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旅行是力量,他將跨過空間而獲得時間上的收獲。旅行,也是閱讀,我享受掩卷后將浩瀚的歷史和遼闊大地裝入胸膛的充實,哪怕是只讀了一頁或者一行。旅行是把一切辜負和期許融化在山間湖海,把厄惡葬送,讓美好新生。這是在一篇游記中看到的一段話,也是我迄今看到的對旅行意義解讀的文字中最感同身受的一段。</h3><h3> 旅行是放松,但行走的狀態(tài)不是放空,他會將人填充的更加飽滿。旅行是創(chuàng)作,但過程并不輕松,卻總能在回望時品出他的意味深長。旅行是接納,在對一切形色人與物迥異的包容間,走得越來越沉穩(wěn)與篤定。</h3><h3> 2019年9月再次開啟自駕穿越大美西藏之旅。</h3><h3> 很高興天津 楊淑花女士,杭州 余建紅女士,隨車同行。</h3><h3> 很高興并榮幸在稻城亞丁結(jié)識廣東中山市 郭中亮夫婦,并相約同行,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h3> <h3> 有一種奢望一直深埋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渴望著某一天能有一個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那里有最藍的天,最白的云,最潔的雪,最凈的湖,那里有神秘的雪域高原,原始的人文自然的生態(tài),還有充滿神奇色彩的藏傳佛教,以及六世活佛倉央嘉措經(jīng)久不衰的情歌。</h3><h3> 那個地方就是天邊的西藏。</h3> <h3>因為夢想所以出發(fā),2019年9月1日,從天津出發(fā),第一天驅(qū)車1100余公里,抵達西安。</h3> <h3> 2019年9月2日上午,游覽位于古城西安市中心的鼓樓,該鼓樓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鼓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鼓樓之一。在鼓樓之上擊鼓為此次行程壯威。</h3> <h3> 古城西安也是美食之都,每次到西安眾多美食不可錯過,定會一飽口福。</h3> <h3> 大雁塔廣場及周邊景區(qū)非常漂亮,比幾年前又漂亮了許多,西安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h3> <h3> 2019年9月3日離開西安,行程約900公里抵達成都,由于高速公路斷路在寶雞下高速后在奏嶺國道上繞行了四個多小時,途徑鳳縣到留壩重回高速,體驗了秦嶺山脈國道的奇險俊美,印象深刻,晚上八點抵達成都,馬上去品嘗回味多年的美味"蹄花湯",一飽口福。</h3> <h3> 深厚的文化底蘊,慢節(jié)奏的生活,垂涎欲滴的美食,沁人心脾的清茶,這就是成都的巴適。自古便有"天府之國”美譽的成都,一年成岜,兩年成都,歷經(jīng)4500多年城址未徙,城名未易。</h3><h3> “寬窄巷子”,“錦里”,“杜甫草堂”,“武侯祠”這些人文景觀,讓成都更顯悠閑愜意,有機會一定單獨安排時間充分感受一下成都的慢生活。</h3> <h3> 2019年9月5日上午從成都出發(fā),開始了川進西藏之旅。隨著2018年12月雅康高速的通車,從成都到康定的行車時間由原來的7個小時縮短至3個小時間,上午11點在距康定前一個出口“廬定”駛出高速公路到達“廬定橋”景區(qū)。</h3><h3> 瀘定橋始建于清康熙44年又名大渡橋是一座跨大渡河的鐵索橋。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22名突擊隊員冒著槍林彈雨踩著鐵鏈奪下橋頭,占領瀘定橋,此橋因此聞名天下。</h3> <h3> 毛澤東詩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詩中“大渡橋橫鐵索寒”指的就是瀘定橋。</h3> <h3> 離開瀘定橋景區(qū),繼續(xù)沿高速公路又行駛了大約25公里,在康定出口駛離高速??刀ㄒ彩且蛔鶜v史文化名城,這里有“跑馬山”名揚四海的《康定情歌》成為千古絕唱。</h3><h3> 由康定駛?cè)?18國道,一路盤山上行,到達川藏線上的第一座高海拔大山“折多山”埡口海拔4298米,一直以來號稱“康巴第一關”。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過了康定,翻過折多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qū)。