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七十憶往昔,火紅年代,蹉跎歲月,一件件難忘的往事,一份份可貴的情誼,一條條有趣的花絮,一個老三屆、老知青、老工人、老教師和老記者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引言</b></p><p class="ql-block"> 1998年7月26日上午,為紀念毛主席橫渡長江32周年,湖南省最大國企——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職工業(yè)余游泳隊,舉行了橫渡湘江活動。數(shù)十名游泳健兒環(huán)擁紅旗和橫幅,從湘潭市湘江一大橋旁河西岸邊下水,游過了600多米寬的湘江。游到河東上岸時,大家突然振臂高呼,喊出了“愛我湘鋼”、“振興湘鋼”的口號……我用攝像機錄下了這段同期聲畫面,多少年過去了,這個鏡頭還一直令人感動、留在心中。</p><p class="ql-block"> 1998年,湘鋼建廠40周年,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極為艱難,虧損嚴重,欠債較多,拖欠職工工資……湘鋼2萬多名職工萬眾一心,共度難關,拉開了扭虧解困攻堅戰(zhàn)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1998年,湘鋼調(diào)整了領導班子,36歲的林武任總經(jīng)理,56歲的李振川連任黨委書記,曹慧泉、趙振營、梁曉軍、周海斌、劉捷等一批年輕干部相繼進入班子。黨政合種一塊田,以人為本創(chuàng)績效,湘鋼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史上最強的領導班子。后來,這個班子中出了一名省委書記、一名省委常委、二名市委書記。</p><p class="ql-block"> 1998年,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掛牌成立,湘鋼成為華菱集團的全資子公司。</p><p class="ql-block"> 1998年,時年48歲的我,家庭生活遭遇了很大困難,老婆下崗后因病住院動手術,全家抱團取暖、同舟共濟,并在單位領導和親友們的幫助下,度過了難關。</p><p class="ql-block"> 1998年,還是電視作品創(chuàng)作獲得豐收的一年,我完成了全國十大杰出工人艾愛國的電視采訪報道,完成了湘鋼建廠40周年電視專題片的創(chuàng)作任務,作品分別獲得省委宣傳部二等獎和全國冶金系統(tǒng)金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湘鋼少帥林武上任感言</b></p><p class="ql-block"><b> ——我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搞不好,將有可能成為湘鋼的歷史罪人</b></p><p class="ql-block"> 1998年4月30日,湘鋼召開干部大會,會上宣布了湖南省的任免決定,36歲的林武任湘鋼經(jīng)理(后來改稱總經(jīng)理),湘鋼進入了少帥當家的時代。</p><p class="ql-block"> 林武在會上作了任職講話,講話稿寫在兩頁紙上,約有6百多字。他講得不緊不慢 ,擲地有聲,表情嚴肅,幾分鐘就講完了。我用攝像機錄下了講話全過程,回臺后依據(jù)錄像磁帶一字一句地寫出了講稿全文,并一直保留下來,印象十分深刻,其中有一句“我清醒地認識到:如果搞不好,將有可能成為湘鋼的歷史罪人”,至今記憶猶新。林武在講話中還說了深化改革、加快技改、加強管理、挖潛增效等內(nèi)容,強調(diào)了廉潔自律、搞好團結、帶好隊伍,實際上是一篇施政綱領。