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這是新疆之行的結尾篇了。其間斷斷續(xù)續(xù)長達5個月之久,其實我是想讓回憶再綿長些,讓快樂再持久些。因為感性的我,每每想起新疆的時光總是怦然心動。新春之際,人們都開始規(guī)劃或選擇新的生活,我想說:你來人間一世,總該到新疆一次!</h3><h3> 感謝親們對此系列美篇數(shù)以萬次的閱讀與分享,現(xiàn)在到了與她說再見的時刻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只要我們還有回憶,昨天仍在;只要我們還有希望,明天尚待……</h3> <h3> 可可托海不是想像中一望無際的海,但嶙峋怪石間清沏歡騰的溪水能瞬間滌蕩你塵世的煩憂。</h3> <h3> 在這天人合一的境界,這位女子專注的閱讀,讓浮躁世界里的我們感受到文化還在,純粹還在。</h3> <h3> 放空心靈,漫步這落英繽紛的金色小道,水是這樣的嫵媚,山是這樣的挺拔。</h3> <h3> 收割后的大地如分娩后的婦人安祥又愜意……</h3> <h3> 可可托海的黃昏醉了秋天,醉了美麗。</h3> <h3> 源自一首歌謠,這就是讓人久久期待的吐魯番葡萄溝。</h3> <h3>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h3> <h3> 當我走近這位維族大爺,熱情好客的他摘下二串甜美的葡萄送我。多么暖心的款待,新疆,亞克西!</h3> <h3> 踏著細碎的陽光,信步長長的葡萄溝,尋覓歌聲里長大的阿拉爾罕。</h3> <h3> 隨處可見的新疆元素,讓人感到異域的新奇。</h3> <h3> 看到這標準的新疆舞動作,耳邊就想起優(yōu)美的歌聲,那些能融化心靈的歌聲。</h3> <h3> 坎兒井,古老科學與文化的貢獻。取之不盡的天山雪水通過迢迢暗渠滋潤營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新疆人。</h3> <h3> 維族姑娘,讓人心驚肉跳的眼神,或許有多看一眼的傳奇。</h3> <h3> 一瞬間的各顧所需。注意那圍墻上的貓星人。</h3> <h3> 一個小有名氣的樂店老板,彈著那憂傷的歌曲,彈著那憂傷的思念……</h3> <h3> 有人活在當下,有人活在明天。無論何種選擇,路還要自己走!祝福你有一個美好的前程!</h3> <h3> 轉場,牧民們一年中悲壯的遷徙!這種生生不息的追求注定成一個民族的信仰和不朽。</h3> <h3> 交河故城,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生土建筑城市。站在這千年廢墟,穿越一個王朝的前世風云,心酸一種文明的破碎與沒落。</h3> <h3> 傾聽歷史的回聲,遙想絲綢古道上車水馬龍萬家燈火的輝煌。</h3> <h3> 像一頭雄獅,二千年來默默鎮(zhèn)守著昔日的繁華與氣派。</h3> <h3> 殘陽如血,祭奠著一個時代與文明,更昭示著一個新的明天到來。</h3> <h3> 不到新疆不知道什么是地道的羊肉串。讓我們從羊肉串上去認識新疆贊美新疆。</h3> <h3> 這就是傾國傾城的天池,這就是王母娘娘沐浴歡歌的天池,這就是七劍下天山的天池,這就是神話了的天池。今天,我又來了!</h3> <h3> 紅山,烏魯木齊的標志。承載著民族繁榮與團結的重任,見證著烏市的變化與發(fā)展。</h3> <h3> 以下是我當時離別新疆的日志,摘錄與此,權當后記——</h3><h3> “ 發(fā)完這組照片 就到了與新疆難舍難分的時刻。相見時難別亦難,再次重溫舊夢拜汸新疆已是十一年后的今年了。有人說西藏是種病,不去治不好;新疆是種癮,不去戒不了。只有身臨其境 ,站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才能理解并感悟‘豐富多彩’的深刻含義。十幾天來,我們穿沙漠過草原 翻雪山跨河川,一天經(jīng)四季,冬夏輪回來,披星戴月餐風宿露,不只是一個匆匆觀光的過客,更是源于對新疆的向往和膜拜,是證明作為一個男人應有的存在狀態(tài),是對某種愿景的追求與執(zhí)著。</h3><h3> 謝謝親們一直以來的關注與鼓勵。你們不息的叫好化作我不竭的動力與責任。</h3><h3> 再見新疆!再見美麗!我會再來,等著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