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美青海,是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這里幅員遼闊,走不出來的廣袤和蒼茫。</p><p class="ql-block">青海地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復(fù)雜多樣,絕大部分地區(qū)為高原,東部多山,西部為高原和盆地,兼具青藏高原、內(nèi)陸干旱盆地和黃土高原三種地形地貌,而且內(nèi)有黃河、長江、瀾滄江、黑河、大通河5大水系。</span></p><p class="ql-block">地勢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部低,西部海拔高峻,向東傾斜,呈梯型下降,東部地區(qū)為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地形復(fù)雜,地貌多樣。</p><p class="ql-block">青海有著“世界屋脊”的美稱。青海東部素有“天河鎖鑰”“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沖”等稱謂,是長江、黃河、 瀾滄江的發(fā)源地,被譽為“ 三江源”“長江源頭”“中華水塔”。</p><p class="ql-block">中國有中國只有四個無人區(qū),其中之一就是青海的可可西里無人區(qū)。</p><p class="ql-block">地貌的多樣性,水系的豐富,使得青海大地呈現(xiàn)了五彩斑斕的天地。</p><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在三年前沿著315國道從西寧抵達(dá)茫崖,海西的美麗和壯闊留下了極為深刻的體驗,三江源和可可西西也成為了下一次旅行目的地。</p><p class="ql-block">三年后的這個秋季,終于來到這片美麗動人的神秘之地,探訪三江源和可可西里。</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自然保護區(qū)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fā)源地,長江水量的25%、黃河水量的49%、瀾滄江水量的15%都來自這里,被譽為“中華水塔”。這里是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和生物多樣性分布區(qū)之一,是我國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國生態(tài)安全的重要屏障。</p> <p class="ql-block">江河奔流,動物歡暢。三江源是萬山之宗、眾水之源、野生動物的天堂。</p><p class="ql-block">而三江源國家公園因水源廣布而得名。</p><p class="ql-block">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從這里發(fā)源,因眾山高聳而深刻影響著世界氣候。這里孕育了昆侖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等大山,誕生了與西藏岡仁波齊、云南梅里雪山齊名的阿尼瑪卿、尕朵覺沃兩大藏傳佛教神山。</p> <p class="ql-block">三江源國家公園涵蓋了治多、曲麻萊、瑪多、雜多四縣和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管轄區(qū)域。</p><p class="ql-block">長江源園區(qū),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曲麻萊縣,以高山冰川著稱,是藏羚、野牦牛、藏野驢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棲息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煽晌骼锸澜缱匀贿z產(chǎn)地完整劃入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黃河源園區(qū)位于果洛州瑪多縣境內(nèi),以千湖景觀聞名,范圍內(nèi)有扎陵湖、鄂陵湖2處國際重要濕地,均位于自然保護區(qū)的核心區(qū)。</p><p class="ql-block">瀾滄江源園區(qū),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以高原峽谷為主,是全球雪豹分布最密集的地區(qū)之一。