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俄羅斯游記·新西伯利亞篇

吳老師「專注初高中語文能力提升」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讀圣賢書,所為何事?走萬里路,所為何事?我想,大抵都是為讓自己找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讓自己有智慧去生活的更好,而非執(zhí)迷于所求或者過得粗糙又無趣。</span></h3><h3> 坦白說,從俄羅斯回來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我沒有辦法進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tài)。朋友打趣說:“你成俄羅斯人了?!倍砹_斯是個什么樣的國家,那是一個怎樣的民族,俄羅斯人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有著怎樣的宗教信仰,這趟旅行帶給了我什么,……我想,我必須好好的回憶一番,梳理一番,整理成文,喚作《游記》,用來紀念和開啟。</h3><h3> 悉數(shù)漢語言文學中的游記名篇: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酈道元的《三峽》,余秋雨的《山居筆記》,朱自清的《威尼斯》,它們均被賦予了歷史與人文內(nèi)涵,都帶著作者獨一無二的體察與思悟。有學過《小石潭記》和《記承天寺夜游》的學生,他們幽幽地嗔怨說: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水洼,小到幾乎不被看見;令蘇軾感嘆的承天寺的月色,也實在平淡無奇……景便是那樣的景,只是他們沒能與這些文人墨客達到精神的共鳴與心靈的共情。</h3><h3> 其實,人生許多時刻,妙趣全不在場面宏大,也不在人多景繁,而在不斷的認識我們自己,不斷地認識這個世界。</h3><h3> 為了讓出行意義最大化,我查閱了相關資料,算是“惡補”,想著要有備而來。</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9</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月1日晚07:00到達北京如家莫泰168快捷酒店,和前臺預約了凌晨02:00去往首都機場的接送車。</span></h3><h3> 夜里,睡意清淺,外面,雨聲瀟瀟。01:30,電鈴響。起床,洗漱,化上淡妝,收拾行囊。媽媽牽著7歲的女兒,我拖著兩個24寸共60斤的旅行箱上了車。偌大的接送車,只載著我們仨,行駛在厚厚的雨幕里……</h3><h3> 馬路很寬,車輛很少,我們的速度很快。15分鐘后到達T3航站樓。雨停,空氣濕熱,夜如白晝。6號門內(nèi),滕領隊手持“奇幻九州”的黃色小旗等在那里。團隊共39人,多數(shù)是北京人。山西太原有兩個家庭,我們認作“老鄉(xiāng)”。航班是06:05,原以為會在機場閑置很久,事實上,人員很快集齊,領隊逐項交待事宜,排隊托運行李,辦理登機牌,過安檢、邊檢。待到進入登機口,時間已是05:15。</h3><h3> 坐下來后,我的第一要事便是將雙肩包卸下,把里里外外各個兜層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掏出來……沒有, 充電寶確實不在這里,我的后背直冒冷汗!剛才過安檢時,我怎么也掏不出背包里事先放進去的10000毫安的充電寶,只掏了手機、鑰匙串、20毫升的香水和護膚小樣套放入框框里,百般疑惑地過了安檢,卻沒有被叫停。早聽說中國的安檢是非常嚴格的,尤其首都機場。興許夜深人困,工作人員也便顯得和善通融吧。事實證明,他們是真的困,真的渾。</h3><h3> 然而此刻,我多希望充電寶是遺落在了家里,而不是不小心和轉(zhuǎn)換器一起誤放進了托運的旅行箱里。我們搭乘俄航s7874的航班于當日早上9:00到達新西伯利亞,而行李箱得在我們結(jié)束新西伯利亞行程后于當日晚上22:00抵達圣彼得堡機場才能拿到,如果充電寶真在旅行箱中,后果會怎樣?百度之后,腦補了一系列畫面,越發(fā)不淡定了……此刻,已經(jīng)開始排隊登機,無力改變的事情,聽天由命好了。</h3><h3> 這一飛,注定迥異,注定銘記。 </h3><h3> 飛機上的空乘個個笑容燦爛,周到溫暖。標致的東方美似已審美疲勞,這金發(fā)白膚、凹目深邃、窄鼻高隆的俄羅斯人著實鎖住了我的視線。這世間最能直接觸動人心靈的便是美,美的一切事物,它能在人的意念與目光里填滿欣喜和滿足。</h3><h3> 安全演示相當莊重嚴肅。站在最前面的是個高大英俊的男空乘,他目視前方,站點筆挺,動作井然,完成下來,一絲不茍。