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這是七年前我寫的一篇日志。每年父親節(jié)或父親的祭日我都將她置頂,并帶著對父親的思念看一遍,每次都讓我落淚…</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老父親離開我們整整9年了,如果他活著今年滿90周歲。清明前夕,母親帶著我們兄弟五個,小妹和五弟妹,去了塔山公墓,給他老人家掃墓。我跪在墓前,向老人家磕頭的那一刻,我祈禱上天,讓他老人在那個世界里安好;我祈禱父親,保佑我的母親和他的子女們還有他的重外孫女小米奧快樂、健康、幸福!</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站在墓前心情很沉痛,父親安葬在這里已有6個年頭,石碑前那兩個小獅子嘴里的五枚硬幣,記錄著歲月的痕跡,我又將一枚新硬幣放在里面。安息吧!我的老父親!您老人家用一生的辛勞讓您的七個孩子,不!是八個孩子(朝陽大姐)!都過上了好日子。我們?yōu)橛心@樣的父親而感到驕傲,您不僅養(yǎng)育了我們,而且用您最樸實、憨厚的真情感動了您的下一代,影響、教育他(她)們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做個好人。您雖然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但您在我們心中永遠都是最偉大的父親!最值得敬重的老父親!</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剛記事時,正趕上60年自然災(zāi)害,那時家里已有五個孩子,記得那年三十晚上,鄰居家送來點面和肉,母親給我們包了些餃子吃,我和哥哥、姐姐每人分了一平碗,按理說一個七歲的我也夠吃了,可能是餓的或是餃子包的太好吃了,沒一會兒,我就將餃子吃完了,往墻角一退,坐在那里,媽媽看了看我說:“二兒,沒吃飽吧,媽給你夾兩個。”說著就用筷子夾了個餃子往我的碗里放,我可能是被母親的語言和動作感動了,兩行熱淚順著臉就流了下來,對媽媽說:“媽!你吃吧,我吃飽了!”我說這話時聲音都變了,爸爸就坐在我的身邊,看見我哭了,用眼睛瞪了我一下,不知怎的,我“哇!”地哭出了聲,大年三十都圖個吉祥,我這一哭,惹惱了老父親,他伸過手,二話沒說,就打了我兩耳光,一個小孩子哪受了這個呀,我哭著跑到了媽媽的懷里,媽媽攔住了父親,那年三十過的,讓我一輩子都難以忘記呀!</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從那時起,在我幼小的心靈深處就萌生了:窮要有窮的活法,不能活的沒有骨氣,我下決心等長大了一定讓父母過上好日子,讓她們天天都能吃上餃子。說心里話,我從來沒有因此記恨我的老父親,反而很感謝他。老父親一生結(jié)了三次婚,第一個媳婦是師付的沈家的親親,生完第一個孩子后,產(chǎn)后風死了,那個孩子養(yǎng)到三歲時還不會走,瘦的皮包骨,沒辦法就給了人家,我在文革期間在朝陽找到了這個大姐。后來又經(jīng)人介紹,和我母親姑姑的孩子結(jié)婚,也是生完孩子后,產(chǎn)后風死了,孩子開始由我母親的姑姑帶著,后來先天不足也死了,算命的說父親“克妻”,他不想再找人了,二十八那年,我姥爺?shù)轿夷赣H姑家竄門,看到父親日子過的挺艱難的,就把我母親說給了他,如果從第二個老婆那論的話,我母親和我父親還差著輩呢!也可能是這個原因吧,母親沒有被“克”,還為老父親生了五男二女七個孩子。</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母親懷有小妹那年,有一天,我在家里看著兩個弟弟,天下著大雨,房子漏水了,我用家里僅有的兩個盆放到炕上接雨水,五歲的三弟幫著我卷炕被,三歲的四弟躲在炕的一角嚇得直哭,突然我的腳趾被炕被下的一塊玻璃劃破了,血流不止,我們?nèi)齻€兄弟哭成了一團。爸爸回來看到我們“狼狽不堪”的樣子,讓母親辭去了工作,為此母親哭了一天。從此這個家的生活全都由父親一個人扛著了,我的老父親,靠他一個人養(yǎng)活著9口人,真的是不容易呀!他為我們吃了那么多的苦,挨了那么多的累,可剛剛要享福的時候,他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62年我們家又添了一個娃,小妹是半夜生的,還是我到北道口請的接生婆呢!在她兩歲時,由于生活所迫差點給了人家。