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郵潤金龍,辰之祥瑞

耀東

<p class="ql-block">  耀東,《日出東方》集郵專題第二十五集,龍年特輯。</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農(nóng)歷甲辰年,即生肖紀年的龍年。甲辰龍年在農(nóng)歷120年的周期中才會出現(xiàn)一次,是百年一遇的甲辰龍年,如按12生肖輪回,到2036年丙辰龍年,按國家宏偉藍圖:我們國家將處于世界未來的重大節(jié)點上,那時的中國將重回世界之巔,我國將發(fā)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jīng)濟體,中國人民解放軍已建設(shè)成為世界上一流軍隊,中華民族將擠升于世界上真正強大的民族之林。龍,就是中華民族圖騰和獨特的精神標識,它寄托著十四億中國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是威嚴、力量、進取與祥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龍,象 征著智慧與力量,在即將跨入甲辰龍年之時,愿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龍能喚醒你無窮的可能,讓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生活的舞臺上翱翔自如,因此,我用多年收藏的龍年郵品匯集成專輯迎接甲辰龍年的來臨,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祝愿我們的人民在<font color="#ff0000"><span style="font-size: 24px;"><b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b></span></font>領(lǐng)導下,喚起龍神千千萬,為實現(xiàn)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披荊斬棘,龍騰虎躍,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天龍行健”,中國郵政于2024年1月5日發(fā)行《甲辰年》特種郵票一套2枚。第一枚名為“天龍行健”,源出九龍壁,畫面中的金龍,蜿蜒而上,其姿態(tài)靈動宛轉(zhuǎn)而不失莊重敦厚,金龍身旁飾以火焰及祥云紋樣,并襯以中國紅背景而不失朝氣蓬勃,高度契合了喜慶祥和、迎吉納福的審美取向,有龍耀新春之意。(圖為甲辰龍年首日實寄封)</p> <p class="ql-block">  “辰龍獻瑞”,第二枚郵票取材于傳統(tǒng)吉祥紋樣“祥龍拱璧”,郵票畫面整體與郵票外形構(gòu)成“天圓地方”的格局,盡顯莊重和諧,中央玉壁形紋樣內(nèi)有“祥瑞”二字合文,寓意祥合圓滿,福瑞安康。(圖甲辰龍年首日實寄封)</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5日。中國郵政攜手港、澳郵政部門同日發(fā)行共同印制的龍年生肖郵票小全張,小全張來用特殊的防偽紙張和精湛的特種工藝印制,呈現(xiàn)出絢爛繽紛的視覺效果。這是中國郵政首次發(fā)行含無齒孔生肖郵票小全張,也是中國郵政、香港郵政、澳門郵電首次共同發(fā)行生肖郵票小全張,凝聚了對中國傳統(tǒng)龍文化的多元表達,展現(xiàn)出同根同源、共融共通的文化血脈。這枚小全張是本人搖號所得,由于量少,現(xiàn)已漲到150元。</p> <p class="ql-block">  龍,在十二生肖中居第五,屬地支中的“辰”,今年的龍年為甲辰年?!俺綍r”是指一天十二個時辰中的上午七點到九點又稱“龍時”。在干支紀年法中,當?shù)刂椤褒垺眲t該年稱為“龍年”。圖為貼有2000年庚辰龍年郵票的生肖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舞龍俗稱舞龍燈,是一種起源于中國的漢族傳統(tǒng)民俗文化活動,舞龍源自古人對龍的崇拜,每逢喜慶節(jié)日,人們都會舞龍,從春節(jié)開始舞龍,然后二月“龍?zhí)ь^”,端午節(jié)時也舞龍。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了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 圖為中國郵政與印尼郵政于2007年4月13日為紀念兩國建交57周年聯(lián)合發(fā)行的一套《舞龍舞獅》特種郵票。</p> <p class="ql-block">  華表是一種中國古代傳統(tǒng)建筑形式,屬于古代宮殿陵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相傳華表是部落時代的一種圖騰標志,古稱桓表。整體柱面富有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散發(fā)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氣質(zhì)、神韻。華表的柱身呈八角型,一條巨龍盤旋而上,龍身外布滿云紋,漢白玉的石柱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真有巨龍凌空飛騰的氣勢。