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直都羨慕身邊那些說走就走的旅行?!吧畈恢寡矍暗钠埱?,還有詩和遠方!”,說明生活態(tài)度決定了生活方式,有一個好的生活態(tài)度可以使你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zhì)。當(dāng)然這只是碗雞湯,還是碗有毒的雞湯,喝下它不會傷害你的腸胃,但會腐蝕你的思想。</h3> <h3> 我為什么就從來都沒有說走就走的旅行,連周末帶孩子去一趟公園的時間可能也要提前計劃一下。詩呢?遠方呢?大部分都消磨在了工作時間里,還有油鹽柴米醬醋茶,一樣也不能少,沒有詩,也沒有遠方。雞湯嘛,看看可以,是不能喝的,毒雞湯會上癮,遠不如每天早上的一碗八寶粥,一屜小籠包或者一碗炸醬面來得實在。吃著小籠包,喝著八寶粥,看著別人說走就走的旅行,向往著別人的詩和遠方,就這樣吧,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是命!)。</h3><h3><br></h3> <h3><br></h3><h3>㈠ 綠皮車·南方狗</h3> <h3> </h3><h3> 今年因故半年內(nèi)3次往返嘉峪關(guān),第一次還在春節(jié)期間,接到電話時開始搶票,初八啟程。之前看了一下嘉峪關(guān)的天氣,我過去差不多待10天左右,在這段時間內(nèi)嘉峪關(guān)的天氣預(yù)報里有一場雪。自打2016年的那場大雪過后,家里就再也沒有下過雪,那年丫頭還不到4歲,第一次見到雪,第一次看到那漫山遍野的白,第一次堆雪人,滾雪球,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覺都還壓抑不了那興奮的狀態(tài)。之后丫頭年年都會問我:爸爸,什么時候會下雪?還會下雪嗎?作為南方狗,我也很喜歡雪,這也是我難得有一次帶孩子遠行的機會,所以這次塞外之行就把小丫頭帶上,讓她再體驗一把綠皮車,體驗一回大西北的冬天,體驗一下零下10幾度是怎樣一種感受。</h3> <h3> 重慶菜園壩火車站,很老的火車站,聽說已經(jīng)提上了拆遷改造的日程。丫頭很高興,因為要坐火車了,要坐上火車去看雪了。</h3> <h3> 站臺上,小朋友來來回回的奔跑走動,不知疲倦。</h3> <h3> 回想我第一次乘坐綠皮車遠行的時候,就跟丫頭現(xiàn)在差不多歲數(shù),當(dāng)時呢屁顛屁顛跟著我爸,看到火車的那一眼是極具震撼的,沒想到能親自坐上這樣的龐然大物。以至于后來一旦有遠行,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就是綠皮車。</h3> <h3> 那時的火車客運在我印象里都是人堆出來的。從排隊買票到候車,從擠著上車到搶著占座, 直到車廂凡是有空的地方都給塞滿,連車廂連接處都擠滿了人和行李。</h3> <h3> 總之,人多是特色。上廁所成了最惱火的事情,費老大的勁擠到廁所邊上,結(jié)果周圍圍著烏泱烏泱一群人,全是等著上廁所的,你能看到的最生無可戀的樣子,在那里能得到最好的詮釋,你懂的!</h3> <h3> 綠皮車對我來說是比較奢侈的交通工具,小時候很少有乘坐火車出行的時候,即使有,也從來沒有做過臥鋪,因為再遠的行程都是硬座,硬座車廂人特別多,面對面的兩排座位呢有時能坐上8個人甚至更多。那時我甚至不知道火車上還有臥鋪這么一回事。</h3> <h3> 中國的火車客運,人從來就沒少過。反正坐在了一起就算是朋友了,報紙書籍拿出來換著看,食物呢也拿出來堆在桌子上,你吃我的我吃你的。那時坐火車還有一個標(biāo)配,就是撲克牌,以前火車速度慢,旅程時間長,為打發(fā)時間,同座的幾個人大多會把撲克牌拿出來一起玩,使時間消磨得快一點。</h3> <h3> 以前的人情味可比現(xiàn)在要濃,來自天南地北的旅客聚集到了一塊兒也是彼此之間的緣分,同一個座的幾個人呢都會胡吹海吹,拉家常,聊工作,侃大山。