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同桂榮,劉志丹的妻子。</h3></br><h3>1936年4月14日,劉志丹在攻打山西中陽縣三交鎮(zhèn)時犧牲,年僅33歲。當(dāng)時,同桂榮得了很重的傷寒病,正住在醫(yī)院,聽到噩耗,立刻昏厥了過去。清醒后,在她的要求下,人們把她抬到了城南的一處果園,那里開滿了梨花,她從擔(dān)架上坐了起來,望著丈夫犧牲的方向,久久不語。</h3></br><h3>十天后,劉志丹同志追悼大會在瓦窯堡舉行,看到同桂榮悲痛欲絕,組織上沒有讓她參加追悼大會,更不忍心讓她看到劉志丹的遺體。直到劉志丹的遺體在瓦窯堡南門外安葬時,才派人把她抬了過去。</h3></br><h3> 同桂榮和女兒劉力貞(1936年斯諾攝)</h3></br><h3>革命戰(zhàn)爭的年代,好好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粗煞虻墓啄疽稽c點地下葬,同桂榮忽然起身撲向棺木,要隨丈夫而去。在場的人拉住了她,禁不住又一次為英雄的離去、為她而淚如泉涌。</h3></br><h3>隨后,同桂榮終于哭出了聲,是撕心裂肺的那種:“我有兩個兒子,一個為逃避軍閥抄家被活活餓死了,一個被俘虜來的國民黨軍醫(yī)給的藥害死了,現(xiàn)在志丹也犧牲了,走了……我今后怎么活呀!”</h3></br><h3>哭聲驚落了先前她曾停留過的果園里的那一樹樹梨花。梨花潔白,對別人來說美麗一片,對同桂榮來說卻是如霜似雪。就這樣,在那個春天,陜北大地上的一樹樹梨花,怒放在了同桂榮的生命里,成為了黃土地上女性的堅強(qiáng)、柔韌、善良和寬容。</h3></br><h3>同桂榮,吳起縣樓坊坪鄉(xiāng)九嘴坡同氏之女。父親叫同炳雄,是位勤勞質(zhì)樸的莊稼漢,爺爺叫同錫瑞,和劉志丹的爺爺劉士杰是好朋友。劉家是當(dāng)?shù)氐耐?,有次,劉士杰去看同錫瑞,看到院子里一群女娃在玩,很開心,也讓同錫瑞感到很幸福。劉士杰忍不住說:“你這么多孫女,能不能給一個做我的孫媳婦?”同錫瑞爽快地笑著,叫來其中的三個,讓她們站成一排,由劉士杰挑。本來,劉士杰就隨口一說,但同錫瑞這么做就讓他很重視了起來。</h3></br><h3>三個女娃齊刷刷地站著,一個比一個略高一些,她們還不懂得嫁人是什么意思,只是覺得爺爺讓她們來“站隊”很好玩。劉士杰看了女娃們一眼,覺得最小的那個很機(jī)靈,身體也好,就問她叫什么。女娃說:“三秀子!”劉士杰又問屬相。女娃說:“蛇,長蟲!”劉士杰笑了:“我孫子屬兔,若要富,蛇盤兔!”隨后和老朋友同錫瑞給劉志丹訂下了娃娃親。</h3></br><h3> <h3>1918年,劉志丹15歲,那個年代,農(nóng)村的小伙子在這個年齡都該找對象了。劉士杰想到了三秀子,就安排劉志丹前去拜訪自己的準(zhǔn)岳父準(zhǔn)岳母。劉士杰對同炳雄夫婦說:“我當(dāng)時和三秀子他爺給娃訂下了親,現(xiàn)在我娃大了,我把他領(lǐng)過來讓你們看看,合適了,咱就把娃們的婚事給辦了!”同炳雄夫婦見劉志丹生得眉清目秀,要個頭有個頭,要身材有身材,而且還非常有禮貌,談吐文雅,就打心里高興,認(rèn)定同錫瑞當(dāng)年辦下的是件好事,一口答應(yīng)了下來,還有意讓三秀子在劉志丹跟前打了個照面。</h3></br><h3>這時候,三秀子雖然只有13歲,但已明白嫁人結(jié)婚的意思,和父母一樣,她從心底里喜歡上了劉志丹,而劉志丹對她也是一見鐘情。