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人說,女人最忌諱讓別人知道你讀了什么書。我曾經忌憚,所以長久蟄伏,不再寫東西。兒子說,媽媽在朋友圈里寫自己讀過的書是一種炫耀。我說,我的記憶在衰退,必須每讀一本書就做一下記錄,他說可以自己寫不發(fā)表。我說,發(fā)表了也不見得有人看,但喜歡的人,一定會瀏覽,我希望我朋友圈里的家長或是學生能夠有所得,也能夠自己去讀讀,或是推薦給孩子讀。因為一個希望優(yōu)秀的人,應該親近文學,在故事和語言間得到和世俗不一樣的氣息,滋生優(yōu)雅的心情和感覺,而閱讀就是很好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兒子說這本書適合十二歲以下的孩子讀,可是不惑之年的我依然在讀,就在昨天傍晚值班時,我還跟二年級的孩子們一起圍著乒乓球臺合作朗讀他們帶的繪本故事。不僅是我,參與其中的孩子們也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中。書,這東西,分年齡嗎?我覺得看得懂的都適合,無關年齡。哪怕是低年級繪本或是課本,也依然值得高年級孩子或是成年人再讀讀,因為我們走著走著會迷路,再讀讀,能找回初心和純真,以及,快樂。</p> <p class="ql-block"> 本著對孩子負責的原則,因為愛,包羅萬象的愛,我堅持傻傻而執(zhí)著地做我喜歡的事。</p><p class="ql-block"> 一周的零散時間,讀完了這個月的第二本書——《那份溫暖永不散去》,這是日本巖瀨成子的幻想小說,現(xiàn)實與幻想交織在一起,兩個不同時空里的孩子穿越在一起,不同的遭遇,相同的黑暗,純真的交談,勇敢的嘗試和抗爭,他們鼓勵著,溫暖著彼此。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推開年邁的高島太太家二樓的一扇門,某個時段是羽村小波穿越去了高島朝夫的童年,也是成年的高島朝夫穿越去了四年級孩子羽村小波的童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波在學校不被同學理解,在家里還被獨斷專橫的母親以愛之名義操控著,她孱弱瘦小卻被母親逼著練她根本不喜歡的壘球;她不適合應試教育,也被母親要求去上補習班,她在這兩個領域里,她在家在學校里都不能獲得快樂和塑造自信,她明明不喜歡卻不敢說“不”,她不能有母親沒有要求的“別的選擇”,因為那是母親希望的,因為只要她做不好,就會聽到母親的嘆息,長長又長長,就會有母親的說教,反復又反復,因為她怕失去,她怕因為自己不夠好,不夠聽話,不夠努力而失去母親的愛。她的心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父母離異,父親另外娶妻生子,正一步步走遠,她已然在情感的世界里失去了父親,倘若再失去母親的關愛和認可,她的生活將更加黑暗。因此,無論她如何不愿意,不喜歡,她都絕口不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高島太太、真麻姑娘、老狗哈魯、她喜歡的高島朝夫………他們的陪伴改變了內向、孤獨、壓抑的小波,也改變了她固執(zhí)的母親,母親開始一百八十度轉彎,取消小波的補習班和壘球訓練,甚至提出暫時休學,她得到了釋懷,但是她沒有放棄補習班、壘球練習和學校生活。我想,是因為她在感情的世界里找到了平衡,所以,她愿意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繼續(xù)努力。原來,人類的世界里唯有永衡才能永恒。總要努力維系關系平衡才能正常運行。</p><p class="ql-block"> 小說的結尾,童年遭欺凌的朝夫在與小波的相處中獲得重返校園的力量……兩人最后一次見面后,他回到了成人的世界,繼續(xù)鋼琴家的生活,從他成為鋼琴家就能看出朝夫童年時重燃希望成功返校,繼續(xù)學習。童年被治愈,他應該不會再受困擾。</p><p class="ql-block"> 在另一時空的小波推開那扇門,再也看不到朝夫,但是抽屜里的一本日記的結尾,朝夫提到了她,那一刻,小波相信她真的見過朝夫,他們經歷的一切都是真的?!坝鸫?,加油!”日記結尾這簡簡單單的一個稱謂,一句鼓勵,讓她血液里流淌的都是溫暖、感動和源源不斷的動力。真好,因為問題困擾兩個孩子超時空相遇,因為問題解決,不遇不見,心里記掛足矣,無論此后能否再見,那份溫暖永不散。</p><p class="ql-block"> 沒有人一成不變,在成長的路上總會去該去的地方,遇見該遇見的人,經歷該發(fā)生的事,成長、蛻變,明理通達,或至于成就。要永遠相信:美好可期,人間值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