起飛后,分發(fā)飛機餐,收拾餐盒垃圾后,空乘人員推著手推車詢問和提供咖啡、果汁給乘客。我用簡短的英文告訴他我想要熱水,他點頭領會。</h3><h3> 我是特別隨遇而安的人。并不可口的俄式快餐下肚后,望著雨滴在機艙玻璃上匯聚、滑落,交錯而墜,困意來襲,漸漸迷離,手握保溫杯,竟然睡去……過去多久,完全不自知,只覺有人輕輕喚我,分貝剛好,既不至驚到對方,就足以把對方叫醒。我揉了揉酸澀的眼,但無法完全睜開,我看見剛剛那個空乘彎著腰,正保持著職業(yè)式微笑,將接好的一杯熱水遞給我,又用流利的英文說了句什么,我完全沒有聽清,只禮貌地頻頻點頭。再次接觸是分發(fā)毯子的時候。媽媽膝關節(jié)怕涼,我想問他多要一條。飛機上,我的聲音變得極小,小到只有自己能勉強聽到,也是英文水平有限,不夠自信的緣故,情急之下,手舞足蹈。我想他一定是看懂的,而非聽清了……就這樣除了那鬧心的充電寶,旅途溫馨而美好。 </h3><h3> 抵達托爾馬切沃國際機場是當?shù)貢r間9:30。比中國晚近一小時。過海關時,我們一行被分流到不同窗口排隊等候。我與同行的人有一搭沒一搭說著話。很奇妙的,就在我左后方的人群中,我覺出了注視的目光,這目光引領我隨著涌動的人潮不自覺地搜尋……是那個空乘!他沖我點頭微笑,依然職業(yè)化的那種,干凈而透明。因著那一杯熱水,一條薄毯,我們成了這機場里陌生的“熟人”。</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地接導游是個俄羅斯女子,名叫維多利亞。中文講的很棒,性格爽朗。她負責我們在新西伯利亞一天的行程安排和景點講解。</span></h3><h3> 這新西伯利亞的天氣真的不同凡響,我們瑟瑟縮縮地鉆進大巴車,按照領隊在機場時給大家分配的座位,依著“尊老愛幼”的原則,我被誤當作90后與女兒以“幼”的資格坐到了第二排(導游后面一排),也因此一路上很受了優(yōu)待。團隊里40歲到50歲的中年人居多,有四位70多歲的老人,有一個28歲的未婚姑娘,還有一個22歲留學日本的青年。</h3><h3> 不止一位地接導游為我們講解俄羅斯的行政區(qū)劃。(這或許是他們解說任務的一部分)俄羅斯本由85個聯(lián)邦主體組成,2014年總統(tǒng)普京將他們劃分為9個聯(lián)邦區(qū)。我們行程中所涉的旅游城市有西伯利亞聯(lián)邦管區(qū)的新西伯利亞、西北聯(lián)邦管區(qū)的圣彼得堡、中央聯(lián)邦管區(qū)的莫斯科和西伯利亞管區(qū)的伊爾庫茨克。</h3><h3> 西伯利亞是亞洲北部地區(qū)的一片廣闊地帶,面積約1300萬平方千米。依地形分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三部分。其中新西伯利亞位于西西伯利亞平原,伊爾庫茨克位于東西伯利亞山地。說實話,若不是這趟旅行,我可能永遠不會了解西伯利亞,不會了解那時的國情……</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西伯利亞原名“西波爾”,最初是一片泥濘之地。元朝及以前,它屬于中國,多民族雜居。17世紀,蘇俄入侵以后,將其改名為“西伯利亞”。俄羅斯這個戰(zhàn)斗民族的戰(zhàn)斗力似乎是沒有窮盡的,領土擴張按東西兩線雙向進行,一面向歐洲挺近,一面向亞洲擴張。有人調(diào)侃他們的國徽——雙頭鷹的設計思路:窺視者東方,覬覦著西方。勃勃野心可見一斑。</span></h3><h3> 我國與俄羅斯的關系和感情是復雜的,一言難盡的。曾今,俄羅斯人說,對于一個160多年沒有進步的國家,不去侵略,簡直不甘心。于是有了1954年清政府與俄羅斯帝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我國就是在這個“失土條約”中永遠地失去了西伯利亞。而美麗富饒的貝加爾湖也在此后被迫割讓給了俄羅斯。</h3><h3> 小姑娘聽得有些按捺不住了,看得出,對還未開始游覽的俄羅斯,她心生抵觸;對中國的妥協(xié)退讓,她很不理解。老一輩人對中蘇關系友好的歷史,仍保留著深刻的記憶。團隊里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與導游頻頻互動。<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他說到當時蘇聯(lián)對中國的多方面的幫助,肯定中國的工業(yè)發(fā)展離不開“十年友誼”的潤澤。只是,在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中,在自身利益的維護和趨勢下,蘇聯(lián)的的確確唯有支援中國才能保全自己。</span></h3><h3> 我需要整理整理思路……中國的屈辱史,我不愿提起,也不容易忘記。然而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境遇都做得坦然和從容,我想那必是因為我們“看到過”和我們“看到了”。