不一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不一樣的經(jīng)歷,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故事,跟同行的旅客交談其實是件很開心的事情,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的不就是這個么,一趟旅程過后可以增長許多見聞。還記得以前在廣西到越南邊境的火車上偶遇的一行人,一對老夫妻,一個在越南河內(nèi)經(jīng)營玻璃廠的中國老板,一個小我一歲的廣西師范大學(xué)留學(xué)的越南妹子,我們一路聊到終點。印象最深的就是越南妹子了,個兒不算高,偏瘦,長得很秀氣,關(guān)鍵是普通話說得比我溜。通過交談,我知道了廣西師大有很多越南的留學(xué)生,絕大部分都是女生,她們過來留學(xué)其實有很多人都是為了學(xué)好普通話的,她們最理想的生活是畢業(yè)后嫁給中國人,留在中國。妹子的言談中毫不掩飾自己對中國的向往,說中國哪哪兒都好,東西特別好吃,服務(wù)員的態(tài)度特別好,如果有不認識的菜可以叫服務(wù)員報菜名并介紹吃法,中國的男人對老婆比越南的男人好太多,中國的衣服好看還不貴,中國的工資待遇很不錯……這是她眼里的中國,她說不是因為中國很好才想留在中國,而是因為越南不好才有這個想法。拿去飯館吃飯舉個例子,在中國,上飯館吃飯的時候不管是老板還是服務(wù)員,首先都會笑臉相迎,并且會得到很好的服務(wù)。但是她們?nèi)绻谠侥系娘堭^吃飯,老板不大愛理人,而且吃完了最好馬上離開,如果吃得太慢或者在店里逗留,老板直接就會上來破口大罵并且把顧客攆出去。那個開玻璃廠的老板也跟妹子套近乎,妹子的家鄉(xiāng)就是越南河內(nèi)的,在河內(nèi)的家庭條件應(yīng)該還不錯,正好老板的廠也在河內(nèi),經(jīng)營了好幾年了,效益也很好,老板看起來40多不到50歲的樣子,很油滑的一個人。關(guān)鍵是傍晚到終點站后,我們一行人在站外分手,妹子直接就跟老板一起走了……</h3> <h3> 以前的火車窗戶是可以打開的,不光能夠看到沿途的景色,還能吹到各地的風(fēng)。</h3> <h3> 只要在火車上,我就喜歡坐在窗邊,看窗外的景。只要是我在窗邊坐著,車窗肯定是打開的,我喜歡外面吹進來的風(fēng),即使夾雜著泥沙。記得一次下火車后,我直奔車站旁邊的理發(fā)店,先去洗個頭。那次洗頭老板多收了我兩塊錢,因為我的頭發(fā)用手一捋就是一把沙,他多用了一包洗發(fā)水才洗干凈。</h3> <h3> 停靠10分鐘以上的大站,我是必須下車的。車上空氣不好,下車走走,抽根煙順便呼吸點新鮮的空氣。</h3> <h3> 當(dāng)然不止是抽煙而已,以前站臺上有賣盒飯和鹵肉的,盒飯可以不買,鹵肉是必須買的。買點雞爪鴨翅鹵豬蹄什么的帶上火車好下酒。因為成年后幾乎每次坐火車我都會帶點白酒,路上喝。</h3> <h3> 當(dāng)然,丫頭沒功夫理會我的這些過往,因為還沒到目的地,她就已經(jīng)看到窗外白雪皚皚的雪山了,近處的原野上也散落著零零散散的雪堆,她興奮地問我:“爸爸,是不是快到了?”</h3><h3> “還早呢。”</h3><h3> “我都看到雪了!”</h3><h3> “越往那邊走,天越冷,你還會看到更多的雪的。”</h3><h3> “我好想好想下去玩雪喲~”</h3><h3> “別急,我們吃過午飯再休息一會兒就到,到時候找個雪多的地方讓你玩?zhèn)€夠!”</h3><h3> “可是爸爸,現(xiàn)在外面這么大的太陽,等我們到了雪會不會化完了?”</h3><h3> “不會的,幾個月都不會化,太陽是挺大,但外面氣溫低呀,這么冷的天,就跟冰箱急凍室一樣,你說雪還能化嗎?”</h3><h3> 窗外的陽光射到丫頭的臉上,丫頭閉上眼,露出滿意的笑容。</h3> <h3> 到站前列車員的提醒,讓丫頭迫不及待地催促我快點收好行李,抓緊時間下車。列車停靠后,我叫丫頭把外套的拉鏈拉好,還沒等我說完,丫頭已經(jīng)跳下火車了。</h3> <h3> 風(fēng)很大,我看到她打了一個寒戰(zhàn)。我問她冷不冷,她急忙點頭,說怎么這么冷?怎么這么冷?說話間她自己把衣服的拉鏈拉上了。