三年時間過后,1921年5月,在兩家人的操辦下,劉志丹與三秀子舉行了婚禮?;楹螅瑑扇讼嘤H相愛,人們還叫三秀子的乳名,劉志丹覺得這樣不好,就對三秀子說:“你都成人了,得有個大名,你姓同,我名字最后一個字是桂(劉志丹名景桂,子丹、志丹是他的字),你就叫同桂榮吧!讓我們兩人同生活、同奮斗、同光榮,你看咋樣?”</h3></br><h3>三秀子沒文化,聽不大明白劉志丹說的意思,問劉志丹:“我不懂,你說啥就是啥?!眲⒅镜ふf:“那從現(xiàn)在起,你就叫同桂榮了!”同桂榮想了一會兒說:“我沒上過學(xué),你不會嫌棄我吧?”劉志丹說:“哪里的話,只要你肯學(xué),我教你!”就這樣,同桂榮從學(xué)寫劉景桂、同桂榮兩人名字的5個字開始,在和劉志丹過日子的同時,跟著劉志丹認(rèn)字、學(xué)文化了。</h3></br><h3> 劉志丹板畫</h3></br><h3>光榮是用苦難甚至犧牲換來的。同桂榮當(dāng)時也許并不十分清楚這中間的道理,或者說是沒有想到跟著劉志丹如何“光榮”,在她的心里,只有黃土地上女性嫁人后的那個死理:進(jìn)了誰家門,就是誰家人。從而有了與劉志丹一起同呼吸、共患難的幸福生活,成為劉志丹的好助手。</h3></br><h3>劉志丹于1921年考入陜北聯(lián)合縣立榆林中學(xué),期間曾任學(xué)生會主席,組織領(lǐng)導(dǎo)學(xué)生運(yùn)動,同軍閥井岳秀等封建勢力作斗爭。1924年冬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tuán),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秋天,奉命考入黃埔軍官學(xué)校。大革命時代,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路軍政治處長等職,積極參加反對北洋軍閥的戰(zhàn)爭。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又奔走于湖北、安徽、陜西等省,從事組織起義的工作……在這期間的1923年,劉志丹和同桂榮的第一個孩子出世,是個男孩,全家為新添的第四代人非常高興。但幾個月后,孩子就夭折了。這個過程中,同桂榮雖然稱劉志丹是一個“忘了有家的男人”,但對劉志丹所做的一切均是全力支持。</h3></br><h3> <h3>1928年,渭華起義失敗,劉志丹回到家里,身上長了一身疥瘡。同桂榮上山采藥,又將藥熬成湯,天天為劉志丹擦洗,不到一個月,劉志丹身上的疥瘡就全好了。第二年,他們有了女兒劉力真。和黃土地上大多數(shù)女性一樣,同桂榮覺得自己生下的只是女孩,沒能給劉志丹生下兒子。對此,劉志丹說:“女孩好呀,女孩一樣是我們心頭的肉!”隨后又開始鬧革命,并于1931年組織了西北反帝同盟軍,后改反帝同盟軍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游擊支隊,真正成了一個不著家的男人。</h3></br><h3>1934年2月,劉志丹帶隊伍在離家只有幾里路的劉家砭作短暫停留,但因為軍務(wù)重大,不能回家與同桂榮見面。同桂榮得到消息后,背上女兒,小跑著一路來到劉家砭,終于見到了自己的丈夫。此時,劉力真已經(jīng)5歲,劉志丹把她抱在懷里親了又親,隨后告訴同桂榮,紅軍現(xiàn)在壯大了,敵人很害怕,隨時都會狗急跳墻,反撲過來報復(fù)紅軍的家屬,“你回去告訴父親,得做好防范,不能落在敵人手里”。 同桂榮有些害怕,帶著孩子匆匆返回,沒過多長時間,慶陽軍閥頭子譚世麟派出股匪就抄了劉家。</h3></br><h3> <h3>同桂榮因為事先得到鄉(xiāng)親們的報信,帶著劉志丹的親屬逃進(jìn)了山里。