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呈坎</b><font color="#333333">位于</font>徽州區(qū),始建于東漢三國時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唐末時期,江西南昌府的羅天真、羅天秩堂兄弟倆舉家遷入此地,改名為呈坎。整個村莊按陰(坎)陽(呈)的八卦風水理論選址布局,地形呈現(xiàn)八卦的坎卦,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p> 我們從南門進入景區(qū)。 <p class="ql-block">首先看到的是易經文化區(qū)?。</p> <p class="ql-block"> 易經文化區(qū)建于1996年??,不僅展示了村落的歷史和文化,還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等形式,挖掘和展示當?shù)氐膫鹘y(tǒng)文化資源,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p> <p class="ql-block"> 八卦門,設計靈感來源于《易經》中的八卦風水理論,象征著陰陽平衡和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p> <p class="ql-block"> 平安坎,一條高約2米、寬約1米、厚約0.5米的石坎,上面刻有三條魚,這是呈坎先祖為子孫謀福而立,意為“過坎有魚,平安得福 ”。</p> <p class="ql-block">石刻的八卦圖</p> <p class="ql-block"> 永興湖,是呈坎的靈魂,湖邊環(huán)境清幽,湖面上翩翩荷葉襯著白墻灰瓦、青山遠黛,景色優(yōu)美。</p> <p class="ql-block"> 五福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橋,橋上掛滿了紅絲帶和許愿牌,現(xiàn)是網(wǎng)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曬秋廣場。廣場上滿是五顏六色的農作物,辣椒、玉米、南瓜掛滿枝頭,非常有秋天的豐收氣息。</p> 永興府葉荷書院 呈坎村現(xiàn)今完整保存著東漢三國時期三街九十九巷的古村落肌理,以及唐、宋、元、明、清等歷代古建筑、古遺址180多處。 <p class="ql-block"> 下圖左邊為糧家洲酒坊,由釀酒大師黃成興創(chuàng)始于1893年,傳承6代。圖片上方為鐘英樓,建于明萬歷十一年 (1582年) ,為戶部侍郎羅應鶴府內報時專用。</p> <p class="ql-block"> 羅東舒祠:是羅氏族人為供奉其先祖羅東舒先生而建造。祠堂營造精細,是徽州古建筑的典范之作,被譽為“江南第一名祠”。</p> <p class="ql-block">第一道欞星門</p> <p class="ql-block"> 跨過欞星門,為前天井,左右靠墻各一個碑亭,內有碑刻祠堂記和考工記。</p> <p class="ql-block"> 祠內最精華的部分寶綸閣,為兩層樓閣,面闊30米,進深10米,高15米。</p> <p class="ql-block"> 龍溪河呈“S”形從北向南穿村而過,形成八卦陰陽魚的黑白分界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棠樾牌坊群</b>位于歙縣境內,是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筑藝術的代表作。牌坊群由七座牌坊組成,反映了徽文化中“忠孝節(jié)義”的倫理道德觀念?。?</p> <p class="ql-block"> 我進棠樾村后來到牌坊群。牌坊群旁有兩座祠堂,一座男祠,另一座為女祠。按順序先參觀清懿堂,然后進敦本堂,最后從村口走到村外,觀賞了7座明清石牌坊群。<br></p> <p class="ql-block"> 清懿堂(女祠)建于清代嘉慶年間,是棠樾村大鹽商鮑啟運創(chuàng)建的,借以紀念為徽商的輝煌同樣作出犧牲和貢獻的鮑氏婦女。</p> 敦本堂(男祠)是鮑氏家族的祠堂,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7年)修建,至清嘉慶初年重修擴建。 <p class="ql-block"> 棠樾牌坊群是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處,村內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樸典雅,無論從前還是從后看,都以“忠、孝、節(jié)、義”為順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p> 驄步亭 1.鮑燦孝子坊 2.慈孝里坊 背面 3.鮑文齡妻節(jié)孝坊 背面 4.鮑漱芳父子義行坊 背面 5.鮑文淵妻節(jié)孝坊 6.鮑逢昌孝子坊 7.鮑象賢尚書坊 <p class="ql-block"> 站在村外仔細端祥牌坊群,明代3座,清代4座,一連7座牌坊依次排列,建筑風格渾然一體,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形同一氣呵成。</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唐模古村</b>位于徽州區(qū),始建于唐、發(fā)展于宋元、盛于明清,距今已有近1100年的歷史。?唐模以其獨特的水口園林和徽派建筑風格而聞名,被譽為“中國水口園林第一村” 。</p> 走近唐模,撲面而來的是古樸典雅、安詳寧謐的徽派水口園林。由村中流出的小溪穿過一座座小石橋,翻越一道道攔水壩,形成一道道人工瀑布流往下游。 <p class="ql-block"> 檀干溪水穿村而過,溪上十座石橋連接兩岸民居。</p> 溪邊古樸典雅的水街。 村內的徽派建筑。 <p class="ql-block">水街上的長廊可供行人小憩。</p> <p class="ql-block"> 高陽橋為水街的入口,為廓橋建筑模式,是古徽州地區(qū)僅存的幾座廊橋之一。</p> 唐模曬秋 同袍翰林牌坊 <p class="ql-block">沙堤亭,鎮(zhèn)風水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電視劇《天仙配》中,村口四百多年的香樟樹代老槐樹充當月老,被稱為"天下第一媒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年11月16-17日拍攝于徽州區(q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