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上海的天氣就是這么奇妙,入冬了也沒有雪,一陣陣微雨滴落在這座龐大的城市里,倒是感覺這座城市更加漂亮。</p><p><br></p><p>高樓的影子倒映在平坦如鏡的雨水中如影如幻;被雨水淋透的公交車車身廣告洗刷如新;步履匆匆的上班族從各家各戶輻射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十二名五十年前一同入伍的戰(zhàn)友從這個城市的末端匯聚到上海外灘。</p><p><br></p><p>聚會地點在外灘27號羅斯福色?戒餐廳。餐前,我們參觀了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的畫展。</p><p><br></p> 六樓畫展 <p>這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吶喊》。</p><p><br></p><p>他的畫作共有四個版本,分別是:</p><p>1893年的第一個版本,為蛋清木板畫;</p><p>1893年的第二個版本,為彩蠟?zāi)景瀹嫞?lt;/p><p>1895年的第三個版本,為彩粉木板畫;</p><p>1910年的第四個版本,為蛋清木板油畫。</p><p><br></p><p>作品表現(xiàn)的中心,是內(nèi)在的情感,是心靈的呼喚,是生命的吶喊,是靈魂的印象,謳歌生命與現(xiàn)實的頑強(qiáng)抗?fàn)帯?lt;/p><p><br></p><p>我們邊走邊看,似乎體會到作者年幼失去家庭,孤獨(dú)寂寞的內(nèi)心世界,夸張的畫作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郁悶;扭曲的造型表現(xiàn)了作者向人間傾泄憤怒后的疲憊。</p><p><br></p> <p>因為去參觀的時候游客還不多,我們可以任意拍照觀展。畫家的每一幅畫都是并排四種形式的畫作表現(xiàn)。畫家的畫是比較空靈的、掙扎狀態(tài)下的扭曲的面容或者背影,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那種表示美好的畫作風(fēng)格迥異。</p><p><br></p><p>這也許與畫家家人亡故,畫家本人抑郁成疾有關(guān)。據(jù)說畫家的家人壽命都很短,唯有他沉浸在畫海中恣意展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才得以活到八十高齡。</p><p><br></p> <p>畫展結(jié)束前有個視頻中英文介紹,比較充分的讓我們了解了畫家坎坷的人生。</p><p><br></p><p>這個畫展每天游覽的顧客大約2000人左右,許多美術(shù)愛好者都是慕名而來。</p> 觀景臺 <p>十樓觀景臺風(fēng)景無限好。</p><p><br></p><p>一百個哈姆雷特就有一百個對上海的解讀。在人們贊美煙雨江南小橋流水的嫵媚時,可能還不曾想煙雨黃浦江的壯美!</p><p><br></p><p>時下氣溫15℃左右,淅淅瀝瀝的小雨灑在黃浦江上,江面可見點點雨滴卻沒有任何風(fēng)浪和漣漪。</p><p><br></p><p>云層環(huán)繞在浦東金融區(qū)的上空,東方明珠塔的三個球體肉眼只能看到下面兩個,最上面的球體早已掩映在云層之中。</p><p><br></p> <p>江面上泊船一艘艘緩緩而過,時不時還有三層樓高的游船載著游客觀賞黃浦江兩岸的美景。</p><p><br></p><p>浦東改革開放三十年了,陸家嘴金融區(qū)是在我們的注視下成長起來的,從棚戶區(qū)拆遷到標(biāo)志性建筑拔地而起,見證了上海人民的寬容大度和與時俱進(jìn)。</p><p><br></p><p>在煙雨中,黃浦江越發(fā)陰柔美麗,輕煙迷蒙,似乎把我們帶入了那煙雨中的過往……</p><p><br></p><p>我們無暇顧及雨水的嘀嗒聲,盡情享受細(xì)雨拂面,對著江景和陰云唱著昨天的歌謠。</p><p><br></p> <p>羅斯福餐廳在天晴時餐桌大多是在室外,人們品味西餐觀賞黃浦江美景的確十分愜意,今天是陰雨天,我們聚餐的地點放在了室內(nèi),任意拍照后可以在室內(nèi)的落地玻璃門里欣賞美景,那種美滋滋的心境,竟然感覺陰雨天比晴天還要美呢!</p><p><br></p> 吃西餐 <p>第一道是餐前湯,野生牛肝菌菇湯拌黑松露。牛肝菌菇的味道濃郁,鮮得來掉眉毛??</p><p><br></p><p>色?戒餐廳自制的烤面包,頗有法式面包的感覺,脆皮、香,一口氣吃了三塊,抹點兒黃油,倍兒爽!</p><p><br></p><p>鵝肝醬有點兒膩,分好幾層,表面有一根薄荷葉做裝飾,正方形,有點兒像一塊小蛋糕,雖然知道這是好東西,但是沒有吃完。</p><p><br></p><p>主菜是香煎鱈魚配藜麥。鱈魚兩塊,很嫩,一個帶蒂的小西紅柿,擺盤很不錯。鱈魚味道鮮美,藜麥口感不好。</p><p><br></p> <p>意大利提拉米蘇是餐后甜點,甜而不膩,配上一杯咖啡,感覺不要太好喔。</p><p><br></p> <p>大家動手把餐桌拼在一起,12個人圍坐四周,彼此面對面,共同暢聊半個世紀(jì)的戰(zhàn)友之情。</p><p><br></p><p>素琴比劃著拿刀叉的姿勢,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是啊!這么多人在一起吃西餐對于我們來說還是第一次呢。</p><p><br></p><p>羊圣祥是聚會的唯一男士,他興奮的說起到大別山醫(yī)療隊給農(nóng)民放電影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共同懷舊。</p><p><br></p><p>董滬眾雖然遲到了,但是她的高分貝給我們的聚會帶來了高潮。</p><p><br></p> <p>大家很開心,吃西餐、賞江景、聊舊事、談友情,誰說聚會不需要“情調(diào)”?</p><p><br></p> 聚會文化 <p>窗外仍是細(xì)雨綿綿,煙雨籠罩的黃浦江應(yīng)該是最美的。</p><p><br></p><p>在煙雨的遮掩下,東方明珠塔似乎更加的神秘,江水更加的深邃,世貿(mào)大廈也更加的多情。</p><p><br></p><p>無數(shù)的高樓大廈,都多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面紗,朦朧且具有莫名的吸引力。</p><p><br></p><p>氤氳的霧氣,把浦東層層繚繞,頗有幾分“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p><p><br></p><p>在煙雨的調(diào)劑下,聞風(fēng),不覺得冷;聽雨,不覺得寒。如此唯美的窗外風(fēng)景給我們的聚會帶來無比愉悅。</p><p><br></p> <p>其實現(xiàn)在聚會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了。</p><p><br></p><p>聚會不見得就是吃一頓飯那么簡單。聚會的地方無論是豪華酒店,還是街上地攤,都會彰顯戰(zhàn)友之間的隨意和親密。</p><p><br></p><p>聚會——聚的是感情,是友誼,是加深了解的一種必要的形式,是搭建思想感情的橋梁。</p><p><br></p><p>多一次聚會,戰(zhàn)友之間的情誼就會加深一次。</p><p><br></p><p>用一句電影臺詞做結(jié)尾:</p><p><b>所謂的幸福,不是和你在一起,而是和你擁有的在一起的記憶。</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br></p><p><br></p><p><br></p><p><br></p><p>謝謝欣賞</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