jié)現(xiàn)身,三伏天有漆匠,立秋后有木匠,寒冬臘月有鋦碗匠。至于春天,則是屬于擇豬匠的季節(jié)。他們總是在自行車把上纏上一根鐵絲,竹竿或鐵絲頂頭用紅布條綁一綹豬鬃,這飄揚著的紅布條和豬鬃就是擇豬匠的招牌,不認識人的只要一看見這紅布條和豬鬃就知道擇豬匠來了。附近的周樓有個周姓的擇豬匠,幾乎包攬了附近村子的擇豬活計,春日陽光溫煦的日子,周師傅早早就騎著他那輛叮當作響的大金鹿進了村子,隨之就響起嘹亮而怪異的劁匠號子,使村子里每一頭多情的豬仔倍感憂傷。周師傅號子聲喊得響、喊得亮,口齒間能還帶點兒狠勁兒, <b>“張大媽、李大媽,我來給你擇個豬娃娃。不擇它不長,不閹長不大,經(jīng)我擇了后,一長千八斤,不信你去稱!”號聲抑揚頓挫,節(jié)奏分明,三短一長或三長一短?!皬埓笊?,李大嫂,擇個豬兒好不好?大小公母一起擇,不擇它不長!”誰家有豬要擇,聽聞號子聲,自然會出來迎接。</b> <b>擇豬匠一般都“手狠心狠”。</b>童年時我曾和小伙伴們目睹過周姓擇豬匠的工作現(xiàn)場,他走進村里人家三兩句一說,便徑直跨入豬圈,而后嫻熟地伸手抓住豬腳往外一提,讓豬肚皮朝外順勢放倒地上,左手按住它的頭,左腳和左膝壓住它的前腿,右腳和右膝蓋壓住它的后腿和后半身,一刀子下去,豬仔才嚎叫了兩聲,第三聲還沒有叫出來,小畜生的俗根便干脆利索地解決了。然后抓一把早已準備好的新燒麥秸灰兒順勢一抹,也不施藥不縫合。幾天時間,豬仔就乖乖地跑,乖乖地長??吹浇o小豬們做“手術”,童年時的小伙伴們總是躲到上屋的門后或灶房的一角,驚恐地聽著小豬們無助的嚎叫。想到小豬們還沒有長大,就被人們整成了“太監(jiān)”,以后長大了再也無法“談戀愛”、“結婚”和“生孩子”了,就會暗自傷心。然而,不大一會兒,我們又會從滿臉嘻笑的爺奶手中接過,用樹葉包裹著燒糊了的、剛從小豬身上割下的“玩意兒”解起饞來。 擇豬匠是個辛苦活兒。他們?yōu)榱艘蛔诨顜捉清X,常常風里雨里走村串戶風塵仆仆。又因為是跟牲畜打交道,牲畜們又不高興被他們弄成“太監(jiān)”,拼命地叫喚和掙扎常常弄得他們滿手滿身的屎尿。平日里,既是人們不小看他們,那些有記性、會記仇的豬狗,也會一見就“惱”的,有時還會追著屁股滿村地咬叫呢!<br><br> <b>隨了時代的變遷和更替,擇豬匠已悄悄遠逝,但他們曾為往昔平淡的鄉(xiāng)村平添的許多企盼和快活,必將長久地銘刻在很多人的記憶里!</b><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江夜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