華表實際上已經(jīng)與中華民族和中國古老的文化緊密相連,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標志。</p><p class="ql-block"> 圖為《天佑中華》郵資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1988年1月5日,中國人民郵政發(fā)行《戊辰(龍)年》特種郵票,這是新中國發(fā)行的第一枚生肖龍郵票,郵票中綜合木版年畫、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shù)特長設(shè)計而成,郵票中的龍,不以雄姿驚人,不以威猛懾人,而以親切,活潑取勝,整個票面彩龍飛舞,意欲沖天代表了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圖為上海市龍門郵電支局為《戊辰(龍)年》發(fā)行特別制作的高級首日封。</p> <p class="ql-block">  1988年1月5日中國人民郵政發(fā)行《戊辰年》龍年郵票,同時也是中國大龍郵票發(fā)行110周年。1878年3月9日經(jīng)北洋大臣李鴻章同意,海關(guān)總稅務(wù)司赫德授權(quán)天津海關(guān)稅務(wù)司德璀琳在北京、天津、煙臺、牛荘、上海五處海關(guān)試辦郵政,并陸續(xù)發(fā)行了大龍郵票、小龍郵票和慈禧壽辰紀念郵票。從1878年3月9日起至1896年清代國家郵政正式開辦為止,海關(guān)試辦郵政歷時18年。圖為紀念大龍郵票發(fā)行110周年《雙龍生輝》紀念張一枚。</p> <p class="ql-block">  清朝政府于1882年發(fā)行的第一套大龍郵票,三枚全。此套郵票以清皇室的象征——蟠龍為圖案,正中繪一條五爪蟠龍,襯以云彩水浪,四邊印有大清、郵政局等文字,郵票分三色,綠色一分銀,紅色三分銀,桔黃色五分銀,這是中國發(fā)行的第一套郵票,集郵界習慣稱其為“大龍郵票”。(圖片摘自《中國郵票博物館館藏珍品選》)</p> <p class="ql-block">  1878年8月,清政府上海海關(guān)造冊處發(fā)行“大龍郵票”,此檔為鎮(zhèn)江湖北煤鐵分局致盛宣懷函蓋銷封,上面貼有三枚綠色一分銀大龍郵票。圖片為上海檔案館以此封制作的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清朝政府于1892年印制小龍郵票,5分銀,無齒,黑印樣一枚。(圖片摘自《中國郵票博物館館藏珍品選》)</p> <p class="ql-block">  《2012壬辰年》由中國平面設(shè)計師陳紹華先生設(shè)計,其基本構(gòu)型參考了明清蟠龍造型(見上圖),是來源自明清時期龍圖案,它的調(diào)性就是看起來比較威嚴、兇狠,這種與生俱來的氣場,不是設(shè)計師決定的,而是由明清時期宗教文化影響之下龍圖案演變的客觀規(guī)律決定的,中國作為龍神獸的代表,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過程中,從威嚴神力再到代表中國的自信,一個剛猛有力,威嚴自信的龍型才是恰當?shù)模癸@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崛起,帶給人民的精神氣度。</p><p class="ql-block"> 《2012壬辰年》郵票發(fā)行時,大版郵票(見圖)最高被抄到1200元一版可見人們對龍年郵票特別的鐘愛。</p> <p class="ql-block">  龍脈永續(xù),源遠流長,傳承千年,凝聚浩然之氣。本人收藏《大清蟠龍郵資明信片》一枚,面值一分。</p> <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2日中國郵政發(fā)行一枚《中國大龍郵票發(fā)行一百一十周年》小型張紀念郵票。以紀念110年前第一套大龍郵票的發(fā)行,大龍郵票的發(fā)行標志著我國近代郵政的誕生。為紀念這一史實,大龍郵票紀念活動組委會和中國集郵總公司在新加坡舉辦《中國郵票展覽》活動,展覽期間大會組委會發(fā)行了這枚《中國大龍郵票發(fā)行110周年(加字)》小型張。</p> <p class="ql-block">  龍,傳承了古老文化,引領(lǐng)著我們跨越千年,走向輝煌。這是一枚上海市委辦公廳集郵協(xié)會成立八周年為千禧年特印制作的庚辰龍年首日實寄封,封面為“千禧龍騰圖”圖案,上面題字為;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東方日出西方雨,龍揚霄漢舞千禧。原中顧委委員,王一平題詞為;“方寸之間,氣象萬千”。上面貼有2000年庚辰龍年郵票一套兩枚,這是第二輪生肖郵票中市值最高的一套,目前市值35元。</p> <p class="ql-block">  中國郵政于2000年3月7日發(fā)行一套龍文物特種郵票一套共6枚。中國是龍的國度,遠在七八千年前,民間就盛傳各種龍的傳說,龍的形象就已經(jīng)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孕育、萌生了。圖為新石器時代“玉龍”由內(nèi)蒙古翁牛特旗出土,是迄今為止我國發(fā)現(xiàn)年代最久遠的龍的實物,可謂“天下第一龍”。