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陜西?西安大興善寺</b></p><p class="ql-block">西安大興善寺,又名西安大興山寺,是佛教密宗的祖庭之一。始建于晉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原名遵善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是隋唐時期長安三大譯經(jīng)場之一,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地標。寺內(nèi)曾翻譯經(jīng)典,傳授密宗,對佛教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p> <p class="ql-block">寺廟建筑雄偉,是研究佛教歷史的寶貴場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陜西?臥龍禪寺</b></p><p class="ql-block">臥龍禪寺,又名觀音寺,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qū),是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始建于漢靈帝時期(168-189年),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有唐代畫圣吳道子所繪觀音像,以及宋代鐵鐘等珍貴文物。寺名由來,相傳宋初有高僧惠果終日高臥,被稱為“臥龍和尚”,因此改名臥龍寺。</p> <p class="ql-block">寺院占地面積約15畝,建筑布局嚴謹,是研究佛教歷史與文化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陜西?華嚴寺</b></p><p class="ql-block">華嚴寺,佛教華嚴宗祖庭,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年),是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寺院依山而建,可俯瞰樊川,遠望終南山。歷經(jīng)多次重建,現(xiàn)存杜順法師塔與澄觀法師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建筑自北向南排列,環(huán)境幽靜,是登高遠眺、靜心修行的佳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陜西?西安廣仁寺</b></p><p class="ql-block">西安廣仁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由康熙皇帝親自下旨建造,是西北地區(qū)重要的佛教活動中心。</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建筑風(fēng)格獨特,融合了漢族和藏族建筑藝術(shù),以其精美的雕刻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著稱。寺內(nèi)珍藏有清代大理石蓮花甕、唐代石雕佛蓮座等珍貴文物,以及康熙賜予的《藏文大藏經(jīng)》。</p> <p class="ql-block">廣仁寺是西安地區(qū)唯一的藏傳佛教寺院,1983年被國務(wù)院列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5、陜西?草堂寺</b></p><p class="ql-block">草堂寺,位于西安市鄠邑區(qū)圭峰山北麓,是佛教“三論宗”祖庭,有著1600多年的歷史。始建于東晉,原為后秦皇帝姚興的逍遙園。</p> <p class="ql-block">401年,姚興迎請鳩摩羅什大師在此翻譯佛經(jīng),因苫草為堂而得名。寺內(nèi)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三論宗提供經(jīng)典。草堂寺也是華嚴宗和日蓮宗的祖庭,被尊為佛教中國化的起點。</p> <p class="ql-block">1983年,被國務(wù)院確立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6、陜西?大慈恩寺</b></p><p class="ql-block">大慈恩寺,位于陜西西安市,是佛教法相唯識宗的祖庭。始建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由太子李治為紀念其母文德皇后而創(chuàng)建。</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有著名的大雁塔,由玄奘法師主持建造,用以保存從印度帶回的佛經(jīng)和舍利。</p> <p class="ql-block">大慈恩寺不僅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寺院,也是唐長安城最宏偉的佛寺之一,至今仍受到國內(nèi)外佛教界的重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7、陜西?香積寺</b></p><p class="ql-block">香積寺是中國佛教凈土宗的祖庭,位于西安市長安區(qū)。始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由凈土宗創(chuàng)始人之一善導(dǎo)大師的弟子懷惲為紀念善導(dǎo)大師而建。</p> <p class="ql-block">寺內(nèi)建筑莊嚴整齊,環(huán)境優(yōu)雅,規(guī)模宏大,是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香積寺不僅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曾被唐代詩人王維贊揚。</p> <p class="ql-block">1983年,香積寺被國務(wù)院確立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8、陜西?法門寺</b></p><p class="ql-block">法門寺,又名“真身寶塔”,位于陜西寶雞市扶風(fēng)縣法門鎮(zhèn),是中國佛教四大圣地之一。始建于東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聞名,被譽為皇家寺廟。1987年,法門寺地宮意外發(fā)現(xiàn),出土了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及數(shù)千件唐代珍寶,震驚世界。</p> <p class="ql-block">法門寺不僅是宗教信仰中心,也是研究唐代文化與藝術(shù)的寶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