</p> <p class="ql-block">因此這次旅行始于格爾木,終于瑪沁</p><p class="ql-block">D2 西寧~察爾汗鹽湖~格爾木市</p><p class="ql-block">D3 格爾木 ~</p><p class="ql-block">**昆侖圣泉/無極龍鳳宮</p><p class="ql-block">**昆侖山口/玉珠峰冰川/昆侖大峽谷</p><p class="ql-block">~格爾木</p><p class="ql-block">D4 格爾木~不凍泉~可可西里雪山觀景臺~索南達(dá)杰保護站~楚瑪爾航拍點</p><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藏羚羊觀景臺</p><p class="ql-block">~曲麻萊縣</p><p class="ql-block">D5 曲麻萊縣~巴干鄉(xiāng)~尕朵覺沃神山正面~賽康寺(尕朵覺沃神山背面)</p><p class="ql-block">~嘎覺悟文化度假村~卓木其村落~曲麻萊縣</p><p class="ql-block">D6 曲麻萊縣~治多縣~貢薩寺遺址~萬里長江第一灣~日阿東拉埡口~瀾滄江源頭-扎青鄉(xiāng)~雜多縣</p><p class="ql-block">D7 雜多縣~昂賽大峽谷(三江源國家公園·大貓谷)~瀾滄江第一灣~囊謙白扎鹽場~尕爾寺~囊謙</p><p class="ql-block">D8 囊謙縣~尕丁寺~玉樹</p><p class="ql-block">D9 玉樹</p><p class="ql-block">結(jié)古寺~當(dāng)代山觀景臺~巴塘熱水溝/巴塘草原/班慶寺~文成公主廟/禪古寺~勒巴溝巖畫~唐僧曬經(jīng)臺~三江源紀(jì)念碑/高速通天河大橋合影~當(dāng)卡寺~新嘉娜嘛呢石經(jīng)城</p><p class="ql-block">D10 玉樹~星星海景區(qū)</p><p class="ql-block">【右--阿涌該馬錯/阿涌吾爾馬錯 </p><p class="ql-block">左--龍日阿錯】~瑪多縣~冬格措納湖~阿尼瑪卿山及冰川~瑪沁縣</p> <p class="ql-block">從西寧往格爾木須行車7-8小時,期間的青海湖茶卡鹽湖及翡翠湖等均已在三年前領(lǐng)略,為緩解第一天的行程的疲憊,來到了滿眼青蘋果綠的察爾汗鹽湖,遇見了橙色的落日</p> <p class="ql-block">水墨畫般的地貌</p> <p class="ql-block">一路西行</p><p class="ql-block">山野浪漫</p><p class="ql-block">最美的風(fēng)景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青海盛產(chǎn)鹽湖,有大大小小的鹽湖100多個,前些年去過了茶卡、東臺西臺及翡翠湖,而在格爾木附近有著中國最大、世界第二的<b>鹽湖察爾汗</b>,有鹽值更有顏值的美麗鹽湖</p> <p class="ql-block">凈山、凈水、凈空</p><p class="ql-block">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極</p><p class="ql-block">蒼涼與大美共存</p><p class="ql-block">荒寂與寶藏同生</p><p class="ql-block">黃沙與碧湖輝映</p><p class="ql-block">草原與雪山相連</p><p class="ql-block">這里是——祖國聚寶盆 神奇柴達(dá)木!</p> <p class="ql-block">踞于巍巍昆侖山和祁連山之間的柴達(dá)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寶盆”之譽蜚聲海內(nèi)外,而柴達(dá)木盆地的心臟則是赫赫有名的察爾汗。察爾汗鹽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鹽湖之一。它富足得令人驚訝的鹽礦資源和長達(dá)32公里的奇異“萬丈鹽橋”風(fēng)光,使它的名字響亮了半個多世紀(jì)。</p> <p class="ql-block">“察爾汗”在蒙古語中意為“鹽的世界”,鹽湖形成于數(shù)億年前,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隨著地殼運動,喜馬拉雅山脈隆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又因為海水的流失大大小小的湖泊就此成形。封閉的地形使流域內(nèi)的徑流不斷向湖泊內(nèi)匯聚,鹽分也隨著徑流流入湖泊,同時在干旱氣候的作用下,湖內(nèi)高濃度鹵水逐漸結(jié)晶成鹽,最終形成了現(xiàn)在的察爾汗鹽湖。</p> <p class="ql-block">進大門后需坐大巴大概半小時左右,下車后 左手邊方向有觀光車坐到最后一站。</p><p class="ql-block">里面有秋千、白色鋼琴、星空屋 等…</p> <p class="ql-block">鹽湖,是古海洋經(jīng)青藏高原的地殼變遷,被山峰分隔并逐漸萎縮和干涸而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在察爾汗有一個傳說是這樣說的:很早很早以前,察爾汗這里遍地都是金銀珠寶,可是山神魔怪們不夠本分和淡泊,為搶奪財寶而終年爭戰(zhàn)不休,這里帶來了很大的災(zāi)難。