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個年輕的生命嘎然而止,另外三個未成年的孩子竟是終結了這個孩子的生命的兇手,最終4個家庭遭受了這個不幸。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他們是否會為此的行為而后悔。</p><p class="ql-block">前幾年看過校園暴力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還是《少年的你》中的陳念。結局很悲傷,無論是施暴者還是受暴者都成了受害者,壓抑內心壓抑自己,而通過施暴來發(fā)泄自己心中的抵抗與不滿。我今天不是來討論是非對錯,結果已經(jīng)這樣了,因為嫉妒心已經(jīng)彌漫了這些孩子內心深處陰暗、狠毒,泯滅人心,內心深處的偏執(zhí)讓他們變得冷血,漠視生命。一直以來,我并沒有想到過校園霸凌如此可怕,直到血案的再次發(fā)生,讓我感覺再不能靜默,即便再痛,希望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有病的不止是孩子,可能更是家長監(jiān)護人。每個孩子從出生開始像一張白紙那樣,他渴望被關愛被重視。而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自閉癥那么多,偏執(zhí),他們得不到理解,關心,他們甚至感覺自己是多余,不被理解,沒有愛的家庭,有的只是冷漠與嘲諷,凄涼的環(huán)境下,不再相信任何人,不需要幫助,而現(xiàn)實社會中爾虞我詐的黑暗面被放大化。易遙與陳念一樣,出身貧寒卑微的單親家庭,可能也是不太光彩的緣故,她們成為讓人踐踏欺凌的對象,這里有兩點:1. 母親未婚先孕不檢點,連帶女兒也是在學校被歧視,2. 學校老師的勢利,嫌貧愛富,助長霸凌的風氣助長。老師的區(qū)別對待更讓人感覺這些孩子是低人一等,付不起學費,交不了校服費,成績差,就是拖班級的后腿的。</p><p class="ql-block">“你別理她,她是殺人犯的女兒,她爸爸把她媽媽殺了”。這是之前看到的真實案例。某市一學校一孩子因為父母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母親不幸被父親所殺,父親以故意傷害致死罪被判二十年,孩子最后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照顧,但孩子從小失了父母的庇護。爺爺奶奶去世后,就給監(jiān)護人二姑照顧,二姑也是迫于無奈,姑父脾氣暴躁對二姑非打即罵,自然也不會對她好臉色,而自己的表弟也是因為成長于這樣家庭下,把這一切的錯歸咎于女孩身上,甚至對女孩性侵……而她在反抗中砸傷了表弟,逃出了這個家。她偷了家里的錢,逃到一個沒有人認識她的陌生城市。</p><p class="ql-block">她要活下去,她要忘記那些羞辱,她洗過盤子刷過碗,笨重的工作讓自己瘦小的身軀承載不了負重,她倒了摔了盤子,工作沒了,她露宿街頭,破舊的衣裳,周圍人的冷眼旁觀,像極了童話故事中賣火柴的小女孩。她太累了躺在公園里的長凳上,一位穿著亮麗的好心的小姐姐,走過她面前,打量她一番,掏出一些錢?!靶∶妹媚沭I了吧,跟我去吃東西吧。”因為一個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女孩,她沒有設防。</p><p class="ql-block">我的頭好暈,這是哪,黑黑的一片,好冷??,頓時她看到自己衣衫凌亂不堪,自己被捆綁著,她嘶心裂肺哭喊著叫救命,沒有人聽得到,她感覺自己快死了……一點力氣也沒有,小可憐,你醒了,看你這樣子,想要好吃的,想要賺大錢,必須付出些代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為了生存,她放下自尊,也許她也沒有過自尊,這些年她一直在這黑暗的夾縫中生活著。</p><p class="ql-block"> 黑暗中喵嗚喵嗚叫聲,輕微又低弱,垃圾桶旁邊一只被人遺棄的流浪小貓,它殘了,艱難的維持活著,其實自己何嘗又不是,既然什么都沒有就好好活下去。</p><p class="ql-block">她抱起那只一樣可憐的小生命,逃啊逃,她們躲在拉圾桶內,由清運車一早送出去,把垃圾站的大叔嚇傻了,但又同情女孩的遭遇,給了點錢給女孩。</p><p class="ql-block">既然這里不歡迎她們,她決定去一個遠離世俗黑暗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她喜歡看西藏的天空,那純凈清透的藍色與那厚厚像棉花糖一般的白云。每她我會對著天空發(fā)呆微笑,在拉薩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也許一個人習慣了圣城生活,便不再像初來時那般新奇,很多人很羨慕自己在雪域高原的生活,她只能抿嘴一笑,如果西藏是一味能忘記自己傷痛的良藥,只能說也許是吧。</p><p class="ql-block">舉目無親,沒有人能傾訴,所有的事都要自己來,這些年她飽受著那些辛酸歷程,只為能在這里生存下去,她必須自己忘卻了自已是誰,羨慕那些父母帶著孩子,他們是幸福的,有時她常常也會在夢里夢想這一切,而最害怕的是夢醒來回歸現(xiàn)實,原來那只是一個夢。拉薩,希望圣城的光茫能洗去我內心的孤寂與黑暗吧。</p><p class="ql-block">在拉薩的三年,她可以暫忘心中的傷,也許她原本有悲情主義色彩,太完美的事與人都似乎與我無關,她甚至從噩夢中醒來。第幾次做這個夢了?無數(shù)次了吧。這次又增添了些新的場景,讓序幕變得更加具有欺騙。</p><p class="ql-block">她在西藏做支教,也許正是因為那些孩子。讓她忘了心中所有傷痛,她也不會去感懷那些憂傷,因為在孩子的臉上她看到更多燦爛的陽光。</p><p class="ql-block">她負責教孩子們語文,感嘆自己過去學的還不賴,教那些孩子,頓時感覺自己很成就感。</p><p class="ql-block">而他們也非常喜歡她這么一位美女老師,課上是師生,課下他們是朋友,她第一次感受到那種質樸與真誠,那是她過去所從未遭受的禮遇。</p><p class="ql-block">有一個叫做德吉的孩子,他不太愛說話,也不與別的同學交流,學習成績不太好,她利用課余時間為他補課,他的成績提高了,他很開心,從此每次講課他都很用心,有一次她下了課,他很害羞的遞給我一張紙片,一個女孩的素描畫,畫的那是她,她頓時很羞澀,他很茫然失措,只是不太懂表達。</p><p class="ql-block">于是她便對德吉有了好感,每次上我的課都很入神,也會保護她,有一次在操場上發(fā)生學生斗毆事件,一個女生央吉找了我,她很著急,說是德吉與人打架,臉上都是血,她預感不對,趕緊趕去事故現(xiàn)場,看到德吉和另幾個男生打架,臉上還被劃了好幾條刀痕,藏人有帶刀的習慣,為什么打架?為什么動刀,德吉默不作聲,只見有血流出,她趕緊帶他去學校醫(yī)務處包扎,以免傷口感染,事后央吉告訴我,因為那幾個男生欺侮他,拿他畫她的那張素描畫大肆宣揚,說他暗戀老師,他為了保護她與他們爭論想拿回那張畫,卻被其中一男生撕了畫,他終于爆發(fā)了,動了手,沒想到對方用刀劃傷了他,聽了這些她頓時一陣心觸,自己只是為孩子做了一點點,而在他的心中她竟如此圣潔。</p><p class="ql-block">那只小貓死了,她把它葬在山頭,讓它感到太陽的溫度……有她的陪伴,從此不再孤單</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