龍的形象在先秦各代得以長足發(fā)展,由雜多而整合,由簡約而趨美。</p> <p class="ql-block">  中國藝術(shù)中的龍,形象多變,商周青銅器中龍的形象:原形是鱷魚,鱷魚有鱗,有四足,但口中沒有信子。龍是古人對天道的理解,對身外眾生的敬重。說龍是人天相通,人和大自然風雨與共,甘苦同行的產(chǎn)物,那是古人對瑞獸的崇拜。圖為戰(zhàn)國龍形玉飾由湖北隨州曾候乙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  上下數(shù)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了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因此,龍成為了中國的象征,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歷史的象征。圖為漢·青龍瓦當由陜西西安漢城遺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  龍之巨影,如蒼穹之鏡,放射天際。龍鱗閃爍,猶如萬顆星辰,綻放出神秘之光。圖為唐·盤龍紋銅鏡系傳世品。</p> <p class="ql-block">  龍是水里生出的神,縮小如蠶蟻,伸展能蔗天,有時顯露云端,有時隱形入深淵。龍威力無比,它能呼風喚雨,翻攪四海之云水。圖為金·座式銅龍由黑龍江阿城京會寧府遺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吞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深,龍乘時變,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皆可比蓋世之英雄也。(此語源自三國劉備曹操“煮酒論英雄”)圖為清·紫檀嵌鏍鈿云龍也系傳世之品。</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寧壽宮區(qū)初步建成,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寧壽宮區(qū)改建,并委托古建筑世家馬德春在皇極門前新建影壁,即九龍壁。九龍壁將九條龍置于五個空間,因為陽數(shù)之中,九是極數(shù),五則居中?!熬盼濉敝企w現(xiàn)天子之尊。此外九龍壁頂正脊亦飾9龍,中央坐龍,兩則各4條行龍。</p><p class="ql-block"> 1987年,九龍壁所在的北京故宮作為明清皇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世界郵展于1999年8月21日至30日在北京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為紀念這次世界郵展,中國郵政特發(fā)行一枚《九龍壁》小型張。</p> <p class="ql-block">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傳說東海龍王生了九個兒子,性格各異,各有所長。大兒子囚牛:排行老大,形狀為有鱗角的黃色小龍,好音樂,這位有音樂細胞的龍子,不光立在漢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樂器上也有其揚頭張口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睚眥:排行老二,相貌似豺,好腥殺,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p> <p class="ql-block">  嘲風:排行老三,形似獸,平生好險又好望,殿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不僅象征著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zāi)禍的含義。</p> <p class="ql-block">  蒲牢:排行老四,據(jù)說其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遇到鯨魚的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于鐘上,并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p> <p class="ql-block">  狻猊:排行老五,形似獅子,平時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焰火,因此佛座上和香妒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遺像,相傳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傳入中國。</p> <p class="ql-block">  赑屃:排行老六,也稱龜趺或霸下,形狀像烏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jù)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p> <p class="ql-block">  狴犴:排行老七,又叫憲章,形似虎,有威力,好獄訟之事,人們便將其刻鑄在監(jiān)獄門上?;⑹峭椭F,常用于增強監(jiān)獄的威嚴,讓罪犯們望而生畏。