仙居昆侖山深處的西王母得知后,說“這太不像話了”,決定擺平這些事,她命司水神放下天水來,把這些寶貝都淹了,讓誰也拿不到,只留人間的后代們。于是,這里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鹽湖。</p> <p class="ql-block">察爾汗鹽湖一切綠色植物均難以生長,但卻孕育了晶瑩如玉、變化萬千的神奇鹽花。鹽花是鹽湖中鹽結(jié)晶時形成的美麗形狀的結(jié)晶體稱謂。鹵水在結(jié)晶過程中因濃度不同、時間長短不一、成份差異等原因,形成了形態(tài)各異,鬼斧神工一般的鹽花。這里的鹽花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狀若亭臺樓閣,或像飛禽走獸,一叢叢,一片片,一簇簇地立于鹽湖中,把鹽湖裝點得美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如若驅(qū)車行駛在215國道上,你會發(fā)格爾木市附近有一段筆直的公路,如橋般浮在察爾汗鹽湖上。如果不是迎面“萬丈鹽橋”四個大字,你會以為它就是普普通通的公路,但其實這是一座長達(dá)32公里的鹽橋,因折合市制達(dá)萬丈而被譽為“萬丈鹽橋”。</p> <p class="ql-block">巍巍昆侖 無言可可西里 <b>格爾木</b></p> <p class="ql-block">格爾木是此次西行的首站。</p><p class="ql-block">“格爾木”是蒙古語譯音,又譯作高魯木斯、郭里峁、噶爾穆,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是青海連接西藏、新疆、甘肅的戰(zhàn)略要塞和中國西部的交通樞紐,青藏、青新、敦格三條公路干線在此交匯;青藏鐵路已全線通車;境內(nèi)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昆侖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自然景觀</p> <p class="ql-block">格爾木在柴達(dá)木盆地西南部,南依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東與都蘭縣接壤,北部是大柴旦和茫崖行政區(qū),西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交接。</p><p class="ql-block">G109國道,從格爾木前往拉薩即是著名的青藏線,經(jīng)過五道梁、雁石坪、安多、那曲,最終到達(dá)拉薩,前半段經(jīng)過了巍巍昆侖和可可西里,是一條壯麗的風(fēng)光大道</p> <p class="ql-block">格爾木出發(fā),沿著G109國道向南前行,不遠(yuǎn)處被峽谷里的清澈河流吸引,導(dǎo)航定位這是格爾木河</p> <p class="ql-block">格爾木河,上源分2支:</p><p class="ql-block">左支奈金河(奈齊格勒河),發(fā)源于昆侖山脈的博卡雷克塔克山的冰川,是格爾木河的主源。</p><p class="ql-block">右支修溝郭勒河(舒爾干河),發(fā)源于唐格烏拉山。兩河在納赤臺以下匯合后始稱格爾木河,經(jīng)格爾木市,北流分支注入達(dá)布遜湖。</p> <p class="ql-block">河谷中已經(jīng)漸有秋色,在茫茫的昆侖山映襯下,如畫卷</p> <p class="ql-block">“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睆?fù)雜的地質(zhì)構(gòu)造、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景觀加上神秘的昆侖神話, 昆侖山 如一部永恒的史詩,記錄著近300萬年的地質(zhì)變遷歷程, 它以獨特的演化史形成了全球最豐富、最廣博、最珍貴的地質(zhì)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G109國道貫穿昆侖山地質(zhì)公園,一路能觀賞到地震遺跡和冰川地貌,以及歷史悠久神秘莫測的道教文化景觀和昆侖神話,蒼茫的高原風(fēng)光令人心動不已</p> <p class="ql-block">地質(zhì)公園由納赤臺景區(qū)、西大灘景區(qū)、瑤池景區(qū),三個風(fēng)格各異的景區(qū)組成,北起納赤臺,南至昆侖山口。</p> <p class="ql-block">昆侖圣泉~納赤臺</p><p class="ql-block">3700米的青藏公路邊上,不小心會錯過的小景點,卻有著神奇的傳說。</p><p class="ql-block">圣泉在昆侖山系的沙松烏拉山和博卡雷克塔格爾山之間,昆侖河北岸,亦稱昆侖泉?!凹{赤臺”系藏語譯名,為“沼澤中的臺地”之意。