我們看到過中國人在反侵略反壓迫斗爭中的殊死拼搏;看到過他們飽受欺凌卻不屈不撓的革命形象;看到過他們含著淚淌著血,為維護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無懼無畏的勇者精神;我們也看到了中國在持續(xù)不斷的奮斗中取得的驚天撼地的成績:GDP十二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經(jīng)濟體;軍事規(guī)模躍居世界第一,擁有210萬軍隊;在國際格局調(diào)整中,中國已向世界發(fā)出引領全球治理的時代最強音。</h3><h3> 在國內(nèi),對中國的種種,常常抱怨,常常無奈;在國外,那份持重的自豪感與自信力足以修飾我們的面容,撐起我們整個人的精神風貌。即使一個食品小包裝袋,一顆果核,一根牙簽不慎落地,都會快速拾起,不留殘跡。我俯身告訴女兒,待到有一天,我們擁有了足夠的為我們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的能力,我們便可以活出自己渴望成為的樣子。無論選擇要還是不要,給或者不給,那必定都是遵從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而非被迫或是獻媚。</h3> <h3>  &nbsp;<span style="line-height: 1.8;">維多利亞說,新西伯利亞是西伯利亞地區(qū)最大的城市,面積和人口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車子勻速行駛在去往市中心的大街上。放眼望去,滿目的灰色,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馬路,灰色的建筑,還有偶爾出現(xiàn)的行人灰色的衣服……我確信,這不會是一個讓我心動的城市,但我愿意感受它,感受它曾經(jīng)的戰(zhàn)亂與紛爭,感受它現(xiàn)時的樸素和安寧。</span></h3><h3> 我們首先到達的是勝利公園,這是一座為紀念二戰(zhàn)勝利而建的公園。莊嚴肅穆的氛圍縈繞于公園上空。雨水在我們到達之前,將高大的白樺樹和茂盛的草坪洗煉如新,綠得逼人。我緊跟維多利亞,一心想要拍到最好看的照片,聽到最清晰的講解。</h3><h3> 維多利亞在幾塊高聳的紀念碑前駐足。我看見碑身所刻的圖像清晰醒目:幾個高鼻梁士兵握槍佇立,英姿颯爽。中央是一位老母親,右臂掩面,傷心泣淚。等到走在后面的游客簇擁上來后,她告訴我們這里共九塊碑,上面刻著二戰(zhàn)的時間跨度和為國捐軀的將士們的名字。紀念碑的后面是無名烈士墓。雖然天冷道滑,仍見墓前擺放著幾束鮮花。據(jù)說每年5月9日(國家勝利日)前后,烈士的后代和當?shù)?lt;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市民都會前來祭奠。</span></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們跟著維多利亞來到長明圣火前,一股溫暖的氣息撲面而來。有人不解這圣火何以長明不滅,維多利亞介紹說它下面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氣庫,可以源源不斷地向上供給能量。(俄羅斯是世界上天然氣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產(chǎn)量居世界首位。)圣火長明,意在告誡人們不要忘記戰(zhàn)爭帶給人民的苦難,要用熱血去捍衛(wèi)現(xiàn)今來之不易的和平。</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象征神圣與榮譽的三棱寶劍紀念碑立于一石徑小道的正前方,碑身高40米,四角基座上共有8個勛章浮雕。女兒對它們生了興趣,向?qū)в沃饌€詢問名稱。后來她悄悄告訴我說,有一塊浮雕,她在國內(nèi)也見過。沒錯,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黨旗的圖案設計,確實源自列寧時期蘇聯(lián)的旗幟。</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石徑小道,往前走,眼界逐漸開闊,道路兩側(cè)整齊擺放著各種重型武器。它們是為二戰(zhàn)立下汗馬功勞的坦克、裝甲車、戰(zhàn)斗機、汽車、大炮、潛艇等。</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其中最著名的是“喀秋莎”火箭炮。俄羅斯人比較喜歡用人名給事物或者城市命名??