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 ??? ??? <???? ????? ?? >? ?????. ?? ?? ?????? ???? ????? ????? ???????. </p><p class="ql-block">參加世界朝鮮族征文比賽的我的文章——《松濤在海風(fēng)中搖曳生姿· 聯(lián)峰山公園》的原文《北戴河聯(lián)峰山 ·崎嶇山路 · 迷霧森林》,請讀到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到我的韓文版文章中給我點個在看或點個贊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i><u> 前 言</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挺拔的青松翠柏、崎嶇的山路、奇形怪狀的石頭、迷霧中的森林、青色的苔蘚、還有在某一個亭臺或角落里突然間出現(xiàn)的如夢如畫般秀麗的海濱風(fēng)光和無數(shù)偉人們的深深足跡??,……在這個美麗又神秘的風(fēng)景里,有一個五十歲的女人戴著淺色遮陽帽,穿著藏藍色風(fēng)衣款式的連衣裙,斜挎著一個黑色小背包,帶著一個背著裝滿美食的銀灰色KIPLING 牌雙肩背包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十一歲的小男孩</span>,正沿著彎彎曲曲盤旋而上的石板路說說笑笑的走著……</p><p class="ql-block"> 這就是我和我的小兒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小兒子的超過兩個月的長長暑假,眼看著也接近尾聲了。剛好前一天返校做核酸檢測的時候,把寫得85分的暑假作業(yè)也交上去了。想起前兩天無意間發(fā)現(xiàn)的自己居然給孩子報了八個課外班,自己都覺得很吃驚??、很壓抑!感覺換做我都要崩潰了!于是干脆就跟英語老師請假,把星期天的英語課程給推掉了,趕緊抓住暑假的尾巴帶著孩子出去瘋玩兩天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開往北戴河海濱的公路總是那么幽靜得讓我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那個偏僻的古老縣城通往老家的路。尤其是兩旁的樹木長得蔥蘢茂密,把路都給遮住的地方就更讓人覺得那就是通往故鄉(xiāng)的風(fēng)景了。這里除了沒有疫情的暑期,道上車不多,十分安靜。道路兩旁綠樹蔥蘢且綿綿長長的延伸到海邊沙灘上去,形成了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偶爾有幾個看起來小巧玲瓏的別墅??群匆匆的露了一下臉,又趕忙往后退回去,有些神秘莫測。道路中間的花壇里的花花草草都是精心設(shè)計和拾掇過的,造型獨特、風(fēng)格迥異、美觀大方。我們看著路旁的樹林和偶爾閃一下的連綿不斷的海岸線、看著路旁的站牌,一一辨認著路邊上一處處環(huán)境幽雅的新小區(qū)、又看一會兒手機、聊聊天,半個小時也就到了美麗的新娘子般讓人眼前一亮的北戴河海濱汽車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汽車站的對面就是長長的一遛疊加瀑布群。白花花的瀑布水從百米多長、五六米高的巖層裂隙中飛瀉下來,一路碰撞到凹凸起伏的巖石??上,發(fā)出巨大的聲響飛濺起來,讓人感覺耳目一新、渾身涼爽舒適!望著藍藍的天空中像棉花團一樣朵朵飄起的白云,就是這個美麗新娘子的白色頭紗被風(fēng)吹動著飄蕩在天際;<span style="font-size:18px;">瀑布上方精心設(shè)計和拾掇過的綠色蔥蘢的樹木??是那時尚的新娘子拿了一桶??綠色的焗油膏,把長長的頭發(fā)焗成了翠色欲滴的婆娑又長長的秀發(fā),正往瀑布上方的巖石??上留下斑駁的光影;</span>從半空中飛瀉下來的白色的瀑布水是美麗新娘子的雪白婚紗,層層疊疊、輕紗彌漫的散開在眼前,瀑布迤邐、裙擺旖旎;小花壇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姹紫嫣紅的花兒就是</span>這個嬌羞的新娘子腳上穿著的花式高跟鞋??,又新穎又漂亮。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觀看或者拍下這飛瀑流泉,留下這個美麗城市的秀麗風(fēng)景做它的明信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i><u> 聯(lián) 峰 山 公 園</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過了幾條馬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約走了二十分鐘左右,就</span>到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刻有“聯(lián)峰山”三個字的威武雄壯的公園大門。