</p><p class="ql-block">沼澤中的臺地</p><p class="ql-block">泉池四周,由花石板砌成多邊形的圖案,中央一股清泉從池地驀然噴涌而出,形成一個晶瑩透亮的蘑菇花,泉水冷冽、清澈、透明。此清泉雖處在海拔高寒地區(qū),常年冰天雪地,水溫較低,但一年四季從不會封凍,為昆侖山中第一個不凍泉。</p><p class="ql-block">納赤臺泉水量大而穩(wěn)定,可達(dá)224.7升/秒,礦化度小于0.5克/升,并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氣體,彼人們謄為“冰山甘露”。</p> <p class="ql-block">此泉一個傳說。相傳當(dāng)年西王母于昆侖山中瑤池之畔宴請諸神,創(chuàng)造神應(yīng)約赴會。席間,諸神訴功,創(chuàng)造神凡摩表示要將昆侖山之北造成花氆氌(藏pulu)之地,讓那里草肥水美牛羊壯,碧野千里飄奶香。西王母聽之,心曠神怡,特饋贈凡摩幾樽瑤池瓊漿。宴罷,凡摩返。途中,凡摩飲興未艾,信手把樽暢欽,不料大醉。金樽擲地,瓊漿四溢。其乘坐的蓮花神龕化為赤臺群山,溢出的瓊漿水為昆侖泉。</p><p class="ql-block">據(jù)說當(dāng)年文成公主進藏時在此處遭遇風(fēng)沙煙瘴,無法前行,迎親大人說此乃神山,須虔誠拜祭方能通過,文成公主下輦將從長安拜請的佛像供奉在一個平臺上拜祭,忽然一股清泉從佛像前噴涌而出,形如寶塔蓮花,此乃昆侖圣泉。</p> <p class="ql-block">昆侖山一直都被譽為“萬山之祖”,這里也被稱為天界和人間的交界處。今</p><p class="ql-block">昆侖山無極龍鳳宮位于格爾木西南120千米處的青藏公路旁,海拔3800米,是供奉三圣母的昆侖山道觀。因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鳳的后代,無極龍鳳宮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無極龍鳳宮是供奉三圣母的昆侖山道觀,既西王母、九天玄女、金圣老母。相傳西王母的蟠桃盛會便是在這里舉行的,同時這里也是姜子牙飛升成仙的地方。另外殿中還供奉著釋迦牟尼、十世班禪大師像和鴻均師祖像。</p> <p class="ql-block">從 格爾木市出發(fā)往青藏公路走,到達(dá)無極 龍鳳宮拐進去,進入昆侖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一路上路況很好,遇到很多野生動物,比較常見的就是藏野驢和藏羚羊,還遇到兩匹壯碩的野狼,這里是可可西里的邊緣,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G109國道與青藏鐵路并行</p> <p class="ql-block">青藏鐵路全線最高的橋三岔河特大橋,地處海拔3800多米的高山峽谷中,橋面距谷底54.1米。</p><p class="ql-block">這座大橋全長690.19米,共有20個橋墩,其中17個是圓形薄壁空心墩,墩身頂部壁最薄處僅有30厘米。在如此極端的環(huán)境條件和技術(shù)挑戰(zhàn)建成如此規(guī)模的大橋,是青藏鐵路上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線</p> <p class="ql-block">河谷里的大地之脈</p> <p class="ql-block">淺淺的谷底公路旁,干涸的河床,幾道悠悠大彎的河流,在大地上刻畫出丹青脈絡(luò)</p> <p class="ql-block">無人機逐漸拔高,大地之脈神奇和震撼也漸次呈現(xiàn),淡淡的河水在灰黃的大地上漸次緩緩流淌,在光影的遮罩下,雖不那么強烈,但紋理清晰</p> <p class="ql-block">干涸的河道,成為高原上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樹</p> <p class="ql-block">當(dāng)你來到拜山臺,你會被這里的壯麗景色所震撼。你可以遠(yuǎn)眺玉珠峰冰川的壯觀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這里的冰川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仿佛是一座座銀色的寶塔,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昆侖山口,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關(guān)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稱“昆侖山埡口”。</p><p class="ql-block">莽莽昆侖,氣勢磅礴,四季寒冬,銀裝素裹,群山連綿,萬仞云霄。</p><p class="ql-block">昆侖山口有個藏羚羊的群雕寫著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告訴大家可可西里已經(jīng)到了。