</h3><h3> 折多山啞口石碑上刻有“西出折多”四個大字,意思是一路向西,以折多山為起點將正式進入青藏高原。折多:即是地名“折多山”,又飽含艱險之意,“折多”在藏語中是彎多的意思,彎彎曲曲的山路象征著318國道的艱險。當?shù)厝擞芯湓捊小皣標廊说亩缮?,翻死人的折多山”。近期得知,國?18線折多山隧道已獲立項批復,長約8公里多的折多山隧道將于2020年建成通車將省去50公里的山路,折多山埡口美景即將消失。</h3><h3> 在“折多山”埡口經(jīng)受了第一次高海拔的缺氧考驗,大大提升了克服高原反應的信心。</h3> <h3>白塔也叫佛塔一直被藏傳佛教所慣用,代表圣跡出現(xiàn)過的地方,作為一種象征寶物具有威懾力量能夠壓制一切邪惡力量,供藏族信徒頂禮膜拜;祈禱求助。</h3> <h3> 翻過折多山,公路二旁的藏式民居不時出現(xiàn)在眼前,這些藏式民居建筑精致細膩,與高原壯麗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給人以古樸、神奇、粗獷之美感,藏族人用心對待每一扇門、每一扇窗、每一堵墻。它簡單古樸、原汁原味、這特有的民居風格,是對歷史的傳承。</h3> <h3> 一路上欣賞美景,經(jīng)過有攝影家天堂美譽的“新都橋”下午4:30分到達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入住。雅江縣海撥2530米,位于群山環(huán)抱之中的“雅礱江”畔,歷史上是“雅礱江”重要渡口之一。</h3><h3> 雅江的美食“松茸燉雞”耗牛肉”不可錯過。</h3> <h3> 2019年9月6日上午離開“雅江”縣,沿318國道向“理塘”方向行進一路盤山上行,到達海撥3990米的剪子彎山埡口,這里是川藏318線上無人不知的“天路十八彎”。</h3> <h3> “天路十八彎”的剪子灣山從半山腰俯瞰,曲折的胳膊肘彎,有一種震撼的曲線美,在這條天路上偶遇解放軍裝甲部隊,車隊非常壯觀,向戰(zhàn)士們致敬。</h3> <h3> 沿著318國道前行到達理塘縣境內(nèi)的“尼瑪貢神山”海撥4668米,周邊是一望無際的高山草甸,也是著名的“毛埡大草原”,然后左轉(zhuǎn)進入217省道,向“香格里拉”鎮(zhèn)方向行進,沿途風景優(yōu)美宛如畫卷般美麗。</h3> <h3> 格?;ㄓ址Q格桑梅朵,在藏語中“格?!笔恰懊篮脮r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ㄒ步行腋;?,在西藏,人們經(jīng)常借著格?;ū磉_和抒發(fā)美好的情感,流傳著很多贊頌格?;ǖ母韬凸适?。格?;ㄔ诓刈迦嗣裥闹芯哂泻芨叩奈恢?,被藏族百姓視為象征著愛與吉祥的圣潔之花。在西藏的歷史長河中格?;ㄗ鳛橐环N精神存在藏族百姓的心中,成為他們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征,她美麗而不嬌艷,經(jīng)常成為形容女強人的代名詞。他喜愛高原的陽光不畏嚴寒風霜,是高原生命力最頑強的一種野花,也是西藏首府拉薩的市花。</h3> <h3> 下午4點30分到達香格里拉鎮(zhèn)入住,這里海撥只有2800米非常舒適,是到稻城亞丁旅游的最佳落腳點,距亞丁景區(qū)只有34公里,這個小鎮(zhèn)干凈整潔,有濃郁的康巴風情。</h3> <h3> 2019年9月7日上午到達稻城亞丁風景區(qū)。稻城亞丁風景區(qū)主要有“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圍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組成。因其獨特的地貌和原生態(tài)的自然風光,被譽為香格里拉之魂,被國際友人譽為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h3> <h3> 亞丁景區(qū)內(nèi)不僅有壯麗神圣的雪山,還有遼闊的草甸,五彩斑斕的森林和碧藍通透的海子,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幾乎都匯聚于此,讓人流連忘返,如同當?shù)仳\的藏民一樣,徒步轉(zhuǎn)山是感受亞丁風光的最好方式,不過,亞丁保護區(qū)海拔較高,平均都在4000米以上,徒步需要相當?shù)捏w力。</h3> <h3> 這里是亞丁景區(qū)的洛絨牛場,海拔4150米,被三座雪山環(huán)繞,風光優(yōu)美,在這里起跳是需要體力和勇氣的。