</p><p class="ql-block"> 這次調(diào)整事先沒有透露風聲,大家感到比較突然,覺得是打破了常規(guī)。湘鋼經(jīng)理系省管廳級干部,提拔新人前一般都有公開推薦、民主測評和考察環(huán)節(jié),但這次沒有。林武是1997年7月提拔為湘鋼副經(jīng)理的,分工抓生產(chǎn),任職才半年多時間,在湘鋼副職領導中排名最后,按理說資歷尚淺,提拔擔任一把手還輪不上他。此外原經(jīng)理任職期限未滿,又沒聽說犯有什么錯誤,現(xiàn)在突然就被免職調(diào)整,令人不解。</p><p class="ql-block"> 原湘鋼經(jīng)理陳守勛也在會上講了話。他于1994年10月?lián)蜗驿摻?jīng)理,任職期間湘鋼轉爐工程和高線工程建成投產(chǎn),年產(chǎn)鋼登上了100萬噸臺階,并提拔林武任二煉鋼廠廠長、湘鋼副經(jīng)理。現(xiàn)在任期未滿就要離去,略顯不舍,講到動情處眼含淚花。他說湘鋼因投資技改而負債,現(xiàn)在虧損只是暫時的,隨著技改工程達產(chǎn)達效,相信在年輕領導和新班子的帶領下,今后會有更好的發(fā)展。后來我聽說,他是因為不去參加華菱集團成立大會、致使華菱集團掛牌成立一再延期而被免去湘鋼經(jīng)理一職的,但免職后又被任命為華菱集團副總經(jīng)理。</p><p class="ql-block"> 這次省里調(diào)整湘鋼領導班子,為保持穩(wěn)定,曾想讓湘鋼黨委書記李振川兼任經(jīng)理,以老帶新,逐步調(diào)整到位。李振川當時擔任湘鋼黨委書記已有十多年了,德高望重,在職工中享有較高聲譽。他主動推薦比自己小20歲的林武擔任經(jīng)理,讓年輕人挑大梁。林武上任后,他配合默契,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變圍繞為參與,與行政合種一塊田”,在湘鋼形成了黨政合種一塊田、以人為本創(chuàng)績效的良好氛圍。</p><p class="ql-block"> 在這次干部大會上,上級還任命曹慧泉、梁曉軍為湘鋼副經(jīng)理(后改稱副總經(jīng)理)。在宣布任命后我找他們攝像上鏡頭時,看到他倆還坐在會議室后排。曹慧泉時任高線公司(高線廠)主持工作的副經(jīng)理(副廠長),上任湘鋼副經(jīng)理后分工抓生產(chǎn)和信息化工程建設,后來擔任了湘鋼常務副總經(jīng)理、總經(jīng)理。梁曉軍時任鋼絲繩廠廠長,上任湘鋼副經(jīng)理后分工抓集團產(chǎn)業(yè)和質(zhì)量管理體系貫標工作,后來擔任了陽春新鋼鐵公司首任總經(jīng)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和林武相識于1990年12月,那時我調(diào)入湘鋼電視臺任記者、編輯才2個多月時間。鋼廠以鋼為重,平爐車間是湘鋼最重要的生產(chǎn)車間,是電視臺重點采訪對象,既出新聞又出畫面,記者一個月要去好幾次。林武時任煉鋼廠平爐車間主任,年僅28歲,是湘鋼最年輕的主體車間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記得當時正值年末,我到煉鋼廠采訪拍攝完成年度生產(chǎn)任務的新聞。下午在現(xiàn)場拍攝后,煉鋼廠宣傳干事向陽波帶我到地處岳塘路的煉鋼廠單身職工宿舍,想要我采訪一下平爐車間主任林武。那時已到下班時間,我提著攝像機來到煉鋼宿舍的職工食堂,見到一個身披藍色工裝棉襖、臉龐方正、濃眉大眼的年輕人,微笑著和我握手。向陽波介紹說這是林主任。我說明了采訪意向。林武笑著答道:我就不講了,采訪一下劉主任吧。劉主任是管生產(chǎn)的車間副主任,我說已經(jīng)采訪了。林武說那就好了。他陪我們在食堂吃了晚飯,晚上還去岳塘塘邊的一個茶館喝茶,打了幾圈撲克“雙升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認識林武后,再到平爐車間采訪時多次見面,漸漸熟悉了。