走過</span>臥著一個大大的海浪??模樣的大石頭??的圓形??花壇,踏進公園大門,順著寬闊的水泥路剛剛走了幾十步,就看見右手邊郁郁蔥蔥的樹蔭下有一個小小的池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池的周邊除了挨著大道的西側(cè)邊沿,都是頂著白云矗立的水桶粗的松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span>小<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池子是由奇形怪狀的巖石??砌成的,彎彎曲曲、又窄又長的像地圖上顯示的日本群島的模樣。小池</span>的右上方高一米處有一座漆了棗紅色油漆的小橋,小橋的下方砌著的巖石之間有幾處水勢不大的流水口,看著水流不大,水聲卻不小,仿佛附近有瀑布的感覺。小池里的水清澈見底,能看到碗口大小的石頭星羅棋布,能看見抱著睡蓮的水桶粗的花盆。有兩朵白色的睡蓮靜靜地開在邊緣上略帶黃色標記的巴掌大的荷葉間,悄沒聲地暗示著季節(jié)的變遷。有幾條手指頭長的紅色的小金魚,晃著靈動的大尾巴開心地在水中游來游去,讓人滿懷欣喜。小金魚雖然是個微不足道的生命,但是生命的意義有的時候是不是超越了自己本身的生存意義,而是為了周邊生命的存在呢?!</p><p class="ql-block"> 我們看了一會兒就到售票處掃微信買了票就往里走。</p> <p class="ql-block"> 聯(lián)峰山又稱蓮蓬山,位于北戴河海濱中心西部,景區(qū)占地6000多畝。公園始建于1919年,因其巖石狀如蓮花、樹木狀似蓮蓬而得名。蓮蓬山這個名字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北戴河開埠的初期。而聯(lián)峰山這個名字,雖不知從何時起啟用,也名副其實,因為東西聯(lián)峰山山勢連綴,七個山峰蜿蜒連接。</p><p class="ql-block"> 別看我們聯(lián)峰山小,也不高,這里可是有無數(shù)個歷朝歷代的名人留下腳印的地方。公元前215年,當(dāng)年只有18歲的秦始皇嬴政在此觀海求仙,尋求長生不老藥,建立求仙臺,并立碑自頌功德;公元前110年,23歲的漢武帝劉徹“東巡海上”,“北至碣石”,在聯(lián)峰山的龍山之頂建起漢武臺,并登臺拜海祭天;公元前207年,52歲的魏武帝曹操北征烏桓,班師后也注意到了聯(lián)峰山這個地方,他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在秋風(fēng)中看山水的澹澹,百草的豐盛,洪波的涌起,寫下了千古絕唱的《觀滄海》,抒發(fā)了一代英雄的遠大抱負和豪邁氣概;公元645年,唐貞觀十九年,46歲的唐太宗李世民攜太子李治登臨漢武臺,留下了著名的《春日望海》詩,“仙氣凝三嶺(傳說東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仙人居之。),和風(fēng)散八荒(八方荒遠的地方)。拂潮云布色,穿浪日舒光”,他的“芝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霓裳(霓裳:指求仙長生。)非本意,端拱(端拱: 謂帝王斂手無為而治。)且圖王”,李世民在聯(lián)峰山上,在追憶秦皇漢武的歷史功績的同時,也彰顯了它做為一代明君的志向和高遠。</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以來,戊戌變法領(lǐng)袖人物康有為;晚清重臣,民國總統(tǒng)徐世昌;清末民初著名實業(yè)家周學(xué)熙;愛國將領(lǐng)張學(xué)良;晚清大臣,民國政府第一任交通總長、內(nèi)務(wù)總長、代國務(wù)總理,北京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的創(chuàng)建人朱啟鈐等歷史風(fēng)云人物,都曾先后來到北戴河,并登臨聯(lián)峰山,效尤古人,以觀滄?!?lt;/p><p class="ql-block"> 找到北戴河的可不僅僅只有中國人。1878年,英國傳教士<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坎德林·喬治·托馬斯(中文名:</span>甘林)來到中國傳教,當(dāng)他來到北戴河海濱的時候,立刻被這個世外桃源般的海域所吸引。