</h3> <h3> 2019年9月8日,我們離開香格里拉鎮(zhèn),由于318線巴塘路段因洪水沖毀路基而斷路,所以我們沿川滇聯(lián)絡線省級公路向左穿行至“奔子欄”到達滇藏線。行程改變了,景點卻增加了,在滇藏線上我們到達了金沙江大拐彎。</h3> <h3> 從“金沙江大轉(zhuǎn)彎”景區(qū)繼續(xù)出發(fā),沿滇藏線前行于下午3:30到達德清縣飛來寺入住“觀景天堂大酒店”在房間內(nèi)即可觀賞“梅里雪山”。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撥6740米,放眼望去峰頂云霧繚繞充滿神秘色彩,美麗的梅里雪山主峰仍是“處女峰”至今無人登頂。</h3> <h3> 2019年9月9日上午7:05分雖然天空多云,但期盼已久的日照金山美景依然呈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美景,陶醉了無數(shù)的游客和攝影愛好者,今天看到這個景像一是震撼二是幸運,真是太美了。</h3> <h3> 告別神奇的“梅里雪山”沿滇藏線行進,到達西藏界,進入西藏昌都地區(qū)芒康縣,心情有些激動,多年向往的大美西藏我來啦!</h3> <h3> 西藏芒康縣鹽井鎮(zhèn)瀾滄江東西兩岸,是我國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曬鹽方式的地方,這里的古鹽田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這里的鹽民她們生活樸素、勤勞、純樸、善良,她們的生產(chǎn)方式獨特、原始,鹽田所處地形險峻,氣壯雄偉,真可謂是一道獨有的風景線。更為神奇的是這里生產(chǎn)的鹽是淡紅色的。</h3> <h3> 古鹽田下面的鐘乳晶鹽千姿百態(tài),置身其間仿佛進入了水晶宮的世界,穿梭于密密的立柱之間,又是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帶給人無法想象的驚奇。</h3> 鹽田景區(qū)邊的小鎮(zhèn)上有一家聞名小吃店,“加加面”,面條每次只給碗底一小筷子,吃完再加,最高記錄是147碗,用石子記數(shù),據(jù)說如果打破147碗的記錄,可以帶走卓瑪和牦牛,這次我的個人記錄是33碗,卓瑪和牦牛帶不走了,但吃的非常盡興。<br><h3><br></h3> <h3> 沿滇藏線江邊峽谷前行翻越紅拉山啞口。</h3> <h3> 翻越紅拉山埡口后到達芒康縣重回318線,沿318線繼續(xù)前行,過覺巴山埡口后到達海拔5008米的東達山埡口。“東達山”是生命禁區(qū),一年四季都有雪,在這個高度己沒有任何植被,這里是登山愛好者的圣地。</h3><h3> 過了“東達山”埡口后下行抵達“左貢縣”入住,這里海拔3877米,基本能夠適應。</h3> <h3> 2019年9月10日,上午我們離開左貢縣繼續(xù)沿318線繼續(xù)前行。在邦達與八宿之間有一座高山,“業(yè)拉山”埡口海拔4658米,山勢起伏較大,從埡口到八宿起伏競達1500米,天路七十二捌在此開始。</h3> <h3> 天路七十二拐,從海拔4658米的業(yè)拉山頂?shù)?800米的嗄瑪溝,30多公里路落差達1800多米,因其坡陡、彎多、兇險而得名。是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頗具挑戰(zhàn)性。</h3> <h3> 安久拉山埡口海拔4468米,地勢平坦,但這個埡口是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的分水嶺。翻越了埡口,也就由怒江流域進入了生長傳奇與神話的雅魯藏布江流域。在安久拉山辳靜臥著著名的然烏湖。</h3> <h3> 在“然烏鎮(zhèn)”左拐駛離318線,向察隅方向行進“然烏湖、來古冰川、仁龍巴冰川”美景依次展現(xiàn)在眼前。</h3> <h3>金色的麥田與雪山相映,構(gòu)成了獨特的景觀。</h3> <h3> 來古冰川位于西藏昌都地區(qū)八宿縣境內(nèi),緊鄰然烏湖,為世界三大冰川之一,是帕隆藏布的源頭,冰雪融水流入然烏湖,景色壯觀。</h3><h3> 一路欣賞美景,翻過海撥4900米的德姆拉山口,一路下行,下午5點到達察隅縣入住。</h3> <h3> 2019年9月11日,我們在察隅縣辦理了邊境通行證,然后驅(qū)車五十多公里,到下察隅鎮(zhèn)探訪僜人部落,察隅縣隸屬于西藏林芝市,位于西藏東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與緬甸印度接壤,是邊境重鎮(zhèn)。