64年8月2日天剛亮,我五弟又降生了,那年我們家房頂煙筒根著了一把火,事后,父親單位領(lǐng)導(dǎo)給送來油粘紙,還有些木料,屋里用“嘎斯耙耙”刷的漿也很亮堂,老爸給取的名:“就叫亮吧!”頭一天媽媽還帶著我去副食品廠削苤藍呢,那時我才11歲只能削,媽媽給我看堆,再就是幫我將苤藍兩頭砍下去。管理人員看到媽媽挺個大肚子就說:“老狄婆,你不要命了!”可又有什么辦法呢,七個孩子都在張口等著吃飯呀!四個孩子上學也都需要錢呀!父親那時工資是45.8元,月平均還不到7元錢,每月都由政府補助,我們上學也都是打免費的。從我記事起我每年夏天都和媽媽來這里削苤藍,掙個孩子們上學用的筆和本線。我小學沒買過書和本,書是借老姨家小哥的,每天晚上抄下來,第二天上課用,本大都是用大白紙拆的,正面寫滿了用后面寫。</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老父親在15歲的時候,從河北老家單身來沈陽學徒的,學修鞋。在老家11歲就給人家放牛,吃盡了苦頭,來沈?qū)W徒期間也遭了不少的罪,滿徒后靠修鞋維持生活。58年進了國營工廠,成為一名“打鐵匠”,為了報答黨的恩德,這些年老父親一點錯事都沒有做過?,F(xiàn)在為了維持這九口人的生活,不得已利用晚上的時間修理一些舊鞋,無論一天工作再累,下班回家也舍不得歇息一會兒,有時一干就是大半夜。那時我雖小,但也懂點事了,有時晚上陪著老父親,在低暗的燭光下,看著父親在那一針針地縫補著從舊物市場買回來的鞋子,有時給老父親用毛巾擦擦額頭上流下的汗珠。每到星期日母親到北行將父親修了的鞋拿去偷偷地賣,換些零花錢,每次母親都帶著我,為的是以防讓城管抓住將鞋都沒收,母親將我安排在一個地方看著鞋,她拿著一雙去賣,賣出去后再回來取第二雙,有時被城管攆得到處亂躲,一又鞋也賣不出去呀!唉!那個年代又有什么辦法呢!</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文革期間,父親修鞋這生意也停了,只靠他一個人的工資和工廠的20元的補助過日子。他對我們的管教更嚴歷了,讓我們都待在家里,哪也不讓去。66年11月我和兩個同學去北京“見毛主席!”還是背著他偷偷地走的呢。老母親含著淚給了我五元錢,拿了幾塊地瓜干給我裝在書包里,那年我才13歲呀!回來后,當老父親得知我見到毛主席時,不但沒生氣,還讓我把見到毛主席的情景講給他聽,就父親那暴脾氣,真讓我沒有想到。父親的嚴厲有時也真讓我們受不了,但沒有他老人家這么管著我們,我們也不會有后來的進步呀!五個兒子都入了黨,而且都當上了干部。在整個“黃家大院”,我們家的孩子為老父親爭了不少的臉呢!這也都是他老人家“管教”的結(jié)果呀!七個孩子,大哥和老兒子基本上沒挨過打,其他的孩子都讓他打過,我有幾次挨打,至今都記憶</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一次是我小學六年時,那時我是校足球隊的,每天早上要到學校踢球,學校和我家就隔一條馬路,那天球沒氣,我就用我家的汽管子打的氣,完事就放在北門外的窗戶下,當我踢球回來時,老父親滿臉的氣憤,問我看沒看見汽管子,我過去將汽管子拿來遞給他,他拿起汽管子,二話沒說,沖我的雙腿就打了過來,我一只腳蹦跳著哭著跑進屋,母親過來將他攔住,否則后果不知如何呢!從那以后,我做事小心謹慎,再沒有出現(xiàn)過類似的錯誤,我也理解父親,他那破自行車每天都要打氣,那天再晚上回來一會,他上班就遲到了,那后果不堪設(shè)想。</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還有一次,“文攻武衛(wèi)”后期,我家北面和學校的馬路用石頭壘得很高的墻,我總想過去看看墻那面的“世界”,一天我和老姨家的小哥,爬上將近兩米高的石頭墻,剛上去,還沒等站穩(wěn)呢,我就從墻上摔了下來,一條腿被一個石頭尖劃破了,我低頭一看,里面的骨頭都露出來了,我用手將流血的傷口按住,小哥背著我回來的,還沒等進屋,就看見父親從屋里出來,不由分說地就給了我兩巴掌,“反了你了,還敢上墻!”我從小哥背上跳下來,跑到小哥家,我們倆家是鄰居,我們家南北兩頭都有門,我又哭又喊,從北門進南門出,又跑進我家,媽媽出來將他攔?。骸昂⒆佣歼@樣了,你還打他!”媽媽給我上了藥,到了晚上我從老姨家回來,給老父親承認了錯誤,表示今后再也不淘氣了,他老人家原諒了我,并過來看看我的傷口,問我痛不痛,我當時忍不住哭了,是委屈呢?還是感動呢!我也說不明白。</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最后一次挨老父親的打,是我上班的前夕。