η锷臼乔疤K聯(lián)時一個姑娘的名字,《喀秋莎》也是一首愛情歌曲的名字。曲中訴說的便是該女子對離開故鄉(xiāng)保衛(wèi)邊疆的情人的無盡思念。聽維多利亞說這首歌曾對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勝利,起到過非同尋常的作用。</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這一點我理解,也深信。在無休無止的戰(zhàn)爭年月里,懷揣對愛的信仰與對愛人的念想,聽得一首觸動靈魂的歌,戰(zhàn)士們的胸中涌動著怎樣的早日重聚的期許和直面艱險的勇氣……</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這些武器是二戰(zhàn)時期參戰(zhàn)的實物。70多年過去了,它們?nèi)匀伙L采依舊,上面亮澤的油漆是后來補刷上去的。</span></h3><h3><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離開前,我不由地輕觸這些堅硬冰冷的“大家伙”的外殼,想象著它們曾在炮火接連、暗無天日的歲月里如何劃破黑暗,打破寂靜,呼嘯著,叫囂著,“鋪地毯”“吐火球”“滾炸雷”“掃碎石”,鳥兒悲鳴,馬兒驚跳,士兵呻吟,婦孺哭嚎,凡所種種,隨即被一聲巨響,統(tǒng)統(tǒng)淹沒。姥姥在世時,常給我講她小時候被炮火追趕、無處遁身、食不果腹的苦難經(jīng)歷。在逃匿中,她失了母親,死了弟弟,跟著父親和兩個哥哥繼續(xù)食不果腹、四處遁身……</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當時,只當故事一樣聽,和書上、影視劇里的故事一樣,驚險又雷同。后來,聽多了,也便膩煩了,不想再聽?,F(xiàn)在回憶起來,無盡傷感……</span><br></h3> <h3>  &nbsp;<span style="line-height: 1.8;">之后,我們一行來到位于列寧大街的列寧廣場。高大的列寧塑像就屹立在廣場正面的邊緣,他面朝新西伯利亞州政府大廈,伸展右臂,神情昂揚,仿佛在說著什么鼓動人心的話。我們知道列寧是俄國十月革命的領袖,他帶領布爾什維克黨攻下圣彼得堡,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新西伯利亞人認為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一定能給他們帶來正確的指引,讓他們沿著這條開闊的大道,繼續(xù)前進。</span></h3><h3> 在這城市最繁華地段,我們并沒有看到很多高樓建筑,但看到馬路上空條條錯落的電線和行駛中的具有上百年歷史的有軌電車。</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沿人行橫道橫穿馬路,就是俄羅斯地標性建筑——尼古拉圣鐘了。它的外觀像一個洋蔥頭穹頂?shù)慕烫谩?lt;/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至于里面的圣鐘,未曾與它謀面,只聽說這里曾是沙皇俄國的地理中心。</span></h3><h3><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nbsp;</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神獸廣場。這個廣場比勝利廣場和列寧廣場小得多。它的主要建筑是一奇特的雕像:四只黑貂,吐著紅舌,右后肢前傾,尾巴上翹,倆前肢向上托舉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個形如西伯利亞鐵路橋和大劇院穹頂一般的構筑物。新西伯利亞人賦予了它城市和諧民族團結(jié)的美好寓意。</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午餐中式,不可口,但能填飽肚子。</span></h3><h3> 下午,我們見識了全俄最大穹頂?shù)母栉鑴≡汉妥畲蟮膰⒐部茖W技術圖書館。</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劇院外逗留的時間還算充裕。我們看見了拍攝婚紗照的俄羅斯新人雙雙洋溢在臉上的幸福笑容,我們聽到了雜技藝術表演團的成員們?yōu)槊恳淮瓮昝琅浜媳l(fā)出的興奮的呼喊……</span><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新西伯利亞,我們見到過的最多的動物便是鴿子。</span></h3><h3> 公共科學技術圖書館前的小廣場上,肥碩的鴿子,成群結(jié)隊聚集在人們腳邊,搖晃著頗顯累贅的身子,挑揀著地上遺漏的面包屑和堅果粒,有幾只竟凝望著人們的挎包和手掌……沒有人驅(qū)趕,也沒有人逗弄……</h3><h3> 俄羅斯有立法,鴿子是被保護的。