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一直渴望著,站在蒼茫的云海之上,鳥瞰茫茫群山,看日出日落,忘卻塵世紛爭,笑看人間冷暖。 為此,不知道多少次冒雨登山,也不知道多少次深夜登頂;然總是希望而去,失望而歸,因而。</p><p class="ql-block"> 對云海的渴望,成了我的心結。</p><p class="ql-block"> 轉眼到了2011年國慶,投身戶外整整三個年頭。連日的陰雨,給國慶蒙上幾分的陰影,特別是去梅花山前的陰雨天氣,導致過半的隊友多次問我,是否取消此行。由于我的堅持,梅花山穿越活動,還是按計劃進行。</p><p class="ql-block"> 從永安前往連城的路上 ,又下起了雨。如果雨不停,活動只能取消。好在雨不久后就停了,到達莒溪鐵山羅地,雖然天還有些陰沉,但好似一時無雨,于是,我們決定上山。</p><p class="ql-block"> 見了我們的到來,村民主動出面做向導,因而上山也就省了不少心思。</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目的地,是梅花山保護區(qū)最高峰,天門山海拔1811米的狗子腦。大家背起裝備,開始了艱難的徒步穿越。此時,是2011年10月4日上午9:00。</p><p class="ql-block"> 翻過三山五嶺,歷時五個小時,終于到達營地。這是一個不大的草場,就在狗子腦主峰下,一條清澈的小溪緩緩流過,顯然,這是露營的絕佳之地。</p><p class="ql-block"> 搭好了帳篷,沿著小道穿過灌木林,眼前豁然開朗。我朝思暮想的云海,層層疊疊,直至天邊。對面的廟金山,宛如一艘灰黑的戰(zhàn)艦,行駛在波濤洶涌的云海中。</p><p class="ql-block"> 形態(tài)各異褐色的花崗巖,或大或小,散落整個山頭,仿佛是巨大的山石盆景。遠處的梅花山(又叫油婆記),只露出一個頂,仿佛魚的背脊。</p><p class="ql-block"> 一陣歡呼聲,把我引上山頂。陽光下,迷霧,陽光從背面穿過,一個七彩的圓,把人的影子在映圈中,猶如一尊佛像,罩著一個光環(huán),這就是向往以久的佛光。</p><p class="ql-block"> 正當大家為今天的景觀歡呼雀躍的時候,一道彩虹在身邊突現(xiàn),形成一個大圈, ,將又遠又小的佛光,鎖在圈的正中,人們說,這是佛門。</p><p class="ql-block"> 眼看夜幕就要降臨,只好返回營地。 </p><p class="ql-block"> 太陽漸漸偏西,到達西面的山頂回望,云霧從狗子腦主峰緩緩流下,仿佛少女的潔白的紗巾,形成優(yōu)美的瀑布云。夕陽西下,金光撒滿浮云,呈現(xiàn)萬道金黃的浪花,猶如名家筆下的油畫,這是我有生以來,最想見的云海了。</p><p class="ql-block"> 迷迷糊糊中睡到了四點,干脆起來準備看日出。等幾個人陸續(xù)起來上山,已經快五點。我們裝上頭燈,在夜色中登頂。</p><p class="ql-block"> 東面已呈現(xiàn)灰白的云海,天邊也出現(xiàn)紅色的晨曦,一道筆直的紅線,越來越亮,大約6點,金燦燦的太陽漸漸升起,為云海抹上一道道紅色的光,金光下的云海,波光粼粼,與天上的朝霞相互映襯,譜寫一曲東方紅。陽光照在巨石,照在草場,也照著那些早起的牛。我想,有了這次完美的經歷,我以后再也不用半夜起來看云海了。</p><p class="ql-block"> 回營地收帳,九點我們再次背負行裝上山,登狗子腦。然后從青石坑方向穿越返回。</p><p class="ql-block"> 由于穿越青石坑的道路不明顯,我們在山中轉了幾個小時,所有隊員的水基本用完。在又累又渴中尋找出路,最辛苦的,當然是領隊戰(zhàn)將了,他終于在周圍轉了一圈后,找到了下山的路,于是,大伙打起精神,加緊下山。 降到海拔1200米的竹林,終于有了水源,山泉透過厚厚的石碓.嘩嘩流下。大家也顧不上生水,仿佛饑渴已久的水牛,喝一個夠。</p><p class="ql-block"> 走完青石坑五公里的古道,我們終于回到了鐵山羅地。用時整整八個小時,驀然想起,今日重陽。</p><p class="ql-block"> 梅花山穿越,全程負重歷時十三小時,再次譜寫了游龍戶外一段壯舉。燦爛的旭日,絢麗的斜陽,,蒼茫的云海,神秘的佛光,一網打盡。更為重要的是,全體隊員(最小的只有10歲)安全返回。終于讓我們此次穿越的旅程,在劃上句號的同時,可以加上兩個字----完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