1895年,他租下東聯(lián)峰山雞冠山半山的土地蓋起了兩棟別墅,成為北戴河最早的西洋別墅。1893年,開灤(開平)礦務(wù)局總工程師、英國人金達(ClaudeWilliamKinder)在勘察建設(shè)天津至山海關(guān)的津榆鐵路時也發(fā)現(xiàn)北戴河村南面的海濱風(fēng)光秀麗,但當(dāng)時外國人沒有購地權(quán)利,他動員他的同事天津人楊季琳在北戴河海濱購地建了一座別墅,租賃給來這里避暑游玩的外國人居住,這應(yīng)當(dāng)算是北戴河“涉外旅游”業(yè)的前身。在金達模式的推動下,幾年之后,在北戴河的海濱一棟棟別墅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英、法、俄、美等外國人紛紛涌進。</p><p class="ql-block"> 1898年,曾開發(fā)廬山的英國教士李德立把視線投入到了北戴河,開始打造另一個廬山模式,并取得了巨大進展。1916年,北洋政府代理國務(wù)總理、交通總長、內(nèi)務(wù)總長、中國早期城市建設(shè)專家朱啟鈐來到北戴河,看到外國人開發(fā)北戴河的情況后,與黎元洪、段祺瑞、周學(xué)熙、段芝貴、雍劍秋等各界人士出資建立“公益會”,主持制定北戴河街區(qū)道路規(guī)劃,修建蓮花石公園(聯(lián)峰山公園前身)和觀音寺等建筑,使北戴河海濱旅游區(qū)的建設(shè)走上現(xiàn)代的軌道。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時,北戴河海濱的聯(lián)峰山下、西海灘、中海灘、東海灘共有別墅719棟,其中外國人別墅483棟、中國人別墅236棟。在舊中國四大別墅區(qū)(廬山、北戴河、莫干山、雞公山)中,北戴河是唯一的海濱別墅區(qū)。</p><p class="ql-block"> 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他老人家曾多次登臨聯(lián)峰山。他在此觀日出,他老人家的那首著名絕唱詩詞《浪淘沙·北戴河》,一句“蕭瑟秋風(fēng)今又是,換了人間?!背蔀椴恍嗟拿娒?。那一年是1954年,他老人家61歲。4月,他去秦皇島視察,回北京的途中在北戴河停留,住在當(dāng)年張學(xué)良的別墅里。22日早晨,他5點半起身,上聯(lián)峰山上去看大海,邊看邊吟誦曹操《觀滄?!芬辉娎锏拿?。7月26日,他再次來到北戴河,31日,他冒著大風(fēng)到北戴河海里游泳,回到聯(lián)峰山下的住處,就寫下了《浪淘沙·北戴河》這首詞。</p><p class="ql-block"> 這里成為夏季休養(yǎng)辦公區(qū)的100多年間,聯(lián)峰山和北戴河見證了中國近現(xiàn)代許多重大歷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聯(lián)峰山是北戴河區(qū)乃至整個秦皇島市區(qū)的最高點,山勢由東向西分布在幾平方公里的區(qū)域內(nèi),最高處海拔153米,在平地上也就是個普通的山包,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這個仙就是大海。正如清人在《蓮蓬山觀海歌》中寫道:"海濱有嶺號蓮蓬,懸崖削就金芙蓉。海光山勢相爭雄,怒濤隱隱凌太空"。沙灘依靠著聯(lián)峰山,聯(lián)峰山擁抱著大海,造就出“攀崚嶒怪石,聞松濤海浪,享海上明月,賞浪花拍堤” (引用并篡改呂碧城散文)的仙境。</p><p class="ql-block"> 綠樹濃蔭覆蓋著的寬闊的水泥路是慢坡道,彎彎曲曲的伸展到我們要去的每一個神秘的地方。舉目遠望,綠色的大森林像海洋一樣連成一片。樹木郁郁蔥蔥,散發(fā)著舒心的涼爽。陽光像一縷縷金色的錦絲,穿過層層疊疊的枝葉灑落在蔥綠的草地上,留下斑駁的樹影搖曳。樹林間茂密的草叢里開著幾朵說不出名字的野花,讓人感覺心情愉悅歡暢。知了是夏天的代表,那一聲聲知了知了喊出了它心中的炎熱??,但是明顯已經(jīng)不像以前那么聒噪了,倒是林中的秋蟲吟唱的聲音比原來高了八度,鳥雀在林間啾鳴著呼朋喚友,看見游客靠近了就撲棱著翅膀歡快的向遠處飛去。</p><p class="ql-block"> 我們沿著彎曲的山路走了一段,就看到了那有名的《仕女騎驢像》。古銅色的塑像大概有兩米高,精神抖擻的毛驢健壯又機靈,驢背上騎著的女郎面龐清秀可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頭戴豎沿白帽</span>,身上是簡單大方的吊帶背心和短裙搭配,<span style="font-size: 18px;">細腰捷足,美腿修長,袒肩露背, </span>時尚又大方,腳上蹬著一雙皮靴,右手撐著一把傘,左手輕輕拉著驢繩。這是個有故事、有歷史的景點。