在長椅上坐著聊天兒喂鴿子,本就是悠閑的俄羅斯人打發(fā)時間的一種方式。</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是我們此行參觀的第一個教堂。俄羅斯大大小小的教堂加起來有七八百個。這座教堂是俄羅斯東正教的主要教堂。東正教作為俄羅斯最大的宗教,信徒人數(shù)達全俄人口的50%。還有一小部分信奉天主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該教堂是為紀念俄羅斯土地保衛(wèi)者——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而建。</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該教堂建筑風格古老而唯美,以拜占庭風格的紅磚筑成。外面的鍍金洋蔥頭穹頂和內(nèi)部流光溢彩的壁畫,使它從各東正教教堂中脫穎而出。戴著帽子,裹著頭巾,進到里面,精致奢華,不覺贊嘆!</span></h3><h3> 有人認為教堂本是信徒向上帝禱告、懺悔祈福的神圣的地方,是讓心靈得到洗滌和凈化的地方,修建和裝飾得如此富麗堂皇美輪美奐,實在不合宜。我卻不以為然,決定人心情和態(tài)度的不在環(huán)境,而在心境。</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鄂畢河新鐵橋是我們在新西伯利亞的最后一站。這條河乃俄羅斯第三大河(第一大河是伏爾加河,第二大河是葉尼塞河)。</span></h3><h3> 這條河附近曾經(jīng)有過火車站,河上架設過鐵路橋。新西伯利亞這一小鎮(zhèn)能夠發(fā)展成為俄羅斯第三大城市,與這座鐵路橋息息相關。而今,這座鐵路橋已被改造,但城市發(fā)展的軌跡,依然可以尋見,那便是我們眼前這段保留下來的經(jīng)過修繕的新鐵橋。</h3><h3><br></h3><h3><br></h3><h3><br></h3><h3> </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這里,你會看到河岸邊鐵欄桿上琳瑯滿目的各式各樣色彩斑斕的鐵鎖。維多利亞說,那是連心鎖。這里是新西伯利亞青年男女見證愛情的地方。她還說她和她的老公的鎖也在這里。他們的鎖買自中國上海,結(jié)婚時,二人將鎖鎖在這鄂畢河畔,然后一起將鑰匙奮力拋入河中,從此,心有所屬,愛有所托,不離不棄,永浴愛河。我看見這些鎖有的已經(jīng)十分陳舊,鎖皮剝落,銹跡斑斑,裂縫重重,在歲月的侵蝕下早已失了原先的模樣。不曉得他們愛的誓言是否還在,但卻可以感受得到他們曾經(jīng)愛得熱烈而且真切。</span></h3><h3> 平日里特別注重儀式,也特別享受儀式帶來的幸福感滿足感。</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結(jié)束了新西伯利亞的全部行程,坐在大巴車上,維多利亞讓我們看外面的車輛,果真,這里找不到一輛干凈亮潔的車,行駛中的或者停在路邊的,都覆著灰掛著泥。維多利亞說,是這里的地形與天氣使然,而且難以避免,加上洗車費太貴,俄羅斯人太懶,所以,這些車子就保持這樣的“面容”,互不嫌棄,行駛于城市的大街小巷。</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說到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西伯利亞乃至整個俄羅斯地廣人稀這一實情,維多利亞告訴了我們“真相”。他們國家從來大力鼓勵生育,獎勵政策優(yōu)厚到讓外國人難以置信:三年帶薪產(chǎn)假,每月額外給付產(chǎn)婦補貼金,金額隨所生孩子的個數(shù)遞漲。除車、房獎勵外,政府還出臺一項極其親民的政策——市內(nèi)違規(guī)停車,概不處罰。并且孩子入學,直至大學畢業(yè),食宿全免。然而,青年男女仍然不愿生育?;橐龅牟环€(wěn)定性和獨自帶孩子的辛勞(俄羅斯老人不像“中國式”父母,他們不承擔撫養(yǎng)孫子輩的職責。)</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 大巴車平穩(wěn)地行進。天氣漸暗,淺灰色的天空變成了深灰色,這座安靜的城,更顯安靜。我想,日后,無論記憶如何煽動翅膀,這座灰色的城,分明已經(jīng)深深地烙在我記憶的腦幕上……</h3><h3><br></h3><h3> 晚餐后,維多利亞送我們至機場。我們將搭乘20:55S7337的航班前往圣彼得堡。約一個小時后,我就可以看到我的行李箱,或者再也看不到我的行李箱。惴惴然上了飛機,合眼養(yǎng)神,坐等降落……</h3>