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演技超群的政治家:劉邦

廣寧橋俠客

<p>我們對歷史人物往往喜歡貼上標簽,比如漢高祖劉邦,他的標簽就是“流氓、無賴、好色”。果真如此嗎?真的這樣簡單嗎?好在歷史已經過去二千多年,當年的人物,現(xiàn)代人無須貶褒,我們試著掏空思想中的成見,細讀歷史典籍,還是會發(fā)現(xiàn)劉邦是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為什么后人把如此不堪的標簽加到他頭上,我猜想大概是劉邦善于演戲,蒙蔽了我們的眼睛,在這篇文章里大家可以跟著我去欣賞劉邦的演技吧!</p><p><br></p><p>“蕭何追韓信”的事大家耳熟能詳,在這個故事中,劉邦只能算是個配角,可這個配角卻演出了水平,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個故事的背景。</p><p><br></p><p>韓信一開始是追隨項羽的,項羽任命他為“郎中”,這個“郎中”不是看病的醫(yī)生,而是負責警衛(wèi)工作的武官,韓信多次向項羽提建議,但項羽不理睬,于是韓信就離開項羽投靠劉邦,韓信應該算運氣不差,被夏侯嬰、蕭何賞識,推薦給劉邦,但劉邦并不十分重視韓信,給韓信的官職是“治粟都尉”,是個管糧餉的軍官,按一般人看來,很不錯啦,但韓信還是不滿意,計劃著做逃兵。</p><p><br></p><p>那個時候,秦朝已經被推翻,統(tǒng)治天下的實權在項羽的手里,他故意把劉邦封為漢王,封地大致在今天的四川、陜西一帶,劉邦及他手下的人大都來自今天的江蘇、安徽,這些人都盼望回到故鄉(xiāng)去,所以每天都有人開小差、當逃兵,有一天,管理糧餉的韓信也逃跑了,蕭何一聽到韓信跑了,來不及向劉邦匯報請示,只身一人去追韓信了。沒有人知道蕭何去追韓信,以為他也做逃兵,于是有人向劉邦報告說:“丞相蕭何跑了?!甭牭竭@個消息,劉邦的反應相當大,《史記》是這樣描寫的:</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上大怒,如失左右手。</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從這里可以看出,劉邦非常非常倚重蕭何,過了二天,蕭何回來進見劉邦,劉邦且怒且喜,大罵蕭何,史書上有他們二人的對話,我們來看劉邦說了什么,他罵的第一句是:“若亡,何也?”第二句是:“若所追者誰?”第三句是:“諸將亡者以十數(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把劉邦罵蕭何的三句話抄錄下來,是讓大家留意,劉邦罵人時用的人稱代詞,第一第二句用的是“若”,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里的“你”,而第三句改稱為“公”,相當于“您”。大家細細品味,其中是不是很有奧妙?在這一過程中,劉邦憤怒的心已平息下來,措辭變得安詳多了。作為領導人的品質,要善于“制怒”,劉邦的分寸拿捏的到位,演技出色,雖然還是罵人,蕭何及旁邊的人都能感受到劉邦的誠意,以及對下屬的信任。他不光沒有懲罰擅自離職的蕭何,還完全聽從蕭何的安排,拜韓信為大將軍。整個劇情看起來劉邦像個傀儡似的,聽從蕭何的指揮。</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每當閱讀至此,內心非常舒坦,既欣賞劉邦的演技,也贊嘆司馬遷的文筆。閱讀產生的愉悅是任何東西所不能取代的。</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那個時代,有人毛遂自薦,期望出人頭地,那劉邦是怎么對待這些人的呢?每個來投靠的人都賢禮下士嗎?劉邦有他自己的套路,戲演的出彩。</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有個叫“酈食其(讀力義基)”的人,六十多歲了,是高陽城守城門的小吏,高陽城在今河南省杞縣,這個人非常有意思,他把守著城門,對進進出出的各路人馬,十分留意,等他看到劉邦的軍隊,相當?shù)馁澷p,說了這么一句話:</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諸將過此者多,吾視沛公大人長者。</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意思就是說,我見過的人多了去了,都不咋的,只有劉邦是個人物。于是他自己找上門請求見劉邦。劉邦接見了他,玩了一個小手段,自導自演了一場戲,我們先欣賞《史記》原文:</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沛公方踞床,使二女子洗足。酈生不拜,長揖,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者?!庇谑桥婀穑瑪z衣謝之,延上坐。</span></p><p><br></p><p>劉邦這個人極其聰明,凡是有生人來求見,他故意擺出一副傲慢無禮的樣子,根據(jù)來人的反應,他才做出相應的決策。那他到底是如何的傲慢無禮?司馬遷描寫的非常精彩,我們請看:</p><p><br></p><p>“方踞床”,是說劉邦把二只腳分開,坐在那里,“床”在古代指的是坐具,不是可以躺的床?!