他總是要我采訪爐前工、班組長和管生產(chǎn)、設備的車間主任,自己不太愿意上鏡頭講話。我了解到,林武是福建閩侯人,1982年從江西冶金學院畢業(yè),分配到湘鋼煉鋼廠,先是在平爐車間的班組倒班勞動一年,然后當車間技術員、技術組長、車間副主任、主任。他曾代表湘鋼參加全國冶金系統(tǒng)青工技術比武大賽,取得了較好名次。說起那次技術比武,林武就憨厚地笑了。原來那次考的是轉爐操作技能,但湘鋼當時只有平爐,沒有轉爐。為了彌補這一差距,林武找了比武駐地的鋼廠同學,晚上到現(xiàn)場了解轉爐操作情況,回招待所時很晚了,招待所已經(jīng)關門了,還是翻圍墻進去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94年,湘鋼轉爐煉鋼工程開工建設,林武擔任了轉爐工程籌建組副組長,提拔為副處級干部。1995年,冶金部部長劉琪來湘鋼考察,在轉爐工程建設現(xiàn)場,林武和劉琪部長握手時,陪同考察的湘鋼經(jīng)理陳守勛介紹他說:這是湘鋼最年輕的廠長。1996年湘鋼轉爐工程建成投產(chǎn),林武任湘鋼二煉鋼廠副廠長。1997年2月任廠長,當年7月又提拔為主管生產(chǎn)的湘鋼副經(jīng)理,上升速度夠快的了。這時候他才常上鏡頭接受電視采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湘鋼民間素有“提干三要素”之說,即出身于“北鋼的、煉鋼的、江浙的”。北京鋼鐵學院號稱“鋼鐵搖籃”,全國很多大鋼廠的廠長、經(jīng)理都是北鋼畢業(yè)。湘鋼此前兩任經(jīng)理也畢業(yè)于北鋼,而且都擔任過平爐車間主任、煉鋼廠廠長,其中一位任職時間較長的經(jīng)理還是浙江人,所以就有“提干三要素”一說。林武雖然沒有就讀于北京鋼鐵學院,但他是冶金院校畢業(yè)的,又是煉鋼的。那時我就想,林武可能會接班擔任湘鋼一把手,甚至會提拔為副省級干部。但是沒想到他會提拔得這么快,36歲就掌舵湘鋼。更沒有想到他以后還會擔任山西省委書記,成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span></p> <p class="ql-block"> 林武上任伊始,就果斷調(diào)整了煉鐵廠、燒結廠領導班子,免去了這兩個廠原廠長職務,改任公司副總工程師,提拔年輕干部擔任了廠長。鋼鐵行業(yè)有句行話:產(chǎn)量看煉鐵、質(zhì)量看煉鋼、品種看軋鋼。過去因煉鐵廠生產(chǎn)指標不好,消耗高,產(chǎn)量低,成為束縛湘鋼生產(chǎn)的瓶頸,既是鐵老大,又是老大難。燒結廠作為煉鐵原料燒結礦的生產(chǎn)單位 ,也負有改善指標的重要任務。但是林武擔任副經(jīng)理后,到這兩個廠商談指標改善工作時,竟碰了釘子。原來這兩個廠長仗著自己資格老,倚老賣老,推三拉四,根本就不把年青的副經(jīng)理放在眼里。其中有一個俗稱“鐵老大”的廠長還說:要不你來搞!調(diào)子好高。因此被調(diào)整理所當然。林武由此樹立威信。煉鐵廠、燒結廠的新廠長上任后,狠抓指標改善工作,生產(chǎn)得以穩(wěn)定和提高。</p><p class="ql-block"> 湘鋼和德國梅塞爾集團組建中外合資的湘鋼梅塞爾氣體公司,也是在林武上任后完成簽約的。煉鋼需要大量氧氣,湘鋼為此投資2億多元,建有2套空分制氧裝置。德國梅塞爾集團是世界工業(yè)氣體領域的領先者之一,注入資金收購湘鋼部分制氧資產(chǎn)后,與湘鋼合資組建湘鋼梅塞爾氣體公司,德方控股擁有55%股權,湘鋼擁有45%股權。簽約后我采訪了林武,他說合作意向及框架以前就有了,這次簽約談判主要是為湘鋼和留在那里的職工爭取了權益。湘鋼梅塞爾氣體公司組建運行后,不僅為湘鋼引入了1億多元的外資,緩解了資金緊缺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引進了先進的運行、管理模式和合作伙伴,使氧氣供應得到了保障。