</h3> <h3> 從南方到北方,差不多就是從冰箱的保鮮室到急凍室的距離。天氣預(yù)報的雪并沒有如期而至,老天放了丫頭的鴿子,她有點沮喪,對我說了好幾次,“為什么都這么冷了還是不下雪?”。以前的雪還沒有化完,帶她到公園林蔭多的地方玩耍,林蔭里還有厚厚的一層雪。堆雪人是不行了,我答應(yīng)丫頭,雖然沒有等到下雪,但是沒關(guān)系,沒有雪不是還有冰嗎,也是你從來都沒有見過的喲。</h3> <h3> 帶丫頭去到東湖,東湖是人工湖,現(xiàn)在湖面結(jié)了冰,被開發(fā)成冰場。站在堤岸上看下去,整個湖面被人為隔開成三個區(qū)域,一塊是滑冰的,一塊是玩冰球的,還有一塊是玩雪橇的。從堤岸下到湖面,還沒走進冰場,湖面上就看到一個圓圓的冰窟窿,據(jù)說是冰場管理人員鉆的孔,為保證游客生命安全,經(jīng)常都要鉆孔監(jiān)測冰層厚度。</h3> <h3> 離我們最近的就是滑冰場,教練帶著一群人在冰上飛舞,從我們面前“嗖~”的一聲就過了??此麄冊诒巷w快地滑行轉(zhuǎn)圈,丫頭羨慕不已,表示先從滑冰練起。</h3> <h3> 想像是美好的,現(xiàn)實總是太丑陋。穿上冰刀的丫頭從凳子上起身還沒站穩(wěn)就摔了一跤。接下來三步一滑五步一倒,摔得七葷八素。后來在教練和移動扶手的幫助下勉強能滑走一段距離。兩個鐘頭下來,以為自己也能像其他人那樣在冰上飛舞的丫頭終于可以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在冰上站立不倒了,這已經(jīng)算是最大的進步,可丫頭還是失去了耐性,跑到入場處的凳子上一坐下就賴著不起來了。</h3> <h3> 三個場地里面人最多的是玩雪橇的場地,給丫頭脫下冰刀,我們徑直走進雪橇場。場地的雪橇品種很多,錢呢按人頭收取,場地的工具隨便玩。雪橇倒是不需要多大的技術(shù)含量,只要有勁,會轉(zhuǎn)方向就行。</h3> <h3> 我也是第一次玩雪橇,跟著丫頭奔放了一把,也算滿足了身為南方狗多年來的夙愿。孩子們在不斷的催促中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雪橇棍,丫頭走的時候不停地強調(diào),讓我再帶她來一次,我承諾臨走之前再帶她來一次。</h3> <h3> 幾天時間一晃就過了,多數(shù)時間丫頭都是跟隨在我身邊,我忙我的事情,她自己在一邊玩,真正帶她玩耍的時候也就之前去冰場的那一次。</h3> <h3> 歸期轉(zhuǎn)瞬即至,跟丫頭承諾的再去一次冰場是實現(xiàn)不了了,跟她說明情況后,開了一張空頭支票,說以后有機會還會帶她來的,一定!</h3><h3> 丫頭很失望,但還是點頭說“哦~那好吧?!?lt;/h3><h3> “這次呢確實不行了,因為明天中午就要動身,明天上午還要去買點東西?!?lt;/h3><h3> “那下次來把弟弟也帶上好不好?”</h3><h3> “嗯,一定!”</h3><h3> “…我都還沒有玩夠……”丫頭低著頭搓著衣角小聲嘟噥。</h3><h3> “那這樣吧,旁邊呢新修了一個公園,這個公園很大,爸爸也沒去過,等會兒吃過晚飯爸爸可以帶你去逛一下公園,你說呢?”</h3><h3> “那好吧?!彪m然去不了冰場,但去逛逛公園也聊勝于無。</h3> <h3> 公園是嘉峪關(guān)新修的花博園,確實很大,大西北戈壁灘要說別的都可能沒有,要說地,管夠!夏季的花博園是花的海洋,百花齊放,品類繁多,夏季花博園的游客也是三五成群,穿行如梭。嘉峪關(guān)現(xiàn)在成了戈壁綠洲,這個名頭來之不易。有句歇后語:戈壁灘上種樹——長不了!所以在戈壁灘上種一棵樹的成本在南方可以養(yǎng)上一片林。每種下一棵樹,就要埋下一條管,前期種樹是困難,但后期的維護更不易。在戈壁灘,有多少林蔭就要埋下多少管網(wǎng),每片樹林里的水管都是縱橫交錯的。這個花博園也是一樣,種這么多花果林木,耗費的人力物力難以想象,首先整個公園用于種植的土壤都全部是從外面運過來的。</h3> <h3> 當(dāng)然,花博園夏季的絢麗我們沒看到,我們只看到冬季的荒涼。除了枯木一樣光禿禿的樹丫,就是一片土。冬季的花博園沒有花,花兒都是每年開春暖和以后才種下,入冬寒冷以后會全部死掉。