僜人部落是目前尚未被國家確認的一個民族,他們?nèi)丝跇O少只有1500多人,被稱為,“中國第五十七個民族”曾經(jīng)實行一夫多妻制,他們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h3> <h3>探仿僜人部落頭領阿勒松的家,可惜主人沒有在家,精美的家具和陳設民族特色鮮明。</h3> <h3> 族長家里的牛頭墻象征著富有,阿魯松曾經(jīng)有九個老婆,共有二十五個孩子,因為要入黨,當全國政協(xié)委員,只留下了最年輕的老婆,他也是唯一可以帶刀上飛機,也是唯一獲準帶刀進入人民大會堂的人。</h3> <h3>從下察隅返回途中,有一條神奇的“清水河”,被當?shù)厝俗鸱顬椤吧窈印?,河水無論春夏秋冬總是清澈見底,礫石點點游魚如梭,兩岸青山倒映水中,令人心曠神怡,美奐絕倫。一條渾濁的黃色河流,和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合并在一起,中間有一條分明的連接線,令人驚嘆。</h3> <h3> 沿著察隅到然烏的這條絕美的景觀之路重回318國道,過米堆冰川當晚8點到達波密縣。波密縣海撥只有2725米,非常適合停留休息。</h3> <h3> 此次行程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地是由波密進入墨脫縣,墨脫藏語意為隱藏的蓮花,地處雅魯藏布江下游,與印度接壤,是中國最后通公路的縣。著名的景點有“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果果唐大拐灣、漢密瀑布、老虎嘴瀑布、背崩瀑布”。非常可惜此行與這些美景無緣了,從波密到墨脫縣120公里路程,居然有三處因洪水山體滑坡而斷路,在進入墨脫20公里處通車紀念碑前留影打卡,有機會一定要再進墨脫。</h3> <h3> 到達通麥特大橋,這里曾經(jīng)是著名的川藏公路的通麥天險,號稱“通麥墳場”過去通過這段路14公里要走二個多小時,從318線通車開始己發(fā)生數(shù)千起車毀人亡事故。隨著“通麥特大橋、迫龍溝特大橋”和多條隧道的打通,通麥天險己經(jīng)成為歷史。</h3> <h3>貼了二張老照片,筆者2014年9月自駕西藏,通過通麥天險時排隊三小時,通過近二小時,全車泥漿。14公里的單車道臨涯險路成為永遠的回憶。</h3> <h3> “尼洋河”是一條美麗的河,她是雅魯藏布江的支流,尼洋河風光獨特,河面寬闊,兩岸植被豐富,是林芝人民的母親河。尼洋河在傳說中是神山流出的悲傷的眼淚。</h3> <h3>兩個老文藝青年在尼洋河邊合影留念。</h3> <h3> “魯朗林海”海撥3700米,是典型的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長約15公里寬一公里。</h3><h3> “魯朗林?!痹普粝嘉怠⒋髿獍蹴?、風光優(yōu)美,遠處的雪山,冰川,與近處的森林,村落,河流交相輝映,每年4月中旬到6月初這里是杜鵑花的季節(jié),各色杜鵑盡情綻放。</h3> <h3> “色季拉山”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是西藏苯教的圣地,來此轉(zhuǎn)山朝拜的人四季不絕,信徒來自四面八方。在海拔4720米色季拉山口,可觀日岀,云海,遠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h3><h3> </h3> <h3> 過了“色季拉山口”到達318線上重鎮(zhèn)林芝市,當晩品嘗林芝石鍋之美味。</h3><h3> 林芝地區(qū)風景秀麗,很多地帶被譽為西藏的江南,有林芝桃花節(jié),有豐富多彩的南伊溝,還有被譽為西藏西雙版納的墨脫縣,和察隅縣底部。</h3> <h3> 2019年9月13日上午,我們離開林芝市沿林拉高速一路暢通驅(qū)車409公里于下午1:30到達圣城拉薩。這段高速是2019年4月26日開通高等級公路,途經(jīng)世界上海撥最高的公路隧道“米拉山”隧道,林芝到拉薩的車程由原來的8個多小時縮短到4小時以內(nèi)。</h3><h3> 抵達拉薩市后直接到“色拉寺”觀賞辯經(jīng)盛況,一群喇嘛聚在一起,有人坐著,有人站著,偶爾他們怒目相對,像是在激烈爭吵或者是努力辯爭,這就是沿襲了600多年的歷史辯經(jīng)。他們唇槍舌戰(zhàn),擊掌跺腳,神態(tài)各異,不可不看。我們根本聽不懂他們辯論的內(nèi)容,但是面對游客的圍觀,看客的鏡頭,他們心無旁騖的修為讓人頗為感動。</h3> <h3> 今天到達圣城拉薩正好是中秋佳節(jié)之際,當晚各位旅友歡聚一堂,在拉薩市網(wǎng)紅餐廳“吉祥圣雪”品嘗正宗的藏餐美食,為了明天的美好,為了今天的相聚干杯。