過去湘鋼曾因制氧機大齒輪損壞而導致煉鋼停產(chǎn)。湘鋼梅塞爾公司成立后,新建了氧氣儲存裝置,并可在制氧機檢修時外調(diào)液氧應急,后來又新建了2套空分制氧裝置,保證了湘鋼不斷增長的氧氣供應,收到了雙贏效果。</p><p class="ql-block"> 為了解決職工住房緊張的問題,1998年湘鋼克服困難,積極申報省、市安居工程項目,新建了一批住宅分配給職工,房型有兩室一廳的,還有三室一廳的,年底有1千多戶職工家庭喜遷新居。時任常務副省長周伯華來湘鋼參加了安居工程交付使用儀式,并走訪了職工家庭。記得在一戶老工人家中座談時,周伯華問他還有沒有什么困難,這位老師傅猶豫了一下說:別的都好,就是錢有些緊,欠了2個月工資了。周伯華當即對林武說:林武啊,銷售產(chǎn)品的貨款收回后,得先把工資發(fā)了,要關心職工生活。坐在旁邊的林武點頭稱是,凝神靜思。 </p><p class="ql-block"> 1998年,湘鋼年產(chǎn)鋼114萬噸,比上年略有增長,但是虧損嚴重,資金極度緊缺。我后來采訪公司財務處處長時,他說1999年春節(jié)時公司賬戶上僅有幾十萬元,到了快揭不開鍋的地步。湘鋼扭虧解困已是刻不容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華菱集團掛牌成立</b></p><p class="ql-block"> 1997年11月,經(jīng)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湖南三大鋼鐵企業(yè)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漣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衡陽鋼管廠聯(lián)合組建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菱集團)。“華菱”名稱,源于湘鋼的產(chǎn)品商標“華光”和漣鋼的產(chǎn)品商標“雙菱”,各取一字合稱“華菱”。1998年5月,華菱集團在長沙掛牌成立,原省冶金廳廳長陳運興任董事長,1999年李效偉任董事長。湘鋼成為華菱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此后有了兩個名稱,一個還是“湘鋼”,另一個就是“華菱湘鋼”。</p><p class="ql-block"> 湖南省冶金工業(yè)的改制起步較早,在全國走在前面。1988年就撤消了省冶金工業(yè)廳,原廳屬企業(yè)組合成立了省冶金工業(yè)總公司,冶金工業(yè)部副部長黎明還來長沙參加了成立儀式。后來省冶金工業(yè)總公司又改為省冶金企業(yè)集團公司,按企業(yè)化模式運作。</p><p class="ql-block"> 但對湘鋼來說,這樣就多了一個管理層次。原先是省政府(冶金工業(yè)廳)——湘鋼,改制后變成省政府——冶金企業(yè)集團公司——湘鋼,相當于多了一個“婆婆”,對企業(yè)發(fā)展有所束縛。</p><p class="ql-block"> 我記得有一次省委書記熊清泉來湘鋼調(diào)研時,時任湘鋼經(jīng)理唐炳如反映了這個問題。熊清泉聽后,先是說那就改了唄。在場的副省長汪嘯風卻說改不得,省冶金廳的改制在全省還有示范作用呢。熊清泉后來又說那就不改了。此事就此作罷。這次又把湘鋼、漣鋼、衡鋼從省冶金企業(yè)集團公司中拉出來另起爐灶,組建華菱集團,大家事先都沒有想到。</p><p class="ql-block"> 華菱集團的組建在全國獨一無二。湘鋼、漣鋼、衡鋼合并組建華菱集團后,三鋼雖然成為華菱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但實際上生產(chǎn)經(jīng)營各自獨立,與華菱集團沒有聯(lián)系。