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致咖啡愛好者,還有好奇害死貓的強迫癥候群</p> 中國人喜歡茶,西方人喜歡咖啡,全球化的進程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上了咖啡,西方人自維多利亞時代起至今,也越發(fā)喜歡茶了。
這家店名就是一種咖啡的名字,因為涉及一種動物,也因為涉及其排泄物,名稱不雅,名氣卻很大。一直想嘗試一番,今天得閑,欣然前往。 <p class="ql-block">最初看見這個店名,是在藍色港灣,現(xiàn)在是在凱德Mall,進店一問,原來是同一家的分店。</p><p class="ql-block">只是疫情期間,不知道還開不開?</p> 這個Logo獨特而省目。 許多種蛋糕和三明治,看上去不錯吧? 價目表顯示,貓屎咖啡是最貴的,268元1杯,在國際價位30~100美元1杯的范圍之內(nèi)。價格差來自于“貓”是野生的,或是人工圈養(yǎng)的。 咖啡器具有許多種,蒸餾萃取是優(yōu)選方式。 其它的花式咖啡,包括卡普奇諾貓屎咖啡、摩卡貓屎咖啡、拿鐵貓屎咖啡等都采用了1:1的貓屎咖啡豆和阿拉比卡豆,不是純的貓屎咖啡豆。
能向消費者說明這些,是店家的誠信。 店內(nèi)環(huán)境舒適、安靜。
服務員溫文爾雅,說話靠譜,照顧周到。 咖啡在印尼大規(guī)模種植后,蘇門答臘島麝香貓(椰子貓)對成熟的咖啡果實情有獨鐘,它們善于挑選最鮮美的果實吃掉,然后把堅硬的咖啡果核拉出來,貓屎中的咖啡豆經(jīng)過麝香貓消化道的發(fā)酵,給所提取的咖啡以特殊的香醇味道。后來由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報道,備受世人注目,博得許多咖啡愛好者的青睞,最終成為咖啡家族中最昂貴的一員,即Kopi Luwak。 天然的貓屎咖啡極少,因為野生麝香貓存量有限,大多數(shù)貓屎咖啡出自圈養(yǎng)的麝香貓。這些可憐的小家伙被關在狹窄而骯臟的籠子里,被喂食大量的鮮咖啡果,它們不僅喪失了選擇優(yōu)質(zhì)咖啡果的機會,而且由于被催生排泄及失去自由,長期抓狂,造成精神錯亂。
這種現(xiàn)狀必然導致貓屎咖啡品質(zhì)的下降,人們也難以預料有精神疾病動物的排泄物是否可能蘊含了某些不健康的因素,從而懷疑所產(chǎn)出的咖啡豆會不會已經(jīng)變異? 進了店門就不想那么多了,享受咖啡吧!
這是店里收銀機的顯示屏。 精致的咖啡小食。 店家先展示阿拉比卡豆和貓屎豆,并請試聞味道。作為一個未入門者,我聞到的是咖啡的淡香,聞不出太大的區(qū)別,但可以肯定,沒有排泄物的令人不快的異味。 技師認真制作咖啡,程序規(guī)范。 所制得的咖啡有純正的咖啡香味,不酸,不澀,不苦,我按黑咖啡直飲,感覺溫潤柔和,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事后查閱資料,貓屎咖啡確實就是這個特征,因發(fā)酵使咖啡的苦味減少,并淡化了一般咖啡的酸度,使口感更加平淡和圓潤。對喜歡享受品嘗咖啡酸度的專業(yè)人士而言,這種不溫不火也許是缺陷。
貓屎咖啡飲用時,也不宜加奶和糖,這樣才能感受咖啡自身的醇香。
至于那種具有厚度的巧克力口感,只見于報道,沒嘗出來。
如果你接受東南亞的白咖啡,那么貓屎咖啡就是白咖啡的極品。如果你認為白咖啡不是咖啡,那么對貓屎咖啡也不必先解囊后追悔了。 國人熱衷山寨,而且趨利,貓屎咖啡也在劫難逃。
沒有蘇門答臘,咱有高黎貢山,沒有麝香貓,咱有果子貍。反正貍貓在國人眼中是一體,不是古有貍貓換太子嗎?所以今有高黎貢山果子貍拉蘇門答臘麝香貓屎,說起來做起來也不是什么難事。
據(jù)說果子貍屎咖啡產(chǎn)量也很少,價格也很貴,對外也稱貓屎咖啡。
說到這里,我也不知道今天喝的是什么了?
最終感言:誠信是商家的良心。 咖啡的品種多,故事多,學問也多。
和茶一樣,咖啡是一種文化。
山寨則是一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