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 趙伯骕 萬松金闕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h5> 山水畫分為水墨和設(shè)色,設(shè)色之中以礦物顏料石青、石綠為主色的又稱青綠山水。山水畫獨(dú)立成科大約是在隋唐以后,開始是以設(shè)色為主。唐代青綠山水的代表人物是李思訓(xùn)、李昭道父子,人稱「大小李將軍」,傳至南宋,沿承這派風(fēng)格的是趙伯駒、趙伯骕兄弟。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 趙伯骕 萬松金闕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h5> 伯駒(一一二〇年~一一八二年)字千里,伯骕(一一二四年~一一八二年)字希遠(yuǎn),兄弟二人身份貴重,為宋朝宗室,宋太祖七世孫。趙氏兄弟畫藝得自家傳,其父趙令穰(讀音:[ráng])亦擅畫,一門皆為南宋院畫代表。宋室南渡之后,山水畫為之一變,取景構(gòu)圖從北方雄渾的山川轉(zhuǎn)移到江南的青山綠水。趙伯骕的《萬松金闕圖》,就體現(xiàn)了這種轉(zhuǎn)變和過渡。畫面中表現(xiàn)的是江南的湖畔松嶺和樓閣,開闊的水域邊丘陵起伏,植被豐茂,滿目蒼翠,云氣蒸騰的林間隱現(xiàn)出殿宇樓臺(tái)。筆法精細(xì),筆觸小巧,用青綠設(shè)色,于優(yōu)雅中透露出富貴氣息,顯示出南宋皇家貴胄新的審美情趣。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 任熊 十萬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h5> 元代文人畫興起之后,水墨大行其道,青綠設(shè)色漸受貶抑,但是青綠山水的傳統(tǒng)一直沿承有緒,元代有趙孟頫、錢選,明代有仇英等等,直到清末,海上畫家任熊的一套《十萬圖冊》再次以青綠山水驚艷了人們雙眼。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 任熊 十萬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h5> 任熊(一八二三年~一八五七年),字渭長,又字湘浦,浙江蕭山人。其人物、花卉、山水無所不能,工筆、寫意兼長,是海上畫家的代表人物。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 任熊 十萬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 任熊 十萬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h5> 這套冊頁為十幅山水小品,因題目均以「萬」字起首而得名,分別是「萬卷詩樓」、「萬點(diǎn)青蓮」、「萬峰飛雪」、「萬笏朝天」、「萬竿煙雨」、「萬松疊翠」、「萬林秋色」、「萬壑爭流」、「萬丈空流」、「萬橫香雪」。以「十萬」為題的作品前代名家也多有描繪,如元代倪瓚、清初王翚(讀音:[huī])均有同名之作。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 任熊 十萬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 任熊 十萬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h5> 任熊寓居杭州時(shí),在當(dāng)時(shí)有名的收藏家周閑家中看到諸多歷代名作,深受啟發(fā),進(jìn)而「用其題而圖之」。任熊的《十萬圖冊》并非摹古,畫面多取材于蘇杭一帶的山水,又增添了想象創(chuàng)作的成分。作品構(gòu)思精巧,于寫實(shí)中富于浪漫情調(diào),畫法細(xì)膩,既有仿古又有創(chuàng)新,別具裝飾意味,更因畫在金箋紙上,金粉與青綠輝映,分外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