在企業(yè)主要領導干部的管理方面,三鋼和華菱集團都屬省管,是平行的,沒有從屬關系。原先說組建華菱集團后強強聯(lián)合、壯大實力、有利于湘鋼發(fā)展,但后來發(fā)生的幾件事表明,并不是這么一回事。</p><p class="ql-block"> 一是華菱集團集中三鋼優(yōu)質(zhì)資產(chǎn)、設立華菱管線上市融資10億多元后,華菱集團沒有按資產(chǎn)比例給湘鋼分錢;二是湘鋼為了扭虧解困而新建一套棒材軋機時,華菱集團不僅不予支持,反而禁止,導致這項工程停工幾個月;三是華菱集團在新建超薄板帶鋼工程時,將項目給了漣鋼。因既不給錢,又不給項目,湘鋼與華菱集團的關系就顯得有些特殊,一方面要服從領導、當好下屬,另一方面又要走好自己的發(fā)展道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戰(zhàn)勝病魔</b></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測之風云,人有旦夕之禍福。1998年春節(jié)過后,我老婆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常頭暈眼花,四肢乏力,臉色蒼白,失血后的貧血癥狀越來越嚴重。經(jīng)去湘潭市中心醫(yī)院看病檢查,醫(yī)生診斷為子宮肌瘤出血過多,血色素低至6克,需住院輸血治療,并建議做子宮全切手術,以免后患。</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多方咨詢,我們知道,像我老婆這種病況,做子宮全切手術是最佳治療方案。那時我們的女兒已經(jīng)16歲了,并領了獨生子女證,不再要考慮生育問題。但是老婆年已43歲,下崗后沒有發(fā)工資也不能報銷醫(yī)藥費,女兒又面臨高考沖刺,思想負擔比較重,況且她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生女兒時因剖腹產(chǎn)已經(jīng)動過一次手術,現(xiàn)在又要開刀,我很擔心她的身體是不是受得了,憂心忡忡。</p><p class="ql-block"> 怎么辦呢?病又不能拖延了。老婆和我商量后,還是打算動手術。家里還有一點積蓄,繳納住院費、手術費沒有問題。時任臺長陳再超對此很關心,說他會跟認識的醫(yī)院領導打招呼,并同意我請假陪護,希望我還能兼顧做好廠慶專題片的策劃、撰稿和有關采訪報道工作。我還請臺里的搭檔——播音員幫忙,她愛人是中心醫(yī)院的外科醫(yī)生,聽說還提拔當了中層領導干部。</p><p class="ql-block"> 播音員和她愛人隨即來住院部看我老婆。這時我才知道她愛人是中心醫(yī)院的醫(yī)務科長,為人熱情豪爽。他說這個手術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做好應該沒有問題。還說臺長已經(jīng)給他打了電話,要我放心,他會全程關注。</p><p class="ql-block"> 后來我了解到,這個醫(yī)務科長蠻熱心的,跟主刀醫(yī)生和麻醉師都打了招呼,動手術時還進手術室看了。此外住院護理條件也有所改善。因此我老婆這次動手術很成功,與醫(yī)生的精心治療和他的關心是分不開的,我們?yōu)榇朔浅8兄x。動手術前后,臺長和同事、親友們都來醫(yī)院看望。我姐姐還請她的一位女友,在病房全天陪護我老婆,老婆出院后她還在家里陪護了一段時間,讓我能騰出時間上班、出差,完成工作任務。</p><p class="ql-block"> 不過動手術還是有風險的。為了提高血色素,我老婆動手術前輸了幾次血。輸血前家屬要在風險告知書上簽字。看到上面寫著因檢測條件有限、血液中可能有病毒感染的條款時,我猶豫了好久不敢簽字,還要求輸自己的血給老婆,得到否定后才簽了字。