</p><p class="ql-block"> 清朝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英國傳教士坎德林·喬治·托馬斯(中文名:甘林)的雞冠山別墅樓落成之日,許多朋友前來祝賀。道賀朋友中有一位面目俊俏的英國女郎于山下租賃鄉(xiāng)民的毛驢前來,途經(jīng)此樹蔭下歇腳之時,遇見一位英國畫家速成一幅側(cè)面寫生圖《仕女騎驢圖》。英國鐵路工程師金達將這幅畫印制成英文招貼廣告。后來為京奉鐵路局每年夏季在各火車站和外國人居住處張貼,招攬中外人士到北戴河旅游。據(jù)目前掌握的資料,這是中國第一張旅游招貼畫。后人又按照這張招貼畫修建了這座塑像。</p><p class="ql-block"> 我又了解到:這一座聯(lián)峰山公園是1919年才開始建的,所以這一張招貼畫至少比這座公園還要早二十三年,也不知那位面目俊俏的英國女子后來知不知道自己年輕的時候騎著驢子留下的一幅畫居然永遠的留在了這座靜謐而又美好的山川中。</p><p class="ql-block"> 故事情節(jié)很精彩,眼前的女郎依然那么俊俏、精神煥發(fā),<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知這位漂亮的女郎的魂魄是不是也跟隨在這座塑像中。只是</span>歷史的車輪卻不管不顧地滾滾的往前飛逝,讓我們時刻記住歷史、展望未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匆匆 留下了幾張照片,我們沿著彎曲的臺階往上爬了一會兒,便看到了那塊傳說中的避雨石。雞冠山景區(qū)翁石的東側(cè),有兩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巨大的巖石??像舉著前蹄立起來的身材魁梧的大象??一樣矗立在那里,似乎一股神奇的力量支撐著這個頭重腳輕的神石。它</span>高約數(shù)米、挺拔堅立,巨石石頂斜向前伸,如檐如傘、下部凹陷,可容數(shù)人避雨。<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相傳,這塊石頭是只容好人避雨,但凡壞人就讓他變成落湯雞。</span>都說“傳說是神話的代表,從前是童話的代表”,今天我們真真切切地站到了這個神話故事的世界里。我不禁忍不住抬頭望望天空,看看它有沒有要下雨??的表象,可是碧藍的天空似乎根本就沒有那個意思??????!</p><p class="ql-block"> 世上真的會有這么一塊能辨別是非和善惡美丑的石頭??嗎?是人們希望老天和大自然揚善除惡,眷顧和溫暖天下良善之人的意愿吧?這是人們賦予老天和大自然最大的愿望吧?</p> <p class="ql-block"> 正看著出神,頭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于是我們也隨著聲音攀爬起來。果然,隨著蜿蜒曲折的石階上了三五十步就到了刷了朱紅漆的一個亭子,亭子上方赫然寫著《臨風(fēng)亭》三個字。我們也湊到人們指指點點的方向一看:哇——豁然開朗!眼前是一片綠色的風(fēng)景中延伸出的一望無際的藍天碧海<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遙遠的天際里相連在一起,變成了水天一色,</span>綠樹叢中鑲嵌著紅頂黃墻的千家萬戶的房子??!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是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再仔細一看,海里還有不少小船和體積大一些的輪船??呢!只是因為遙遠的距離和似有似無的那么一層薄薄的云霧繚繞中顯得有些模糊不清晰而已。或許是因為這么秀麗的風(fēng)景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意外的驚喜展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所以更讓我們覺得莫大的幸福和感動呢!</p> <p class="ql-block"> 開心????的欣賞了半天,我們下了那個山坡,回到了主路。抬眼一看就看到了左手邊綠草如茵的斜坡上寫著“雙氧吧”的牌子上方有幾個環(huán)抱粗的外形酷似木墩子似的圓桌各個被四個小水泥墩子圍著。這是我們前年來的時候坐著吃午飯歇息過的地方,今天也成了我們吃飯歇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是北戴河最大的森林公園,以登山攬勝、林中探幽,尋史訪蹤,氧吧洗肺為特點,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保存完好,因毗鄰大海,林中負離子含量極高,經(jīng)常性濃度保持在3000至8000個/cm3,最高實測濃度高達14000個/cm3,是一般城市的10至20倍,1954年中央看中聯(lián)峰山,在此建立了避暑療養(yǎng)地。