敵人惱羞成怒,瘋狂地?zé)藙⒓业姆孔印⑼诹藙⒓业淖鎵?,還將劉家兩個沒來及逃走的親人殺害了。起初,劉家人躲在一處地窨子里,但十多個人在一起目標(biāo)太大,容易被發(fā)現(xiàn),只好分開躲藏。同桂榮帶著劉力貞翻山越嶺,躲進(jìn)了一口山洞,維持她們生命的只有幾口炒面和洞外的山泉水。</h3></br><h3>劉力貞后來在回憶起這段時光時說:“我和媽媽藏在大渠溝的山水洞中,八天八夜不見天日。饑餓時,媽媽給我喂一點炒面糊,自己八天八夜不見五谷,只能喝些水。媽媽那時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婦女,帶著尚在吃奶的我,在深山里又驚又怕,不知要躲到何日……”</h3></br><h3>即便如此,敵人離去,同桂榮的妹夫好不容易找上山來,接同桂榮回去,同桂榮仍然不肯,怕因為自己連累劉家人,最終在妹夫的極力勸說下,才勉強(qiáng)躲到了妹夫家的草窯里。1934年4月,組織聞訊,派人把劉志丹的父親劉培基和同桂榮母女接到了南梁。從此,同桂榮帶著女兒劉力貞參加了革命,成為南梁根據(jù)地最早的三位女革命者之一。</h3></br><h3> <h3>一家人團(tuán)聚,劉志丹很是高興,對同桂榮說:“我早就想把你接過來一起干革命了,現(xiàn)在好了,咱們在一起了,以后再不用互相掛念了!”同桂榮最初被分配到“紅軍洗衣站”,后來,又被調(diào)到“紅軍被服廠”,為部隊做被服、做軍鞋。為了保證前方的將士能夠有衣穿,這位質(zhì)樸的陜北婦女一門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將丈夫的戰(zhàn)友當(dāng)成自己的親人,很多人的衣服破了、臟了,她就都主動去縫補(bǔ)、清洗,愛護(hù)士兵勝過自己的女兒。沒過多長時間,大家都將她當(dāng)成了家人、親人,親切地叫她“劉嫂子”,以至于忘了她的名字——同桂榮。</h3></br><h3>1935年初春,同桂榮和劉志丹有了第三個孩子,是個男孩,出生后,劉志丹匆匆給他取了個名字便去了前線。同年9月,徐海東率紅二十五軍到達(dá)陜甘邊區(qū),與劉志丹領(lǐng)導(dǎo)的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會師,合并成立了紅十五軍團(tuán),徐海東任軍團(tuán)長,劉志丹任副軍團(tuán)長兼參謀長。敵人為了阻止長征途中的中央紅軍進(jìn)入陜甘革命根據(jù)地,對根據(jù)地進(jìn)行瘋狂圍剿,紅十五軍團(tuán)戰(zhàn)事頻繁,劉志丹無暇顧及家事。有天,兩個孩子忽然都發(fā)起了燒,同桂榮很著急、很無奈,就請一位俘虜過來的國民黨軍醫(yī)給兒子打了一針,給女兒吃了一個藥丸。她認(rèn)為,醫(yī)生就是治病救人的,結(jié)果是不滿周歲的兒子在當(dāng)天下午便離開了人世,女兒的病情也更加嚴(yán)重了。同桂榮抱著已經(jīng)沒了呼吸的兒子去找那位俘虜過來的國民黨軍醫(yī),但國民黨軍醫(yī)在給孩子用過藥后就不見了,逃跑了。同桂榮悲痛不已,心想天底下怎么還有這么壞的人,好在女兒劉力貞命大,最終挺了過來。</h3></br><h3> 南梁革命紀(jì)念館文物和照片</h3></br><h3>這就是紅軍當(dāng)年的軍屬,面對孩子的離去,同桂榮卻不知丈夫在哪里,哪怕能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給她一小會兒的安慰!黃土地始終沉默無言,同桂榮卻在那一刻被撕裂了。