手術風險告知書上也有許多條款,其中就有失血過多、止血不住的風險,現(xiàn)在想起來都有點后怕。所幸一切順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全國十大杰出工人艾愛國</b></p><p class="ql-block"><b> 專題采訪報道</b></p><p class="ql-block"> 1998年4月,湘鋼建筑安裝公司焊工艾愛國當選為全國十大杰出工人 ,同時又被湖南省樹立為先進典型人物,省委宣傳部牽頭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艾愛國專題采訪報道活動。我承擔了電視采訪報道工作,在湘鋼電視臺播出了十集系列報道,同時協(xié)助湖南衛(wèi)視臺、湖南經(jīng)視臺、湘潭電視臺完成了采訪任務。</p><p class="ql-block"> 此前,艾愛國就已是著名勞模。他是湖南攸縣人,1969年招工到湘鋼,在湘鋼建筑安裝公司安裝二隊當焊工,以“當工人就要當個好工人”作為座右銘,敬業(yè)愛崗,吃苦耐勞,勇于攻關,精益求精。1984年,艾愛國攻克了國家冶金重點科研項目——高爐新型貫流式風口的焊接難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6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p><p class="ql-block"> 此次艾愛國參評全國十大杰出工人和樹立為湖南省先進典型人物,本來是兩個活動,只不過因為時間點重合,就放在一起開展了。評選全國十大杰出工人由全國總工會組織開展,湘鋼工會組織寫作班子撰寫了推薦艾愛國的材料,經(jīng)省總工會上報全國總工會。1998年4月23日,新華社播發(fā)了全國十大杰出工人評選結果,艾愛國光榮當選。</p><p class="ql-block"> 樹立湖南省先進典型人物由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那一年是每個季度樹立一名,在全省范圍內(nèi)選拔、考察、確定人選,確定主題,集中開展宣傳報道和學習活動。我記得省委宣傳部一名副部長帶隊,1998年3月來湘鋼考察艾愛國,在湘鋼電視臺觀看了反映艾愛國攻關事跡的專題片,看完后連連稱贊說:不錯、很好、感人。艾愛國的先進事跡非常突出,順利通過了考察,確定為當年二季度宣傳報道的湖南省先進典型人物。</p><p class="ql-block"> 艾愛國專題采訪報道活動4月下旬進行,省委宣傳部一名處長帶隊,省會新聞單位來了幾十名記者,湖南日報、湖南衛(wèi)視臺、湖南經(jīng)視臺、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湖南工人報都派出了最強陣容,人民日報、新華社、工人日報參加了采訪,湘鋼也組織了采訪、寫作班子,聲勢浩大。中央電視臺雖然沒來記者采訪,但在新聞聯(lián)播中播出了艾愛國的專題報道,系湖南衛(wèi)視送稿。</p><p class="ql-block"> 記得那幾天艾愛國都守在湘鋼建安公司安裝二隊的院子里,頭戴面罩,手持焊槍,面對鋼管或焊件,平焊、立焊、仰焊,不停地焊,分別展示了氬弧焊、不銹鋼管焊、紫銅焊等精湛的焊接技藝,令人嘆為觀止。在現(xiàn)場,艾愛國接受了記者們的輪番采訪,他鎮(zhèn)定自若,儀態(tài)大方,應對自如,口頭禪就是“當工人就要當個好工人”。</p><p class="ql-block"> 艾愛國是個愛廠如家、謙虛謹慎的人,當時他已是著名勞模,覺得自己并沒有什么了不起,能夠為企業(yè)爭光則感到非常高興。他所在班組的工人和車間干部,也跟著沾光上鏡,紛紛接受了采訪,講述艾愛國的先進事跡和成長經(jīng)歷。那幾天艾愛國很忙很累,經(jīng)常干得滿頭大汗,當然這也是記者們想要看到的效果。