</p><p class="ql-block"> 我們坐下來喝了水,打開了背包里的黑米雜糧飯和小兒子點名要的木須肉、尖椒干豆腐、還有我從小姑家超市里買來的鵪鶉蛋。小兒子背了個裝滿米飯和炒菜、零食的背包從汽車站出發(fā),又爬山越嶺的一直走到這里,真的走了好遠的路,顯然已經(jīng)餓了,吃的津津有味,我也吃的很香。</p><p class="ql-block"> 我們歇了半天,養(yǎng)足了精神走向另一個目的地——望海石??。我們慢慢拾級而上,水泥路都是在緩緩的山坡上一級一級鋪出來的板板正正的約一米長、半米寬、兩寸高的既寬闊又矮矮的臺階。臺階的兩邊是人工種植的花花草草,長勢很好,花花草草的外邊是一片林海,松樹??居多,偶爾也能看到其他不知名的樹木夾在其中。樹蔭下雜草叢生,只是隨著地形的起伏,一會兒是山坡上連綿不斷的樹林,一會兒是看不到底的幽深的山溝溝。草色青青,還留在八月的抒情里,白云悠悠,仿佛在天空揮舞著秋天的旗幟,天空瓦藍瓦藍的、秋蟲的聲音還是一如既往地悅耳動聽。我們徜徉在季節(jié)的詩意中,心生歡喜,腳步輕盈。與其是修剪整齊的花壇綠植,我更喜歡樹蔭下自由生長的雜草叢生的樣子。我覺得它更讓人的心里有遐想,有期待,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p><p class="ql-block"> 有一對年輕的夫妻??帶著兩個小孩在我們的前面上臺階。爸爸年輕力壯,走得快一點,就走在前面十米左右的距離上臺階,媽媽照顧孩子們就落在后面帶著孩子們說說笑笑的走著。孩子們都活潑可愛,大一點兒的男孩子六七歲的樣子,小一點的女孩子四五歲的模樣,兄妹倆蹦蹦跳跳的、打打鬧鬧的,一會兒手拉手,一會兒又你追我趕的嬉戲玩耍。走著走著,可能是我們不小心跟的急了一點,兩個小孩子和媽媽一起靠在石階的左手邊,給我們讓路,說他們走的太慢了!我們道了一聲謝謝,走在他們一家子的中間,看著孩子的爸爸走在我們前面五六米處。我們加快步伐,剛剛走了兩步,就看見他突然停住了腳步??,轉(zhuǎn)過身子來喊孩子們的名字,說:“哎呀,你們趕快看看吧!那個小松鼠???嘴里叼著松塔下來了!”</p><p class="ql-block"> “什么?松鼠????”</p><p class="ql-block"> 一抬頭便看到了一個黑色的小松鼠???蹦蹦跳跳的從上坡跑下來,嘴里還叼著一個大拇指粗的松塔。是個身子骨還沒有礦泉水瓶子粗的小家伙,長著一身黑毛、拖著長長的尾巴。小兒子異常興奮??,高興??的大聲喊道:“媽媽,媽媽,你看看松塔叼著個松鼠???跑下來了!”說完了才明白自己滿嘴跑火車??,居然說反了!自己也覺得好笑??,嘴里念叨著“松塔叼著松鼠跑下來了!”,嬉皮笑臉地看著正往下奔跑的小松鼠???。我比他們都要興奮,想趕快解開手機的密碼,準備拍個視頻!哪管是照片也好?。⌒睦镏?,手卻不好使,密碼都按錯了,等我重新解完密碼時,松鼠???已經(jīng)跑得無影無蹤。??????</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山路都是水泥臺階或者是石階,雖然彎彎曲曲的讓我們時而分不清方向,但是不算陡,也不算太遠,所以一路左看看右瞅瞅,一會兒就到了松音廳。這里的松樹??可能是因為長到了巖石??之間,長得都不那么挺拔和標致,但又絕不影響它的翠綠欲滴的顏色,也不影響延綿不斷。松樹歪歪扭扭的模樣倒也和這里奇形怪狀的巖石??形成了一種和諧,讓這里的景觀更顯獨特的魅力和風(fēng)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離松音廳不遠處就是望海石,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們攀爬的那條路的右手邊,只有六七米左右的距離,但是這么近的距離卻展現(xiàn)出了山的獨特氣質(zhì)。首先你要踩到比你走著的路面低二十厘米左右的碎石地面上,同時你也會看到那凹凸起伏的土黃色的碎石地面上凸出來的那個長達一米左右的有點像鍘刀片模樣的巖石??刀刃向上的長在地面上。沒錯,那塊石頭??就是那么刀刃向上的長在地上的鍘刀,只是根部是有厚度的,大概兩三寸厚吧!它露出來的寬度大概有一扎多一點,剛好跟我小時候看到過的村里切牛草的鍘刀那么寬,長度有一米左右長,也是跟鍘刀的長度不謀而合,模樣也是中間高兩側(cè)低的那一種,同時也顯現(xiàn)出了它是一塊石頭的形狀和屬性,沒有那么直溜和光滑!而且它的旁邊也是好幾塊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頭長在那里,只露出了兩個馬鞍那么大的凹凸不平的石頭的一面,你要小心翼翼地踩上每一步才能走向望海石和它旁邊的石頭上。</span></p><p class="ql-block"> 望海石是一塊兩米左右高,像是把一個三級臺階側(cè)立在那里,又像是兩本翻開了的書剛好用90度角左低右高的拼接在一起的巖石??,只是翻開的頁面上左邊是???