</h3> <h3> 偌大的公園空蕩蕩的,走了半天看不到一個游客,就我們一行四人在公園里游蕩。晚上出來天色漸晚,寒風(fēng)無孔不入,從領(lǐng)口袖口褲管不停往身體里面鉆,這時才能體會到暖氣對于北方人民的重要性??春⒆觽兺耆皇軞鉁氐挠绊懸宦反螋[熱情高漲,也給冰冷的行程帶來一絲絲暖意。</h3><h3> 園里也有一個冰凍湖,下到湖邊看到湖水邊沿凍得往上翻卷成幾十公分厚的冰層。牽著小朋友小心翼翼行走在冰面上,丫頭撿起比我拳頭還大的一塊鵝卵石拋砸在冰面上,石頭墜地的瞬間只給冰面砸出一個白色的印記,然后卵石就在冰面上“呲溜呲溜”地往湖中間滑過去了。突然腳下“嘭~”的一聲悶響,一條裂紋從腳下蔓延開去,丫頭這一下嚇得不輕,連滾帶爬地跑上岸去。接著我們都從湖面上下來,沿著河邊靜靜的走,我們都靜下來不說話,這時候不斷有“嘭~嘭~嘭~”的悶響聲傳來,每一次“嘭~”的一聲對應(yīng)的就是一道裂紋,原來冰面一直都在不斷地碎裂。得知這一情況,丫頭再也不敢去冰面上隨意走動了。</h3><h3> 明月當(dāng)空,如視明燈。月光灑在整個湖面上,湖面氤氳著一層銀灰色的光。我們站在岸邊搭建起來的延伸至湖面的平臺上,看著平靜的湖面,吹著寒冷的風(fēng),這次公園一行算是這次南方狗西北行的尾聲了,借著月光,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這次丫頭沒有盡興,我也欠下一個對孩子的承諾。</h3><h3> 回去后躺在暖氣開放的房間里,想想北方人民還是挺好的,暖氣的出現(xiàn)至少把他們的幸福指數(shù)拉高了30個百分點。前些年一北方朋友跟著她的四川男朋友回家,從到四川的第一天就開始感冒,期間待了差不多一個月,一直到臨走感冒還沒好利索,在南方冷成狗的她,朋友圈收獲了不少同情,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她可以來重慶體驗一下重慶的夏天,重慶是一個讓人分分鐘變狗的城市,冬天冷成凍狗,夏天曬成熱狗。這是這次在嘉峪關(guān)的最后一個溫暖的晚上,第二天坐上了返程的綠皮車,結(jié)束了這次西北之行。</h3><h3><br></h3><h3><br></h3> <h3><br></h3><h3>㈡.奶奶</h3><h3><br></h3><h3><br></h3> <h3> 奶奶今年90,苦水里泡出來的人。</h3><h3> 奶奶一生養(yǎng)育了5個子女,父親是老大,父親后面還有3個妹妹和1個弟弟。其實自我懂事起我就知道,奶奶在生父親之前還養(yǎng)過3個子女,但那時候生活條件和醫(yī)療條件都太差,前面3個都陸續(xù)夭折了。爺爺常年在外漂泊,早年都不怎么愛回家,對家庭疏于照顧,養(yǎng)家的擔(dān)子便由奶奶一肩挑了起來。</h3><h3> 因為前面3個都半路夭折了,所以父親出生后爺爺?shù)故钦疹櫽屑?,把最困難的時期熬過來了,后來大姑要出生的時候,奶奶在家疼得說不出話來,爺爺外出請產(chǎn)婆,這一請就是半個月,這段時間去向不明。半個月后,外出請產(chǎn)婦的爺爺終于回家了,奶奶卻敢怒不敢言。后面的日子奶奶要工作掙錢,上班的工資不高,不夠一家人開銷,對孩子們的生活起居什么的也照顧不過來,那時只要能有一口飽飯就算謝天謝地了。至于子女,都是大的帶小的,一天一天熬過來。小姑是最小的一個,聽說生完小姑后剛出月子奶奶就不能休息了,把小姑一個人放在床上蓋好被子,然后去上班。中途回家看孩子的時候,小姑的臉全部被被子包裹住了,捂在被子里滿頭大汗,因為呼吸不暢,差點就交代在了被窩里。后來因為實在是分身乏術(shù),工作和家庭不能兼顧,害怕小姑窒息事件再度上演,就一狠心把小姑送給了同鎮(zhèn)上一對膝下無子的夫婦。</h3> <h3> 小姑被送走以后,家里最小的就是小叔了。重慶人有句俗語: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小叔就是奶奶最疼的幺兒。</h3><h3> 奶奶的5個子女中,有4個都在重慶,只有小叔一個人在外省工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