在群雕旁還有索南達(dá)杰烈士的紀(jì)念碑。</p> <p class="ql-block">過昆侖山埡口前行不久即是可可西里雪山觀景臺,這里可以可同時觀賞到玉珠峰和玉虛峰,兩側(cè),海拔6000米以上的玉虛峰和玉仙峰亭亭玉立,終年銀裝素裹,云霧繚繞,形成聞名遐邇的昆侖六月雪奇觀。</p> <p class="ql-block">玉珠峰又稱可可賽極門峰,海拔6178米,是昆侖山東段最高峰,格爾木南160公里的昆侖山口以東10公里。是昆侖山東段最高峰,南緩北陡,南坡冰川末端海拔約5100米;北坡冰川延伸至4400米。山峰頂部常年被冰雪所覆蓋,無巖石表露。冰雪坡較平緩。粒雪盆以下冰川,由于每年氣溫高,融化快,降水少,消融大于累積,屬消退型大陸冰川。</p> <p class="ql-block">玉虛峰,位于昆侖山口東面。</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海拔6000米的雪山冰峰,峰頂高聳巍峨,山體通坡凍封雪裹,山腰白云繚繞,看上去猶如一位銀裝素裹,婷婷玉立的女子,昂然挺立在群山之上。玉虛峰相傳為玉皇大帝的妹妹玉虛神女居住的地方。傳說,當(dāng)年玉皇大帝見昆侖山雄偉高大,氣勢軒昂,景象萬千,且離天庭很近,便在昆侖山頂修建了一座軒轅行宮。玉帝的妹妹玉虛得知后,很不服氣,說玉帝霸占的地方太多了,不僅占了天上,還要把地上的好地方也據(jù)為已有。玉帝沒有辦法,只好把其中的一座山峰讓給了玉虛。玉虛便在這座山峰上為自己修筑一座冰清玉潔、俏麗奇美的行宮,而且經(jīng)常帶著眾姐妹到此游玩,所以,這座山峰就叫玉虛峰。</p> <p class="ql-block">G109國道漸漸進入了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雖然這里是可可西里的邊緣地區(qū),但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來的蒼茫的戈壁、晶瑩的湖泊、巍峨的雪山、莽莽的草野共同組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nèi)。它是橫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區(qū)之間的一塊高山臺地。保護區(qū)西與西藏相接,南同格爾木唐古拉鄉(xiāng)毗鄰,北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相連,東至青藏公路</p> <p class="ql-block">在這片遙遠(yuǎn)的高原,風(fēng)吹過的地方,留下了歲月的痕跡。</p><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這個名字如同古老的咒語,每一次呼喚,都是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p><p class="ql-block">雪山之巔,云霧繚繞,仿佛是古老的神靈在低語。那些峭壁上的冰川,如同時間的刻刀,雕刻出了千萬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而在那雪山之下,是無盡的草原,那里有風(fēng)的歌聲,有雪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河流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蜿蜒的印記,它們是大自然的詩人,用水的語言,講述著古老的傳說。</p><p class="ql-block">那些河流,它們從雪山之巔流下,經(jīng)過草原,最終匯入大海,完成了一個生命的輪回。</p><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成群的藏野驢和藏羚羊,它們在草原上自由地奔跑,享受著生活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這片土地,不僅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生命的樂園。</p><p class="ql-block">在這里,每一個生命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每一個生命都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溫暖和關(guān)懷。</p><p class="ql-block">而那些深藏在山谷中的古老村落,那些被時間遺忘的古老傳說,都是這片土地的寶藏。而對于那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來說,可可西里不僅僅是他們的家園,更是他們的驕傲。他們與這片土地和諧共生,守護著這片凈土,傳承著古老的文化和傳統(tǒng)。