熬帷笔前涯_分開著坐,這在古代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劉邦不光分開腳坐著,還讓二個女子給他洗腳,這個架勢,明顯是做給來訪的客人的。那個酈食其看到劉邦的模樣,也不含糊,做了二個動作,說了一句話。第一個動作是“不拜”,站在那里,意思是說你不以禮相待,我也不客氣,第二個動作是“作揖”,就是鞠了一個躬,“長揖”大約是九十度的鞠躬,然后說了一句話:“您想打敗秦朝,就不應該這樣見我?!蓖?,劉邦想不到酈食其如此針鋒相對,大為驚訝,就認定是個人才,演戲結束,劉邦就穿好衣服,向酈食其道歉,并請他坐上座。</p><p><br></p><p>酈食其的才能一般吧,至少第一次出兵,打了敗仗,但劉邦沒有為難他,見他口才不錯,就讓他做外交官。酈食其如果遇上的是項羽或者陳涉,肯定身首異處,可見他的運氣不錯。從這里也可以得出劉邦的水平遠高于項羽。</p><p><br></p><p>以上是劉邦用人、識人的場景,在他的軍事生涯中,處理危機時的演技也毫不含糊,我們來欣賞下一個場景。</p><p><br></p><p>楚漢相爭時,劉邦正面與項羽對抗,韓信帶軍隊迂圍包抄,“井陘口之戰(zhàn)”攻下了趙國,又使用廣武君李左車(讀居)計策,迫使燕國投降,這個時候,《史記》上有這樣一句話:</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乃遣使報漢,因請立張耳為趙王,以鎮(zhèn)撫其國。漢王許之,乃立張耳為趙王。</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這么短短的幾個文字,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了,司馬遷用的筆法是“藏而不露”,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劉邦同意立張耳為趙王,這件事對韓信有什么影響呢?在《史記》中沒有點破,我卻認為是司馬遷的高明之處。你想想看,張耳是韓信的搭檔,他有什么功勞?卻偏偏是他做趙王!韓信一定是有想法的,所以,當韓信征服齊國時,他認為機會來了,就給劉邦寫了一封信,措辭非常婉轉,大意是說:</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雖攻下齊國,但齊國狡詐多變,反復無常,又南邊是和楚國接壤,很難管理這個國家,最好的辦法是先暫時設立一個王,鎮(zhèn)撫老百姓,這樣才能長治久安。如果可以,我愿意做個臨時的齊王。</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信寫好后,韓信讓人送給劉邦。劉邦一看信,非常震怒,破口大罵,場面非常難堪,其實,劉邦此時的處境非常不妙,他和項羽正面對抗,一丁點兒好處也撈不到,整天東躲西藏的,日夜盼望韓信來救他,想不到此刻韓信卻要挾他,能不破口大罵嗎?</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劉邦的二個謀士張良、陳平“躡漢王足”,意思是暗暗踩劉邦的腳,提示他不要失態(tài),然后附身在劉邦的耳邊說了幾句悄悄話,大意是,我們自身難保,又怎么管的住韓信封王稱霸,他來請示您,不如依了他,還可以為我所用呢!</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要說,劉邦是他那個時代絕頂聰明的人,他一聽這話,立刻大悟,非凡的演技即刻表現(xiàn)出來,當著眾人的面,大罵韓信,這句罵人,《史記》上記錄下來,是這樣的:</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span></p><p><br></p><p>這話翻譯成白話文,應該是這個意思:你韓信出生入死,平定好幾個諸侯國,這么大的貢獻,應該立為真正的齊王,這么可以是暫時的呢!然后派張良去,封韓信為齊王。</p><p><br></p><p>這個場景出自《淮陰侯列傳》,是我最喜歡閱讀的一篇,喜劇感特別強,文字非常美。如果你讀了,一定會喜歡上《史記》的。</p><p><br></p><p>劉邦“演戲”一生,當然也演了一些小丑的角色,這要感謝司馬遷,他沒有把劉邦刻畫成“圣君”、“賢王”的形象,才能讓我們見到一個有血有肉、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普通人。</p><p><br></p><p>劉邦年輕時是個小吏,官職為“泗水亭長”,應該是最基層的公務員吧??伤镁坪蒙?,無所不狎侮,確實有些無賴的行為。有一天,山東單縣的一個叫“呂公”的人,到江蘇沛縣的縣令家里做客,整個沛縣有頭有臉的人都去祝賀,既然去祝賀,當然要送賀禮,主持收賀禮的人叫蕭何,他規(guī)定賀禮錢不滿一千的,只能坐在堂下,更本見不到縣令和呂公。劉邦是個亭長,這個職位排不上號,但他卻大搖大擺地去了,送上名貼,高聲嚷道:“賀錢萬”,其實一分錢也不出,我猜想是他和蕭何聯(lián)合起來,欺騙縣令的,就這樣劉邦堂而皇之進去了。之后,那個呂公把女兒嫁給劉邦,做了他的岳父。</p><p><br></p><p>劉邦這個“賀錢萬”的欺騙手段,確實不光彩,可也看出,像蕭何這樣官職比他高的人都愿意配合他、追隨他,說明劉邦有他過人的一面。