</h3> <h3>中秋佳節(jié)之夜的布達拉宮廣場,音樂噴泉映襯下的布達拉宮夜景美侖美幻,叫人留連忘返。</h3> <h3> 今天是2019年9月14日到達拉薩的第二天,上午我們從拉薩市出發(fā),前往拉薩西約70公里處的羊卓雍錯。從拉薩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崗巴拉山山口,在山口的觀光平臺上與漂亮的藏獒合影。</h3> <h3> “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與納木錯,瑪旁雍錯并稱西藏三大圣湖。湖面海拔4441米,總面積675平方公里,大約是杭州西湖的70倍。</h3> <h3> “ 羊卓雍錯”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水,這里湖光山色景色如畫仿佛置身人間仙境,羊湖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溫泉、野生動植物園、寺廟,多種景觀為一體的獨特自然風景區(qū)。</h3> <h3> “羊卓雍錯”也被稱為碧玉之湖,她的身軀蜿蜒在群山之中達130多公里,所以無論你在哪個角度,都不能看到羊卓的全貌。</h3> <h3>從羊湖歸來,當晚觀看《文成公主》大型實景劇演出,與主演合影。</h3> <h3> 《文成公主》大型實景演出于2013年首演,該劇以拉薩自然山水為背景,講述了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和親的歷史故事,全劇以壯麗的場面、恢宏的氣勢、跌巖的情節(jié)震撼人心,以美妙的音樂、動人的故事,婉曲的情感扣人心弦,是中國實景劇的最高水平。</h3> <h3> 2019年9月15日上午到達拉薩第三天,今天上午將正式參觀神圣的神奇的布達拉宮。</h3><h3> 布達拉宮坐落于拉薩市區(qū)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筑群。</h3> <h3> 布達拉宮的建筑群分為白宮建筑和紅宮建筑。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曾是西藏地方政府辦事機構(gòu)所在地,紅宮主要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分別供奉著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達賴喇嘛。</h3><h3> 布達拉宮內(nèi)部繪有大量的壁畫,各座殿堂中保存著大量的珍貴文物和佛教藝術品, 整座布達拉宮堪稱是一座建筑藝術與佛教藝術的博物館,也是中華各民族團結(jié)和國家統(tǒng)一的鐵證和象征。</h3> <h3> 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位于布達拉宮正對面,是目前西藏自治區(qū)政府和拉薩市重要的活動場所,是中外游客集中觀光的景點之一,也是拍攝布達拉宮全景的最佳場地。</h3> <h3> 在布達拉宮廣場上矗立著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于2001年建成,紀念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h3> <h3> 大昭寺,己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寺前終日香火繚繞,信徒們虔誠的叩拜在門前的青石板上留下了等身長頭的深深印痕,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了歲月和朝圣者的痕跡。</h3> <h3> 圍繞大昭寺周圍的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薩舊城區(qū),是拉薩著名的轉(zhuǎn)經(jīng)道和商業(yè)中心,較完整的保存了古城的傳統(tǒng)面貌和居住方式,藏族人稱為“圣路”。</h3> <h3> 在西藏拉薩八廓街上有一家“瑪吉阿米”酒吧,“瑪吉阿米”藏語意為“情人”,相傳就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心愛情人的名字。傳說六世達賴倉央嘉措雖為達賴,但生性自由,在一次游歷中愛上了一個民間女子“瑪吉阿米”并難以自拔,甚至溜出寺院與其相會。