的,右邊??是兩面都刻有紅色的《望海石》三個字,以70度的角度立在那里,一副威嚴的面孔怒視著每一個想要靠近它半步的游人,不容任何人侵犯的模樣??逃凶值膸r石??上面像人工鑿過了似的平整光滑,那個角更是菱角分明的顯示出直角的模樣,似在表明它是個絲毫不留情面的那個包公。懼于它的威勢,大部分想攀爬的人都望而卻步,選擇它右側(cè)的那個像牛??的肚子那么臌脹、像牛??的后背一樣上面平緩一些的巖石??。雖然也陡得不太好爬,但畢竟是露出了一個寬闊的后背,讓人不免想入非非。</p><p class="ql-block"> 我也不顧小笨笨的阻攔,卯足了勁兒爬了上去。往南一看,果然別有天地!連著那一片綠樹蔥蘢的海天一色和鑲嵌在綠色地毯上的紅頂黃墻的人間四月都在這里開成了桃花,散發(fā)著濃濃的浪漫氣息,讓人心生歡喜和留戀。往下一看,下面卻是深不見底的幽谷,長滿了松樹??和雜草,看著幽深恐怖??、心驚肉跳!看了一眼就心生恐懼??,腿都軟了…</p><p class="ql-block"> 抖腿抖手的拿起手機向四周拍照??,卻出現(xiàn)了詭異的畫面!剛剛還好好的相機??,鏡頭里的東西全部都漂浮起來了!松樹的枝葉和石頭的每一個點、線、面,都是帶著光帶像太空中拍到的照片一樣飄浮起來了!我以為是相機??的鏡片模糊了,反復(fù)的擦拭了幾下,卻還是那個模樣!</p><p class="ql-block"> 小兒子看著旁邊只喊不敢上來的人一個勁地催促我快下來,我也就慢慢滑下來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往前走了幾步,前方就是那赫赫有名的望海亭。 望海亭位于聯(lián)峰山主峰,海拔153米,始建年代不詳,為攢尖頂式?jīng)鐾ぃ鶠楣糯榛鹋_。望海亭原匾為著名書法家、篆刻家徐之謙(1903—1985年)所題。1989年春,原匾隨此亭遇雷擊燒毀,同年秋重建。有道是:“不登聯(lián)峰望海亭,畢竟不識北戴河”。在此處極目四望,天之高,海之闊,北戴河、南戴河盡收眼底。大晴之日,向東北能看到山海關(guān)角山;向東能看到秦皇島港、鴿子窩、還有新建的現(xiàn)代購物廣場;向東南看,金山嘴、老虎石、平水橋碼頭三條突出的橫線清晰可見;在望遠鏡里,保二路的建筑、東經(jīng)路上的車流近在眼前。向西看,是戴河口、南戴河海濱、碣石山以及西北面連綿起伏的燕山山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涼爽的山風(fēng)一吹來,讓我們渾身都舒適自在。</span>我們站在一碧千里的松濤之上,回味著歷史,遠眺著海天一色,在長椅上久久地坐著。</p><p class="ql-block"> 從亭子里走下來,剛好邂逅了毛澤東看日出處。這里像是媽媽的寶貝包裹開了一條縫似的,由一條通往大海的小路就能一眼盡覽人間仙境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絕美、絕妙無比的</span>好地方。明明是沒有望海亭高,卻能比高兩三米、濃密的樹枝交錯著的望海亭上方還能清晰地看到一望無際的人間仙境。</p><p class="ql-block"> 1954年4月22日,新中國領(lǐng)袖毛澤東在此觀滄海看日出??并興致勃勃地朗誦了曹操的《觀滄?!?。同年夏,毛澤東第二次來北戴河創(chuàng)作了北戴河人民引為自豪的詞章《浪淘沙·北戴河》。</p><p class="ql-block"> 滄海天涯天作岸,高山絕頂我為峰,站在望海亭里極目遠眺,海闊天空,北戴河之嬌美盡收眼底。這里,早看晨輝染海、晚瞧夕陽西下、南眺滄海、北顧青山、東觀市貌、西賞村落,居高鳥瞰北戴河全景,美不勝收。</p><p class="ql-block"> 此處的風(fēng)景優(yōu)美,偉人的詞章更是生動描繪了北戴河海濱夏秋之交的壯麗景色,展示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具有比《觀滄?!犯r明的時代感、更深邃的歷史感、更遼闊的宇宙感和更豐富的美學(xué)容量。</p><p class="ql-block"> 瞻仰了偉人的詞章、踏在偉人的足跡??上,撫摸著偉人曾經(jīng)駐足停留過的痕跡觀看了北戴河海濱壯麗的風(fēng)景,我們的心情是激動的,我們的腳步是堅定的,我們的眼界是開闊的!我們是走在歷史的長河里追尋歷史的人!我們是喜歡??詩情畫意的幻想著未來的人!我們是循著偉人的足跡??,想要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和毛澤東看日出的碑石隔著一條通向望海亭下方的小路旁有一棵水桶??粗的松樹??,樹干上掛著一個牌子,記錄著它的故事和滄桑。