</p> <p class="ql-block">茫茫的可可西里,忽然之間晴朗的天空濃云在聚集,黑黢黢的天空壓迫著視覺,盡顯高原的冷酷與茫然…這時深刻意識到了這里是可可西里,雖然只是邊緣…</p> <p class="ql-block">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風(fēng)是最好的旅伴。它從雪山的頂峰吹來,帶著冰雪的清涼,穿越草原,帶走了花草的芬芳,最后匯入深邃的湖泊,與湖水共舞。這風(fēng),它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的所有變遷,它是大自然的使者,也是這片土地的守護者。而在風(fēng)的背后,是那片無垠的天空。那里,云朵自由地飄浮,時而聚集成一片,時而散開成一朵朵。這些云朵,它們仿佛是大自然的畫師,用自己的身體為這片土地繪制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在這片神奇的大地上,生命與自然和諧共存,它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麗的夢境。而那些探索這片土地的人們,也成為了這個夢境的一部分,他們的足跡、他們的故事,都成為了這片土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1996年5月,中國民間第一個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站——索南達(dá)杰自然保護站奠基。</p><p class="ql-block">長江北源楚瑪爾河流域及周邊地區(qū)是中國目前最大一片無人區(qū)之一的可可西里。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500米,是中國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動物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等最集中的地區(qū)。近年由于非法偷獵者的大量涌入,野生動物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當(dāng)?shù)卣蚪?jīng)費不足,保護野生動物的范圍和力量也相當(dāng)有限。1994年1月18日,治多縣西部工委書記索南達(dá)杰為保護藏羚羊,一人同18名偷獵者槍戰(zhàn),英勇犧牲。</p> <p class="ql-block">在之后一年多時間里,“保護長江源,愛我大自然”活動籌委會(綠色江河前身)曾經(jīng)過多方努力沒能籌集到足夠的建站資金,最終楊欣把自己的長江源探險經(jīng)歷寫成一本書——《長江魂》,用義賣書的錢購買建筑材料,并招集了十二個志愿者,在治多縣西部工委協(xié)助下,于1997年9月10日在可可西里東側(cè)的昆侖山腳建立起索南達(dá)杰自然保護站,作為可可西里反偷獵工作的最前沿基地。促進了可可西里藏羚羊保護的進程。</p> <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這里所有的一切,組成了一種壯闊的無言之美,這是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的感嘆。</p><p class="ql-block">可可西里,世上再無地方如你般純凈和驚艷</p> <p class="ql-block">過索南達(dá)保護站不久的G109國道上,這里有一條色彩奇特而艷麗的河流,裝飾著無人區(qū)的荒漠,這是楚瑪爾河,長江源頭的北支源流。</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是楚瑪爾河航拍的第一個點位。</p> <p class="ql-block">長江上源水系主要由北支楚瑪爾河水系、西支沱沱河水系、南支當(dāng)曲水系組成。源于雜多縣的當(dāng)曲,與源于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zhèn)(玉樹州代管)的沱沱河在格爾木市治多縣的唐古拉山鎮(zhèn)與雜多縣的索加鄉(xiāng)交界的囊極巴隴匯合后,稱通天河。在匯合口下曲麻萊縣與治多縣交界的曲麻河鄉(xiāng)日所得隴接納北源楚瑪爾河。</p> <p class="ql-block">楚瑪爾河是長江源頭的北支源流,藏語意為“紅水河”。</p><p class="ql-block">長江源水系主要由北支楚瑪爾河水系、西支沱沱河水系、南支當(dāng)曲水系組成。</p><p class="ql-block">楚瑪爾河是長江源頭的北支源流,藏語意為“紅水河”。</p><p class="ql-block">當(dāng)曲是長江源頭的南支源流,藏語意為“沼澤河”,蒙古語稱“牦牛河”,長352千米。沱沱河是長江源頭的中支源流,現(xiàn)被定為長江正源,蒙語意為“紅河”。</p> <p class="ql-block">楚瑪爾河,也被譯為曲麻萊河。在藏語里,“楚瑪爾”意為“紅水河”,這與它流經(jīng)的區(qū)域含有豐富的鐵礦鹽成分有關(guān)。