顯然,在那一刻里,她還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將迎來更大的風(fēng)雨——她在恐懼中煎熬,渴盼丈夫能回家來看一看,但她等來的消息卻是丈夫被抓了一起來——10月,劉志丹在陜北錯誤“肅反”中被關(guān)進(jìn)了瓦窯堡的監(jiān)獄,原二十六軍營以上的干部全部被抓了起來。</h3></br><h3>人在苦難中是需要身邊有個親人說話的,哪怕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同桂榮對女兒劉力貞說:“走,咱們?nèi)フ夷惆?!”盡管女兒不懂她話里的意思,但她還是說了。隨后,她背起女兒從永坪步行到瓦窯堡看望蒙冤的丈夫。誰知,不但沒看上劉志丹,她和女兒也被抓了起來,編入“勞改隊”。</h3></br><h3>今天,關(guān)于這段歷史,很多老同志都著有回憶錄,劉志丹等人險些被活埋了。據(jù)一些老同志回憶,當(dāng)時連活埋人的坑都挖好了,幸好中央紅軍長征到達(dá)陜北,“肅反”被立即糾正,周總理親自到監(jiān)獄為劉志丹打開鐐銬,毛主席在瓦窯堡親切接見了被釋放的劉志丹。為此,一些和劉志丹一樣被關(guān)起來的老同志感慨地說:“幸好中央紅軍趕到了,要是中央紅軍晚來幾天,我們就成死人了!”</h3></br><h3>傷痕累累,再次見面,劉志丹與同桂榮的身心從里到外都是傷疤。一場痛哭之后,劉力貞的回憶是這樣的——站在地上茫然不知所措的她,被媽媽這樣召喚著:“貞娃子,快親親爸爸呀!”她感到眼前的那個人很是陌生,“過了好長時間才敢走近他”。在劉力貞的記憶里,她和爸爸媽媽都是殘酷“肅反”中僥幸生還,若干年后,她仍記得那恐怖氣息:頭上戴著布罩的“囚犯”,關(guān)人的窯洞以及埋人的大坑……同桂榮在照顧劉志丹養(yǎng)傷的同時,把劉志丹幾件衣服全都洗干凈了,她不知道劉志丹有會在哪一天去前線。</h3></br><h3>1936年4月,劉志丹率紅軍東征,出發(fā)前,他對同桂榮說:“你要好好撫養(yǎng)孩子,讓她將來好好念書,長大做個有用的人。明天早上出發(fā),你帶上力貞來送送我!”但第二天,同桂榮卻因一位老同志的來訪,帶女兒趕到時,劉志丹已經(jīng)出發(fā),而這也成了她和劉志丹夫妻間的最后告別,成了訣別。</h3></br><h3>在劉志丹的遺體被運(yùn)回瓦窯堡,下葬時的那一聲哭泣之后,同桂榮依然堅強(qiáng)地走出了失去丈夫的悲痛。組織問她將來想做些什么,她說:“我現(xiàn)在就是將孩子養(yǎng)大,讓孩子將來繼承他(劉志丹)的遺志?!庇终f:“我,雖然沒文化,但還能繼續(xù)為革命做些事?!?lt;/h3></br><h3> <h3>這就是同桂榮,一位延安時期紅軍干部的妻子,一位勤勞樸實,善良并堅強(qiáng)著的陜北婦女。在為人妻的同時,她盡力溫暖著那些和丈夫一樣的革命者,也溫暖了那片蒼蒼茫茫的黃土地。紅軍長征到達(dá)陜北后,比賀子珍大5歲的她,與賀子珍親如姐妹,情同手足。她喜歡聽賀子珍講長征故事;賀子珍也喜歡“陜北通”的她講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民情和生活常識。她忙碌時,賀子珍就幫她照看女兒。她也曾把給丈夫做的衣服送給比丈夫更需要衣服的紅軍,并對丈夫說:“你年輕,冷了蹦跳幾下就過去,不像他們還是娃娃,經(jīng)不起凍!”對此,丈夫總對戰(zhàn)士們說:“你們的嫂子用新衣服優(yōu)待小弟弟,總是偏心你們小弟弟哩!”每當(dāng)紅軍領(lǐng)導(dǎo)人開會,她就做自己的“拿手飯”剁蕎面招待大家。同志們高興為此地說:“劉嫂子又給咱們改善伙食啦!”