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0, 31, 36);">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傳說并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原創(chuàng)故事,而是由現(xiàn)代詩人郭沫若先生在1928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鳳凰涅槃》所引發(fā)的。先生在這首詩中,借用了阿拉伯西方神話中的不死鳥的形象,將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鳳凰相結(jié)合,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神話形象,即火鳳凰。</span></p><p class="ql-block"> 火鳳凰與中國傳統(tǒng)意義上的鳳凰有很大的區(qū)別,鳳凰是一種美麗而吉祥的神鳥,它是皇權(quán)和貴族的象征,也是和平和繁榮的象征。它的形象類似于孔雀或者雉雞,有著五彩斑斕的羽毛,能夠發(fā)出美妙的歌聲。它不會自焚或者重生,而是會在太平盛世或者賢君明主出現(xiàn)時才會降臨人間?!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記載:“楚先民以鳳為圖騰,鳳為火之精,來自太陽中的神鳥,是楚族先祖祝融的化身。鳳鳥代表德,順,仁,義,見鳳則照見自己無染的本心,天下則大和。”</p><p class="ql-block"> 火鳳凰則是一種與火有關(guān)的神鳥,它是自由和革命的象征,也是重生和升華的象征。它的形象類似于鷹或者鸛,有著金色和紅色的羽毛,能夠飛翔于高空和烈火之中。它每隔五百年就會在香木堆上自焚,并從灰燼中再次復(fù)活,變得更加強(qiáng)大和美麗。 </p> <p class="ql-block"> 郭沫若先生在《鳳凰涅槃》這首詩中,描寫了一群火鳳凰為了擺脫舊世界的束縛和壓迫,決定集體自焚,并從烈火中新生,迎接新世界的到來。從先生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來看,火鳳凰涅槃重生有以下寓意和象征。</p><p class="ql-block"> 火代表了熱情、力量、光明、清潔、犧牲和奉獻(xiàn)?;鹂梢哉樟梁诎?,也可以焚毀污穢?;鹂梢詼嘏?,也可以煉化金石?;鹂梢员磉_(dá)愛情,也可以表達(dá)憤怒?;瘌P凰選擇用火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也是用火來開始自己的新生,這表明了他們對舊世界的徹底否定和對新世界的無限渴望,以及他們不懼痛苦、義無反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zhí)著精神。</p> <p class="ql-block"> 灰代表了死亡、消亡、沉寂、平靜、謙卑和虛無?;沂腔鸬慕Y(jié)果,也是火的源頭。灰是一切的終結(jié),也是一切的開始?;沂且环N無形無色的狀態(tài),也是一種有機(jī)有質(zhì)的物質(zhì)?;沂且环N放棄和舍棄,也是一種獲得和保存?;瘌P凰從灰燼中重生,這表明了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以及他們對死亡的超越和征服,以及他們對永恒和不朽的追求和實(shí)現(xiàn)。</p> <p class="ql-block"> 涅槃代表了解脫、圓寂、安樂、無為、不生和空。涅槃是佛教教義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超越生死輪回,達(dá)到最高理想境界的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 涅槃原意是火的息滅或風(fēng)的吹散狀態(tài),后來轉(zhuǎn)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之境地。涅槃是一種非因緣所生,無所造作的無為法,所以不屬于空的范疇。</p><p class="ql-block"> 涅槃又譯為不生,無為,無動。火鳳凰涅槃重生,這表明了他們對佛教思想的借鑒和運(yùn)用,以及他們對生死輪回的超脫和突破,以及他們對圓滿寂滅的理解和體驗(yàn)。</p> <p class="ql-block"> 涅槃重生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指鳳凰經(jīng)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yàn),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達(dá)到升華。又稱為“鳳凰涅槃”。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義無反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zhí)著精神。</p><p class="ql-block"> 涅槃重生是佛教從“緣起論”出發(fā),揭示人空法空,一切皆空。但是如果什么都“空”掉了,目標(biāo),理想和皈依。為了防止這一點(diǎn),佛教又提出,有一種一空寂為特點(diǎn)的實(shí)體是不一因緣,獨(dú)立自主,永恒存在的,他就是“涅槃”。</p><p class="ql-block"> 佛教肯定涅槃境界的存在,這是否與其“一切皆空”的世界觀相矛盾?答案是否定的。佛教講“一切皆空”,是針對因緣而生的“有為法”而言的。涅槃世界不屬于因緣造作的“有為法”,乃是非因緣所生,無所造作的“無為法”,所以不屬于“空”的范疇。在這個意義上,“涅槃”又譯為“不生”,“無為”,“無動”。</p> <p class="ql-block"> 涅槃,是佛教中一個重要的概念,代表著一種超越生死、無上的境界。涅槃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后所達(dá)到的境界,也是佛教中修行者追求的最高目標(biāo)之一。佛教中涅槃的實(shí)現(xiàn)并非一成不變的,它有著不同的層次和境界。</p><p class="ql-block"> 這種無限的存在和智慧被稱為是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境界,同時也是一種沒有起點(diǎn)和終點(diǎn)的存在,是一種永恒的存在。涅槃的實(shí)現(xiàn)是通過消除煩惱和貪執(zhí),獲得一種徹底的解脫和超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初期的佛教教義中,涅槃被描述為一種完全的滅盡,即徹底消除煩惱和貪執(zhí)。但在后期的佛教中,涅槃被描述為一種無限的存在和智慧,一種超越生死的境界。</span></p> <p class="ql-block"> 1932年沙特阿拉伯王國建國,麥加被稱為“宗教之都”。1962年伊斯蘭世界聯(lián)盟于在此成立,使麥加成為世界伊斯蘭教的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麥加是伊斯蘭教的發(fā)源地,城中有伊斯蘭教第一大圣寺——禁寺。</span>麥加城有一個克爾白神廟,神廟中間有一個巨變的立方體宮殿,宮殿的墻壁上鑲嵌著一塊被奉為圣物的隕石,這個立方體宮殿就叫天方,天方宮殿是天下穆斯林朝拜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阿拉伯稱為西方的“天方國”,有一對神鳥,雄為鳳,雌為凰。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fù)從死灰中更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循環(huán)不已,成為永生。 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fù)人世紅塵間的所有痛苦和恩怨情仇,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jié)換取人世的祥和與幸福。同樣在肉體經(jīng)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回后它們才能得以重生,浴火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鳳凰涅槃,浴火重生。</span></p><p class="ql-block"> 全彩激光燈映射出長達(dá)數(shù)公里的時光隧道和漫天的云彩,高達(dá)十米的烈焰從山頂噴薄而出,飛瀑飛流直下,在水與火的交融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聲長鳴,它煽動焰紅的雙翅,沖出熊熊烈火,此刻,山河震顫,日月旋轉(zhuǎn),</span>鳳在歌鳴,凰在和弦,演繹一部五百年前的神話,一個流傳千古的美麗傳說。</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2024年10月22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甲辰【龍】九月二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