那天,我從學校打籃球回來,就早早趴在北屋的小炕上睡著了,晚上父親下班,拉了一車“鋸末子”,喊我起來往南院小棚子里放,可能是我玩的實在太累了,翻了幾下又睡了過去,聽母親說,那天晚上老父親就想“教訓(xùn)”我,讓她給攔住了。第二天早上,也就五點多鐘,我的被子突然被掀了起來,在我朦朦朧朧中被老父親狠狠地打了一頓,我大哭,母親過來說情都沒有用,父親打累了,問我該不該打,我說,該打,又問我為什么打我,我說因為我昨天晚上沒干活,我一邊哭一邊說著:”爸爸我錯了!”求他老人家別再打了,他才肯罷休。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學會了勤快,學會了干活,以至到我上班后學會了砌墻,搭炕,抹地面,還學會了干木匠活等,鄰居家、同事家有活只要看到了,我都會主動去幫助他們干的。</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69年母親在父親的廠(集體)安排了工作,我求母親給了我3元錢,交了我上學以來的頭一次學費。年底我也參加了工作,每月掙17元,記得我的第一月的工資給姐姐買了個洗臉盆和一又鞋,姐姐68年下鄉(xiāng)時,箱子還是老爸修鞋用的小木箱,洗臉用的盆是家里的一個小面盆,我工作的環(huán)境雖然很艱苦,但每月還有7元錢的保健費,對我們這個家來說也是不小的收入,每月母親給我2元錢,每個星期花五角錢吃上一斤面條,我感到很欣慰,因為別的孩子還沒有我這個待遇呢!那年代“窩窩頭”能吃飽就不錯了。我們家的生活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一步步地好了起來。哥哥參加工作了,姐姐從農(nóng)村回城了安排了工作,老父親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從此再也沒有打過我們。</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在父親的影響下,我也一步步地成長起來,當了干部,入了黨,在工作中,我始終以“抱恩”的思想支配著自己的行動,我“同情弱者,善待他人”,把“老百姓”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辦,把“老百姓”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去解決,為職工分憂解難,極大地調(diào)動了職工的生產(chǎn)熱情,在我擔任車間黨支部書期間,受到了職工的擁護和愛戴,1986年11月,我做為沈陽市唯一的先進黨支部的代表出席了“全國先進黨支部和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事跡經(jīng)驗交流會”,受到了鄧小平、胡耀幫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親切接見,我的照片還上了1986年第十二期共產(chǎn)黨黨員雜志封面,當老父親從電視里看到我和中央領(lǐng)導(dǎo)人在一起的畫面時,老人家哭了:“我兒子見皇上了!”</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1987年我們家的七個孩子都成了家,1988年我們這個大家庭已由9口人變成了23口人了,那年的五一節(jié),我們在市府廣場還照了一張全家福照片,這是我們家唯一的人員最全的照片。也就是在那一年,老父親得了半身不遂,但每逢年節(jié),孩子們都過來看望他老人家,全家人聚到一起,擠在這不到二十米的平房里,也是其樂無窮呀!如今老父親離開我們已有九個年頭了,他的孩子們都住上了樓房,而他卻長眠在這里,站在他老人家的墓前,我們都為老父親一輩子沒住過樓房而感到遺憾……</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我現(xiàn)在當姥爺了,我女兒玲兒在小的時候,爺爺一直都是很疼愛她的,我們這個家有很多好的思想都影響了她,使她入了黨,當上了大學的老師,如今又有了我們家的第四代人——小米奧。老父親,請您老放心,我們會永遠記住你的教誨,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安息吧!老父親!子孫后代永遠懷念您!</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