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血液中有紅細胞(負責運輸氧),有白細胞(負責消滅細菌),還有血小板。</p><p class="ql-block">血小板的職責是止血。</p><p class="ql-block">平時血液中的血小板隨著血流到處游蕩,各玩兒各的,誰也不理誰。</p><p class="ql-block">當血管出現(xiàn)裂口導致出血時,流經(jīng)附近的血小板們就會立即手拉手、肩并肩的粘連成一團(術語叫做“血小板激活”),堵到血管破口處發(fā)揮止血的作用。如果我們的手指被劃破出血,過一會兒血就會自行止住,就是這個道理。</p><p class="ql-block">由于多種原因,動脈血管壁內(nèi)可以形成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粥樣斑塊。有些斑塊就好像皮薄餡大的餃子,很容易破。</p><p class="ql-block">如果動脈血管內(nèi)的粥樣斑塊破裂,就相當于從血管里面把血管壁劃破一個裂口,也可以導致血小板激活,于是附近的血小板都會跑過來粘連成一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血栓。</p><p class="ql-block">血栓有大有小。如果血栓足夠大,就會迅速堵塞動脈血管,血流便會中斷,相應部位的組織器官便會因為缺血缺氧而壞死。多數(shù)心肌梗死、腦梗死就是這樣發(fā)生的。</p><p class="ql-block">書歸正傳,說說阿司匹林。</p><p class="ql-block">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血小板激活,不讓它們粘連在一起形成血栓。這樣一來,即便動脈血管內(nèi)的斑塊破裂,就很難發(fā)生血栓了,避免了血流突然中斷。</p><p class="ql-block">大多數(shù)心腦血管病人的動脈內(nèi)都存在很多動脈粥樣斑塊,這些斑塊發(fā)生破裂、形成血栓的風險很高,因此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從而發(fā)揮預防心梗腦梗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其他藥物能不能替代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目前公認的最安全有效經(jīng)濟的抗血小板藥物,除非患者實在不能耐受,否則不宜用其他藥物替代阿司匹林。</p><p class="ql-block">阿司匹林是非常重要的藥物,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吃。</p><p class="ql-block">“是藥三分毒”,只要能治病的藥物都會有這樣那樣或多或少的副作用,沒有副作用的藥物幾乎不存在。</p><p class="ql-block">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就是出血。道理很簡單:我前面說過,如果血管有了小破口,血小板們就會跑過來粘連成一團,堵住破口,防止出血。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就難以形成團塊,所以當某根血管破裂后它們不能發(fā)揮止血作用了,所以出血的風險就會增加。</p><p class="ql-block">刷牙劃破了牙齦的血管,可以出血;胳膊腿碰一下就可能青一塊紫一塊,是因為發(fā)生了皮下出血;如果因為炎癥或者機械損傷破壞了胃腸道的血管,就會發(fā)生胃腸道出血。當然最可怕的是顱內(nèi)出血(腦出血)。由于吃阿司匹林后血小板止血的作用被抑制,發(fā)生上述出血事件的風險就會增加。</p><p class="ql-block">做任何事情都要權衡利弊,用藥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如果一個人發(fā)生動脈血栓的風險很高(比如冠心病、心梗、腦梗后的病人),吃阿司匹林的好處明顯多于壞處,就應該長期吃。如果是一個健康人,發(fā)生動脈血栓的風險非常小,吃阿司匹林就會得不償失,就不應該吃。</p><p class="ql-block">有人把阿司匹林當做保健藥,說有病沒病的老年人都應該吃上阿司匹林,這是錯誤的觀點。</p><p class="ql-block">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一定要聽醫(yī)生的,千萬不能自作主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