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知足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更是一種生存智慧。 古人所奉行的知足原則,是教我們做人“恰到好處”,做事“適合而止?!?amp;nbsp;知足不是反對追求名利,而是提醒我們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不要迷失自己,失去更加寶貴的東西,比如:人格、尊嚴、健康、精神、甚至是生命。 故《道德經(jīng)》第四十四章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懂知足,就不會受屈辱。明白適可而止,就不會受傷害。一生平安長久。 凡是聰明,樂觀,豁達的人,身上都可以看到懂知足,明進退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可見,做到知足,就能擁有快樂,幸福,美滿的人生。正確理解知足,需要明白以下三點。</p><p class="ql-block">知足是學會珍惜 一位哲人曾說過:“幸福沒有明天,也沒有昨天,它不懷念過去,也不向往未來,它只有現(xiàn)在”。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多看自己有的,少惦記自己沒有的。 享受當下,學會珍惜。 珍惜,不是不思進取,裹足不前,而是對當下所擁有的事物學會感恩和感激。 懷著感恩的心情生活,感激所擁有的一切,就會擁有幸福。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云游的道長,遇到了一個因為貧窮而愁眉苦臉的年輕人。 道長對年輕人說到:”每個人都是百萬富翁,不必為了貧窮而苦惱。”年輕人聽后,反駁道:“我現(xiàn)在身無分文,怎么會有百萬財富呢?”道長問道:“我現(xiàn)在出10萬兩黃金買你的雙眼,你愿意嗎?”“沒了眼睛要黃金有什么用?我不愿意。”年輕人說到。“那我拿30萬兩黃金買你的雙手,你愿意嗎?”道長又問道“不愿意”。年輕人答道。“那我拿60萬兩黃金買你的生命,你愿意嗎?”道長嚴肅的問道。年輕人搖了搖頭?!拔乙呀?jīng)出價100萬黃金,卻買不走你身上任何東西,你不是百萬富翁,又是什么呢?”年輕人看著微笑的道長,若有所悟,打開緊鎖的眉頭,朝著新的方向走去了。每個人都身上都有著別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對于失去雙眼的人來說,重見光明是多么美好對于身患重病的人來說,健康的身體是多么的奢侈。生來就是“百萬富翁”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知足,不學會珍惜呢?</p> <p class="ql-block">知足是戰(zhàn)勝欲望 生而為人,就有七情六欲。合理的追求和滿足欲望本來沒有過錯,但不能被欲望操控,淪為欲望的奴隸。更不能被權勢、金錢、美色等等所驅(qū)使,變成行尸走肉。 清朝林則徐有一副對聯(lián)名垂千古:“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amp;nbsp;生活中欲求不得,欲速不達的事情比比皆是,要懂得知足常樂,要懂得適可而止,無欲無求,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對欲望執(zhí)著過度,就會變得欲壑難填,貪得無厭,不知進退,最后反而會蒙羞受辱,人財兩空。 清朝軍機大臣和珅,貧困起家,一表人才,精明強干,入仕后深得乾隆皇帝寵信。與皇帝聯(lián)姻成為皇親國戚后,大權在握,身處要職。隨權利地位成長,私欲日益膨脹,結黨營私,打擊政敵,聚斂錢財。 嘉慶四年,乾隆駕崩的第二天,嘉慶帝就迫不及待地將和珅下獄,抄其家產(chǎn)后賜其自盡。相傳,和珅所斂財富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后人稱其為“貪污之王”。 和珅貪權貪財,因一世貪念,背萬世罵名。殺伐決斷的“和中堂”,看得清朝堂詭譎,卻參不透黃白之物,結局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皆因貪欲作祟,不懂知足。 《道德經(jīng)》中講:“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amp;nbsp;如果不能戰(zhàn)勝欲望,就會反受其害。不知足會引發(fā)禍端,貪念生出過失,只有知足才能滿足。 </p> <p class="ql-block">知足是懂得放下 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放下是心態(tài)的改變,不是主動的放棄;放下,是生活的智慧,不是避世的遁逃。 放下是一種解脫,是積極的,更是從容的;放下是一種選擇,是理性的,更是輕松的。 放下是清空負面的自己,承接更美好的東西。放下是為了得到,得到更健康,快樂的自己。 《道德經(jīng)》中講:“將要取之,必先予之?!毕胍玫阶詈玫?,就要先學會放下。學會放下,人生才會更加精彩。 春秋末年政治家范蠡,出身貧賤,博學多才,由政局黑暗的楚國,投奔會稽山上窮途末路的越王勾踐。 勾踐聽從范蠡諫言臥薪嘗膽,等待時機,并和他一起入?yún)菫榕?。三年后歸國,忍辱負重,厲兵秣馬,最終一雪前恥滅掉吳國。 范蠡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主動辭官而去。三次經(jīng)商成巨富,又三次散盡家財,定居宋國陶丘,成為陶朱公。后人尊稱范蠡為“財神”,“商圣?!?amp;nbsp;在到達權利巔峰時,范蠡果斷地選擇了放下,才避開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又多次在富甲天下時,明智的放棄了巨額財富,獲得了后世的尊重。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計眼前得失,不被名利遮眼,懂得“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人生才如環(huán)山溪澗,細水長流。 學會珍惜,戰(zhàn)勝欲望,懂得放下,明白這三點才能做到知足。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努力了,無悔就好。 在這紛繁世間,一切如流沙般無法掌控,與其整日奔波勞碌不滿足,不如嘗試放手學會知足。 知足方能無怨無悔,知足方能豁達坦然;知足方能無災無禍,知足方能快樂長久。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