而平時,她身上總帶著針線包,抽空就為翻山越嶺、披荊斬棘的指戰(zhàn)員們縫補(bǔ)衣服。</h3></br><h3>在賀子珍的記憶里,還有這樣一段:有次,同桂榮問她:“陜北冬天這么冷,毛主席為啥還穿單鞋?”當(dāng)時,紅軍戰(zhàn)士的棉衣很不充足,更說不上穿棉鞋了,就連毛澤東也沒棉鞋穿。賀子珍不好意思直說,就告訴同桂榮:“主席長征時凍壞了腳,天冷就腫疼,有雙棉鞋又太緊穿不成?!蓖饦s聽后,向賀子珍要了主席的鞋樣,上街買回鞋料,用三天三夜時間就做好了一雙又大又軟的棉鞋送給主席。主席穿上大小正合適,非常高興一個勁夸同桂榮心靈手巧。年底時,主席一天夜里辦公,腳太靠近木炭火,沒注意把鞋給烤了個洞。同桂榮聞知后又重給主席做了一雙,接著又給其他幾位領(lǐng)導(dǎo)人也各做了一雙。</h3></br><h3>1936年冬,李敏出生,但早在7月,同桂榮就縫好的嬰兒小被子、小衣服等,賀子珍看到高興地說:“有劉嫂子在,我就放心了!”她還親手為賀子珍接生,迎接了那個叫“姣姣”(李敏的小名)漂亮的小女孩的出生。因為,后來李敏去了蘇聯(lián),她們40多年再沒見過面。但有一年在上海,已是中年的李敏,一見面就認(rèn)出來了她,叫她“劉媽媽”。</h3></br><h3> <h3>……</h3></br><h3>劉志丹犧牲后,劉力貞成為延安的“大名星”?!段餍新洝纷髡?、美國著名記者斯諾是見過劉力貞的,斯諾說劉力貞是一個漂亮的六歲小女孩,紅軍為劉力貞特制了一套軍服,劉力貞扎著軍官皮帶,帽子上戴著五星,人人喜歡劉力貞。同桂榮在含辛茹苦養(yǎng)育女兒成人的同時,總是牽掛和關(guān)照姐妹們的兒女,不管是哪位姐妹分娩之后沒有奶或者缺奶,她就急忙為嬰兒找奶媽或者找羊奶、米湯等代乳品;哪位同志要寄養(yǎng)孩子,她就為他們悉心選擇當(dāng)?shù)乜煽康霓r(nóng)民家庭。對此,姐妹們都感激地說:“多虧了劉嫂子啊!”而她只是說:“我喜歡孩子。他們都是革命的后代!”</h3></br><h3>全國解放后,同桂榮長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為幼兒教育事業(yè)付出了心血。1999年5月4日,同桂榮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94歲。此時,那些被她照顧過的孩子,已經(jīng)分布在祖國不同的地方和崗位上,許多人成長為高中級領(lǐng)導(dǎo)干部,他們都依然會情不自禁地想多叫幾聲“劉媽媽”。而歷史在此時,似乎有意回放到了劉志丹犧牲后,沒有參加追悼大會的她,仍坐在城南的梨園里,那一樹樹梨花就是生命的怒放,開成了香的雪、熱的雪!</h3></br><h3> 劉志丹女兒劉力貞</h3></br><h3>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參考了谷凌云《戰(zhàn)地黃花:紅色女性在隴東》(黨史出版社,2013年),《劉志丹的故事》(社會出版社,2006年),《陜北紅軍主要創(chuàng)建人劉志丹將軍之女劉力貞病逝》(南方都市報,2014年7月9日)等史料,感謝原作者!</h3></br> <a href="https://my.mbd.baidu.com/r/heGvjxYkcU?f=cp&u=8916020f32713724" >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my.mbd.baidu.com,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