有個記者為了獲取真實感受,還邀艾愛國到招待所一起住了兩晚,同室而眠,促膝長談,深挖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 1998年五一節(jié)前后,省、市各大媒體集中開展了艾愛國先進事跡的專題報道。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向艾愛國同志學習的決定,湖南日報發(fā)表了社論 ,定位是“新時代的好工人”、“當代工人的楷?!薄J∥麄鞑窟€組織了艾愛國先進事跡報告團,到全省各地巡回報告,艾愛國親自主講:怎樣當個好工人。湘鋼第一子弟小學的一名女教師,口才極佳,講述艾愛國因加班連續(xù)焊接作業(yè)、忘記到幼兒園接小孩的故事,講到動情處時聲淚俱下,令人感動。后來這名女教師調(diào)到電視臺當了主持人,和我搭檔工作了幾年。</p><p class="ql-block"> 這次宣傳報道活動效果很好。事后省委宣傳部組織進行了專題評選活動,有幾十件報紙、電視、廣播作品參加了評選。湖南日報、湖南衛(wèi)視臺、湘鋼寫作組的作品獲一等獎。我主創(chuàng)的電視專題片《攻關》獲二等獎。作為組織單位的攝像記者,我全過程觀摩了這次評選活動,通過觀看參評作品收獲良多。</p><p class="ql-block"> 湘鋼還召開了表彰大會,授予艾愛國終身勞動模范,獎勵人民幣1 萬元。會后艾愛國將1萬元獎金退回公司,說他已經(jīng)得了榮譽,獎金就不能要了,公司目前正是困難時期,他更不能要了,這筆錢要用在需要的地方去??墒?,發(fā)出去的獎金怎么能收回呢。公司領導再三做工作,艾愛國才把錢領了。但他回去后,卻把這1萬元錢交給了單位工會,要他們把錢分給了他所在的班組、車間工人和相關工作人員,令人感嘆。</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為具有精益求精的焊接技能、持之以恒的攻關精神和謙恭仁厚的人品,艾愛國不斷地創(chuàng)造了新的業(yè)績,后來又獲得了中華技能大獎、大國工匠、七一勛章等榮譽稱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奮進之歌</b></p><p class="ql-block"><b> 紀念湘鋼建廠40周年專題片攝制</b></p><p class="ql-block"> 1998年恰逢湘鋼建廠40周年,按照慣例,湘鋼逢十必慶,當年10月份要舉行一系列慶?;顒?,俗稱“五個一工程”,即一個慶祝大會、一部電視專題片、一本紀念冊、一次書畫攝影展覽和一臺職工文藝匯演。</p><p class="ql-block"> 廠慶40周年的活動,公司在1998年初就部署了,總的來講是要總結經(jīng)驗、繼往開來,隆重、鼓勁、節(jié)儉。創(chuàng)作電視專題片的任務由湘鋼電視臺承擔,具體就落在我的身上。說實話,我當時既感到榮幸,又有很大壓力。因為1988年湘鋼建廠30周年的電視專題片《崛起的鋼城》,是湖南電視臺攝制的,拍攝、制作、播音水平都相當高,還動用了航空拍攝?,F(xiàn)在自己動手,想要達到較高攝制水平,確實有很大難度。</p><p class="ql-block"> 萬事開頭難。劇本劇本,一劇之本。專題片也同樣如此。要拍好一個專題片,首先就要有一個好腳本,即一篇好稿子。而一篇好稿子難就難在好的立意和開頭。為了做好這篇文章,年初的那幾個月里,我經(jīng)常思考怎樣立意和開頭,有時吃飯想,睡覺也想。廠史查閱了好幾遍,湘鋼檔案館的工作人員都認識我了,有關的專題片和文章也看了很多,湘鋼黨委宣傳部領導還帶隊到廣東韶鋼參觀取經(jīng),但還是沒有參透。初稿寫了幾遍都不來勁。眼看上半年就要過去了,初稿還沒寫好,令人心急。</p><p class="ql-block"> 也許是急中生智吧,我突然想到古詩詞常常托物言志,詠物抒情,這個專題片是不是也可以借物詠情呢?思路一開,聯(lián)想到毛主席《沁園春?