</p><p class="ql-block">國家二級保護古樹,</p><p class="ql-block">編號13030400099 、</p><p class="ql-block">油松、松科松屬、樹齡308年、</p><p class="ql-block">胸圍180厘米、樹高9米、</p><p class="ql-block">管護責(zé)任單位:聯(lián)峰山景區(qū) </p><p class="ql-block">署名:北戴河區(qū)園林局 </p><p class="ql-block">時間:二0??二0??年五月</p><p class="ql-block"> 當(dāng)你仰望著這棵目睹了滄海桑田的歷史見證者的時候,那種感覺就是“感慨萬千”才能形容的吧?世上沒有人能活到一百歲,而它卻傲然屹立了300多年,是看到了什么樣的歷史變遷呢?趕快查了一下這棵樹生長的年代1713年是處在我國的哪個朝代、哪個皇朝,結(jié)果簡直是嚇掉了我的下巴!</p><p class="ql-block">康熙(1654-1722年),清朝第二代皇帝,姓愛新覺羅,名玄燁,滿族人,8歲繼位,稱清圣祖。</p><p class="ql-block">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p><p class="ql-block">公元1713年,農(nóng)歷癸巳年,蛇年。</p><p class="ql-block">年號: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p><p class="ql-block"> 看著這棵油松的博文感動之余,忽又想起我踩著的這一片滄海桑田是有著數(shù)十億年的歷史,更是感嘆人生苦短、時間匆匆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下一站是神山了,神山原名半壁山,又名神度峰,海拔107米,頂峰高16.8米的建筑名為“鎮(zhèn)山寶杵”,主題取之于“吉祥、辟邪”之意。平面浮雕圖案來源于遠古的“地方天圓”之說,圖騰為古象征性符號:青龍??、白虎、朱雀、玄武。</p><p class="ql-block"> 山中有名人名言摩崖石刻,山頂???懸崖之間有飛架虹橋,在此環(huán)顧四面青山,迎接八面來風(fēng),聽松濤陣陣,觀百鳥飛旋,仿佛身處天宮眾神仙所處之仙境。</p><p class="ql-block"> 通往神山的路上游客越來越少,兩邊的雜草叢中有五六只若大的白蝴蝶??在翩翩起舞著追逐愛情??,不怕我們靠近,也不怕我們的恫嚇,久久地纏纏綿綿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我們深深呼吸著神山的新鮮空氣,走過了平坦的大道,穿過了層層疊疊的小路,沿著用石子鋪成的蜿蜒起伏的山道,拾級而上,穿梭在茂盛的樹林下,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和微風(fēng)吹拂,耳聞小鳥婉轉(zhuǎn)的和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明艷動人的世界。樹木蔥蘢、綠意濃濃、百花盛開、碩果飄香。我們走走停停,談笑風(fēng)生。</p><p class="ql-block"> 我們往神山高處進軍。路越來越窄、山勢越來越陡,不時地看到懸崖峭壁之上刻著的名人們的名言警句。</p><p class="ql-block"> “勵志不定,終不濟事!”</p><p class="ql-block">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p><p class="ql-block"> “人無志,非人也!”</p><p class="ql-block"> “博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此種種的石刻文字都是我們?nèi)耸篱g的真理吧?每一句話都是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和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吧?為什么偏偏讓神山來告訴我們呢?小兒子如猛虎進山般飛快的走在前頭,根本無心留戀這些石崖上刻著的字跡,知天命之年的我卻一字一句的看個沒完,遠遠的落在后面?;蛟S我人生的思考是從現(xiàn)在才開始的嗎?</p><p class="ql-block"> 我也攀著陡峭的山坡,一步一個腳印??地爬上了頂峰。當(dāng)我步履蹣跚、上氣不接下氣地邁上最后一個臺階登上峰頂?shù)臅r候,一股清涼的山風(fēng)迎面撲來,頓時舒暢至極。好一幅濃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畫卷!