</p><p><br></p><p>劉邦最讓人詬病的,把無賴演到最高境界的一場戲是“烹太公”,他和項羽在廣武這個地方對峙,廣武在今河南滎陽。項羽在陣前擺了一口大鍋,盛滿水,把劉邦的父親扔進鍋里,對劉邦說,今天不投降,就用開水燒死你的爹。照當時的說法叫“烹”。</p><p><br></p><p>項羽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一般人還真難應付,想不到劉邦從從容容,對項羽叫道:</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這話的意思是說,我和你都在楚懷王的領導下反抗秦朝的,當時結拜為兄弟,我的爹就是你的爹,今天你一定要燒死你的爹,到時不要忘記分我一杯肉羹喝哦。</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讀歷史的人,沒有劉邦那種身臨其境的痛楚,項羽又是那么暴戾的一個人,歷史過去二千多年,劉邦不如此演戲,又該如何應對呢?換了你,該如何破這個局?</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當時項羽聽劉邦這么說,氣炸了肺,立刻要殺死劉邦的爹,這時,項伯苦苦哀求,項羽才放了劉邦爹一條活路。</span></p><p><br></p><p>劉邦精彩的演技數(shù)不勝數(shù),我再舉一個。項羽也厭倦了與劉邦打仗,于是項羽對劉邦說要單挑,《史記》上是這樣記載的:“項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zhàn)”,劉邦不是傻子,不光不答應,還列舉了項羽的十條罪狀,項羽大怒,讓埋伏的弓箭手襲擊劉邦,其中一支箭射中了劉邦的胸部,劉邦用不著排練,馬上俯下身體,用手摸著自己的腳,一邊大叫起來:“我的腳趾中箭啦?!逼鋵崉钚夭恐屑?,傷勢非常嚴重,但第二天,他在張良的安排下,慰問軍隊,絲毫不讓人覺察他受了重創(chuàng)。劉邦此時的演技起到了穩(wěn)定軍心、挫敗敵人氣焰的強烈效果。應該為他點贊一個。</p><p><br></p><p>劉邦做了皇帝,有人就配合他演戲,十分精妙。劉邦每隔四天,就去看望他父親,進了家門,劉邦行的是“父子禮”,過了不久,有個家臣,《史記》上沒有記載他的名字,這個家臣對劉邦的父親說:</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高祖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這個話不難理解,意思是說,皇帝是您的兒子,但他是君,您雖然是他的父親,但您是臣,只能您拜他,他怎么能拜您呢?只有這樣,皇帝才能威儀天下。</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劉邦的父親馬上采納了這個意見,四天后,拿著掃帚,在大門口迎接劉邦,一見到兒子,倒退著走迎進屋里,劉邦見到這個場景,露出驚訝的表情,馬上俯下身扶起父親,劉邦的父親拒絕劉邦攙扶他,并且說道:</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亂天下法!</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這句話鄭地有聲,劉邦聽了心里一定美滋滋的,但他不露聲色,馬上封他父親為“太上皇”。這樣一來,天下還有哪個人敢不尊重皇帝呢!</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大家看看,這樣的一唱一和,難道不是一出好戲嗎?每個人的角色演的能說不精彩嗎?你讀到這里,心里一定會有自己的答案。</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劉邦一生演戲,最高潮之處,我認為是他三次退卻做皇帝,這個描寫,《史記》上記載的清清楚楚,劉邦打敗項羽后,劉邦的手下一致推舉他做皇帝,劉邦說,自古以來,做皇帝的都是賢能的人,我沒有這個德行,我不敢當皇帝。他手下人說了一大堆理由,劉邦還是不愿意做皇帝,他手下人以死相逼,《史記》上這樣寫的:“臣等以死守之”,意思是說,您不做皇帝,我們全部自殺。就這樣,你來我去,劉邦退讓了三次,不得已,他說了如下一句話:</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諸君必以為便,便國家。</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劉邦這個出身“無賴、流氓、好色”之徒,坐上皇帝龍椅之前竟然說出這么一句文鄒鄒的話,這么一句有水平的話,可以得出幾千年來,我們竟是誤解了他。</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文章的最后,用毛主席對劉邦的評語結尾,這個評語出自“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121頁《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劉邦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020年8月12日夜東雙橋寓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