它發(fā)源地有兩處,北源源自可可西里山東部,西源源自可可西里山黑積山南麓,全長530千米,流域面積2.09萬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而楚瑪爾河的河水之所以呈現(xiàn)紅色,是因為在這里地表出露的巖石主要是新生代古近紀(jì)的磚紅色、紫紅色巖石,河流流經(jīng)這些地區(qū)后,將巖石中的物質(zhì)剝蝕帶入河流中,導(dǎo)致河水變成了紅色。</p> <p class="ql-block">源出可可西里,匯入通天河,從空中俯瞰,就像可可西里土地上紅色的圖騰。從這里向西直到可可西里,向北直到昆侖山脈,向南直到唐古拉山脈,就是整個的長江源區(qū)了。</p> <p class="ql-block">從不凍泉前往玉樹曲麻萊縣方向S308公路轉(zhuǎn)G215,楚瑪爾河途徑的第一座大橋,大橋是雙向通行的。這里也是航拍絕佳佳的拍攝點位置,河流在這里比較寬闊,拍出來效果也是紅色的</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曲麻萊縣,經(jīng)過曲麻河鄉(xiāng)時也有一座大橋,本來這里也是航拍位置,因感覺河水顏色和前兩座大橋接近,于是略過繼續(xù)往前</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長江源頭干流河段。位于青海省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nèi),自長江正源當(dāng)曲、西源沱沱河匯合點的治多縣西部的囊極巴隴起,流經(jīng)青海省治多縣、曲麻萊縣、稱多縣、玉樹市4縣市,至青海省玉樹州的玉樹市區(qū)結(jié)古鎮(zhèn)西巴塘河口為止,以下始稱金沙江。</p><p class="ql-block">楚瑪爾河在曲麻河鄉(xiāng)拐彎匯入通天河。</p><p class="ql-block">通天河因出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勢高峻而得名。1913年出版的《青海圖說》載:“長江、古名麗水,一名神川,一名初午牛,其上流蒙名木魯烏蘇,番名州曲,或譯曰直曲、周曲,普通曰通天河?!苯貓D上,曾以發(fā)源于各拉丹冬雪山群東側(cè)的尕日曲(下段稱尕爾曲)注記為通天河。江源考察將當(dāng)曲與沱沱河匯合處(囊極巴隴)定為通天河起點,止點在玉樹市巴塘河匯入口</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沿著G215前行,不久即是色吾河大橋,色吾曲在陽光下緩緩流淌</p> <p class="ql-block">色吾曲為通天河左岸的支流,色吾曲藏語意為“黃色的河”,上源名昂日曲(安木日曲),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南麓齊峽札貢山,源頭與黃河上源約古宗列曲、卡日曲等僅一山之隔。</p> <p class="ql-block">色吾曲在4300米的高原上,勾勒出一幅讓人驚嘆的絕美丹青</p> <p class="ql-block">色吾曲向南最后匯入通天河</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因出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勢高峻而得名。原系泛指青海省境內(nèi)長江上源干流河段。1913年出版的《青海圖說》載:“長江、古名麗水,一名神川,一名初午牛,其上流蒙名木魯烏蘇,番名州曲,或譯曰直曲、周曲,普通曰通天河?!苯貓D上,曾以發(fā)源于各拉丹冬雪山群東側(cè)的尕日曲(下段稱尕爾曲)注記為通天河。江源考察將當(dāng)曲與沱沱河匯合處(囊極巴隴)定為通天河起點(東經(jīng)92°54′48″,北緯34°05′38″),止點在玉樹市巴塘河匯入口(東經(jīng)97°14′48″,北緯32°58′34″),以下則為金沙江。囊極巴隴以上直至尕爾曲源的河段,分別歸入當(dāng)曲、布曲和尕爾曲,因此“木魯烏蘇河”一名不再沿用。</p><p class="ql-block">長江上源水系主要由北支楚瑪爾河水系、西支沱沱河水系、南支當(dāng)曲水系組成。源于雜多縣的當(dāng)曲,與源于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zhèn)(玉樹州代管)的沱沱河在格爾木市治多縣的唐古拉山鎮(zhèn)與雜多縣的索加鄉(xiāng)交界的囊極巴隴匯合后,稱通天河。在匯合口下曲麻萊縣與治多縣交界的曲麻河鄉(xiāng)日所得隴接納北源楚瑪爾河。</p><p class="ql-block">~~百度</p> <p class="ql-block">從格爾木出發(fā)沿著109國道過昆侖山口,經(jīng)不凍泉拐入G215,全程皆是高海拔4200~4600,高原的壯闊風(fēng)光美得目不暇接,這里也是可可西里的北大門</p> <p class="ql-block">4000多米的高原,人類的禁地,動物的天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