</p> <p class="ql-block">  負屃:排行老八,似龍形,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它甘愿化做圖案文龍去襯托這些傳世的文學珍品,把碑座裝飾得更為典雅秀美。</p> <p class="ql-block">  螭吻:排行老九,又名鴟尾或鴟吻,魚形的龍,喜四處眺望,遂位于殿脊兩端。在佛經(jīng)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夠滅火,所以把它安在屋脊兩頭也有作消災(zāi)滅火的功效。</p><p class="ql-block"> 在我國,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具有“九似”的特征,即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風、掌似虎等。</p> <p class="ql-block">  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神靈,被視為守護神和吉祥物,代表著有無窮的力量和智慧,《水滸傳》中的九紋龍史進,背后九條青龍紋身寓意是九死一生,而紋身上只紋龍尾則有深藏不露的意思。圖為1987年12月中國人民郵政發(fā)行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的首日實寄封。</p> <p class="ql-block">  2012農(nóng)歷壬辰年,日本發(fā)行《龍》干支文字切手(切手即郵票)小全張首日封。小全張的壬辰年(龍)由中國的甲骨文、金文、篆刻、篆書、隸書、楷書、草書及日文文字所組成。首日封中除“龍”字,還有“辰”也很突出,除“辰”字郵票外,還專門設(shè)計了一枚“辰”字紀念戳。而“辰”在地支中與“土”相對應(yīng),其對應(yīng)的屬相為龍。所以中華生肖文化在地域不同的國別中它的文化含意也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龍象征著皇權(quán)和權(quán)威,被描繪為一種威嚴而不可侵犯的生物。圖為馬來西亞2011年發(fā)行的異質(zhì)金箔郵票《龍袍》,在中國,龍袍是只能皇帝才有的一款服飾。</p> <p class="ql-block">  關(guān)于西方的“龍”:歷史上西方(主要指歐美)重鷹、獅,中國和東亞等國重龍、風。龍在中國是瑞獸,在西方卻是邪惡的象征。歐洲藝術(shù)中的龍,往往背生雙翅,張牙舞爪,翅膀有點象蝙蝠,如圖為捷克斯洛伐克1952年畫家阿列什的繪畫郵票。(雕刻版)</p> <p class="ql-block">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條巨龍,中國人民正駕馭著它騰空萬里,飛速前進。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在世界的發(fā)展史上更是群星璀璨,光彩奪目,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十二生肖寓意逐漸被世界各國所廣泛接受。近年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每年都以中國的十二生肖寓意發(fā)行當年的生肖郵票。這是列支敦士登于2012年發(fā)行世界上第一枚《壬辰年》龍的小全張鏤空郵票。</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屆聯(lián)合國大會協(xié)商一致通過決議:將中國的農(nóng)歷新年(春節(jié))確定為聯(lián)合國徦日,多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將中國的農(nóng)歷新年(春節(jié))作為法定徦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中國農(nóng)歷新年(春節(jié))。</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19日,聯(lián)合國郵政管理局在紐約發(fā)行中國農(nóng)歷龍年特別版郵票,慶祝中國農(nóng)歷新年的到來,郵票龍圖案由中國設(shè)計師潘虎創(chuàng)作。郵票圖案為中國工筆畫風格的龍,附票為白色聯(lián)合國標志及金色底色(見圖)。</p> <p class="ql-block">  親愛的朋友!新年的鐘聲即將響起,一枚龍的剪紙,飽含對根的情誼,一部龍的郵集,將古老文脈傳遞;龍年送瑞龍,好運是龍頭,快樂是龍須,如意便是點龍睛。福綠是龍角,健康是龍身,平安送福龍擺尾,幸福吉祥耀甲辰。在年味飄香的歲首向朋友們送上真摯的祝福:龍,代表著無盡的希望,愿朋友們在人生旅程中如同龍的夢想:星辰大海,無畏向前,點亮希望之光,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祝朋友們龍年吉祥!新年快樂!(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