</h3><h3> 倉央嘉措明明是轉(zhuǎn)世活佛,同時又是一位才華出眾富有文采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細膩真摯的情歌,流傳下來無數(shù)動人的情詩幾乎傳遍世界,而那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又觸動了多少人的心弦。</h3><h3> 《見與不見》。 作者:倉央嘉措..</h3><h3> 你見,或者不見我</h3><h3> 我就在那里</h3><h3> 不悲不喜</h3><h3> 你念,或者不念我</h3><h3> 情就在那里</h3><h3> 不來不去</h3><h3> 你愛,或者不愛我</h3><h3> 愛就在那里</h3><h3> 不增不減</h3><h3> 你跟,或者不跟我</h3><h3>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h3><h3> 不舍不棄</h3><h3> 來我的懷里</h3><h3> 或者</h3><h3> 讓我住進你的心里</h3><h3> 黙然,相愛</h3><h3> 寂靜,歡喜。</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h3> </h3><h3><br></h3><h3> </h3> <h3> 2019年9月16日,拉薩第四天,今天主要是在拉薩市休整充分體驗拉薩的風土人情,工藝品還是要買一些的。</h3> <h3> 2019年9月17日上午6:30我們告別圣城拉薩,沿青藏線到當雄左轉(zhuǎn)于上午11點30分抵達納木錯景區(qū),行程大約240公里。</h3> <h3> 納木錯,位于西藏自治區(qū)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是中國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納木錯被《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活動,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湖泊第三名,有“天之圣湖”之美譽。</h3><h3> </h3> <h3> 置身于納木錯,人的靈魂會被眼前純凈的湖水徹底洗滌。這個世界上最高最美的湖泊,會讓站在她身邊的你感到震撼,仿佛置身于一個藍色的世界,眼中滿滿的全是神圣,藍黑、深藍、寶藍、以及天空般的淺藍,這由深而淺的藍色,藍的清澈,豐潤而又迷人,她包容著人們內(nèi)心所有的憂傷和煩惱,讓一切歸于寧靜和淡泊。</h3> <h3>告別了美麗的“納木錯”驅(qū)車223公里,于下午5:30到達青藏線上最大的城市那曲,也是海拔最高的地級市,海拔達到4500米。</h3> <h3> 2019年9月18日上午5:00我們離開那曲市,今天的行程達829公里將抵達青海省“格爾木市”。這段路是整個青藏線的核心路段,號稱“天路”我們將翻越“唐古拉山口、風火山口、昆侖山口,還有各種藏羚羊的保護站,穿越可可西里地區(qū)。</h3><h3> 這段行程將是此次行程中最艱苦的一段也是最具挑戰(zhàn)的一段路,從那曲出發(fā)天空一直下著小雨,上午9:00抵達唐古拉山口,這里海拔5231米。己是大雪紛飛了。</h3> <h3> 自駕青藏線有幾個比較致命的缺點:</h3><h3> 一是堵車,在青藏線上的堵車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雙向兩車道一起小事故就會把路堵的死死的,在高海拔的無人區(qū)堵車會有高原反應,甚至會發(fā)生死亡事故。</h3><h3> 二是“翻漿路、彈坑路”,由于高海拔凍土層的原因,再加上重型貨車的碾壓翻漿路一直伴隨著青藏線,這種路非常討厭,如果快速行駛,經(jīng)常車跟人會一起飛起來,很多小車在這里吃了暗虧,所以,這段路對車和駕駛技術都是一個考驗。</h3><h3> 三是“高海拔無人區(qū)”,這段路大部分海撥都在4500米以上,即使過5000米以上的埡口也感覺不到山的巍峨,對人的身體是個考驗,擔心發(fā)生急性高原反應。</h3><h3> </h3><h3> </h3> <h3> 翻過唐古拉山口,在青藏線上,我們駛離了西藏界到達青海省,美麗的西藏我們一定會再來。</h3> <h3> 青藏鐵路就在公路的兩側(cè),經(jīng)常會看到列車駛過,鐵路是全程高架的。