而我此時就身置其中,臨風(fēng)而立,“會當(dāng)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放眼眺望,近處,湛藍的天空下,那根直插云霄的鎮(zhèn)山寶杵近在眼前,遠處,山峰逶迤,綠色的海洋連綿不斷地籠罩了四周,綠色海洋的外圈是水天一色的大海和北戴河海濱,還有秦皇島港的一排排大吊車和一座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的屹立在遠方。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了。“是真高敞處,別有大乾坤”,“更倚天門看城市,茫茫平地皆云煙”。</p><p class="ql-block"> 一只深灰色的鴿子???飛過來,落到起伏不平的巖石??上,咕咕咕叫了幾聲。我們倆開心地走向它,它卻飛向空中繞著頂峰的欄桿轉(zhuǎn)了一圈,又飛回來落到了我們前方的巖石??上。<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說:“這可是一只神鴿子???呢!” </span>小兒子聽了嘟嘟囔囔地說:“它才不是什么神鴿子???呢!它就是一個普通的鴿子???而已!”他嘴上那么說著,心里卻十分喜歡這個可愛的小精靈,邁著輕盈的步伐,開心的一邊跟著鴿子打著招呼,一邊向它走過去,在離鴿子???不遠的地方悄沒聲地蹲下來看看鴿子的動靜。那個鴿子也并不在乎幾米之外站著的我們,蹦蹦噠噠地蹦到巖石??凹進去的地方,從從容容地喝了幾口積在那個淺坑里的水,連小兒子滑溜著再向它靠近了一米左右,也沒有一點畏懼的樣子,喝足了水才又撲棱著翅膀飛向了遠處。</p><p class="ql-block"> 我把巖石??上刻著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朝聞道夕死可矣!”和“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兩句話拍下來留作紀念,又錄了幾個視頻,和小兒子坐在巖石??上休息了一會兒才慢慢地走下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從神山上下來,我們重新回到了我們吃午飯的地方——雙氧吧。在那個石頭墩子上坐著補充了一下能量,休息了大半天才向觀音寺出發(fā)。路的兩邊全是高大挺拔的松樹??林,全部都像武裝整齊了待命在那里的警衛(wèi)連戰(zhàn)士們一樣嚴肅認真。路的左手邊地勢低洼,一眼望下去是溝溝坎坎的溝壑,右手邊是筑起了綿綿長長的兩三米高的水泥墻上方長著的郁郁蔥蔥的松樹??林。那水泥墻沿著地勢的高低,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但是墻面也是一絲不茍的光滑平整,配合著水泥本身的灰暗色嚴肅蒼白。每一棵樹都長得挺拔又粗壯,似是篩選出來的精銳部隊官兵模樣。水桶粗的松樹上幾乎每一棵樹都掛著喇叭花狀的寄生草,藤蔓是一樣的、葉片的形狀是一樣的、只是少了那一朵粉嫩的花。樹蔭下雜草叢生,好像和掛在每一棵樹上的那一株株蔥綠的寄生草構(gòu)成了一大片綠色的鋼鐵長城,展示著它昔日的威嚴和今日的神秘莫測。</p> <p class="ql-block"> 走了大概600米左右,到了觀音寺。觀音寺原名廣華寺,始建於明代,清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重修,現(xiàn)存門殿、正殿、軒舍、迥廊等均為重修後的清代建筑。觀音寺擅林壑泉石之勝,掩映於樹叢,頗有「禪房花木深」之趣。寺內(nèi)生長的龍爪槐、白果松都已有兩三百年,為明清時代所植。</p><p class="ql-block"> 只是寺院的大門緊緊的關(guān)著,我們只能無功而返。在觀音寺附近還有林彪樓,1971年的913事件,林彪就是從這里乘車去的山海關(guān)機場,北飛后飛機墜毀在蒙古的溫度爾汗。現(xiàn)在,這<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些景點在單位圍墻內(nèi)無法進入和參觀了。</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們沒有去的地方還有好幾處,只是小家伙已經(jīng)累得走不動了,就望著西斜的太陽踏上了歸途。</p><p class="ql-block"> 那晚,我又夢見了長長的一遛疊加瀑布群。白花花的瀑布水從百米多長、五六米高的巖層裂隙中飛瀉下來,一路碰撞到凹凸起伏的巖石??上,發(fā)出巨大的聲響飛濺起來。藍藍的天空中朵朵白云像棉花團一樣飄著,瀑布上方精心設(shè)計和拾掇過的綠色蔥蘢的樹木??,和擁抱著姹紫嫣紅的美麗花兒們的小花壇……有一對母子正背著裝滿美食的背包有說有笑地走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9.9.20:47.</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