長沙》中“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 及《詩經(jīng)?蒹葭》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詩句,我腦海中浮現(xiàn)出“湘江北去,波浪滔滔;巍巍鋼城,在水一方……”的句子,專題片的開頭有了。奔流不息的江水,象征著奮進精神,專題片《奮進之歌》的立意有了;序幕—創(chuàng)業(yè)篇—發(fā)展篇—展望篇等篇章結構也出來了。用廠歌《我們是光榮的湘鋼人》作主題歌,專題片的音樂旋律也有了。思路通了,專題片腳本很快完稿,大量采用了四字成語、短句、同期聲畫面,瑯瑯上口,鏗鏘有力,洋溢著奮發(fā)向上的氣勢。</p><p class="ql-block"> 有了好稿子,還要有好的畫面和制作。廠慶40周年專題片也采用了氣勢磅礴的航空拍攝畫面,是我乘坐直升飛機拍攝的,圍繞廠區(qū)上空拍了好幾圈。拍攝時我坐在直升飛機的椅子上,拉開艙門,半邊懸空,腳下是距離幾百米的廠區(qū),熱浪蒸騰,風呼機鳴,如果坐不穩(wěn)或拿不住,就會摔人或摔攝像機,風險很大。好在自己心神穩(wěn)定,完成好了拍攝任務。為了展現(xiàn)富有青春活力的職工隊伍,二煉鋼廠組織了100多名青工參加拍攝。為了再現(xiàn)1958年建廠初期的創(chuàng)業(yè)場景,湘鋼東安石灰石礦、湘鄉(xiāng)白云石礦組織了山體聯(lián)排爆破,湘鋼電視臺出動多機拍攝,拍下了排山倒海般的爆破場面。</p><p class="ql-block"> 最難拍攝的是專題片開頭“湘江北去,波浪滔滔”的畫面。湘潭地處湘江下游,江流平緩,靜水微瀾。為了拍攝江浪,東安石灰石礦的李礦長帶我到湘江上游和瀟水下游,多處尋訪,拍到了較為合適的畫面。特別是是湘鋼職工業(yè)余游泳健兒在橫渡湘江后,喊出了“我愛湘鋼、振興湘鋼”的口號,表達了誠摯的愛廠情懷,難能可貴。多好的職工?。∥乙恢睘榇硕袆?。后來我用這段同期聲畫面作為廠慶40周年專題片的開頭,既有氣勢又有動感,公司領導在審片時都說這個寓意好。</p><p class="ql-block"> 為了增強表達效果,廠慶40周年專題片的解說詞選用了一男一女分段配音的方式,邀請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高放、春江配音。高放和春江是具有高級職稱的資深播音員,兩人又是合作多年的搭檔,在播音界享有盛譽,配音富有磁性和表現(xiàn)力,為專題片增色不少。為了提高畫面質(zhì)量,這次專題片拍攝采用了廣播級的高清攝像機,并借用湘潭電視臺的高清編輯機制作。湘潭電視臺的技術人員鄧綸暉協(xié)助制作,出力不少。他后來考上北京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yè)后留校工作。</p><p class="ql-block"> 湘鋼黨政領導對廠慶40周年專題片攝制工作非常重視,經(jīng)理林武和黨委書記李振川審定文字稿,公司領導集體審看了樣片,10月份公司還舉行了廠慶專題片《奮進之歌》的首映式,給予了較好評價。</p><p class="ql-block"> 在廠慶40周年“五個一工程”中,我還擔任并完成了紀念文冊中湘鋼技改工程的撰稿工作,參與了職工文藝匯演的策劃和節(jié)目主持人選拔工作。</p><p class="ql-block"> 全國有幾十家大型鋼鐵廠都是1958年建廠,并在1998年慶祝建廠40周年,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廠慶專題片。全國冶金系統(tǒng)因此在北京組織開展了一次專題片評獎活動,我主創(chuàng)的《奮進之歌——紀念湘鋼建廠40周年》獲得金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