</h3> <h3> 青海省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原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qū),主要保護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h3> <h3> 雖然經(jīng)歷了雨雪天氣,幾乎全程爛路,幾次堵車,當晚9點我們順利安全的抵達“青海格爾木市”,行車時間16小時,經(jīng)受了考驗。</h3> <h3> 2019年9月19日上午9:30我們離開格爾木,驅(qū)車470公里,全程高速風雨相伴,下午3:30到達“茶卡鹽湖”景區(qū),這里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稱為“天空之鏡”可惜在這陰霾的天空下,“茶卡鹽湖”沒有顯示出應有的美麗。</h3> <h3> 2019年9月20日,我們離開茶卡鎮(zhèn)前往青海湖景區(qū),翻越海拔3008米的橡皮山口,瑞雪紛飛,景色非常美麗。</h3> <h3> 在“青海湖”環(huán)湖公路上,唯美的風景,激發(fā)了攝影的靈感和激情。</h3> <h3> 上午9點30分到達“青海湖”天空放晴,藍天白云下的“青海湖”異常美麗。</h3><h3> 青海湖長105公里,寬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每年七月至八月青海湖環(huán)湖自行車錦標賽在此舉行,是亞洲頂級賽事,也是世界上海撥最高的公路自行車賽。</h3> <h3> 一路走來我們同甘共苦,風雨兼程,看到了最美的風景,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即將分別道聲珍重,有機會再相約同行。</h3> <h3> 中午到達位于西寧市西南25公里處的“塔爾寺”參觀,“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qū)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以及東南亞地區(qū)享有盛名,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h3> <h3> 參觀完“塔爾寺”與廣東旅友 郭中亮夫婦告別,下午6點30分到達甘肅省蘭州市。</h3> <h3> 蘭州市“正寧路小吃街”全國聞名,其中“雞蛋醪糟”曾被收入《舌尖上的中國》一定要品嘗。</h3> <h3> 當晚,參觀位于蘭州城北白塔山下,金城關前,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的黃河鐵橋,這座鐵橋建于明洪武年間名叫“鎮(zhèn)遠橋”,1942年,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此橋改名為“中山橋”。</h3> <h3> 2019年9月21日,從蘭州出發(fā),驅(qū)車840公里,跨越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陜西省,到達位于山西省的吉縣。</h3><h3> 2019年9月22日上午參觀著名的“壺口瀑布”景觀。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明代詩人有詩曰“源岀昆侖衍大流,玉關九轉(zhuǎn)一壺收”。正是對壺口瀑布景觀的真實寫照。</h3> <h3> 這身裝扮頗有陜北特色。</h3> <h3> 離開壺口瀑布景區(qū),當天下午3:30到達太原市參觀“晉祠”。晉祠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早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祠內(nèi)有幾十座古建筑,具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特色,晉祠中,周柏唐愧、宋代彩塑、南老泉,被譽為“晉祠三絕”。</h3><h3> 2019年9月23日,上午我們離開太原返回天津。</h3> <h3> 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去旅行,牽著彼此的手感受最美的風景,帶上簡單的行囊,沐浴自由的風,開上一部車,裝著我們的故事,一直開到夢的盡頭。</h3><h3> 此次行程歷時23天行駛9630公里,最好的風景在路上,2020我們會再次出發(f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